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课程思政的N种方式——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⑦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积极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通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公开观摩课、“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系列活动,牢固树立“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肩负育人责任”的使命意识,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三全”育人氛围。继“校长导学”后,为加强示范引领,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现将陆续推出我校首批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30项,供各教学单位和老师学习借鉴。


01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示

《大学物理Ⅰ(B)》





案例课程: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01教师简介:

    胡昉,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多年扎根一线开展量大面广的物理类基础课教学工作,授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2018年获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首届“明德育人奖”先进个人,2019年获浙江省第十一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同年被评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坛新秀,主持的大学物理Ⅰ课程被认定为2021年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

02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B)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为力学、振动与波、热学、狭义相对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我们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遵循“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的路线,系统性地构建与六大类思政元素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其课程思政元素质量高、覆盖面广,且与课程内容自然融合,避免生搬硬套与硬性灌输,受到学生的认可。

03案例展示: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刚体对定轴的角动量,及对应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明确守恒条件。

能力目标:能正确应用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定律的类比,认识自然规律内在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对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体会到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形成科学的审美观。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对作业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实例印证使学生深入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花样滑冰运动员隋文静多次受伤后,仍坚持挑战极限,终得成就的案例,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不畏困难。通过对天问一号使命和意义的思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

在9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以课堂演示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类实验的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不是仅由教师来操作。学生藉此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中,融入6个课程思政元素(按时交作业的意义、实践检验真理、自然界和谐统一、天宫一号陀螺演示、隋文静百折不挠、天问一号的使命),将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担当的家国情怀渗入课程,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并从根本上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改革成效

课程思政的融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也促进了教师成长。

我校学生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理论)竞赛,年均获省级奖项达130人以上。

团队建设的大学物理I课程为浙江省线上一流课程,已完成六期次的运行,累计选课达5414人次,覆盖130所学校。

2019年和2021年,本课程团队的两位教师先后代表学校参加了浙江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均获得了理科组一等奖。





02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展示

《结构力学》





案例课程:三铰拱计算



01教师简介:

    方鹏飞,博士,副教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主讲的课程《结构力学》为学校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案例获2021年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02课程简介:

    《结构力学》是面向土木工专业大二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掌握杆件结构简化方法及其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分析方法。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双重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扎实工作作风具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规范、严谨科学精神。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点包括:

(1)开展基于工程事故场景的伦理教育方法,提升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

(2)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课程组与党支部联合成立《结构力学》工作室,课程思政从课堂向课后延伸。

03案例展示:

    1、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掌握三铰拱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古代和现代工程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课程思政元素及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元素:通过介绍赵州桥的工程实例,体现我国古时匠人的聪明睿智,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实施路径:在讲解三铰拱的工程背景时,引入赵州桥案例。它是由隋朝李春负责建造,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1991年被评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赵州桥的功能性、稳定性、耐久性、结构合理性、过水能力、建筑美学和文化特性足以说明其建造的成功,是活生生的千年大计典范。



赵州桥是先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尊重自然的一个经典代表作,充满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豪感。体现我国古代匠人的建造智慧,突出刚柔、虚实、人与自然的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目标。


    3、教学改革成效

(1)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课程成绩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均有较大提升。

(2)2021年学生在浙江省第十九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两项二等奖。

(3)《结构力学》课程思政教案例获得2021年浙江省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END


推荐阅读◆


1.40万+阅读量,高数最美笔记火了!
2.号外!第二届“美康生物人才奖”评选即将开始!
3.“平安三率”知多少
4.“数智生活”,共话美好未来
5.首届“青马德育论坛”邀您参加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
▶今日编辑丨卢帆
▶一审丨陈菀静
▶二审丨卢帆
▶终审丨韩晶晶


-上网不涉密 涉密不上网-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订阅号:nitnews
投稿邮箱:nitnews@nit.net.cn
或是直接留言官微后台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一经录用,有小礼品可以领取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