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引发焦虑,但退热药的「过敏反应」你得了解

卓正皮肤科 钟华 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2023-10-13
▲关注卓正科普,300+位医生为您写健康贴士本文作者:钟华,卓正皮肤科医生


重庆才复工半个月,周围的朋友一家一家地“阳”了,钟医生默默开启了朋友圈早晚查房模式,给生病的朋友们提供医疗支援。


目前退热药的需求很大,作为曾研究重症药疹多年的皮肤科医生,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些药异常敏感,今天这篇科普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如果吃退热药后,身上出现荨麻疹、红疹,眼睛嘴巴水肿的表现,那么可能是出现“药物过敏”或“假变态反应”了。


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红斑丘疹*真实案例,不同设备或存在色差导致红斑看着不明显



退热药过敏是怎么回事?



上文“红斑丘疹”图片,来自朋友圈查房。


这位朋友36岁,平素体健,自测抗原阳性。自发热第1天起,服用了两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成药(家喻户晓的药物)


第3天退热,开始出现咳嗽、咳痰、虚弱等常见症状。但躯干和四肢,都出现了红斑、丘疹,还伴有瘙痒,她很纳闷皮肤怎么也有症状。


我向她收集了皮肤病史、接触史及用药史,综合皮疹的分布和形态,首先考虑“药物过敏”。


幸好那两种药不是非用不可,她也退烧了,我让她都停了。然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2天后皮疹颜色变暗、基本不痒,5天后完全消退。


经过几天“查房”,我建议她:


1)今后两种药都不要用了;

2)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建议找替代方案;

3)如果必须要用药,务必观察用药后有无大大小小的不适,并及时联系我。


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过敏占比达10%-15%。笔者曾对某三甲医院皮肤科11年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对乙酰氨基酚是引起各型皮肤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中成药在中国非常普遍。


朋友很惊讶,问了好多问题,正好整理成科普。


Q:我是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来吃药的,怎么也过敏了?


过敏通常与剂量无关,小剂量也可能诱发。


Q:我吃药第1天没过敏,怎么第3天才出疹子?


有些过敏会很快出现症状,叫做速发型,但这种属于迟发型。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WAO)推荐根据症状出现的时间将药物过敏分为:


  • 速发型,在暴露1小时内发作;

  • 迟发型,在暴露1小时以后发作。


90%的药物皮肤不良反应属于迟发型,大多在服药6小时到数天内出现症状,甚至可以数周后再出现症状。


Q:退烧药居然会过敏,用药前要做皮试吗?


其实,只有极少数药物过敏可通过皮试预测,多数药物过敏是无法预知的。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青霉素类药物要做皮试,的确,其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可以这么预测;但阿莫西林作为青霉素的一种,它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则测不出来,一般出现在治疗的7-10日,甚至可能在停止治疗后的1-3日才出现。


因此,我们强调用药后的观察。


Q:无法预测?那我对象发烧还能吃退烧药吗?


淡定淡定。退热是当下的刚需,我们来权衡利弊。


首先,只有少数高敏体质的人才会发生药物过敏,只有极少数携带危险基因(比如 HLA-B*44:03 ,HLA-A*02:06  基因)的个体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其次,新冠相关发热和疼痛往往是短期的,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时间较短,多数在1-3天,最多1周。所以多数情况下,新冠感染者用退热药引起的药疹都是可控的,通常注意观察、及时就医即可。(注:NSAIDs即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萘普生、洛索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Q:哪些药品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我排查一下药箱?


我让朋友把药物逐一拍照发给我看,屏幕前的朋友可以这么判断:


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药名里带“酚”字,比如复方氨酚烷胺、酚麻美敏等等。


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成药:药名上则基本看不出来,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里的成分,比如999感冒灵、维C银翘片、感冒清。






Q:朋友圈看到吃退热药后「眼睛肿了」的人,也是过敏吗?


可能是“假变态反应”引起的血管性水肿。


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s不仅是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还可以绕过免疫系统诱发类似变态反应的症状,在易感个体中可诱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如下图,眼睛肿、嘴巴肿)



在稳定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多达30%可出现NSAID的加重效应;活动性荨麻疹患者对NSAID敏感的发生率通常更高,这些反应通常呈剂量依赖性,即服用就发生,停服就缓解。



退热药是当下刚需,如出现药物皮肤不良反应,如何应对?


