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的患者请注意!这个并发症,一旦发生,就有致命风险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更多优质内容等你来看
如果你正在接受免疫治疗,或者既往曾接受过免疫治疗,并出现了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缺氧等症状,那么请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出现了这个会危及生命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肺炎。
目前临床所知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5%,这样看来,似乎并不算很高。但也有研究表示,在真实世界中,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达到19%。
图源:摄图网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免疫相关性肺炎一旦发生,就有致命的风险,其病死率,可以达到12.8%-22.7%!
而且,免疫相关性肺炎可能出现在免疫治疗的任何阶段,包括治疗结束以后。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
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有关。
举例来说,有研究显示,免疫相关性肺炎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为7%-13%,远高于在黑色素瘤中的发病率。
此外,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型,所导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不同。
接受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要比与使用抗CTLA-4药物患者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高,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的联合用药的患者,其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会更高。
除上述外,高龄、有吸烟史、既往肺部疾病史(如间质型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胸部放疗史、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患者,其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风险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在免疫治疗开始之前,配合医生进行临床检查,包括肺功能、肝肾功能、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并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吸烟史、曾患过的疾病、使用过的药物、接受过的治疗等信息,以便医生对基线 (开始免疫治疗前)情况进行评估。
图源:摄图网
对于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医生,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免疫相关性肺炎,避免严重后果。
除上述外,如果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缺氧等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部分患者可能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所以,在免疫治疗过程中,请遵医嘱,密切随访观察。
确诊免疫相关性肺炎后,需要进一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免疫相关性肺炎分级
G1:无症状,病变局限于单个肺叶或<25%的肺实质。
G2:出现新发或加重的呼吸短促、咳嗽、胸痛、发热、需氧量增加等症状,病变涉及多个肺叶,且达到25%-50%的肺实质。
G3:严重症状,涉及所有肺叶或>50%肺实质,个人自理能力受限,需吸氧。
G4: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
对于G1患者,需密切监测胸部CT、血氧饱和度、肝肾功能、肺功能等,并在3-4周后复查胸部CT及肺功能。
如影像学好转,密切随访并恢复治疗。如影像学进展,则升级治疗方案,暂停免疫治疗。如影像学无改变,可考虑继续治疗并密切随访直至出现新的症状。
对于G2患者,需暂停免疫治疗药物,并给予激素治疗,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如果治疗48h-72h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则需升级治疗方案,按G3-G4反应治疗。
3-4周后,需复查胸部CT。当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缓解至≤G1时,可以在综合评估后,考虑继续使用免疫药物。
图源:摄图网
G3和G4患者,需永久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并住院接受激素治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及肺通气治疗等。
激素治疗48h后,如果没有明显改善,可考虑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吗啡麦考酚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对于停药后什么情况下可以重启免疫治疗,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有研究指出,免疫相关性肺炎好转后,重启免疫治疗的患者,再次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概率比较高。但也有研究表明,复发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并没有比初发时更严重或更难治。
根据《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推荐:
G1以及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缓解至≤G1的G2患者,在经过谨慎的综合评估后,可以考虑重启免疫治疗,同时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并进行严密监测,如果再次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则建议永久停用。
对于G3及G4的患者,建议永久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虽然免疫相关性肺炎有致命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在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以达到缓解或治愈。
所以,面对免疫相关性肺炎,我们无需过于恐慌,但也要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王杰,蒋士卿,王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0):135-138,143. DOI:10.7619/jcmp.20220546.
[2]牛志成,王雷,汪治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专家共识[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1,42(3):249-255.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21.03.001.
[3]彭智,王正航,袁家佳,等. ESMO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4(1):1-9.
[4]王汉萍. 肝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处理[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5):985-991.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5.003.
[5]周彩存,王洁,王宝成,等.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4):217-235. DOI:10.3779/j.issn.1009-3419.2021.101.13.
[6]吕晓燕,刘子祺,李成敏. 卡瑞利珠单抗致免疫性肺炎1例[J]. 肿瘤药学,2021,11(4):509-512. DOI:10.3969/j.issn.2095-1264.2021.04.20.
- End -
#坚持营养治疗,我把妈妈留在身边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