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分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是否美化了自闭症?
全文共5721个字
最近,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大家都很喜欢看,除了剧情有深度,演员演技精彩外,主角是一个自闭症人士也是一个亮点。主角律师禹英禑虽然是自闭症,5岁才开口说话,但她还是以首尔大学法学院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正式成为律师后,她不断成长和恋爱的故事吸引了很多观众,也引起了很多人对自闭症和好奇和关注。人们会问,自闭症都是这样的吗?自闭症都是天才吗?自闭症到底是什么?
◑《非常律师禹英禑》对自闭症的刻画
《非常律师禹英禑》可以看得出来是一部很认真拍摄的电视剧,很多细节都是熟悉自闭症的人看到就会会心一笑的。例如,一开始禹英禑律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永远都喜欢谈论自己专注的鲸鱼话题。狭窄兴趣和刻板行为处处都可以见到。不太会体恤他人,不明白他人的想法导致唐突行为等,这些也都有很明显的表现。
我再说几处不容易被人留意到的自闭症特质。比如,禹英禑律师还有着对细节的非同寻常的洞察力。第12集中。她在路上注意到一辆出租车上的车体广告图案印有和对方当事人李女士钥匙圈吊饰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从这个小细节入手,她就为案件找到了突破口。这种对细节的高度专注,是一个双刃剑,也让自闭症人士在把握整体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很多自闭症孩子完不成常规的考试,也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树木,看不到森林。但这毕竟是电视剧,禹英禑律师还是总能顾全大局和顾全整体,完成委任的辩护工作。
第12集,禹英禑和男朋友浚浩在一起完成“约会清单”。但她一句“我们是在交往吗?”让浚浩相当激动:“我们还不算正式交往吗?”“我真的觉得……非常失落。”看到这里让人忍俊不止。原来是因为禹英禑认为他们虽然已经开始约会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直接谈论过“交往”两个字。这与自闭症人士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话语有关。如果对自闭症不了解,看到这里只会觉得好笑,而可能不会意识到问题在哪里。
还有一次,禹英禑的上司在法庭上情急之下忘记法条,悄悄挥手给身边的禹英禑,希望记忆力非凡的她接住他的话,说出法条。上司的手都扇出风来了,她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急得上司要俯身张口问“是什么?”幸亏旁边的女同事立即解释说“就是那个关于违法取得证据的规定。”得到明确说明的禹英禑才站起来说出相关法条。这个不懂得他人暗示的表现也是非常符合自闭症人士的特质的,因为他们很难懂得他人的心理状态,也很难预测他人的行为和对自己的期待。
但是除了那些小小“瑕疵”,观众通常都会觉得禹英禑很厉害,是个天才,法律条文信手拈来,鲸鱼等海洋生物有关知识十分熟稔,就像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那自闭症人士是不是都是禹英禑这样的呢?该剧第3集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以金廷勋一案为观众解释到,其实众多自闭症孩子,都像是金廷勋一样,很难与他人互动和沟通。禹英禑被指派处理这个案件时,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自闭症,就有沟通优势,面对这位中重度的自闭症患者,她和其他人都是一样地为难。
看到这部韩剧,难免引起人们困惑,到底什么是自闭症呢?金廷勋这样的吗——无法正常沟通,无法正常回答问题?情绪极度不稳定?禹英禑这样吗——不分场合地唐突发言?惧怕噪音?对饮食有某种偏执?法学院第一名?能够随时背诵法律条文的天才?对鲸鱼了如指掌的天才?
◑ 到底什么是“自闭症”?
看了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位朋友质疑自闭症的存在,他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缺陷,有的人换个环境或者换了教养方式就好了。我回答道,症状也许可以改善,但是自闭症目前是终身无法治愈的和真实存在的,如果那么容易就好了,那就不是自闭症。朋友又问,那到底什么才是自闭症呢?电视剧中展现了很多自闭症的症状表现,但这些症状表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金廷勋和禹英禑个体差异那么大,却都能叫做自闭症呢?
