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
☟☟点击“蓝色标题” 查看相关内容☟☟
语文资源
名师视频教案课件预习清单一课一练
名师作文
看图写话类文阅读试卷汇总练字字帖教师用书课文朗读
数学资源
苏教微课
教案课件北师大课练北师大微课苏教课练人教课练青岛版课练
【部编版语文资源】精心整理了 2020统编版/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老师、家长都需要。请 转发+收藏!(建议老师分享到班级群)
已推送: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领取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部编版二(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 古诗两首
2.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2课 找春天
1.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春天像小姑娘,她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嫩绿的眉毛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熟练地弹奏着动人的音乐,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2.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第一句话中,“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朗读时把小草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上扬的语调把春天灵动的气息读出来。第二句话中,“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景象。重读“看”“听”“闻”“触”。带着兴奋、喜悦的语气来读,读出对春天浓浓的喜爱之情。
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小鸟在枝头唱歌,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小草铺满了大地,那是春天的衣服吧?
小燕子在空中翻飞,那是春天的文字吧?
第3课 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1: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有一条弯弯的小路。
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村子外面有一条明亮的小河_。
例2: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长着一大丛绿油油的灌木。
山坡长着一大片嫩绿的小草。
小路上走着一群快乐的动物_。
3.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美好的礼物?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物”?
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
第4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
2.默读第3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邓爷爷植树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先挖坑,再精心地挑选树苗,然后挥锹填土,最后仔细一看树苗不直,就又把树苗扶正。
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和请教老师、家长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的。
3.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第6课 千人糕
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加糖制作等劳动。
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穿的棉布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采摘后要有工人来加工棉花,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
第7课 一匹出色的马
1.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妈抱的请求,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兴奋。那是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识字2 传统节日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爸爸妈妈带我回了农村老家。这一天晚上,奶奶在院子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瓜果,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说说工作、学习的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妈妈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成五份,分给大家吃。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示例:彝(yí)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
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民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杀牲祭祖,进行斗牛、摔跤、赛马等活动。晚上举大行篝(gōu)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识字3 “贝”的故事
3.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古时候的镜子是用金属铜做的,“镜”的偏旁是“钅”,表示与金属有关。狭
义的“珠宝”单指玉石制品,所以,带有偏旁“王”的字多与玉石有关。
识字4 中国美食
1.读一读,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用到这些方法。
炒 烤 烧 爆 炖 炸 煎 蒸 煮
这些词表示烹调食物的方法,如煮饺子、清蒸甲鱼、西红柿炒鸡蛋等。如果不会,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 焰 烫 煲 焦 烹
“灶、焰”的部首是火字旁,“烫、煲”的部首是火字底,“焦、烹”的部首是
四点底(灬、),“灬、”是“火”的变形。因此,这六个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第8课 彩色的梦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画了大块的草坪、大朵的野花、大片的天空,画了森林里的雪松和小鸟,画了小屋和天上的红太阳。
2.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片的油菜花,黄了;
大个的果子,红了
大片的田野,绿了
五—颜—六—色!
第9课 枫树上的喜鹊
1.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喜欢高大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窝里的喜鹊。
2.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要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喜鹊阿姨叼来了虫子,喜鹊弟弟一定想吃虫子,所以他们可能会说:“我要吃,我要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了喜鹊弟弟的嘴里,接着她可能会说:“吃吧,吃吧,不要着急!”
第12课 寓言二则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一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发奋学习,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两三岁就让孩子练习体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影响了身体的发育,这就是“揠苗助长”。
第13课 画杨桃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后哈哈大笑,说“我”画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老师看到后没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并让嘲笑“我”的同学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让他们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第14课 小马过河
3.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第一个说法中,说老牛和松鼠撒谎是错误的。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身高是不一样的,老牛高大,在河里就感到河水浅;松鼠矮小,并且河水曾淹死过他的一个同伴,所以他认为河水很深。因此他们都没有撒谎,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第二个说法是正确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向他人请教,这样可少走弯路。第三个说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经验是别人得出的看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尝试。第四个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别人的话都不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尝试。有的事情是有危险的,我们就不要去尝试。
第15课 古诗二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一句:阳光下那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绿叶间,红艳艳的荷花在风中摇摆,真是美极了!
