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零食大生意,让电影院赚疯的「爆米花经济」

正要去电影院的 HOT男人
2024-10-31

大约8000年前,人类发现了一种名叫「大刍草」的植物,这种长得高高的野草便是玉米的祖先。
 
广泛种植并食用这种金黄色谷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前哥伦布时代,以至于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登陆墨西哥时,最先发现的不是传说中的黄金,而是遍地的玉米。
 
古代玉米 vs 现代玉米
 
当时的玉米尚未历经现代培育,所以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很不一样。

北美洲原住民习惯将其放在装满热沙的陶罐中烤制食用。在易洛魁人的晚餐中,人们会喝啤酒和用爆米花做的汤。
 
 
富含淀粉质的内核再加上无比坚硬的外壁在加热时有助于内部压力的形成,因此在经过高温洗礼后就产生了一颗颗爆米花。
 
 
随着印第安人和殖民文化的日渐融合,爆米花开始在美国传播开来,从一种古怪的部落食物变成了一种全国性小吃。

到了1848年,「popcorn」一词已被收录在「美式英语词典」中 。
 
 
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每当看到爆米花,总会唤起一段段相当炸裂的童年回忆。

无论是校门口、集市还是街边巷口,这种散发着诱人香味的休闲零食随处可见。这「轰~~~~」的一声巨响,总是令人格外害怕又期待。
 
 
不过要说起爆米花最热卖的地方,当属电影院。

2017年,我国爆米花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已达127.3亿元,其中约有五分之一是从电影院卖出去的。
 
检票前去买一桶爆米花已经成为了部分观众的「仪式感」,看大片时如果不吃些什么,总感觉体验感差了几分。
 
 
那么问题来了,电影和爆米花究竟是如何变成CP的?
为什么说爆米花是流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小吃?
传说中的「爆米花经济」又是什么?

五一假期估计有不少人会去看场电影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观影标配:爆米花。
 
被嫌弃的爆米花:
高档场所不卖粗俗小吃

1885年,一个名叫查尔斯·克雷特的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动力爆米花机。
 
这种可移动设备不但降低了食品加工难度,更扩大了商业潜力,让商贩们可以在大街小巷进行流动贩卖。
 
 
凭借低廉的价格以及出锅时浓郁的糖脂香气,爆米花迅速成为了美国当时最受欢迎的街头小吃。
 
到了20世纪初,集市、马戏团、舞厅、体育场等各类娱乐场所周围都能吃到爆米花,除了电影院。
 
事实上,它是被明确禁止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默片的黄金时代。

大量的插卡字幕导致目不识丁的人无法理解剧情,看电影也因此成为了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的专属爱好。
 
 
为了吸引更多有权有钱有文化的高质量观众,电影院试图效仿过去古典剧院,将整体装潢格调进一步改造升级。

豪华葱翠的地毯、水晶吊灯、尖拱落地窗、回旋楼梯、豪华包厢、钢琴伴奏一应俱全。
 
1914年全美第一家豪华电影院Strand
在纽约曼哈顿开业
 
所以呢?富有且读过书的人应该也喜欢吃爆米花,对吧?
 
现在也许是,但当时绝对不是。
 
回到电影发展的开端,剧院这种高档场所可是相当鄙视爆米花,认为它是一种只在低俗娱乐活动中出售的愚蠢小吃。

更不用提,食物碎渣会弄脏昂贵的地毯,嘎吱嘎吱的咀嚼声严重干扰观影,更大大破坏了苦心营造出的优雅氛围。
 
 
然而这种划清界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爆米花和电影院很快就因为一段乱世危机牵手成功。
尊严or金钱?
不卖爆米花的电影院都倒闭了

大萧条袭来,企业倒闭、银行倒闭,许多人因此失业、无家可归。连吃饭和账单都付不起,更不用说看电影了。
 
大萧条时期人们纷纷上街排队
领取免费咖啡和热狗
 
为了生存下去,电影院通过降价促销来招揽观众,票价最低的时候甚至只要10美分。
 
很多人纷纷涌向银幕,希望借由这种廉价的消遣方式暂时忘记自己窘迫的生计问题。
 
到了1930年,每周去电影院的人数已达900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顾客群创造了更大的利润可能性——尤其是有声电影已经出现,观众吃零食的声音能够被掩盖的情况下——但剧院老板仍然不愿意让爆米花出现在观众席。

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虽然电影院里的人想要维持腔调,但有进取心的街头小贩缺不会错过任何机会:他们自己买了爆米花机器,并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无论是排队买票的人还是路过的行人都是潜在客户,毕竟,5到10美分一袋的香甜爆米花是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尽管电影院门口设有专人来检查观众的包包,室内也贴上了「禁止吃东西」的明显标识,依然无法阻止人们偷吃零食。


