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小农!——小农农业与农民阶级的未来
编者按: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2011年开始组办“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演讲文稿正在陆续结集出版。已出版演讲文稿的精华版将陆续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推出,欢迎读者跟随我们一起重温学术大家的思想精华。全文见:《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多卷本),叶敬忠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扬·杜威·范德普勒格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农村社会学系主任
研究领域:农业社会学、发展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等
代表作:《被盗用的未来》《农业实践的科学化》《新小农阶级》《农业的艺术》等
我将和大家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民的未来在哪里?或者我们把这个问题稍作修改——现代社会还需要农民吗?农民阶级对于社会未来愿景的构建还有重要意义吗?
”1. 新的稀缺性
在讨论农业未来时,首先需要考察当今社会面临的“新的稀缺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国际性和全球性的。这些问题包括:
(1)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尤其是碳燃料和矿物能源的危机;
(2)水资源的稀缺,水越来越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商品,并且竞争愈加激烈;
(3)食物稀缺,世界上很多地方正在经历大饥荒,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超过10亿,在未来40年,世界必须进行至少翻倍的粮食生产,这是一项重大挑战;
(4)全球贫困,目前有12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而这一人群中的70%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这是一个重大的农村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应对和解决,否则,人类将面临大灾难。要想应对这些新的稀缺性,需要新的“社会—技术方案”。对农业来说,这意味着一个非常清晰的议题:农业必须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因为我们需要为工业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原材料。
2. 农业的可塑性
农业中的确存在技术的相互关联,但是这些技术的相互关系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农业是一种社会技术实践,在农业中,劳动、使农业发挥功效的农民和农场主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技术关系是按照其所嵌入的社会实践而被形塑的。“可塑性”是我们在谈及农业时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是在新型农业的讨论中。
农业存在很多可塑性,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点,并以明智的方式利用这一点。
图1显示的是一个具体的技术相互关系:奶牛的饲料用量和奶牛产奶量之间的技术相关性。在某些生产牛奶的独特方式中,你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才能产出大量牛奶。这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见图1虚线b)。
但是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图1左侧虚线a所显示的,用少得多的饲料同样生产出数量可观的牛奶。有了这种可塑性,农场主就可以在不同方式间进行选择,特别是在饲料或作为饲料的大豆数量有限时,这种选择就变得很关键。
可塑性还关系到能源、水和其他稀缺资源的利用。在图2的坐标轴上,X轴代表劳动力投入,Y轴代表化石能源。一些农场主使用大量化石能源和很少的劳动力(见图2虚线a)。
例如,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农民被称为“烧柴油的人”,因为他们的农业方式消耗了大量的碳能源。
而另一些农民则用一种截然不同的农业方式——使用大量的劳动力和极少的碳能源(图2虚线b)。当能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何种方式是很重要的。
再来看看就业的问题。现代农业能够为人们创造就业和收入吗?抑或现代农业只会破坏就业?
在荷兰的一个国家奶牛饲养实验项目中有两个农场,一个是高科技的农场,它完全是自动化的企业式农场;另一个是较为小农式的农场,称为低成本的农场。项目在高科技农场和低成本农场之间进行了对比。
根据项目的设计,两个农场要使工人获得相同的收入,并且一个人能够完成所有的工作。结果,小农式农场在生产40万升牛奶时就能获得很好的收入,而企业式农场要想获得同样的收入就必须加倍生产,即生产80万升牛奶。如果荷兰所需的牛奶数量是固定的,按照企业式的生产方式,只需要2万个农场和2万个就业岗位就够了。但如果用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就业岗位就会加倍。
所以,我的第一个论点是,在这些新的稀缺性的背景下,农业的可塑性非常重要。我的第二个论点是,在此情况下,小农农业有望成为应对新的稀缺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小农农业能够高效利用资源,消耗较少的矿物能源和碳能源,并且非常节水,同时,小农农业也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和收入。
3. 小农农业的优势
为什么小农农业在应对新的稀缺性时如此有前景?
