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童年缺爱的孩子,后来变成了怎样的大人?

牛乱七八糟 牛乱七八糟画故事 2020-02-04


前几天牛妈不是买到了华晨宇演唱会的票,跟你们在这儿得瑟来着吗?

后来演唱会取消了,我又来跟你们哭。

这个事情还有后续。











高考选专业,我纠结了五分钟就选定了。

牛爸跟我求婚,我考虑了五分钟就答应了。

跑一万里去看演唱会,五分钟的歌就下定决心了。

你们猜我是什么星座的?


有娃以后,我对那些特别喜欢欣赏崇拜的人的童年都特别好奇——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他们?

今天就来说说华晨宇。



提到成长经历,华晨宇说:

“我是一个人自己长大的。”


4岁父母离婚,他跟着爸爸生活。

爸爸上班很忙,常年在外奔波,就把他一个人扔在家里,托保姆照顾。

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一个人。
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唱歌,一个人睡觉。

哪怕爸爸回家,父子关系也很冷漠。

说说最近学习怎样,然后再无话。









在华晨宇的case里,是人不在。


虽然爸妈给吃给喝给住,甚至能给特别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在情感方面的给与却匮乏得可怜。


情感忽视,和打骂虐待正相反。

后者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反应上处理的失败,

而前者的父母是失败在对孩子毫无反应。

正是因为情感忽视是无声无痕的,

人们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但是到成年以后都没有察觉,

并且无意识的对自己的孩子也在做同样的事。



如果一个人在情感忽视的环境长大,会产生这样一种认知: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人会对自己的一切经历感到怀疑。

没有办法信任他人,同时又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因为无法依赖自己的感觉情绪,

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谁。




稍微有点育儿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三岁以前是儿童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完全通过父母的反应来形成对自己的认知。

所以这段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正面反馈非常的重要!




但要是缺少了这样的一种反馈,

孩子将无法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和内心的自我产生连结。

就好像一双关不上的眼睛,

总是在向外界寻找肯定,却无法看见自己的内心。



如果无法相信自己,就只能依赖外界给予的评价;

忽视自己的感受,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都习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华晨宇的口头禅是“随意点”,很多粉丝很喜欢他的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


牛妈倒觉得,这是他经历情感忽视后创伤的一种体现。

不是洒脱不羁云淡风轻,是小时候常年被忽视,对自己的需要已经很麻木了。


没人随你的意,你不随意点,又能如何呢?


但是他对音乐却无比的坚持。

人们对他音乐的评价,总是少不了“独特”,“有个性”,“真实”,“自我”。

还有很多童年坎坷和孤独的人,后来成为了成功的艺术家,科学家,商人,设计师……

经历了那些黑暗无爱的过去,他们是怎么做到发现自我,找到力量?


咱们下面来说说遭到童年时期情感忽视的自我救赎



你可能会说,知道自己什么感觉有那么难吗?还要学?


但是对于童年缺爱的人来说,他们的情感被忽视得太久太久,以至于感受不到或者不确定自己的感受成为了常态。


这个时候,艺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华晨宇说他小时候其实并不喜欢音乐。学音乐像学语文数学一样是一项任务。

直到进入青春期,发现他可以用音乐来表达情绪的时候,他才真正爱上了音乐。


音乐,绘画,写作……

艺术的神奇之处,就是让人在创作过程中和自己的感情紧密相连。

找到自我,表达自我。


有一项对数百位歌手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父母离异或至少有一位早亡,那你成为摇滚明星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几十倍。

那些被忽视,被压抑,被扭曲的情绪,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统统被看见,被感知,被释放。






以前也有人问我:

你小时候挨那么多打,现在还不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说明打小孩也没那么坏。

我说首先,除了自己和特别亲近的人,没有人可以光凭外在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幸福。

第二,我成为现在这样,是因为我是我,不是因为我小时候挨过打。


人多复杂啊,每个人的性格,经历,环境,遇到的人,听过的话,看过的书……都不一样。

甚至某一个眼神,某天午后阳光照进房间的角度,某个霎那风拂过脸颊的温度,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


华盛顿的成功是因为他是华盛顿,

不是因为他砍过樱桃树。

乔布斯的成功是因为他是乔布斯,

不是因为他曾经被遗弃。

华晨宇的成功是因为他是华晨宇,

不是因为他小时候孤单。

幸福的童年成就了莫扎特,

痛苦的童年造就了贝多芬。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无数不可预测的偶然性,但是温暖有爱的童年,是每个小孩子都应该得到的。




那么,如果你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行就万事大吉了吗?

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


可惜有那么多童年不幸但是才华横溢的人,把第一步做到了极致,却忘记了后续。

迈克尔杰克逊,张国荣,柯特科本,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

不管在世人眼中多么的成功荣耀,在舞台上多么光彩夺目,

他们却在黑暗的泥潭越陷越深,时间越久越无法自拔。


要想真正从童年情感忽视里解脱,

光学会表达是不够的,

还要学会爱自己。



在你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需求的时候,可以换位想想:

如果是对方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自己会不会觉得过分?

一点一点的,你会慢慢知道,自己的需求到底是微不足道,还是蛮不讲理。






同时,也要注意到那些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的事。

如果某些事或人让你感到疲惫,虚假,失望,沮丧,远离他们。











很多人爱工作,爱艺术,爱家人,

唯独不会爱自己。

对于缺爱的孩子来说,毁掉自己比爱自己容易多了。


如果你也曾有过那些经历,如今也在承受后果,

请,不要,毁掉,自己。


在现在这个时代,可以寻找帮助的方式太多了,只要你想。


(中文版本不知有没有,大家搜一下哈)



最后说回华晨宇(还是干货别走!)。

牛妈作为一个远远观望的粉丝,

觉得和那些毁灭式的燃烧生命的艺术家相比,他对自己的把握强多了。

在照顾自己和接受他人的支持帮助这两方面都做得不错。

尤其是后一点,有很多很好的粉丝和工作伙伴,

活生生把他从泥潭里拉了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认真的功课,只是建立在才华上的自信和安全感还是没有根基的空中阁楼。


为什么我认为他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因为他认可了自己父亲的做法。

他说现在理解了当年的父亲,

如果不是童年孤独的经历,他也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甚至,如果自己有了孩子,也会像父亲那样,

“不会教他太多”。



我们可以选择和父母和解。

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认可他们的做法。

更别说要模仿他们去对待我们的下一代。


我们的父母失职了,没有能给我们足够的关注和爱。

为什么?

因为他们也没有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

为什么?

因为他们小时候也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祖父母……



所有童年缺爱的孩子们,

要学会爱自己,

爱别人,

尤其是爱自己的孩子。


你对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重要。





牛乱七八糟 2019年11月5日于西雅图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在想

到底是哪首歌让牛妈决定去听演唱会的?

当然不会吊你们口味:

虽然有千万粉丝的爱,

童年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

缺爱的小孩还是会在孤独里挣扎。

幸好还有时间,

但愿有足够的智慧。

不过话说回来,

这个世界谁又不是孤独的呢。

所以我愿意飞一万里去看一场演唱会。



“关注牛乱七八糟,她追星都追得这么走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你也会喜欢:


在跨界的时代,做一个脑残粉需要多少技能?

“你都中年了怎么还干小孩子的事?”“你都中年了怎么还不干自己想干的事?

说来惭愧,我要花我老公的钱去见别的男人了

听了周杰伦的新歌,我觉得大叔真的不能再谈恋爱了

有了孩子以后,男人到底会不会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