要理解什么是自闭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理理论上所讲的“心理状态”(mental states)。每个人都有心理状态。例如说,我喜欢你,那么“喜欢”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人知晓另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通俗地形容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和“心智解读”(Mind-Reading)。人类拥有这种能力,才能根据同伴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心情和感觉来预测他们在想些什么,以及将会做些什么。而自闭症的核心缺陷,恰恰就是这种能力的缺失,因此又叫“Mind Blindness”。
我在香港修读特殊教育文凭的时候,在其中一门必修科目自闭症有关训练中,我的一位老师丁医生把它翻译成“心意盲”。丁医生是经验丰富的儿童精神科执业医生,他说,他是最早把这个理论翻译出来的那批人之一,后来人们又把它翻译成“心智解读障碍”。也就是说自闭症人士在理解他人心理状态上存在特殊缺陷。这是自闭症最核心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去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心智解读障碍”。上网可以找到很多有关学者做的实验视频,名字叫“莎莉-小安测试”(Sally-Anny Test)。最初这个实验的对象是三组儿童,分别是4岁半左右的正常发育儿童、10-11岁的唐氏综合征患儿、11岁足岁的自闭症患儿。学者一边讲故事,一边用道具演示故事内容。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叫莎莉,另一个叫小安。莎莉有一个篮子,小安有一个盒子。莎莉把一个球放进自己的篮子里就出去玩了。这时候小安把球从莎莉的篮子里拿出来放进自己的盒子里。然后,莎莉回来了,“她应该去哪里找她的球呢?”这是一个“信念问题”,拥有心理理论和心智解读能力的孩子都知道莎莉应该还去自己的篮子里面找球,因为她并不知道小安拿走了她的球。同时孩子们还需要回答两个“控制问题”——“球实际在哪里”和“最开始球在哪里”以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例如“没听懂”和“没记住”的状况。
三组儿童都答对了两个控制问题,但是对于那个核心的“信念问题”就不一样了。发育正常的儿童组别和唐氏儿童组别里的孩子绝大部分都答对了,而绝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没有答对。在这3组儿童中,自闭症儿童年龄最大,也拥有最高的非语言智力,也就是说这不是一种智力障碍。但是他们却不知晓莎莉的信念是怎样的,他们以为莎莉理所当然应该去小安的盒子里找球。这也是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有社会性障碍的原因,他们无法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围绕着“心智解读障碍”这个核心问题,自闭症人士也有或轻或重的程度之分。在《非常律师禹英禑》这部电视剧中,第3集的案例是自闭症律师禹英禑被委任处理一个和自闭症人士有关的案件,当时禹英禑律师说,为什么要我去?仅仅因为我是自闭症吗?要知道每个自闭症人士都是不同的呀!的确如此,虽然核心症状一致,但具体表现却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
自闭症原先也确实被分为很多类型,包括综合性自闭障碍、童年瓦解障碍、非特定广泛性发展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等。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简称DSM-5)问世,才把这所有的亚型都统一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既然是一个谱系,自然就有程度之分,有的非常轻微,不太容易看出来,有的就非常严重,从轻到重形成一个谱系。自闭症律师禹英禑应该算是症状比较轻微的那种,而剧中第3集那个案件中涉及到的很难正常对话的自闭症患者就是比较严重的类型。
DSM-5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有5条,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项核心症状,一项是“在多种情境下,社会沟通以及社会互动呈现持久缺陷”,通常表现为“社交情感互惠缺陷”、“社会互动中非语言交流行为缺陷”和“无法发展、保持和理解人际关系”;(这些也可以说是“心智解读障碍”的具体表现)。另一项是行为、兴趣、活动刻板重复,处于局限性重复模式中。
例如律师禹英禑总是坚持吃一种紫菜饭卷,饭卷里面包裹的内容有些微变化,她都是很敏感的,需要很努力才能让自己接受。兴趣狭窄和高度集中,对于禹英禑来说就是法律和鲸鱼,但这个情节属于美化了。多数自闭症人士都专注在无意义的事物上,例如不停地排列卡片、收集圆形的东西等等。
我的老师丁医生说,社交缺陷和刻板行为这两项症状在自闭症的诊断中缺一不可。当然具体的诊断标准是比较复杂的,也非常学术化,诊断过程也需要多方面较长时间的评估。
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自闭症,这方面的理论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是学者Baron-Cohen、Leslie和Firth等人的研究,在解释自闭症心理缺陷方面,Baron-Cohen曾提出一个“共情-系统化理论”(empathizing-systematizing theory)。认知共情是指人们理解并知晓他人拥有心智,情感共情是指人知道如何处理认知共情,而自闭症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缺陷。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说当我们具备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孩子是否有这个苗头。然后就能及早寻求专业诊断和专业帮助,这样才能在6岁以前大脑神经尚未发育完全的黄金疗愈期,让孩子得到训练和改善。
