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Bites #07 中文意大利体的可能性探索
3typezine 栏目,欢迎关注
“汉字不存在斜体”
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共识”。
但汉字为何如此抗拒倾斜?
斜体汉字真的毫无意义吗?
让我们从西文“意大利体”出发,一窥端倪,
或许可以给出新的见解。
字体设计师以及相当讲究字体排印的平面设计师,都会非常在意西文“意大利体不等同于斜体”这件事,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和新手讲解。
没错,“意大利体”(italic)是一种和“罗马体”(roman)相对的概念,实际上和“倾斜”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是意大利体大部分是斜的而已。
意大利体正如其名,源自于欧洲。不过在其他文字系统中,也能够或多或少地找到对应,比如希腊文中的 Επισεσυρμένη。在当代字体中,大多数拼音文字都能找到某种 italic 版本。这些非拉丁拼音文字的设计师们会处理字体倾斜的角度和方向,从形式和功能上同拉丁字母的意大利体加以匹配。
各种文字中的意大利体同类。字体:Source Serif Pro、Source Sans Pro、Baskerville、PSL Ornanong Pro、Myriad
至于中文字体排印中,则完全不存在所谓“罗马体”“意大利体”这样的概念。当今各大厂商竞相推出“全球字体”,Italic 版本的汉字也一直是缺席的。或许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意大利体”在中文字体排印中究竟可以怎样找到对应。
这种对应是否真的有意义?所谓“意大利体汉字”又意味着什么?汉字历史上出现过类似的字体或用法吗?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西文中的意大利体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源自对人文主义小写体的改造,以便于快速书写,而历史上没有出现相应的系统性的大写字母。通常认为,意大利体源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尼科洛·尼科利的手写体,后来很快就被制成铅字,一直作为一种常用的字体沿用至今。
意大利体和罗马体的造型区别。字体:Source Serif Pro
意大利体具有与罗马体不同的字形结构:通常宽度较窄,笔画也较为简单。它有着与“快速书写”密切相关的特征,包括单层的 a 和 g,末端勾起的 i 和 l,以及带有甩尾的 f;此外,意大利体通常向右倾斜。据此,我们可以为意大利体归纳出两种特征,它们对于判定一款字体为意大利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倾斜”
尽管“意大利体”和“斜体”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在设计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厘清这两个概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倾斜”其实是意大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 “书写”
前文提到,意大利体的字母造型就带有明显的快速书写的痕迹。另一个证据是,在某些欧洲语言中,italic 被称作 Kurrentschrift、kursiva 等;它们和英文中的 cursive 一词有着共同的拉丁文词根 cursus,意为“奔跑、行走”,与汉字“行书”的异曲同工。
所以说,是这两个特征共同造就了意大利体。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选择和取舍,比如有些意大利体中的 g 采用了较为复杂的双层结构,有些甚至全部字母都是直立的,完全不倾斜。根据上述两个特征,人们便可以辨识出这款字体属于意大利体。
不斜的意大利体。字体:FF Seria
意大利体的两个特征示意。字体:Source Serif Pro
起初,意大利体的使用并没有固定的规则,随着技术和审美的变迁而几经沉浮。直到近几个世纪,西文字体排印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用法:用作强调、区分信息、书写专名和外来词等。此外,在某些学科上也会特别注意使用意大利体,比如数学和物理公式中的变量,生物学中物种的拉丁学名,音乐中的速度和情绪标记,等等。
意大利体的应用示例。theabsolute.net
在当代西文字体排印中,意大利体和罗马体已经成为了密不可分的组合。在设计一个字体家族时,二者通常也会配套设计。即使是铅字复刻的数字字体,其原作中并没有成对的意大利体和罗马体的情况下,也会根据时代和设计特征进行“拉郎配”——比如 Adobe Garamond,其罗马体部分源于法国刻工 Claude Garamond 本人制作的铅字,而意大利体部分则源于同时代 Robert Granjon 的作品。
Adobe Garamond 字体。
根据前文,若要为中文字体寻找意大利体的匹配对象,我们便可以从意大利体的两种特征入手:“倾斜”和“书写”。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汉字是不能倾斜的”。我们知道书写汉字需要“横平竖直”,就像盖房子一样——事实上,说起汉字的“间架结构”,“间”和“架”也引申自建筑上的术语,原指建筑平面的方正工整。出于实验考虑,我们不如暂且舍弃“倾斜”这一特征,转而先从“书写”的特征入手。
我们可以将意大利体和罗马体的关系视作“共享设计特征的不同书体”。所谓“书体”,接近我们书法上“篆隶楷草行”的概念。而在字体排印方面,尤其是正文字体上,如今在中文语境下只有“宋黑仿楷”这样几种字体大类。但是,这几类字体几乎是互不相关的,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征,并且单独使用。
中文正文字体主要分类。思源宋体、思源黑体、Adobe 仿宋、Adobe 楷体
传统上,我们将宋体用作正文、黑体用作标题;进入数字时代后,受制于显示屏的分辨率,黑体成为了屏显字体的主流。随着屏幕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屏显宋体又似乎有着回归的趋势。楷体和仿宋较少被提及,但亦有其较为常用的场合。楷体较为强烈的手写特征使得其大量用于儿童书籍和教科书,供低年级学生(以及外国人)学习读写汉字。仿宋则是官方文件的常用字体,长体的仿宋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建筑的工程制图。(此外,还有来自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圆体以及带有粗细对比的黑体,它们也可被用于正文,但过于少见,此处略去不谈。)
