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必备|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汇总,历史老师人手一份!

初中资料,关注☞ 初中教师园地 2022-06-06

“初中教师园地”公众号

全体初中教师的精神家园!各科资料陆续推送中



七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炀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相关推荐:☞名师梳理|2020春部编版历史7-9年级下册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老师看了都说好!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答: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成群遍布四野,住宅向外的几个月不关闭,米价便宜,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的状况。

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弊政,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2、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第3课 盛唐气象

1、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答: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2、诗歌赏析

(1)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答:“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2)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答: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名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找相关资料,加以说明。

答: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假名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本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答: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  )内画∨

答:

( ∨)皇帝荒废朝政 

(    )发生严重灾荒  

(    )杨贵妃得宠

(∨ )节度使权利膨胀

(    )农民负担过重

(∨ )军队战斗力薄弱

2、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答: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的州县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指的是地方财政,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税赋的权利。宋太祖下令予以取消,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外,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之权。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做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  )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  )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  ∨  )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  )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  )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1、略

2、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答: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

整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答: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2、探讨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答: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并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答: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西夏灭亡、蒙古灭金、忽必烈继承汗位、元朝建立、南宋灭亡。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1、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答: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想一想: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2、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答:苏轼:《念奴娇Ÿ赤壁怀古》《水调歌头Ÿ明月几时有》等;

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等;

辛弃疾《破阵子Ÿ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Ÿ书江西造口壁》等。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答: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正应用客观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答:特快专递。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答: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答:明朝改革科举考试,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也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事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想一想:为什么用“三宝”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样的历史信息?

答: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其中所含的历史信息是: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2、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答: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施耐庵---《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2、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搜集有关万里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答: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子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当时受灾的农民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

答:土地贫瘠的陕西北部,连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农民只得吃蓬草,树皮、石块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但是,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崔征如故。

2、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  )内画∨

(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 ∨ )土地兼并严重

(∨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答: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台湾。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台湾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上述史实,有力地说明台湾是中国的土地。

2、议一议: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清朝治理西藏和新疆,一方面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答: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增加接近35%)。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朝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答: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过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答: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清”等字眼。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为这些诗句说明了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

文字狱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宋朝,并在明朝的话本中多有出现。句中的“清”,非为“清朝”之“清”,而为“清廉”之“清”。此谚又作“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原意是: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靠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后来含义扩大为: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两银子,至于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这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污现象严重。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红楼梦》背景广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贵族家族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朝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艺术水平极高,所以能受到追捧。《红楼梦》思想性强,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下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委员会,确定了代国歌、国旗、首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建设国家,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2课 抗美援朝


(1)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越过了“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派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2) A

(3) 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3课 土地改革


(1) 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

(2)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勾。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3) 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什么变化?

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你怎样看待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中国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 列举至少三项,第1个5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

(5)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5课 三大改造


(1)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C

(3) 谈谈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定增长.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 谈谈你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得到了锻炼,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从挫折中我们也吸取教训,认识到发展经济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规律,这些都为以后的发展积累的经验.

(2) 谈谈你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因为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会议果断的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这必将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点。

(2) 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或意义

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 谈一谈“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中国国情,只有坚定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 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迅速改变了中国长期落后的面貌,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企业捅的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国民经济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 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请在右侧的方框中画对号

政企职责不分

×

分配制度“大锅饭”

×

企业没有自主权

×

企业经济效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经营承包责任制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的手中

×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3) 分析上表,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第9课 对外开放



(1) 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起了哪些作用?

