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 系列|语言行为教学解析(二)
上一篇介绍了语言行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评估工作。这篇主要分享语言行为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其中,要求技能训练是核心与基础。
语言行为的教学内容
根据控制变量和反应形式之间的特定关系,语言行为可分成不同的教学单元。VB 采用斯金纳界定的 6 种基本的语言操作型行为:
要求(mand):对于物品、行动、注意力或信息的需求表达。如想要吃苹果,会说「苹果」。
命名(tact):指认或者命名物品、图片、形容词、地点等非语言的感官刺激,如:看到苹果时说「苹果」。
仿说(echoic):可以立刻或延迟重复听到的话语,如,当听到有人说苹果时跟着说「苹果」。
互动式语言(intraverbal):对话的内容或者是回答的问题受控于其他人的语言行为,如,当有人说你手里拿着什么,会回答「苹果」。
逐字读(textual):阅读书写的文字,如,看到书写的文字「苹果」能说「苹果」。
转录(transcription):书写或拼出听到的话语。
其中,要求是语言行为教学的核心与基础。
要求是语言行为法的核心,也是教孩子沟通的基本技能。要求的基础是让一个需求获得满足,并和动机有关。
在开始「要求技能」训练之前,先了解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原则
在进行语言行为教学之前,一定要完成建立强化关联的工作。
尝试设立语言行为计划时,不要急于开始进行干预。如果着急要求孩子,孩子对将要发生的事物不会有很好的反应。
大部分的早期学习者需要在一开始学习 3~5 个要求,而且在一个时段中不要只教一种要求,为了避免产生过度泛化的行为。
要求的技能的进步不在于孩子能说出的句子有多长,而在于孩子能用字或手语表达出不同的需要和欲望有多少种。
「请」和「还要」这类抽象概念的字,对于语言能力受损的孩子而言,难以理解。应该教孩子要求视线内的物品,这些物品最后会逐渐退到视线之外,我们希望那时候孩子仍有能力要求那些东西。例如放在冰箱里的冰淇淋。
在孩子能够很流畅地要求视线外的物品后,才能开始教字词的组合。
要求技能训练
选定一些要求的目标
在起步阶段的要求训练,要求任务要简单。
根据经验,要求训练中加入两种食物和两种运动会是很好的做法。不要五种全都是食物,因为要在一整天的作息中进行要求训练,而孩子会想要参与不同的活动。
从强化物列表中选择强化物时需要考虑两点:
选择日常生活中容易得到的物品
选择孩子喜好程度高的物品
确定在何处进行课程
可以在地板上或桌子上,孩子喜欢哪里就在哪里。
要求本应在一整天的作息中都会发生,但专门拨出几个时间段来教学也很重要。一次训练课程时长可以是 2 分钟至 30 分钟。
在要求训练的时间里,训练者必须完全集中注意力教孩子要求,这个过程也可以促进和孩子建立更多的正向关联。
要求训练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计划地设计教学,大部分早期学习者在开始学习3~5个要求,防止儿童产生过度泛化行为,如用「薯片」要求其它物品。
要求必须由易到难,字词——词语组合——简单句。
要求要简单,开始时可以给予辅助,防止逃避行为发生、影响训练效果。
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要逐步减少。
用计数器记录收集数据
数据收集是语言行为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可以从数据中真正了解孩子学了多少。可以使用计数器来记录。
在要求课程中,每位训练师应该用计数器收集孩子出现要求行为的数据。将每次要求训练中孩子所出现的要求次数记录在本次课时长度的旁边,然后计数器归零,以备下次上课使用。
如果在要求训练中给予了辅助,可以使用两个计数器分别统计辅助后的要求次数和独立完成要求的次数。开始阶段,经辅助的要求数量应该至少是孩子独立完成的两倍。
或是,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列出所有的要求目标,孩子每一次说出对应的目标词,就做记号。
非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在进行语言行为方法的初期阶段,建立接收性、模仿、视觉执行技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
接收性语言技能
模仿技能
视觉执行技能:配对/分类
通常,用玩具/物品模仿、大运动模仿两种方式教孩子学习模仿技能。
Mary Lynch Barbera 博士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用手语,教师在说出「配对」词语之外,加上说出物品名称和手语,或者直接以物品名称和手语取代说「配对」,往往效果更好。这样能帮助孩子把语言和简单字词嵌进大脑中。
其它语言技能训练
确定孩子能与治疗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有能力在没有口语示范或手势辅助的情况下要求眼前的一些物品之后,才可以开始用孩子已经熟练的「要求」去转换成其他的语言技能。
命名
仿说
互动式语言
命名技能训练
命名的前提是出现某种形式的刺激,如一个实物、一张图片、一个声音或一个味道,命名的结果是间接的强化物。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在没有语言提示的情况下也能对非语言刺激作出反应,初始阶段提示必不可少,随后再撤销。
在选取教学材料时以物品图片为主,尽量少呈现真实物品,以免把语言训练转为要求训练。
在开始阶段,有必要使用「这是什么」的指导问句。
开始时可以先命名看到的,然后命名在环境中听到的声音,命名味道和某样东西尝起来或摸起来如何等都比较抽象,可以以后再教。
从要求转换到命名,在技术上应该使用强化物的图片而不是实物,因为实物可能引起孩子的欲求,可能更想要那个物品而不是命名。
先将孩子最基本的命名教扎实,孩子对物品的概念能单独且顺畅地学会,再尝试将颜色、特征、功能等命名组合在一起。
对于没有命名技能的孩子,可以从孩子已掌握的要求清单中挑选命名的教学目标,将这些词汇扩展到所有语言和非语言技能训练中。
孩子只有在 3s 内做出反应,并在正确反应之后没有其他的反应,才能在探测记录上记录「正确」。孩子自我修正、反应包含了多个词汇,还是应该记录为「错误」。
在试探中没能做对的任务,需要放在教学时间教。
当命名训练较难实施时,也可借助要求的架构帮助儿童学习命名,从动机入手转为命名。
针对复杂的命名,可以使用刺激控制的程序进行。使用语言提示、动作提示、仿说提示作为辅助。
转换范例:接收性技能转换到命名
教师:在桌上放着卡片、烤箱、牙膏的照片并说「去摸烤箱」。
学生:摸烤箱的照片。
教师:拿起烤箱的照片并说「这是什么」?
