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金融“贷”动时尚产业,如何撬动金融杠杆领投未来?

Usasa 时尚商业洞察 2022-05-21


绿色金融蔚然成风,时尚产业如何乘势而上?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力度持续加大,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也在逐步显现。作为助力经济绿色发展的金融手段,绿色金融赋能时尚产业的同时,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与制造转型的时尚类企业带来新机遇。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整体协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扎实推进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力度已持续加大。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居世界第一位,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


同时,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也在逐步显现。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3亿吨。



时尚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全球化特质的消费品行业之一,随着整个行业环保的增强,可持续改革也成为了时尚企业的“必修课”。想要彻底实现环保、可持续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坚定不移的信念,企业还需要为各项基础设施与供应链投入相当规模的资金。这时,绿色金融服务就成为了他们坚实的后盾。


“可持续”已经成为了时尚行业的主旋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欧洲众多时尚企业、银行与投资者们正在共同打造与之密切相关的绿色债券、贷款和循环信贷服务,希望在实现业务增值的同时满足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要求。


据ESG (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缩写)审计机构Sustai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全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贷款规模为1200亿美元,而2018年仅为490亿。在2021年前两个月,全球发生了41笔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贷款交易,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来自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跨国饮料和酿造公司Anheuser-Busch InBev ,交易规模达101亿美元。


近几年,Intesa Sanpaolo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和Crédit Agricole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银行与机构正积极与欧洲时尚及奢侈品牌展开交易合作,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意大利奢侈品牌Prada是奢侈品行业率先实行此类融资战略的企业之一。2019年, Prada首次与Crédit Agricole达成5000万欧元的可持续发展贷款合作。截至目前,Prada已经进行了三笔独立交易。


过去两个月,意大利奢侈品牌Gucci与Intesa Sanpaolo签订协议,帮助品牌供应链中的中小型企业以更好的条件获得贷款,实现企业可持续改革目标;西班牙时尚及美妆集团Puig宣布获得来自Banco Sabadell西班牙萨瓦德尔银行的2亿欧元可持续贷款;意大利美妆制造商Intercos与Intesa Sanpaolo签署了3000万欧元的贷款协议,助力集团实现ESG目标。


而在过去一年中, Burberry和Chanel均发行了可持续发展债券,分别募集到3亿英镑和6亿欧元, Moncler和Salvatore Ferragamo则与Intensa Sanpaolo合作进行信贷融资,各募资4亿欧元和2.5亿欧元。



随着绿色信贷服务需求的增长,市场监管制度也在逐渐收紧,企业获得的公募或私募融资也与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绑定。比如,在仓储、原材料采购、可持续包装、可再生能源、回收升级等环节,品牌需要拿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的黄金或白金认证,评估其目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利率的高低还设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越来越详细、具体的监管规定不仅意味着那些“浑水摸鱼”、将可持续当做噱头的企业不再能够获得资金支持,也证明了可持续发展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尽管向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型一开始会很复杂,也会消耗很多人力物力,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绿色发展会让企业受益匪浅。


Intesa Sanpaolo集团行业零售与奢侈品主管、国际货币与投资银行部主管Francesca Diviccaro表示,银行大力推行绿色发展贷款和信贷,是为了“对全人类负责,并创造集体价值”。她认为:“品牌应该把可持续发展视为创造最大价值和增强品牌力的途径,也是品牌在各自市场范围内有所突破、实现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机遇。而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品牌,从长远来看则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目前,我国绿色信贷项目主要集中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三大领域。根据银保监会颁布的《绿色信贷指引》及《绿色信贷统计制度》,我国绿色信贷项目包括两部分:一是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制造端的贷款;二是支持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包含绿色农业开发、工业节能节水环保、自然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运输等12类)的贷款。



今年4月,致力于绿色发展、科技赋能、金融助力,并借助数字化科技实现棉纺织产业升级的中科通融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静安支行完成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据了解,中科通融的业务中包含对快时尚品牌C&A中国区域和CACHE CACHE的战略发展布局。而在此次金融签约之后,数字棉业、智能制造、智能零售将绿色金融的支持下快速发展,从棉花生产、成衣制造、终端零售等多领域构建绿色棉纺产业链,缩短从棉花到成品再到消费的时间,同时也为中国棉纺产业溯源提供有力支撑。


虽然我国绿色信贷项目已实现迅速增长,在6个月内完成2亿元融资的纯净护肤品牌“兰”与获得千万级种子轮融资的健康生活方式品牌Heartly Lab也都在传达投资人们愈发关注可持续领域的信息,但依旧少有时尚企业签约绿色金融服务的消息传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时尚产业中的大多数在撬动绿色金融杠杆方面的能力和意识亟待提高。


面对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谁先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对于在坚守长期主义,信奉长远价值的时尚企业,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在动员、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领域的同时,和社会资本一起着力对未来的投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