虽然汉字不像西文一样,在同一段落(或同一句)中将罗马体和意大利体这样不同的书体混合在一起,但是传统上,我们确实会在一本书中混排不同的书体/字体。在这本清朝刻本《天方性理》中,由作者、编者和其他学者书写的 11 篇序言分别使用了互不相同的字体。正文和批注和信息层级也使用了不同风格的字体加以区分。可以看出,正文字体更加方正规整,批注字体的横画微微倾斜——有一丝“楷体”的感觉。
到了当代,“使用不同的字体区分正文和批注”这样的习惯也延续了下来——通常也是正文使用宋体、批注使用楷体,比如这张图中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则是当代的小说译本。在这本《冰与火之歌》中,出现了段内的宋楷混排。如果读一下内容就可以理解,这里楷体所表示的是角色的内心独白。在英文版原文中,这些内容则是使用意大利体排印的——显然,中文版的小说希望延续这样的排版方式(而不是按照中文习惯,使用引号表示心理活动,在排版上则和对白同等对待)。
由于这样的做法几乎仅在这种场合下出现,所以对中国的读者而言也能产生一种陌生感,“这是一本外文翻译而来的小说”。但这并不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做法,在中文翻译小说中,曾经也是通过圈点的着重号来表示强调等含义的。
回到《冰与火之歌》的翻译和排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意大利体和楷体的某种相似之处:二者都传达出一种“手写”的感觉。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楷体相对于宋体,可以被看作是意大利体相对于罗马体的对应——现在中文书籍排印中,也确实是这样操作的。
不过如果细想一下,这样的匹配似乎有些轻率——
汉字字体设计发展脉络(局部)。郑初阳制图
相比明朝体,楷体和宋朝体的“手写特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 横画倾斜,2. 中宫稍小,3. 重心偏向左上方。这个五角星的图解可以直观地表示这种区别:
不过,当我们将宋朝体和明朝体混排在一起时,问题就变成了——它们又显得过于接近。在西文排版中,意大利体打破了罗马体的文本肌理,这种“突变”带来了突出、强调的效果;而颗粒状肌理的中文排版,明朝体中混排的楷体如同一些特殊的“颗粒”,同样能在文中凸显出来。但是宋朝体则无法产生这样明显的突出效果。
思源宋体、Adobe 仿宋
西文字体中,罗马体和意大利体会包含在同一个字体家族中,带有一脉相承的设计风格和细节。但在中文字体设计中,从未有过明朝体和宋朝体同属一个字体家族的情况——中文的所谓“字体家族”中,仅有粗度、宽窄、高矮等变化,最多加上中宫、重心等实验性的变化参数,但也都是在同一种书体内部制造的。
这样,我们的“中文意大利体”的任务就比较清晰了:以现有的明朝体对应西文的罗马体,作为已知条件一;西文意大利体和罗马体的关系作为已知条件二。一方面通过条件一,设计与明朝体风格和细节相匹配的宋朝体,另一方面参考条件二,强化宋朝体区别于明朝体的特征:笔画倾斜、中宫较小、重心偏左上,以此实现在明朝体正文中的“异质感”。
在这样的规则下试作的宋朝体,和明朝体混排时的效果,能够更好地与意大利体-罗马体的匹配。
思源宋体、试做宋朝体
说到这儿,我们再来看一下之前被我们暂时舍弃的、意大利体的另一个特征:倾斜。
虽然“汉字没有斜体”在设计届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大多数人,包括字体设计师,并不能说清楚个中原因。大家都说汉字要“横平竖直”,但为什么要这样做?从小学生学习写字的时候,就开始不断重复这个规则。前面说过,汉字的间架结构要像建筑平面一样方正工整,不过建筑平面显然也并不一定要都按照南北东西的方向正交布置。
确实,将汉字倾斜后,会产生一种倾倒感。但西文中的罗马体进行几何倾斜后,倾倒感也同样存在。这张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的“斜”西文字体之间的区别:
“Italic Subtleties” 大曲都市 制图 tosche.net
可见,即使是倾斜的意大利体,也需要通过特别设计,消去字母本身的倾倒感。汉字也是一样,通过机械变形的方式倾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很多细微的调整,使得字形稳固。
近几十年里,斜体汉字的例子是存在的,包括近来的腾讯字体,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斜体美术字。这些设计的说明文本中,也都强调了“消除倾倒感”的细节调整。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汉字是可以倾斜的。
斜体美术字样例。《印刷新字体展评会样本》(1982)
王献之《鄱阳帖》shufalu.com,经反白处理
《科学》杂志创刊号。(1915)
光明日报改为横排。epaper.gmw.cn
周恩来书法中的倾斜现象。国际儿童节(1950),《中国青年报》(1957)
思源宋体、试做斜宋朝体
斜宋朝体、仿宋、楷体和明朝体的混排对比。
几何倾斜的明朝体和斜宋朝体。(对应西文中的 Italic 和 Oblique)
以上我们根据西文中意大利体的历史渊源和造型特征,在汉字的语境下进行了一番思想实验。笔者并不赞同将西方基于拉丁字母的字体设计在汉字上套用,本文中的讨论也是先立足于本土的传统和习惯上,再提出的假设。
汉字是否一定要像拉丁字母一样,在正体之外有一个意大利体的对应,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之内。虽然每当谈到“斜体汉字”的话题,总会有人以“中文字体排印中有自己的习惯”为由,从而得到“汉字不需要斜体”的结论。但依笔者看来,这恰恰回避了问题本身。因为现代中文世界的字体排印不过百余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横排和简化汉字形成的新习惯则更短暂——相比于数千年汉字书写的历史而言,现代意义上的汉字“字体”还相当年轻。
参考资料:
小矶裕司《对东亚文字的理性俯瞰》
孙明远《聚珍仿宋体研究》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印刷活字研究参考资料》
欣喜堂 活字字体基础讲座
感谢厉致谦、郑初阳、杜希尧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