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试卷|部编版历史7-8年级下册名校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熬夜整理!(收藏转发)

初中教师,关注☞ 初中教师园地 2022-06-06


“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

全体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各科资料陆续推送中


七下历史期末测试卷(一)

(答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其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下列哪一个大臣不是唐太宗时期任用的(    )

A. 魏征    B. 房玄龄   C.姚崇      D.杜如晦

4.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5.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6.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宦官专权

7.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

  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枢密使

8.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9.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   D.签订《尼布楚条约》

10. 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契丹统治者 B.突厥统治者  

   C. 女真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2.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13. 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4.“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15.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7.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抗击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辅佐燕王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9. 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三国演义》

20.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21.明末农民战争中,成为起义军主力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张角起义军

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22.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3.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西域都护  ②设立伊犁将军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 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25.“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26.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的《窦娥冤》 

B.洪昇的《桃花扇》

C.孔尚任的《长生殿》

D.曹雪芹的《红楼梦》

二、辨析题本题6分,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27.元朝在中央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施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题8分,29题16分,共24分)

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2分)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2分)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2分)


29. (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6分)



四、探究题共10分

30. 小明同学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进行了探究学习。他在探究学习中搜集整理图片如下,请你根据图片解决问题。


(1)以上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问哪些图片与本次探究活动不相符?(填序号) (2分)


(2)根据题意填写相关内容。(4分)

朝代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唐朝

唐太宗把①___________嫁给松赞干布

②__朝

设置宣政院,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的管理之下

清朝

确立册封③__________制度、设驻藏大臣

(3)请你谈谈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几种方式?(列举两种) (2分)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想?(2分)


五、论述题(共8分)

31.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 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

(1)材料中唐玄宗开创了什么治世? (2分)


(2)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统治者的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6分)



七下期末测试(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C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D

C

B

B

D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D

D

B

A

B

D





二、辨析题(本题有1小题,共6分,请找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27.不正确(2分)

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2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两小题,28题8分,29题16分,共24分)

28. (1)960年;陈桥驿(2分)

(2)加强中央集权。(2分)

(3)重文轻武的政策。(2分)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2分)

29. (1)政策:对外开放(友好往来)。(2分)条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4分,每点2分)

(2)原因: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4分,每点2分)

(3)政策:闭关锁国。(2分)

 后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2分)使中国落伍了。(2分)

四、探究题(共10分)

30. (1)图1,图3。(2分)

(2)①文成公主;②元;③达赖、班禅。(4分)

(3)册封、和亲、设立管辖机构(答两点即可,2分)

(4)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五、论述题(共8分)

31.(1)开元盛世(2分)

(2)观点:统治者对国家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分)

论述:纵观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发展经济,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国家很快就会被推翻。(言之有理即可)(4分)


七下历史期末测试卷(二)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 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与这些内容相关的皇帝是(    )

摘要一  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元世祖

4.从如图的图表中分析出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B. 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
C. 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
D. 五代十国虽然政权并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7.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8.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宋朝重武轻文    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

9.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10. 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1.“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这段史料讲述了(     )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 

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

12.“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

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13.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发明了火药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14.下列信息与时间轴上相关区间符合的是(  )

A.①东汉——刘秀建都长安       

B.②隋唐——繁荣与统一

C.③元朝——忽必烈定都大都      

D.④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15.“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郡县制   

C.创立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度

16. 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②元世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元世祖设置澎湖巡检司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7.《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中外交通发达

C.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D.元朝统治严厉

18.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B.明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C.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D.清前期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业有很大发展

19.“时京官每日入朝,必与妻子决,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可能与下列哪个史实有关(  )

A.削藩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20.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21.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与世情小说勃兴密切相关的是(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22.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清前期人口增加的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③社会秩序安定④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明请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动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24.明清时期,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集权措施的是(  )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25.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二、材料题(共25分)

2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哪一示意图是明朝?(1分)据图示说出明朝的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明朝对地方官制进行了哪一项最显著的改革?(2分)请观察材料一的四幅图,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图示,分别写出图中①西北、②西南处,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具体措施及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历史作用。(请各写出2点措施即可,共5分)




27.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请看图归纳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两点信息?(2分)



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2)根据材料二说出“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科技原因?宋朝主要有哪些商港?(4分)                        




材料三:“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3)材料三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郑和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2分)




材料四: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据材料四,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1分)材料四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5)通过比较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二、材料题(共25分)

26、共12分

(1)D(1分);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直接掌管六部;(2分)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2分)

发展趋势:皇权的不断加强,相权的逐步削弱。(2分)

(2)西北:康熙帝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东归。(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分)

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分)

作用: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1分)


27、共13分

1信息:对外交往范围广;陆路、海陆、水路并举;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繁盛等(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科技原因: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应用(2分)。

商港:广州、泉州(2分)

(3)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

4政策:闭关锁国。(1分)

影响: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2分)

5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

八下历史期末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2、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4、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案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5、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产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9、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10、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③①④②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11、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2、一名香港警察对记者说:“几个小时前,我还是一名皇家警察;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香港警察。”他说这番话的直接背景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D、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13、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大力拥护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4、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B、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

C、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绩

D、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5、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A、敌对——正常化  

B、敌对——敌对

C、友好——友好  

D、友好——敌对

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16、李明在“图说中国外交”活动中展示了下列图片,请结合图片回答问题。(20分)

(1)识读以上图片,请从下列选项中分别为图一和图二选配合适的标题。(并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方框内)(4分)

