查看原文
其他

从博雅教育看留学的价值

子舒 FT有教无类 2023-01-11



子舒:对喜欢博雅教育的人来说,它的优点很明显:鼓励独立思考、反观自己、自由探索世界。但毕业之后,现实层面的问题也可能随之而来。



作者 |  子舒


全文共3307个字


当我们说留学的时候,它的目的地有千千万万个城市:英美、澳加、西欧、东欧、日韩、东南亚、俄罗斯……远至巴西和南非,近至港台,都有大陆留学生的踪迹。无论在哪个地方,异域求学都在成长轨迹中留下了不同的一笔。有些人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些人向往好山好水的生活,有些是想出国镀个金,有些是去见更大的世界、寻找全新的自己。


在签证政策紧缩、航班停飞、种族主义抬头、全球经济衰退的时代大背景下,是否还要选择留学呢?这道题的利弊分析是复杂的。许多家庭会首先选择保障孩子安全和健康,也有家庭认为疫情和其他难关终将过去,三五年后再留学还是可行的。不管怎么说,近一两年内选择留学的人数或将下降。


留学的价值在哪里?这段经历如何塑造一个人?一千个留学生心中有一千种答案。我想聊聊其中的一种:在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成为你自己。





你的观点是什么?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大二的课堂里,为了写一篇小论文,我想从教授那儿聊出他对论文题目的观点,好按这个方向作答。我还是习惯性地把老师当权威,习惯性地找标准答案。多年来的应试让我在拿到一道题时,首先找标准,然后努力在标准里做到最好。标准答案给我安全感,拿高分就靠它。我亦没有耐心停下来,自己想想有没有其他解题思路——反正不符合标准答案的都不得分,何必自己想些乱七八糟的呢?但是不管我怎么问,教授就是不肯告诉我他怎么想。最后他终于说:“不要听我怎么想。不要听我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想?(What do you think?)这才是重点。我只在意你的思考过程。” 我愣住了。我怎么想?答案不应该在老师那里吗?教授指指脑袋——“答案在你自己那里。”


这样的教学法也从美国传到大洋彼岸,比如教学与学术风格受美国高校影响颇深的台大。一位从大陆去台大交换的学生说:“本以为大学里上课就是念PPT。大学和中学的主要区别就是信息量更大、密度更高,两三本书塞进一份PPT里讲完。但是在台大的讨论课上,追求的不是信息量大,而是深入探讨。比如就同一个议题,教授会让你先站在正方,再站在反方,透过两方视角,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思辨中的感受,用一位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毕业生Diana的话说,是“get enlightened(被点亮)” 。她在大学期间访谈了一百多位乔治城校友,了解校友们的毕业去向,以及本科教育对他们日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她得出的结论是,博雅教育所培养的最重要的是阅读、写作、讲演能力。而这每项能力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不过她认为,能力是方法,不是目的。Get enlightened——对智慧本身的追求才是博雅教育的价值所在,彷佛在一片黑暗中被光照亮。





成为你自己


自我意识萌发的年龄比许多家长想象得要早。我问两个初中孩子为什么想出国读书,一个说:“我想自己创造、表达观点,而不是被灌输知识”。另一个说:“我想按兴趣选择自己想学的,同时有导师启发,而不是每天刷题,学自己不喜欢的科目。” 十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表达出他们需要兴趣被尊重、个性发展被支持。


一位朋友在国内念了两年“别人家的大学”后,还是决定转学去美国的一所文理学院。谈到对文理学院的感受,她说,“在那里,能感受到对方对你真诚地感兴趣。老师和同学想了解你是怎么想的,经常肯定、发现你的特别之处。我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并且在这种关系中离成为自己更接近。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会更敢于表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比如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大家都很鼓励,说‘去做吧’,没问题。于是我毕业后去纽约做了两年艺术家助理,一边继续画画。”



