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中恶魔孙兴的“成长”,值得每个父母反思
近日
《扫黑风暴》正在热播
也把一个恶魔的名字
再次送上了热搜——孙小果
《扫黑风暴》的剧情改编自多起真实案例,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孙小果案。剧中有这么一段剧情:女孩徐英子为救弟弟,去找黑帮老大孙兴求情。孙兴先是下药灌酒,再逼着徐英子咬住桌角,然后侵犯了她。
网友们热议:孙兴的原型就是孙小果,尤其是咬桌角这个情节,直接来自于孙小果案。最初还有人吐槽这段剧情太假,直到有人扒出当年的新闻——徐英子的原型在受害时年仅17岁。
在感到震惊之余,又应验了那句话:现实永远比电视剧更戏剧,孙小果案当年可谓轰动全国。
电视剧仅拍出现实的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人气得咬牙切齿 。如果原原本本拍的话,恐怕难以过审。其犯罪手段之残忍,涉案人员之众多,时间跨度之长,以及穿插其中的各种荒唐事,堪称史无前例。
孙小果本该在1998年被处以死刑,却离奇地死里逃生。他在2019年的全国扫黑行动中,再次落网,直到2020年才被执行死刑。
这个案件,更是一份时代样本,包含了县城的人情世故,官场的层层包庇,人性的极度扭曲,还有错误的教育方式。
许多犯罪者人格的养成,都和成长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孙小果一再违法犯罪的过程中,也不时能窥见家庭的影响。专案组成员在办案期间和孙小果一家多次深入谈话,对此感受颇深。
暴力的生父
昆明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支队一级警长蒋彪说:“孙小果在上小学这段时间,他父母就离异了。在离异前期这段时间,夫妻俩人经常吵闹甚至动手,所以对孙小果的影响非常大,他眼睛里充斥的都是暴力。”
孙小果的犯罪行为中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暴力元素,而暴力的种子,或许就来自他的童年时期。孙小果的生父陈跃1982年与孙小果的生母孙鹤予离婚。陈跃在1996年因酗酒引发脑溢血中风瘫痪,已于2016年8月20日去世。据孙鹤予讲述,前夫一贯酗酒,喝醉后对母子经常有家庭暴力行为,至今孙鹤予仍然不愿多回忆关于他的细节。
孙鹤予说:“喝了酒就暴力呗,不提他了,不想提他。说起来太难过了,提他就生气。”
父母离婚时孙小果5岁,他的抚养权判给了母亲,但在孙鹤予再次组织家庭之前,他长时间和父亲一起生活。
孙鹤予说:“我每天早出晚归的,对小孩是没法管的。对小孩子可能是忽略了吧,忽略了好多,所以也对不起小孩。”
少年时期,孙小果开始步入歧途。初中前后,他就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并逐渐成为领头人。
蒋彪说,要固定社会人格的这段时期,刚好孙小果成了一帮小混混的头目,这个过程当中他变得暴力,暴力性非常强。
纵容和溺爱的母亲
云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陈浩说:“孙鹤予跟我说,她相对稳定了以后,去找孙小果,发现他被生父打骂,然后就极力地想把他接回去。接回来以后,孙鹤予就觉得自己对孙小果亏欠太多。”
这时,孙小果已经是15岁的少年,两年之后,17岁的他就犯下了第一桩强奸罪案,然后被判刑。而孙鹤予不去考虑儿子行为的是非,而是通过假造病历为他非法办理保外就医,让他逃脱了惩处。否则,1997年孙小果应该还在监狱服刑,也无法再次犯下四宗强奸案等重罪。
2019年,孙小果再审案审判长、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后锋说:“这个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孙小果第一次犯了强奸罪以后被判了刑,应该是老老实实接受改造,把自己所有的刑期,法院判的所有刑期给服完,让他重新去走入社会,重新去做一个孙小果,那么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
然而,孙鹤予并不是这样去看待问题,对于孙小果的犯罪行为,她总是会找借口来为他辩解。
孙鹤予说:“儿子出那个事,让我很头疼,对于儿子犯事,实际上我们是很憎恨的。但是当时我也在想,他还不满18岁,长大就会懂事了。”
对于孙小果当时的犯罪行为,家长不是去教育、纠正,而是动用非法手段去包庇袒护,导致的结果是,孙小果更加觉得有恃无恐,犯下更为恶劣的罪行。对于儿子强奸、虐待多名女性的事实,孙鹤予仍然不反思儿子和自身的问题,而是埋怨当时的媒体报道激起了民愤。
媒体之所以将孙鹤予和李桥忠的职务披露出来,是质疑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包庇纵容孙小果,这一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最终也被查实确有其事。
孙鹤予似乎至今仍然不明白,公众对此事的愤慨,并非因为媒体的报道,而是由于孙小果自身的行为。