第二句:黄鹂在翠柳间鸣叫,白鹭飞上了蓝天,黄、绿、白、青,多么明快的颜
色,让我们心情非常愉悦。
第16课 雷雨
1.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背诵课文。
雷雨前:乌云满天,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来了一阵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吓得慌忙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树、房子都看不清了,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雷雨后:空气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青蛙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池塘里水满了。
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晴天,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晚上,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南北,北极星在的方向就是北方;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冬天,还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选做: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冬天常常刮北风,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就是北方。还可以通过看太阳能板的朝向辨别方向,太阳能板一般朝向南方。
第18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
1.朗读课文。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文中共写了四件趣事。一是睡觉的趣事,为了不飘到别处去,要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二是喝水的趣事,为了喝到水,要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三是走路的趣事,为了不飘到空中,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四是洗澡的趣事,为了让水冲下来,要把浴室做成密封的浴桶或浴罩,航天员的双脚也要固定。
第19课 大象的耳朵
2.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大象开始觉得自己的耳朵生来就这样的,小兔子的话,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便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但耳朵竖起来后,烦恼也来了。最后大象还是觉得让耳朵耷拉着好。
3.“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比如,小明短跑很好,在百米赛跑中能跑出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不如他跑得快,但我画画很好。所以,我不可以为了练习跑步而放弃画画的特长。
第20课 蜘蛛开店
2.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蜘蛛蔫头耷脑地坐在网上,他非常苦闷,觉得大家都在开他的玩笑。一天,猴子在树上荡秋千,蜘蛛把自己的烦恼讲给猴子听,猴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还想开什么店?招牌我来写。”蜘蛛说:“我重新开一家口罩编织店吧。”猴子说:“好的,招牌上写‘口罩编织店,按编织所需时间收费,一小时收费一元’。”从此,蜘蛛的口罩编织店生意兴隆。蜘蛛从心里佩服小猴子的招牌写得好。
第21课 青蛙卖泥塘
2.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青蛙听从老牛的建议,在泥塘的周围种上了小草;听了野鸭的建议,引入了泉水;又听从了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的建议,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最后泥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泥塘变得非常美,所以他不卖泥塘了。选做: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青蛙最后吆喝:“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书包:多好的书包!外形像一扇门,颜色像天空,还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时刻陪伴着你。它有两层,第一层可以用来装铅笔盒,里面有几个小袋子,可以装一些小东西。第二层可以用来装语文书、数学书等。第二层也有几个袋子,可以用来装本子、试卷等。书包的背面有一个拉杆,底部有四个轮子,就算装满东西,拉起来也一点儿不费力……
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2.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第24课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小树迎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大公鸡在早晨打鸣,饿了在地上找虫子吃,晚上休息;猫头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第25课 羿射九日
2.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人类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羿决心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3.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
我觉得羿用弓箭射太阳的情节很神奇。天空那么高,羿一箭就能把挂在高空的一个太阳射下来,多神奇啊!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
部编版三(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
第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 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 荷花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姿态美,表现出喜爱荷花的感情。(2)“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些词语中,前两个要注意儿化音的读法:“花瓣儿”读时要去掉韵尾加卷舌动作;“花骨朵儿”读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后两个词要注意轻声的读法:“莲蓬”和“衣裳”这两个词中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3)背诵指导:背诵时应先理解段落内容,以便记忆。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满池的荷花色彩明艳,开得美丽多姿,而彩色的笔画出的画面也是色彩明丽的;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亲眼所见,随风舞动,从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3.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荷叶的茂盛和荷叶碧绿以及又大又圆的特点。(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形态美。
4.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练笔指导(1)描写有序,条理清楚。按一定顺序写,文章才会显得条理清楚。写喜欢的植物,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才能显得有条不紊。(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要抓住喜欢的植物的特色重点来写。可以细致观察,抓住植物的颜色、味道、姿态等来重点写,也可以抓住它们的动态和静态展开细致的描写,将植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3)巧用修辞,适当想象。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色。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我们一走进公园大门就闻到一阵阵的清香。放眼望去,婀娜多姿的秋菊已经开了不少,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菊花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头碰头,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昂着头,像是在听人们的赞扬;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向太阳挥手。
第5课 守株待兔1.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释其耒/而守株”。(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背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还固执己见,不听朋友的劝告。