美国的大学里有许多项目使学生在有主题的体验中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比如去流浪汉之家用小型贷款(microfinance)的方式帮助贫困线以下的人,为火星上的未来城市设计3D打印模型等。也有去更远的地方做实地探究的,像是跟着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去秘鲁马丘比丘,在希腊探寻古典文明、自己尝试制作陶艺,到埃塞俄比亚一边研究发展经济一边下河摸鱼……也有些项目是在大自然里的,比如去山里徒步、露营一周,学习野外生存,在每天面对森林的冥想里捕捉灵感与顿悟。这些项目让学生发现,“我不知道自己原来喜欢机械工程”, 或是被某件事、一句话启发,从而改变了思考世界与人生的方式。


也会有人说这些项目听起来花销都不小,是给有钱孩子(privileged kids)的。事实上大学和项目本身都会提供奖学金的机会,你只需要花时间写申请材料,阐明自己为什么对项目感兴趣,在这个方面已经有哪些经历,最终想要实现什么目的。如果获得奖学金,便能半奖甚至全奖参加。Ariel就是充分体验大学里的项目、自由探索的典范。她从大二起就一直住在以创业为主题的学生俱乐部里,并成为硅谷创业家Peter Thiel “20岁以下俱乐部”的社员;大四夏天还在京都学传统日本戏剧,并且都拿到了奖学金。


而且美国大学里选专业比较自由。美国的高中不存在文科、理科的概念,到了大学的专业选择不受高中所学科目限制,甚至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很多时候也不受限于专业。学生不仅可以跨院系修双专业,读到一半觉得发现了更喜欢的,也还可以改专业,只需要时间充足,在毕业前能修完相应学分即可。这种较为灵活的机制也使得学生较少给自己设限。Ariel在大三才决定修统计学和视觉艺术双专业,她认为这两个专业的组合既对工作有用,又很有趣。毕业之后,她先后在德国做咨询、北京做投资。发现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之后,她申请了哥大计算机系并被录取,之后准备去科技公司工作。博雅教育对她而言的价值是什么?Ariel说,“可以跨学科探索自己的兴趣,思维不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在安定下来之前,能更充分探索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跨学科思维


在动荡多变、经济趋向智能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日益体会到“T”型人才的重要性,因为“T”的那一横所代表的跨学科素养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跨学科思维是一种是素养。这种素养指的是理解不同学科的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有创造性地将其进行应用。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把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应用于在消费者研究,创立于硅谷的设计与咨询公司IDEO便是如此,并且还聚集了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设计师、艺术家、商业分析师等共同合作,为客户提供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跨学科素养并不要求你对另一个领域艰深的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但会需要你在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时理解对方的思路。如果能从跨界思维中汲取养分,为本行业问题提供新方案,则是更大的惊喜。



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Shu,最近正在一个设计手术级液体硅胶皮肤的项目上。他说,像医学-材料科学这样的跨学科合作,如果在项目开始前能对双方的基础知识、模型计算公式等有基本理解,能在项目跑起来后减少误解、事半功倍。Shu认为,跨学科是各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比如在社会科学也会用到大数据、机器学习等,而本科教育让他为跨学科合作做好了准备。他的专业知识未来还可以应用在精密仪器,房子桥梁等领域中。





反思博雅教育


对喜欢博雅教育的人来说,它的优点很明显——鼓励独立思考、反观自己、自由探索世界。如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所说,“博雅教育是个人绽放与社会幸福的基石”。博雅教育往往促使人反思 “价值体系”,在丰富的学科思维和体验式学习的项目中,让学生看到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个性,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更加能够自由选择、追随心声。但毕业之后,现实层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学校自由的氛围经常令人感到一切皆有可能,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人、做到任何事。可是毕业之后,当这些“博雅教育的素养”落在现实层面,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追求自由?一味追求兴趣,缺乏职业发展规划,这也是许多本科接受博雅教育的人选择继续读研的原因。也有一些人在本科阶段一边学习便于就业的硬技能,比如统计、编程,一边学习纯粹出于兴趣的领域。他们毕业后往往能一面从事高薪的工作,一面过着业余爱好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尤其考虑到美国本科较高的资金投入,也许更合理的教育是“自由而有用”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持续关注教育创新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

当女儿问出“生命的意义”


高举轻放?——美政府发布对中国留学生禁令后的72小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