A、屈辱外交无主权  B、求同存异显风范

C、五项原则睦邻处  D、大国外交展新颜

(2)图三《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还有哪两项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4分)

 

(3)图四展示的事件取得的重要外交成果是什么?为什么称为“历史性握手”?(4分)

 

(4)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5)请列举出21世纪初我国取得的两项重大外交成就。(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材料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材料三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的?有何历史意义?(5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结合历史知识,说说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逐步形成的?(6分)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是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的?(4分)

 

18、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时间见证历史】

材料一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经济特区开始筹建,中国对外开放的序曲拉开;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1)材料中的“改革”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分)

 

(2)“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

 

【民谣述说历史】

材料二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材料三 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3)据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深圳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4)材料二中的香港曾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2分)

 

(5)材料三中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在哪个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分田“包产到户”有什么好处?(3分)

 

【图片诉说历史】

材料四 看图学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6)A处是我国的“东方明珠”,一座国际大都市,它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巨大的历史变迁。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填空。(3分)

90多年前,         在这里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84年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它的     开发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十几年前,      会议在此召开。

(7)根据图片,说出我国早期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8)从改革开放将近40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2分)

 

八下期末测试(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 BBCBC CBDBC BDBBA

16、(1)图一C 图二B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

(3)中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①坚持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③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等;④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

(5)承办APEC会议或加入WTO、成立博鳌亚洲论坛、2001年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或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参与维和、成立“亚投行”等。(任意两项即可)

17、(1) “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碍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台湾,形成了今天的台湾问题。

(3)主要因素是:“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 对祖国和民族要有责任感、维护两岸统一。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

18、(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中美建交。

(3)生活水平低(或政策有问题)。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4)英国。1997年7月1日。

(5)安徽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6) 中国共产党、浦东、APEC(亚太经合组织)

(7)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8)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等。


八下历史期末测试卷(二)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完成

2.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李继德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看见他已经爬到地堡下,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这段话描述的“奋不顾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焦裕禄

3. 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 下表是“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A.轻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6.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64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环境保护法》

7.  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2018年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而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那么,1956年开启的“幸福时代”的含义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8. 曾经热播的影视剧《铁人》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石油大会战,刻画了以“铁人”为首的英雄楷模坚毅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完美地再现当年的“铁人”精神。其中的“铁人”指的是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9. 有资料一个说,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技文化事业损失惨重

10.“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开启了一个历史新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将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富强”。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三大改造完成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1. 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斩钉截铁地宣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立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而沿海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开发上海浦东

13. 右图所示的内容集中体现了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不可能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开始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

14. 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其分布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 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管辖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       B.社会主义制度

C.四项基本原则        D.一国两制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7.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18.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从而,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使会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C.周恩来的外交才能 

D.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19.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段话中的“这些东西”是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青蒿素

20.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主要原因是

A.生活观念的变化 

B.西方文化的影响    

C.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作答。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1)材料一表格中,全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二: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某某村“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说明:材料二的历史资料均来自“大包干纪念馆”:“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和该村“1976年——1979年粮食产量变化表”

(2)请问某某村“大包干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材料二中该村1979年比1976年,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请分析导致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对于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两条即可)(4分)

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6分)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举两例即可)(9分)


(3)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3分)

 

2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础上,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6分)

 

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和拉美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大国外交》第三集《《正道沧桑》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6分)。

 

材料三:

(3)材料三是近期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4分)

 

八下期末测试(二)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B

D

B

C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C

D

B

C

D

C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6分)

(1).变化:粮食产量下降;变化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6分)

(2).地点:小岗村;原因:实行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分)

(3).借鉴:农业政策的调整要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农村生产力;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22、(18分)

(1).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6分)

(2).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任选两例(9分)

(3).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23、(16分)

(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分)

(2).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正常化(正常化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也可,如中美建交等);中日建交(6分)(列举2个事例即可)

(3).说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形成全方位外交(4分)


—END—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热文推荐


特别关注|振奋人心!全国要取消中小学职称评定?教龄满30年可直接晋升高级职称!

独家整理|幼儿小学至高中各科名师优质课大礼包,建议老师们人手一份!

独家整理|2019中考各科复习基础知识梳理+提分攻略+模拟试卷资料精选!

教材听力|2019春季小学至高中英语各版本单词及课文朗读

独家整理|2019春初中各科7-8年级基础知识点梳理+期中测试卷+期中复习攻略

熬夜整理|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时政热点专题预测,考前必做!(务必收藏)

限时领取|免费!2019春初中7~9年级下册全科教学资源包,熬夜整理!

教师福利|限时免费领!10000套教师PPT课件模板,老师人手一份!

限时领取|免费!2019春初中各科7-9年级下册全套精品备课资源包(英语)

独家整理|初中历史专题复习提纲+230道专项训练,太全了,收藏学习!

限时领取|免费!2019春初中各科7-8年级下册全套精品备课资源包(道法)

限时领取|免费!2019春初中各科7-8年级下册全套精品备课资源包(历史)

教师福利|限时免费领!史上最全质量最高的班主任工作资源包

优课学习|全国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名师优质课精选(3节),熬夜整理!

独家整理|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识记+核心考点背诵汇总,考前必看!

限时领取|免费!2019春初中各科7-8年级下册全套精品备课资源包(语文)

小初高分享|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超详细全册知识点归纳(打印版),值得收藏!


 声明 

初中教师园地(ID:czjs2018)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中教师园地

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赞、转发是最大的鼓励


合作投稿

主编微信(新号):lucky52109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