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过是两个人的非理作意!爱她就带她了生脱死!
情不重不生娑婆
生于红尘之中
除乘愿再来的圣者
皆有爱欲
而种种爱欲中
爱情一直享有无尽的溢美之词
然而,若其自性是纯粹的美好
就不应给世人带来痛苦和焦虑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经久不衰的主题。相濡以沫、比翼双飞、海枯石烂、刻骨铭心、至死不渝、海誓山盟......这些词语演绎了多少扣人心弦的爱情佳话,让人甘愿穷尽一生去追求。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相隔一方
现实中的爱情像水泡
如梦似幻,易碎且虚妄
变幻莫测,又不堪一击
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文 / 邓隽
来源:2018理想地球潜力奖获奖论文
拨云见日,看爱情本质
世界上没有爱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值得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切表面美好的东西,都不要为之迷惑,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撕开华美的外衣,被包裹以甜蜜美好的爱情的本质,值得一探究竟。
爱不离情欲——贪为根本
“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爱情不离情和欲。凡夫因自心上贪的种子,遇到悦意的美色之外缘,激发了非理作意,以及前世的因缘等因素,便会产生贪爱,为境所转,陷入欲望的洪流中。
《楞严经》言:“男女情爱不过是汝爱我心,我贪汝色,以是因缘,生死相缚”。众生之所以在六道中流转,受尽生死苦痛,十二缘起是为内因:始于无明,终于老死,周而复始,流转不息。其中,爱缘起支正是十二缘起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贪欲而引发一系列身语意之行为,进而造业,由业力感果,最终身陷轮回之囹圄。
索达吉堪布在《旅途脚印·离贪》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其身体都无非是一堆不净物。其感情也是倏忽变化,飘摇不定的。沉湎其中,实在愚蠢之至。”
爱不离无常——变幻莫测
保鲜期短暂
据广州《信息时报》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哈赞经过调查及医学测试,得出结论,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由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组成的一种化学物质,约2年,人体便会对其产生抗体至失效。之后,男女或分手,或转爱为习惯。可见,我们曾以为爱情是矢志不渝,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但实际上,喜新厌旧是人之本性,当新鲜感和激情褪去,曾经白头偕老的信誓旦旦也如风吹花落,了无踪迹。
难抵诱惑及考验
岁月无情,终有一天,容颜会老去,无人能逃避时间风霜的侵蚀。曾经,有人爱你的青春韶华、明眸皓齿和身姿曼妙;如今,有多少人会爱你耄耋之年枯槁老朽的躯干和苍老面庞上深深的沟壑及皱纹?悦意的美色当前,凡夫之心便随外境而转,心猿意马之时,永恒不变的爱情何在?
所谓的地老天荒、情深意长, 往往在重大的生活巨变下扯下它精致的面纱,露出丑陋斑驳的脸。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重病期间抛弃对方甚至卷款逃跑的新闻时有耳闻。巨大的经济压力及心理折磨、常年彻夜不眠的照料、无力筹措的医药费,也将大部分人逼迫在崩溃边缘,那时,不离不弃,白首不相离怕是奢望,也许心中暗自期盼对方能尽快解脱,也未尝不知。历史不是早已上演过类似的剧情?翻开尘封的页面,生死存亡之际,玄宗并未选择同生共死,而是亲赐白绫,魂断了红颜。只叹息,曲终人散,曾经的花前月下都如昙花一现,终成空。
由爱生恨,就在一瞬间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过:“爱可生爱,亦可生憎。”
从缘起法的世俗谛层面来看,诸法因缘和合,便会感果,三者相互依赖、观待而存在。若是其中一方发生变化,最终的结果也会迥然不同。可见,爱情都是附有条件的,如果条件改变,情感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一旦由爱转为嫉妒和仇恨,海誓山盟也会形同陌路。