第6课 陶罐和铁罐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奚落、嘲笑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锈土。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为人处事和谐。而铁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讽刺挖苦别人。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北风和铁罐都骄傲自大,不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第7课 鹿角和鹿腿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朗读课文时,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鹿的惊讶,对鹿角的喜爱与赞美,对四条腿的不满,遇到狮子时的毫不犹豫以及险些丧命时的感叹。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有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时,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欣赏起自己的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当看到自己的四条腿时,又不禁抱怨起来:“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当一头狮子逼近鹿时,它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狮子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猛扑过来,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因为鹿角让鹿更美丽,鹿腿使鹿更善于奔跑,让鹿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活。 第9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第10课 纸的发明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1)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2)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帛,太贵,不能普及。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蔡伦改进的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第11课 赵州桥1.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1)抄写课文时字迹要工整,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要抄写正确。(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是刻画的精美图案来写赵州桥的“美观的”。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赵县,光临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1)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墙,用以阻隔敌骑的行动。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第13课 花钟1.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练习朗读,读好文中的排比句、疑问句,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抓住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颜色或形状等特点进行背诵。
2.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第1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
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清晨六点左右,龙葵花张开白色的五角星似的小手;下午五点,俏丽的紫茉莉慢慢地打开它那娇嫩的花瓣;剪秋罗在晚上七点绽开了笑脸! 第14课 蜜蜂1.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抓蜜蜂放纸袋里;叫女儿在蜂窝旁等;做记号放蜜蜂出来。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二十只左右”是个概数,不是准确的数字;“好像”“大概”也只是作者的一种猜测,并不能肯定。前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求实的科学作风。像这样的句子还有:“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这句话中“大约”也不是准确时间,从这些词语里能看出作者的科学作风。第三句中“两点四十分”表示确切的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1.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我拿作业的时候,另一个我正在收拾作业。我爬楼的时候,另一个我在上楼。我趴在窗台看星空,他也在看星空。这一边是冬天下雪,那一边是夏天下雪等。
2.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另一边的小动物都会说话,能和人类沟通。那里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那边没有自然灾害,人们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还有当作者饿了,看小动物吃东西流口水时,小动物们的各种猜测也特别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故事的结尾想象妈妈一早就知道“我”的秘密时的感动。
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我要变成一片小雪花,雪夜里,我随着风翩翩起舞,四处飘荡,飘过每一个地方,飘过每一个角落……调皮的我们有时候落在马路上,让马路上的行人顿时战战兢兢,走不好就会滑个大跟头。让骑车的人也不得不下车行走,不然会摔倒,所以要特别小心呀! 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便成了雪堆,孩子们把我们堆成了雪人,给我们穿衣戴帽,配上红辣椒嘴、胡萝卜鼻子……让我们更漂亮。 第18课 童年的水墨画1.朗读课文。背诵《溪边》。(1)朗读课文是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识记成果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溪边》。首先要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
2.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溪边:看到了钓鱼的孩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流动了起来,水中的人影碎了,鱼跳跃着,孩童欢笑着。江上:看到了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银牙。林中:看到了刚刚经过雨水洗过的松林,各种蘑菇蓬勃地挤出地面,孩子们笑着闹着成群结队地采蘑菇,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欢乐。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是: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意思是:只看见一个个戴着像蘑菇一样的斗笠的孩子们。 第19课 剃头大师1.朗读课文。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老剃头师傅剃头时小沙总是觉得一会儿痛一会儿痒,跟受刑一样。小沙却央求“我”给他剃头,还愿意付“我”钱,即使“我”剪得参差不齐他也夸“我”是剃头大师。
2.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剃头大师”是“我”,“害人精”是老剃头师傅。因为小沙不爱去理发店剃头,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叫谁“害人精”,因为“我”没有给小沙弄痛,所以他觉得“我”像“剃头大师”。(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里的“优秀”是反语。“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沙对“我”剃头的要求是只要不剪破耳朵就可以,可以看出小沙很小,天真可爱,对自己的发型没有任何要求。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非常吸引人。单看题目以为是介绍一位非常擅长剃头的人,让读者非常有兴趣读下去,读完课文才发现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这个题目非常有意思。 第20课 肥皂泡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过程: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2.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从颜色的角度来表现肥皂泡的美丽:轻盈飘逸、清澈透明的“球面”上反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而且不停地乱转,给人一种奇异的美。
这样的句子还有:“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形状的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
3.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这几句话运用想象,写肥皂泡带着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飞上蓝天,亲近明月,渡过天河,追逐夕阳……孩子们的思绪从地到天,从天到地,再到婴儿,那样开阔、遥远。句末省略号表示作者脑中还有许多美好的想象,没有具体描写出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肥皂泡轻悠悠地飘过屋顶,飞上树梢,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了小鸟的翅膀上,和小鸟一起去森林中旅行…… 第22课 我们奇妙的世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清晨的日出,各种奇妙形状的云彩,噼噼啪啪的雨点,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和夜晚的星星等方面描写了天空的奇妙;从春天万物生长的奇迹,夏天的树荫带来的凉爽,秋天的落叶纷飞和冬天的冰雪世界,以及植物和动物世界的景象描写了大地的奇妙。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极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们的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所以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3.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这些句子中作者描写了雨后的水洼、夜空的群星以及夏日的绿荫,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奇妙。