自闭症人士从小到大都需要有人帮助,才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在禹英禑的父亲问到她是否需要一个咨询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她说:“有时候我觉得有那种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也不错。当我难以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时,或当我搞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时候,又或者是工作中突然传来巨大声响让我感到不安时,那时候我应该如何应对才好?我曾想过要听听专家的建议或其他自闭症人士的经验。”
◑ 自闭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
我的朋友在和我谈到自闭症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是不是因为他们受过创伤就自闭了?家庭是不是一个原因?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解。很多人都以为,自闭症是情感创伤或者家庭教养不当造成的,甚至还有人认为是饮食、寄生虫、疫苗等等造成的。
医学界一开始也误以为自闭症是家庭不当教养造成的,是因为“冰箱母亲”的影响,但是深入研究之后发现,自闭症的形成和家庭教养完全没有关系。自闭症成因复杂,目前,医学界已经证实的自闭症的成因主要有这些:来自DNA(遗传或基因变异)、胎儿或生产过程中发生脑受损、或某种感染。自闭症的出现与后天怎么养育和教育无关。
带着自闭症孩子出门的家长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周围人们异样的目光。很多自闭症孩子不能适应生活中的任何微小改变,同时还有感官敏感的问题,当孩子感官过载时,有的会在公共场合情绪崩溃或止不住的大叫,有的甚至还会踢打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很多人就会指指点点,甚至拍照录视频上网批判父母教养不当。当然有这些表现不一定是自闭症,多动症等其他神经发育异常的孩子也会难以控制情绪。但是如果社会能全面提高对自闭症和其他病症的认识,人们就会甚少做出轻率的批评。
我经常和自闭症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相处,他们说,有时在外出时,一旦孩子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就会受到不明就里的人当面指摘,只是偶尔才会感受到温暖的包容。有一位母亲曾经带着自闭症孩子在北京坐公交车,车上人多太挤,有感官异常问题的孩子情绪崩溃就忍不住大叫“我要把你们都杀了”,但是车上的人不但没有一句指责,还有人说,“大家快让一让,看把这孩子挤坏了!”那位母亲当场就被陌生人的善意感动到流泪。如果不是曾遭遇太多白眼,就不会一得到理解就流泪。
在《非常律师禹英禑》中,主角也有听觉过敏的问题,一旦周围环境嘈杂,她就会感官过载,拼命捂耳朵,情绪崩溃。同时她还触觉敏感,不能忍受肢体接触,握手和牵手都不容易做到。很多自闭症患者的确是这样的,有的孩子会因为厕所墙上有风扇而不敢去厕所,风扇的呼呼声也会让他们害怕不已。事实上,自闭症人士感官异常问题不仅表现为过敏,还会表现为低敏。例如,有的孩子听觉过敏,却对疼痛低敏。我曾带过的一个学生手臂上有几个长期被自己反复咬的伤口,常年都不愈合,他也不觉得痛。还有个女生一兴奋,就对着自己的大腿狠狠一击,那一掌猛拍下去声音十分吓人,她自己却一点都不觉得痛。一项或者几项感官异常在自闭症人士中是非常常见的。
前不久,我和友人去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看展览,发现展馆里有一间专门给有特殊需要人士使用的冷静室(Calm Room),门口的说明写着:“冷静室是一个安全又赋能之处,可以让你的感官和情绪得到休息,欢迎神经多样性人士和其他有需要的访客在这里休息。”“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运动”是近年来轻度自闭症人士和其他有神经发育异常的人士,包括多动症和阅读障碍患者等比较热衷的一个社会运动。神经多样性的倡议者认为,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异常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仅是与生俱来的“神经差异”,这个社会需以特殊角度看待神经多样性世界的制造模式。冷静室在公共场所的出现也说明,在新加坡,社会大众已经接受了神经多样性的说法,人们可以通过周边环境与态度的调整,帮助自闭症人士和其他神经发育异常人士建立对不同情境的适应能力。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还有一个很常见的误解是疫苗的副作用。这种说法至今仍出现在各种阴谋论中。即使这种说法已经被科学家拆穿和严厉批评多次,但还是在所谓“民间医学界”扎下了根。疫苗导致自闭症的谬论最早源于1998年《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有关论文,但很快,这篇论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遭到了学界质疑,批评和辩论曾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主要作者Wakefield还被怀疑是为一己私利有意打击其他疫苗生产者。随后,那篇论文的12个共同作者中有10个撤回了疫苗和自闭症有关联的观点。2010年,这篇论文也被《柳叶刀》杂志正式撤回。可惜影响已经造成,尽管有关医学人士不断呼吁要科学认识自闭症,但反疫苗人士仍在添油加醋传播疫苗阴谋论。
《非常律师禹英禑》深受欢迎,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能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人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和看待神经发育先天异常和身心有障碍的人士,从电视剧中可以受到一些启发。但我还是觉得这部韩剧美化了轻度自闭症人士的表现。虽然我们都喜欢励志的故事,然而现实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自闭症人士中出现天才的比例并不比普通人群高,很多自闭症伴有智力低下,智商高于70的大多就可以称为高功能(普通人智商一般在90以上);还有很多伴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多数重度自闭症没有语言,难以沟通;最严重的完全没有心理状态的认知,也就是没有东西可沟通。我的老师说,在成千上万的自闭症案例中,只能选出极少数成功的,极少数看到希望的案例,更多的是无边的痛苦和失望。我想,正是因为这样,才越要加强全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从而带给他们一个充满理解和更加包容的生活环境。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