经济特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现代经营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特区积累的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经济特区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谈谈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 谈谈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引导着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例如经济特区的崛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等等。

(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谈一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相关史实,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理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 回顾历史,想一想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材料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是吻合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阐述,合情合理即可。

(3) 查阅地图,了解一带一路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迁亚太经济圈,西迁欧洲经济圈,穿越了欧洲,连接了欧亚。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国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 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各族地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 列举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 请搜集有关孔繁森的资料,了解他为当地发展做出的贡献。

孔繁森从于1979年1988年两次赴西藏工作,与西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3年孔繁森担任阿里地区的地委书记,孔繁森赴各地进行考察,为阿里地区的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努力下,阿里地区经济得到了快较快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等等。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歌词中”MACAU”指的是什么地方?母亲又指的是什么?”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他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请结合相关事实谈一谈这一方针对推进中国统一大业的巨大作用。

歌词中的”MACAU”指的是澳门,母亲指的是中国。

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的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的方针。

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 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中国对实现统一有信心也有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的统一。

(2) 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等等。

(3) A

(4)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1) 为什么就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旧中国国力衰弱,统治者腐朽无能,清朝虽有北洋舰队等海军,但慈禧不惜挪用军费来搞万寿庆典。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在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的时候,却下令避战,丧失了制海权,最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防和海军建设成就巨大,武器装备先进,军队战斗力强,筑起了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综合国力不断跃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一谈他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他为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供了交往和沟通的基础,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和平共处5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 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之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意看到亚非会议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在初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拳头捶你的方针来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的尊重与尊敬,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也促使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升,美国的霸权地位削弱,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元素,

(2)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你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

(3) 查阅有关报纸或互联网资料,了解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中国参加了几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国,中国参加了西雅图峰会,茂物峰会,大阪峰会等多次峰会,同时中国还分别在上海北京成功的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1) 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做出了独立研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2)略

(3)略

(4)略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 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过去物资比较匮乏,人们可以选择的食物品种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食物供应丰富,人们不但要吃好吃饱,还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2) 结合上表搜集资料,说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①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② 商品供应充裕,人们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④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的成效显著

⑤ 科技教育迅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3) 谈一谈科技进步,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科技进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电话手机等产品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联系,电冰箱洗衣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方便了人民的出行,电脑电视等产品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在19世纪初,拉丁美洲会出现波澜壮阔的独立运动?

(1)主观上(内因):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殖民统治阻碍拉丁美洲社会进步,激化民族矛盾;拉美经济发展是摆脱宗主国控制的经济动因;启蒙思想传播增强了拉美人民民主自由意识。

(2)客观上(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西班牙、葡萄牙被法军占领,殖民统治力量受到极大削弱。

2.印度民族大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课本5页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向西方学习(√)加强中央集权(√)创建新式常备军(√)废除农奴制()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

2.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要依据赎买政策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许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改革的实质是建立在对农奴剥削的基础上完成的。


第3课   美国内战


1.材料研读:《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请思考:《宅地法》如何促进美国西部开发?

加速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西部扩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市场。

2.以下对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北方工业发达,希望提高关税(√)南方希望多出口棉花,换取廉价工业品(√)北方主张在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蓄奴州()南方主张在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立自由州()

3.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层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怎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林肯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目标:维护联邦统一。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制作《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

1840-1860年:中国: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侵略。

1861-1880年:中国:开始洋务运动。日本:倒幕运动.开始明治维新。

1881-1900年:中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影响?

(1)内容: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作用(影响):①对日本: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但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②对中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1894年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向日本学习经验,发起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发动机?请在正确答案括号里面画√

蒸汽机(  )电动机()发动机()内燃机(√)

2.想一想:制造汽车需要哪些基础工业部门的配合?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哪些行业的发展?

制造汽车需要采矿业。制造业的配合。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汽车配件制造业。石油开采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2.结合课文,想一想:大众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教育方面的普及,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1.学生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3个小组,分别以巴尔扎克、贝多芬和梵高三人的某一作品为对象进行研究,然后介绍小组的体会和看法。

2.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引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争霸的结果(√)工业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英德矛盾进行说明。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的矛盾加剧,展开激烈的争夺。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1. 材料研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2.下列各项中,哪些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请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临时政府掌握政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全国食品极度短缺(√)工农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