清晨,溪流是那样的冰冷、清澈,宛如一 条正在慢慢移动的蚂蚁军队。有时,那些调皮的孩子们,将一些鹅卵石扔进溪流里,那清脆的“咕咚”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那流淌的溪水中了。当雨点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时,那溪流就变得更欢快了。一天结束了,太阳的余晖映照在溪流上,似一条长长的金链子,弯弯曲曲地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房子。
第23课 海底世界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课文通过描写海底的环境、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来表现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从这两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2.在课文中找找下面的句子在哪个自然段,说说那段话是怎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第4、5自然段,是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第4自然段是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来写的,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贝类的活动特点。第5自然段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句话描写的,介绍了海底的植物颜色多种多样;海底的藻类大小不一,有的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有的则长达二三百米。
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窃窃私语”在这里指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显得有趣味,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有一种神秘感。“免费的长途旅行”是有些贝类的活动特点,这里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有些贝类借助外力活动的特点,既生动又形象。 第24课 火烧云1.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首先要把课文读熟,然后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语进行背诵。
2.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课文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特点。“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这句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千姿百态。“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3.读读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白茫茫绿油油苹果绿柠檬黄半黑半紫半青半黄 第25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裁缝是个慢性子,在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语气要平和一些;顾客是个急性子,读时语速要快一些,语气要急躁一些。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什么时候来取衣服 说是明年冬天 第二天 改成夹袄 为您服务,没说的 第三天 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 剪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 改成春装,接上袖子 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
(2)一年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裁缝说:“就在冬天。”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顾客满意地走了。可是第三天他又来了。“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裁缝点点头:“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又过了一天,那顾客再来的时候,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裁缝这回摇头了:“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第27课 漏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较长,默读时既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浏览课文。当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时,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然后老虎驮着贼逃跑时,描写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这部分有意思。老虎和贼第二次去偷驴时,在路上遇见,彼此认为对方就是“漏”,把对方吓昏。这部分也有意思。
2.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老公公,老婆婆,还喂着一头小胖驴。一天晚上,下着小雨。老虎和贼来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想:“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贼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和贼想:“终于甩掉‘漏’了!”雨越下越大。老虎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贼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老虎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吃着干草。老公公和老婆婆抬头看看屋顶——唉, 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部编版四(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 古诗词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 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每一朵花都神气十足地仰起头。每个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块可爱的菜地,种有茄子、黄瓜、辣子、豇豆、草莓等蔬菜水果。从高处往下看,那些蔬菜水果就像一个个精英士兵,你就像那位大将军,准备率领十万精英去攻打敌人的城池。晚上,无数颗星星眨着眼睛,等我们睡着,星星才肯离开……乡下的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哪里的景色都比不上田园风光的美丽。 第3课 天窗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大人们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板,这就是天窗了。为的是在大风大雨,北风呼呼的冬天可以让屋子里有光亮不会像地洞那样黑了。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在这些情况下天窗就是唯一的慰藉了。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扫荡”让我们感受到外面风雨的猛烈。因为我们可以透过这小小的天窗发挥无穷的想象,想象着外面猛烈的风雨,这要比真实的感受大十倍百倍。(2)从那小小的天窗,孩子们可以想象卜落卜落跳的雨滴,还能想象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些从“无”到“有”,从“虚”到“实”都是孩子们从无穷的想象中得来的。 第5课 琥 珀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小男孩发现琥珀呢?为什么在文中作者几次强调了几百万年呢?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一片松树林中,一只小苍蝇正在悠闲地掸着翅膀,这时一只蜘蛛想要把它当作美餐,突然一大滴松脂滴落下来,将两只小生物包在里面,越来越多的松脂滴落下来,形成了松脂球,几千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松脂球成了化石,也就是我们说的琥珀。
3.“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的推测依据是什么。“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根据上下文,找出合理的推测依据,思路清晰,理由充分。 第6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2.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就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3.课文的不少句子表达很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这句话中用到了“大约”,因为恐龙出现的时间是科学家推算出来的,所以句子不能用肯定的词语,“大约”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这一句语言表达准确,这是科学家根据化石状态推测而来的,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小练笔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第7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的新奇体现在哪些方面?纳米技术都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呢?