第一,小农农业通过构建一个自主性的资源库来应对不利的环境。农民为努力避免依附关系,会尽可能利用内部资源而不使用过多的外部投入。
第二,小农农业尽可能以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小农能够利用的资源终究有限,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既定的资源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第三,农民一直在尝试改善和扩大他们的资源库。我有幸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师生一起在河北省易县农村做过一些实地研究,我将用易县的例子做简要阐释。通过考察易县西部山区一个村庄的农业历史,我们发现,在最近30余年里,农业产量出现了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提高了75%,玉米的产量翻了一番,甚至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对土地的呵护,是由于他们的劳动过程、精心灌溉以及他们为了从稀缺资源中获得最大产出而进行的所有劳作。他们扩大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自己的资源库,极大地推进了集约化生产过程,其目的是使生产变得更好。
一些人认为农业集约化是一个有限的过程,集约化过程是有边界的,并且会与效率背道而驰。例如,克利福德·格尔茨关于内卷化的著名结论:当在每单位土地上使用更多资源时,开始每单位土地的产量会有明显增加,但是之后产量增加逐渐放缓直到持平。
而我认为,这只是教科书上的情形,这种局限只存在于一些不太熟悉现实的学者的教科书中。农民在现实中所做的就是努力找出各种限制因素,之后纠正这些限制因素,最终进入到更高的集约化水平。
在中国,关于兼业活动有很多争论。有些农民不仅仅投身于农业生产,还参与外出务工活动。通常有人认为外出务工会削弱农业,我认为可能恰恰相反,外出务工是在强化小农农业。
“农业”和农民所说的“其他经济活动”是共存的。在世界很多地方,大量农民离开村庄来到城市,制造了城市的贫民窟,农业也出现了停滞。而在中国,外出务工并不是一种单向流动,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农民进入工业和建筑业中,将汇款寄回家乡,而他们的父母或配偶则留在村庄照料土地。外出务工产生了很多收益、汇款和积蓄,此外还有额外的收入和新知识流入村庄,当然也带来了一些困境,例如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问题、农业女性化问题。但是我认为,所有这些外出务工和兼业活动都意味着朝向农业的资源流入,这有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小农的“多功能性”
目前,欧洲、巴西以及拉丁美洲的农民所出现的情况是相同的,他们在不断寻找经济活动的机会。他们尝试着在农场中建立新的经济活动,努力把新的功能与农场相联系,例如,他们不仅种植豆类,也生产更广泛的、社会感兴趣的服务和产品。农场不仅仅只具有一种功能,而是具有更多功能,这就是所说的“多功能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农场中创造新的经济活动。这种新的经济活动可能是高质量的产品或在农场中加工或直接销售产品,也可能是能源生产、水资源保护、自然和景观管理或乡村旅游。他们可以改善资源、创造新资源或将废弃物转换为有价值的产品。
关于如何销售,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要素——新型市场,我们也称之为“巢状市场”,因为它是在农村生产者和城镇消费者之间的新型连接中,如巢一般构筑起来的,这种市场在各个地方都有出现。有一个相关的例子:全球的羔羊市场是由新西兰控制的,它的羊肉价格非常低,对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农民来说,生产羊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些农民以及当地的屠夫和餐馆经营者创建了巢状市场,将农场、屠宰场、商店和有资质的餐馆相互连接在一起。
可能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农业不存在多功能性,但我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对于世界其他地方来说(如欧洲),农业多功能性正在构建,它是刚刚开始出现的新生事物。而在中国,农业多功能性自古至今就一直存在。可以说,中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多功能性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并让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叶敬忠教授等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研究了中国很多不同的新兴市场。在这些市场中,他们提到了有机农产品市场、绿色食品市场、生态农业市场、与“一村一品”相联系的市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他们对这些正在强劲发展、对强化小农农业非常有益的市场形式给出了重要的数据,他们还分析了这些市场的一些特征。这些市场是循序渐进发展的,以地方优势为基础,从小规模开始,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市场,而多功能性是其主要特征。
5.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我提出的问题是:“农民有未来吗?农民的未来在哪里?”现在我可以给出我的答案:“是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小农,非常需要!我们的社会需要小农农业方式”。我认为农民是积极的行动者,他们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以高效、集约的方式进行生产;他们一直在改善资源库,他们是低能耗的。同时,小农农业方式创造了大量的收入和就业——这正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需要用以对抗贫困的方案。最后是多功能性和新市场,小农创造了魅力乡村。魅力乡村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目标,在现实中它也源自小农自身的各种活动。
除此之外,农民一直在进行抗争,以维持生存、实现进步。大家可以看到,他们一直在参与建设性的活动。他们创造了小农农业的新方式,当今世界正需要这种方式来应对巨大的新的稀缺性,来生产足够的粮食,降低能耗,高效用水,创造大量的就业和收入并创造魅力乡村。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很乐观。我一直在论述和呼吁:我们需要小农,小农的确是有未来的。
作者寄语
全文阅读
《农政与发展当代思潮》
(第一卷)
主 编:叶敬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0月
往期回顾
亨利·伯恩斯坦:今天还有纯粹的小农吗?——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发展或指现代化社会转型,或指工具性干预行动,或指特定的话语建构;发展研究则从多学科视角对这些方面进行学术性分析。本公众号旨在推送发展研究领域的经典和前沿学术成果。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发展研究”公众号!
本期编辑:蒋燕、王维(本期讲座文稿翻译整理:潘璐、王维、许惠娇、高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