1.有哪些表现?

如上文图片所示,服药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后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或者红斑丘疹(伴或不伴瘙痒)应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2.发现上述表现应怎么做?
仔细回忆,将服用的所有药物、服药时间、发疹时间、伴随症状提供给医生诊断。


3.通常怎么治疗?


  • 第一时间停用致敏药物。

  •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医生将采用抗组胺药,局部或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

*停药、用药都请就诊/问诊医生。


4.「严重过敏反应」可以是怎么样的?


如服药后数天,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或者皮肤巩膜发黄(类似于黄疸)务必立即就医。





但水肿、长疹不一定是药物过敏,还可能是特殊阶段的其他皮肤问题



  1. 病毒疹


即病毒感染引发的皮疹,也较多见,而且经常需要与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皮疹(下面简称“药疹”)相鉴别。一些细节有助于鉴别诊断,下面列举3点:


  • 一般来说药疹会痒,病毒疹一般不痒或者轻微痒;

  • 有的病毒疹发疹会有顺序,比如麻疹从面部到四肢,而药疹没有这样的规律;

  • 再有,药疹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增高,而病毒疹往往降低等等。


事实上二者的鉴别比较困难,需要皮肤科医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2.高热出汗引起的痱子


新冠感染后高热很常见,退热过程中又会大量出汗,可引起小汗腺导管阻塞,长痱子。分辨不出来,可以拍照咨询。


左右滑动查看,来源:Uptodate


3.消毒剂引起的皮肤反应


疫情下消毒剂应用十分广泛,消毒剂引起的特殊皮肤反应已受到皮肤科医生的关注,比如“苯扎氯铵”引起的颗粒状角化不全,如下图所示。



图源:参考文献[4]
 

可以看看家里消毒液瓶身标签,是否标注“苯扎氯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留个心眼,如皮肤出现状况,请告知医生家中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成分。


4.其他皮炎


最近有不少孩子湿疹复发加重的家长找到我,说不知道是不是湿疹,特殊时期大家变得更谨慎了。虽然一般来说儿童湿疹好发在四肢屈侧,皮肤干燥瘙痒明显,有规律可循,但家长确实难以很好地鉴别。



病毒感染会影响药物过敏吗?



目前尚无冠状病毒引起药物过敏风险增加的报道。


目前已知疱疹病毒家族(比如EB病毒、HHV-6,HHV-7,巨细胞病毒)、HIV感染,可能增加几种迟发型药物过敏的风险,如:


  • EB病毒对阿莫西林;

  • 巨细胞病毒对抗菌药物;

  • HHV-6对抗癫痫药和其他药物;

  • HIV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其他药物。


科普到此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官媒和医疗大V都在宣传感染新冠后对症用药的方法,有网友称之为“全民学医”。


储备知识是好事,只不过人体是极为复杂精密的,普适性知识难以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难免有自身反应和科普相悖的情况,此时碰上某些带节奏的网友,很容易被煽动情绪。


症状和网上说的不一样,不妨找医生看看,可能正确处理后就好了。


| 本文作者

钟华

卓正皮肤科医生

陆军军医大学博士

| 审稿专家

罗勇奇

卓正皮肤科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 参考文献

1. Lazarou J, Pomeranz BH, Corey PN.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AMA. 1998;279(15):1200.

2. Johansson SG, Bieber T, Dahl R,et al. Revised nomenclature for allergy for global use: Report of the Nomenclature Review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4;113(5):832.

3. Hua Zhong, Ziyuan Zhou, Huan Wang, et al. Prevalence of 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an 11-year retrospective survey on in-patients of a dermatology ward. Dermatitis. 2012;23(2):81-5.

4.Robinson, A.J., Foster, R.S., Halbert, A.R., King, E. and Orchard, D. (2017), Granular parakeratosis induced by benzalkonium chloride exposure from laundry rinse aid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58: e138-e140. 

|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隼   监制/耶娄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