学生:烤箱。
仿说技能训练
仿说的前提是单纯口语刺激,所以要获得一个真实的仿说反应,实物或图片都不能出现。
仿说转换范例:
教师:准备好泡泡
学生:「泡泡」(这是要求)
教师:吹出泡泡,并说「泡泡......泡泡......说『泡泡』」,同时将泡泡的罐子移到桌下,然后突然展示一下泡泡罐子。如果学生没有立即反应,就再次示范说「泡泡」
学生:在教师说「泡泡」后立即仿说「泡泡」(此时罐子没有呈现)
也可以使用非强化物图片的闪卡(幼儿识物卡)进行仿说训练。先教仿说图片里的物品,然后翻转卡片,在没有视觉刺激的情况下,再次要求孩子仿说。
互动式语言技能训练
互动式语言的前提是只有单纯的语言刺激。
在进行互动式语言训练之前,教师需要确认儿童已经建立稳固的要求、命名、仿说、模仿、接收性和视知觉配对技能项目。
互动式语言的填空技能具有很好的功能性。挑选一首孩子喜欢而且有动机唱的歌,家长/教师要唱得缓慢清楚、有活力,空下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或两个字。若孩子没反应,需要非常强调地唱出那个字,然后再尝试唱一次。
范例如下:
教师:“轮子上的(停两秒)......车!”
学生:坐着并微笑
教师:“轮子上的公交......”
学生:“车”
教师:“太棒了,你说了‘车’ ......我们再试一次!轮子上的公交......”
学生:“公交车”
教师:向前向......(停两秒)前!“
等孩子熟悉了很多首歌的中若干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开始逆向链锁训练,留下句子的最后两个字、三个字。
互动式语言训练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选择儿童喜欢的活动进行教学,从动机操作和非语言刺激的控制转换到语言刺激。
以小新喜欢吹泡泡为例:
第一,老师呈现泡泡实物(非语言刺激),在小新将要伸手去拿时(动机),跟小新说「你要吹______」(语言刺激),如果小新在 3s 内没有说出则可给予仿说提示「泡泡」;
第二,老师呈现泡泡的照片(非语言刺激),跟小新说「你要吹______」(语言刺激);
第三,老师撤出非语言提示只跟小新说「你要吹_____」(语言刺激)。
不要等待孩子接唱的时间超过 2~3 秒。可以使用图片或玩具当成辅助,然后从命名转换到互动式语言。
教师:举起星星的图片。说“这是什么?”
学生:“星星。”
教师:“对!”放下星星,然后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举起星星然后大声唱“星星”。
“我们再试一次,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并举起星星的图片。
学生:“星星”
教师:“唱星星唱得很棒!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无图片呈现。
学生:“星星。”
教师:接着唱下一句“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孩子可以唱出歌曲里的句子,对于接唱也相当熟练以后,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从命名清单中选择若干物品,从这些物品的特征、功能着手,教互动式语言。
做法是描述性的陈述,将这些目标物名称放在句子最后,“你最爱吃......”,孩子应该要回应“披萨”;或是“会喵喵叫的是......”,我们期待的反应是“猫”。
这个阶段,应该挑选那些可以用图片来辅助的名称进行教学。
当孩子能完成这些简单的接话、填空后,才可以准备撤除视觉辅助并将这个技巧转换到更难的“在哪里、什么、谁”等疑问句中。
VB 系列文章
语言行为教学解析(二)
语言行为教学解析(三)
关于我们
「自闭症星球」由北京美文公益基金会注册、运营,主要面向公众、自闭症人群及家庭和专业人员,传播自闭症科普知识、评估诊断和干预的理论、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