后锋说:“孙小果案中的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其中还包括幼女,咱们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自始至终是没有改变过的,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都是从重从严打击。孙小果再次犯强奸罪,犯罪的手段极其恶劣,主观恶性极深,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符合《刑法》关于死刑的规定。”
孙鹤予说:“母亲会为儿子做一切的。这就是母亲,不会去考虑后果。”
爱自己的子女是人之常情,但究竟什么是爱,该怎样去爱,却是每个为人父母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云南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张雪贫说:“孙鹤予认为孙小果之所以没走上正道跟她是有关系的,有很多的负疚感,她一直在弥补,所以就扭曲了这种母爱了。”
善于拉帮结派的继父
想帮孙小果脱罪的始作俑者是母亲孙鹤予,而许多事情的具体操作者则是他的继父李桥忠。他找关系的突出“能力”,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善交际、会办事,是很多涉案人对李桥忠的评价。真正了解李桥忠的人知道,这正是他安身立命的最大本领,他自己还为这方面的“能力”很是自豪。
孙鹤予说:“我老公做事,从来就没有没办成的事。”
在李桥忠的全力操作下,孙小果于2010年走出监狱,再次踏入社会。而他开公司、办酒吧的启动资金,都是从母亲那里要来。孙鹤予这些年经商攒下了不少家产,她对于儿子在做些什么并不都清楚,但只要儿子开口要什么,就是有求必应。孙小果出狱后还很快就买下了一栋价格近千万的别墅,钱也是孙鹤予给的。
一个从小在家庭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儿子,一个对儿子抱有愧疚感、因而无原则溺爱孩子的母亲,再加上一个善于拉关系、也惯于靠拉关系办事的继父,一个家庭是由这三方组成,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看似偶然,其实,或许有其必然。
在孙小果一再犯罪的过程中,其母亲孙鹤予的做法也令人不齿。孙鹤予无底线的纵容和溺爱,让孙小果从小就有恃无恐。面对儿子的犯罪行为,没有及时纠偏。反而是动用非法手段去包庇他,导致的结果就是发生接二连三,更为恶劣的罪行。
爱孩子,就从小管教他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都给孩子。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给孩子最好的宠爱,却唯独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其实这个最好的教育并不是什么高深复杂理论,而是让孩子保有最起码的道德和良知。这样听起来很难,但却并不是那么难以实施。父母只要在孩子每一次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机会正确引导即可。
在他犯错的时候不要想着去替他解决,而是教他明白什么是是非黑白;在他闯祸的时候不要想着包庇掩饰,而是教他认识到承担和责任;在他在混沌边缘试探时,严厉告诉他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要懂得敬畏法律敬畏生命。
身为父母要想让孩子有健康快乐的人生,就不应该被盲目的爱所支配,而是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这才是保护他。
孩子小时候,父母的话是黄金,15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你要是真的爱孩子,就应该从小管教他。
可是太多父母都搞反了,孩子小时候总觉得,这么小懂什么,所以不管。或者看他那么可爱,只想宠溺,舍不得管教。也或者自己工作忙,顾不上,觉得由他去吧,树大自然直。可是,人是很难自己长好的,如果父母不管教,任他野蛮生长,最后他很可能长成祸害,害人,害己,害你。
而到他长大了,开始出问题了,你再想管,已经晚了,他早不听你的了。
孩子,教育好了是好孩子,教育不好,就是讨债鬼。一个不省心的孩子,能轻轻松松搞得全家暗无天日,一辈子不得安生。所以,养不教,就是在给自己挖大坑,将来迟早有一天自己掉进去,哭都不知道找谁哭。这样的悲剧太多太多了。
为人父母,最不能疏忽的,就是趁孩子尚小,好好教他做人。让他知道,生而为人,要上进,要走正道,要懂人事儿,要与人为善,要有所敬畏。
如果该教的你不教,他将来第一个来祸害你。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班主任”。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