爱不离自私——一切为了"我"
众所周知,缘起流转的因是无明,由无明产生我执和我所执,进而生起贪嗔痴等烦恼。若无明未被斩断,空性未获证悟,则我执定当存在。凡夫之爱,从根本上来说,爱的还是自己,它“是一种占有,有许多实用主义的成分”,并不单纯。
我喜爱不离苦——苦海无涯
《正法念处经》言:“若人贪著欲,众苦常现前。”
在人生八支分苦中,情爱所涉及的苦已占至少三种:情浅缘深,则会导致怨憎会苦,互相缠缚,无法摆脱。情深缘浅,则会引发爱别离苦,为此肝肠寸断,悲恸欲绝。还有求不得苦等种种痛苦。
即使今生的情感看似美满无缺,但详细观察却常常是痛苦的因。
《宗镜录》云:“若未了无生,于所生之处,无非是怨,无非是苦。”轮回的本性即是痛苦,感情亦复如是,但是除非我们能明心见性,获得证悟,否则将永远在这场轮回大梦中受苦。
爱不离业债——生死缠缚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前世、今生种种因缘形成的。”以前世的业力为因,或讨债或还债,当因缘聚合,双方可能一见钟情或相互爱慕,“按照佛教的解释,这并非是一种偶然,很可能源于前世的宿债。”
我喜欢和爱不离幻像——梦幻泡影
《大智度论》中说:“一切诸法,因缘生故,无有自性,是为实空。”爱情同样也是因缘和合的显现,因此其性亦为空性。
假设爱情的本体实有,则会恒常不变,不会随缘改变,因爱生恨,或爱意渐失,应自始至终带来甜蜜和幸福。正因其无自性,如水泡、光影般虚幻不实,所以才能解释为何其表象美好,实际却令人尝遍无尽的折磨和苦楚。
假设爱情的自性实有,对于相同的美色,则会英雄所见略同。正因其无自性,且各人业力有异、分别念不同,所以才能解释为何对其感受和反映也千差万别,其实美丽不过是自己根识前的错乱显现。
正如《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原来所谓的感情,都是心中所现的虚假、颠倒的幻象,是分别念缔造的产物,是众生的非理执著引发的,并不存在实有且天长地久的爱情。
爱情
不是全部
不值得
你全力以赴
过于执著,作茧自缚
若把快乐寄托在外境上,无异于饮盐水止渴,永难满足。
青年人为了爱欲,荒废学业,蹉跎岁月,空耗了青春。修行人执著爱欲,浪费了珍宝般的暇满人生,“情”是修行路上最大之阻碍。
在爱的驱使之下,贪嗔痴慢疑等五毒蒙蔽了心智,令人不辨是非方向,甚而如飞蛾扑火般做出极端的行为。《大般涅槃经》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根据外缘起“小因生大果”的规律,情感的过分执著如毒蛇缠缚,不仅今生将自他禁锢在轮回的樊笼中,还给未来的生生世世创造了不善的缘起。
为你解忧——如何面对感情、情执
惜缘
这一世的因缘无法重现,故应懂得珍惜,来世各自随业流转,咫尺天涯,前尘往事早已化作云烟,纵然相逢也不相识了。
随缘
双方感情的产生需要观待因缘和条件,因缘若不具足,即使费尽心力,也是求之不得,故应随顺,不攀缘。
因缘所生的法皆是无常的有为法,无有自性,如梦如幻,若能了知痛苦不是外境所致,自心的执著才是痛苦的根源,以安忍来随缘消业,则纵然世事变幻,际遇起伏,都能泰然处之。
培缘
感情亦是因缘之产物,自己造因而感果,自作自受,并无外在的鬼神或天主在操纵。因此,若想希求情感和睦的善果,则须努力积德培植善因。若已在承受恶果,当深信此皆是自己往昔种下的恶因,则须精勤忏悔转变逆缘。
带她了生脱死
对一个人最深切、最明智的爱就是愿TA今生能获得解脱,不再感受轮回的苦。而这,唯有依靠般若智慧的力量。因此,通达缘起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能断除痛苦的根源。
若能懂得世俗缘起,了知名言中诸法的显现虽无自性,但幻化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因果不虚,所以理应谨慎取舍。
若能懂得胜义缘起,明了能耽执之心和所耽执的对境都无有丝毫稳固、实有的自性, 一切万法“缘起之故,犹如影像。”世人之所以耽著情感,只因被外境迷惑,不懂诸法无我,执幻为真而作茧自缚,将自己桎梏在轮回中。其实,大千世界皆为镜花水月,是尚未苏醒的梦,有人会为梦中的得失而计较执著吗?
若想达到这种“心无挂碍”的境界,理应系统地学习中观、上师瑜伽等佛法知识,最终定能脱生死轮回苦,获寂静涅槃乐。
色拉寺
微信:wxselasi
甘丹教法永昌盛
长按二维码关注
遵循佛家理念,以善念行事
请购大慈藏香链接,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