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苦乐两边
佛
远离苦乐两边
践行中道的觉悟者
陀
在佛陀证悟的过程中,他深知享乐和苦行都不能觉悟解脱,而只有践行中道才是求得解脱的唯一之路
1
佛陀的求道旅程
佛陀认为极端的享乐和苦行都不会解脱痛苦。
佛陀身为太子时,刚一出生,就有人预言他将来可能出家成为引导众生离苦得 乐的伟大导师。父王唯恐太子会放弃王位出家,便费尽心思让他远离一切疾病、衰 老、死亡等痛苦的事。就这样,太子整日安享在尊贵舒适的宫殿中,过着衣食无 忧、幸福快乐的日子。
然而,太子在一日出城游玩时,第一次目睹了人生的疾病、衰老、死亡等痛 苦,心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想到身边的人都将面临衰老、死亡的一天,他的内心就会痛苦极了,于是心中生起了追求真理、解脱痛苦的渴望。以后在经历了两次出游后,更加坚定了这种信念,终于在一个不寻常的夜晩,逃离了夜夜莺歌燕 舞、欢声笑语的宫殿。
远离了安逸的享乐生活,太子来到一座名为迦耶山的苦行林边,毅然削去长发,走入林中开始长达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的佛陀一心坚定地认为:只有苦修,摧毁自己的身体才能得到解脱。然而,直到他修到面容枯槁、头如骷髅、浑身经络暴起,已经到了身体快要崩溃的边缘,还是没有觉悟到人间的真理,苦修以失败告终。
佛陀又告别了那些日夜陪伴他的苦行者,继续踏上了追求真理的旅程。当他来 到菩提迦叶这个地方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战胜了魔罗魔王的诱惑,认识到只有抛弃 极端的乐和苦,才能解脱,终于悟道成佛。
2
远离苦乐的中道
远离苦乐的中道可以说是佛陀用中道思维解决的最早问题。在佛陀最初出家修 行时主要流行两种处世哲学一是以顺世论为代表的享乐主义,一是以耆那教为代表的禁欲苦行主义。顺世论反对禁欲,肯定人应该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幸福的生活;而耆那教则主张禁欲苦行,在《杂阿含经》中就有“(耆那教徒)裸形拔发,乞食,人间游行,卧灰土中”这样的记载。
佛陀认为极端的苦与乐都是偏执的表现,都不会使人得到幸福。
要使人摆脱痛苦得以解脱,只能远离二边,践行苦乐中道。
三转法轮
将空性指给人看
佛说:世间万物有生有灭,人生也如此。世间一切皆空。所以,我们实在没必要 对很多事情太过执著,而给短暂的人生增添许多烦恼。
3
佛陀眼中的空性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了悟到世间一切本具空性。此后,弟子请佛陀说 法,佛陀回答说:“我有甘露法,可让人起死回生,但是无人能懂。”佛陀所说的 “甘露法”即空性,为了显示空性的玄奥,佛陀沉默了 49天而不说法。
佛陀说法时,虽都以空的名相,但内容不尽相同,初转法轮宣说四圣谛,阐述 “无我”以及“因果”的存在。为我们解释了虽然“我”不存在,但因果相续的循 环却存在的理论。二转法轮阐释万法性空,不论有情世间,还是外境的山河大地, 都是不生不灭的空性。三转法轮宣讲了 “如来藏”思想,即一切法虽不生不灭,但 不像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一种无法言传的东西,即“如来藏”。“如来 藏”指的是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通俗讲就是一切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
4
远离苦乐的中道
空性作为佛教教义的基本概念之一,往往引起人们对其所指意义的许多误解。有人认为空性即空无所有,就像空杯子里无茶也无水;也有人认为空性就像站在 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举目眺望,思绪放松而生的辽阔感;还有人认为空性是隐藏在 一般现象界或经验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的次元,唯有具足智慧者才能看到。这些都是对空性的误解。
佛教所说的空性指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山河大地,花鸟鱼虫,一切众生,都是缘生缘灭、没有自性、没有实我的存在。它是佛教探讨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则,也是佛教的本体论和宇宙观。一切法依“空”而存在运动,佛经中常举虚空为喻,虚空 与物质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虚空而独存的物质。“空”的含 义就是缘起无自性。离开缘起,离开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宇宙万物无法独存。
了解了这点,我们在看待世间一切烦恼之事,自然会不再纠缠,不再痛苦,既然眼中的一切都是虚幻而存在的,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为之继续执著的呢?
文章转载自极简主义的禅公众号
往期精选
在出离心和菩提心没修出来前,不要修任何密法
十四根本堕第三条|(一)金刚师兄弟起纷争(上)
十四根本堕第三条|(一)金刚师兄弟起纷争(下)
无上供养的窍诀 | 供品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供养的方法
色拉寺
微信:wxselasi
甘丹教法永昌盛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