3.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于4月3日(公历4月16日)回到了俄国。针对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为党和无产阶级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路线,接着,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发挥了“四月提纲”中的原理,从4月到7月90天的时间里,列宁一面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导《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先后写了150多篇文章和几本小册子,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方针,从而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对革命的必胜的信念。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及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了解即可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是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一个公约”指《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表面上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但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九国公约》我美国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提供了便利,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是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巴黎和会期间担任英国方面的财政专家,他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的缔造者之一、英国首相劳伦·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你如何理解上述这些话的含义?与你的同学讨论:《凡尔赛条约》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实际上列强拒接了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要求。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答:最大的问题:《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不仅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更大的冲突种子。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思考题: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强大的工业国?P48第二段

2.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苏联在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P48相关史实。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是法国的殖民地(  )

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

墨西哥的1917年宪法改变了国家的落后状况(√)

卡德纳斯改革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说一说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P55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想一想1928年胡佛为什么能够说出如此自信的话?

因为1928年美国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2.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1933你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讲1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有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教科书介绍的那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三方面内容?

recovery(复兴)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等。

relief(救济)建立应急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reform(改革)通过《社会保障法》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等等。

4.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强调:“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根据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你能理解经济大危机时人们的心理吗?

能,经济危机开始后,很多人倾家荡产,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人们没有找待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到前途渺茫。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1929爆发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矛盾   (√)

纳碎党通过政变取得了政权                 (   )

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

法西斯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        (√  )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处境与日本的处境有何相同之处?德国法西斯专政与日本法西斯专政有何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德国作为战败国受战胜国的制裁,因而有强烈的复仇情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迅速扩张,后来,日本的扩张受到美国等国的干涉,日本的不满情绪高涨。

不同之处:德国依靠纳碎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1941年?在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德国入侵苏联    (√)

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

雅尔会议召开塔      (   )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了解一下


第16课  冷战


1.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铁幕演说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丘吉尔认为,欧洲已经被一道“铁幕”以西方是资本主义世界,“铁幕”以东是社会主义世界。

2.为什么说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与苏联 的关系发生变化。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德国分裂是美·英·法·苏等国将自己的 意志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结果,是冷战的产物。

3.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1949年?在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

4.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

冷战有哪些表现形式主要有:政治对抗;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立;局部热战;等等。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利用第三次科技的成果;美国的援助;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原来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等等。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改革首先发生在( B   )

A斯大林时期B赫鲁晓夫时期C勃列日涅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思考题: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扔不平坦,为什么?

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只是获得了政治独立。世界上仍然存在着的不合理的旧的经济秩序对这些国家不利。此外,大部分亚非拉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他们需要继续依赖外国,继续受制于人,所以他们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

2.万隆会议的举办国是(C )

A印度        

B埃及        

C印度尼西亚           

D阿尔及利亚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高速发展的科技大大 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时间.空间距离;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等等

3.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1949年?在正确的选项后的括号里画√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

安理会成员国拥有否决权 (   )

根据安理会的决议,联合国可以派出维和部队    (√)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


第21课   冷战后世界格局


1.材料研读

2.你认为世界多极化进程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3.问题思考:围绕建立21世纪的国际政策经济新秩序,结合当前形势,想一想: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以及欧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4.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错误的是( B)

A. 两极格局不再存在

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D.出现了多计划的发展趋势

5.想一想:中国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和平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1.问题思考:为什么说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人类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开采大量自然资源,加速了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不仅是会破坏地球生态,也会给人类的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环境恶化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

2.课后活动

通过查找资料或采访长辈,调查你生活的地区在近几十年里人口和环境的变化,想一想:人口和环境的变化对你未来的生活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将如何应对人口和环境的变化?


文末右下角点亮【在看】,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生命中的老师,请利用好这个难忘的假期,与孩子一起读懂世界,读懂教育。


2020春季初中各科电子教材/名师微课/同步备课/中考备考资料

教育部最新通知:开学时间定了!班级群被这段话刷屏了,与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勉!

一定要进行英语背诵的45个伟大理由!看完,我决定每天早上早起背英语!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初中教师园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