经营者们最终再也无法忽视这种巨大的金钱诱惑。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贩卖这种粗俗的小零食似乎是在电影票价不涨的情况下维持生计的唯一方法。
 
我们仔细算一笔账就会发现,卖爆米花是一门投资回报率相当高的好生意:
 
一桶成本0.5美分的爆米花卖给观众的价格为5美分;只要10美元,就能买到一麻袋玉米粒,而一麻袋可以用好几年。

而且零食吃多了嘴干,还能卖出更多的汽水,捆绑销售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七喜捆绑爆米花的促销广告
 
再看看电影票能赚多少钱?每张10美分,缴税、分账、再扣除放映及运营成本,最后到手的利润可能还没有一分钱。
 
卖电影票不如卖爆米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去掉中间商赚差价而成立自营的零食贩售部,电影院就赚得更多。

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电影院数量从2.3万家锐减到了1.24万家,那些幸存下来的那些都有一个共同点:卖爆米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一步巩固了爆米花和电影院之间的CP关系。
 
由于战时蔗糖供应短缺、定量配给,剧院一度无法供应汽水。

但你知道什么不是配给的吗?玉米和黄油。
 
爆米花也因为这个原因打败糖果、汽水、巧克力豆,一跃成为了电影院贩售部的销量冠军。
 
到了1945 年,爆米花和电影已经深度捆绑:美国的爆米花有一半以上是在电影院里被吃掉的。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电影院加大了宣传力度。

在电影放映前(有时在放映中间)插播零食广告,引导观众去小卖部消费。
 
美国最著名的电影院零食广告「让我们一起去大厅」
首次放送于1957年

一颗颗闪耀着琥珀色光泽的爆米花就是电影院经营者眼中的金豆子。

钞票攥在手里,再也没人会在意被踩碎的食物残渣是否会弄脏地毯。

卖爆米花还是「真香」
想挣钱还是别指望票房了

时至今日,「爆米花经济」一直低调而有效地起着作用。
 
在电影院三大主营业务(放映、广告投放、销售)的统计数据中,毛利润率最高的始终是以爆米花为代表的商品销售。某影院集团的运营总监曾在新闻采访中透露,这种小吃的毛利率在85%以上。
 
某知乎网友曾以电影院爆米花摊主的身份分享过一些行业秘辛👇


再加上爆米花桶的钱,即便是最大号的(一般是85盎司桶),成本也就2.2元/桶左右。
 
如果是一些联名款、特别纪念款,价格就更离谱。

就看你愿意花多少钱为信仰充值了👇

 
看看这不起眼的小零食为电影院创造了多大的财富?
 
2013年,万达电影院线卖爆米花赚了3.9亿元,占卖品总收入72%,居全国院线榜首;
 
在其2018至2020年的年度报告中,商品和餐饮销售收入始终占据前三位置。
 
横店影视的情况也差不多,2017年的净利润为3.31亿,其中爆米花等零食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86亿元,收益超过票房;

2019年,其电影放映业务出现了亏损,但靠着卖零食和饮料赚到了2.4亿元。
 
 
为了在市场中抢占更多份额,电影院通常会通过「压低电影票价」的方式来吸引观众,再利用商品、餐饮的高定价来获取利润。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我们事先做足了功课,找到了票价最便宜的那家电影院,但只要消费了吃的喝的,钱到底还是让人家挣去了。
 
「低价主产品+高价副产品」的经典商业策略,一般消费者逃不过。



 
如今在爆米花的老家美国,试图还原老派剧院的豪华电影院又一次流行起来。

在那里,观众不但能获得一流的观影体验,也能吃到一流的餐食。

以及爆米花。
 
美国豪华电影院品牌IPIC
 
显然,这种廉价零食不会失去它的黄金吸引力。「到底是去电影院吃爆米花,还是去爆米花店看电影?」这样的调侃仍将继续存在。
 
对于消费者来说,就算发现了真相,也并不意味着以后就能遏制住购买爆米花的冲动。
 
但至少,我们终于搞明白了兜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
 
 
参考资料:

1.Why Do We Eat Popcorn at the Movies?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why-do-we-eat-popcorn-at-the-movies-475063/

2.When Movie Popcorn Was the Hot New Thing
https://www.life.com/arts-entertainment/when-movie-popcorn-was-the-hot-new-thing/


编辑✎空谷幽兰李老师

排版✎一头红

监制✎Chen


往期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HOT男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