2.“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选做: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我会用到我们穿的衣服上,我会研制一种不用晾干的衣服。在我们洗完衣服以后,这种纳米材料就会把水分全部吸收蒸发,洗干净的衣服就可以直接穿上了,不需要再晾晒了。 第9课 短诗三首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让我想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情景,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诉说心事,给人温暖安逸的感觉。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第10课 绿2.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诗人笔下的“绿”是春天的树叶、小草等,一阵风吹来,它们随风飘动,仿佛舞者在跳舞,跳出有节奏的舞蹈。
3.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第11课 白 桦2.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挺拔的白桦站立在那里,四周是姗姗来迟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白桦闪着灿灿的金晖。白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虽不具有那种姹紫嫣红的美,可是却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魅力,这样悄无声息,却又让你难以忘怀。选做 竹 石 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活动提示神奇的书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能像一本书,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座神奇的宝库,能像一位老师,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即使你家境贫困,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你在书的王国漫步的身影。多么其乐无穷的书本,可是它装载了,人们一生中的全部美丽! 第13课 猫1.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两句话中的“吧、啊、呢、多么”等语气词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跟它一样。讲了猫的乖巧、贪玩和尽职。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的可爱时也采用了与第1自然段一样的写法。
小练笔:读一读,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说他胆小吧,他的确有时候很害怕虫子,哪怕一只小小的虫子也会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可是,当他看到弟弟被人欺负了,他会马上跳出来挡在弟弟身前,摆出哥哥的姿态,吓跑那些想要欺负弟弟的人。 第14课 母 鸡1.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之前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它总是在那里不停地叫,吵得人心神不宁,它还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直到作者看到母鸡对小鸡雏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不再讨厌母鸡了,反而是对母鸡表现出来的母爱加以赞扬。
2.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负责:时刻警惕,看护鸡雏。“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慈爱:“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3.《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第15课 白 鹅2.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叫声:严肃郑重、引吭大叫、厉声叫嚣。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用鸭的步调急速衬托出鹅的步调从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2)把鹅称作“鹅老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阅读链接:两位作家的笔下的鹅的步态都是从容不迫,吃东西都是不紧不慢的。两篇文章在描写鹅的特点时都很细致,从动作到神态,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这只鹅就在眼前一样。 第16课 海上日出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选做:文章曾经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海上日出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17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运用“要是……准会……”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18课 小英雄雨来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雨来在夜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2)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掩护李大叔 四、与鬼子斗争 五、误以为牺牲 六、雨来巧妙脱险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42自然段还乡河景色的描写作用: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第2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囊萤夜读》:车胤谦逊有礼、勤奋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2.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贫:贫寒弃:放弃 第23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2.“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船长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前后下了两道命令,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和乘客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感受到船长在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 第25课 宝葫芦的秘密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王葆从小就爱听奶奶讲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只要人们遇到困难,宝葫芦就会帮助他解决,拥有了宝葫芦就拥有了幸福。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2.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奶奶给王葆讲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因此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的宝葫芦是自己掘地掘出来的。创编故事:赵六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家里的活计总是比别人家的先干完,干完自己家的活,赵六也不闲着,左邻右舍地去帮忙。他的行为感动了天神,决定奖赏给他一个宝葫芦。有一天,赵六在自己家的地里挖坑浇水,谁知挖着挖着就挖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葫芦,赵六十分纳闷,他把葫芦别在腰上继续干活。中午到了,赵六饿了,心想要是有几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吃那该多好,他刚想完,手上就真的出现了几个肉包子,赵六纳闷极了。他突然想到了今天得到的宝葫芦,于是又想,再来一壶酒吧,就真的出现了一壶酒。赵六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就拿着宝葫芦回到家。后来他就用这个宝葫芦帮助那些穷苦的人。
第26课 巨人的花园1.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花园不同景色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再想想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砌墙前和砌墙后,园子里景色的对比: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砌墙后和拆墙后感受的对比: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啊……”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花园会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因为有了孩子们才会有快乐和幸福。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说说他让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是这个小男孩让巨人懂得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巨人拆掉了围墙,把自己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从此巨人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每天早晨巨人都满心期待地在花园里等待着孩子们归来。孩子们一回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连花草们也露出美丽的笑容来迎接他们。看着花园又重新充满着活力,散发着朝气,这一瞬间,巨人感觉有孩子们很幸福。每一天只要孩子们一有空,就马上来到巨人的花园,嬉笑玩闹,他们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摸来摸去,有的爬到巨人的手上,玩弄他的手指,又跳到他的肚子上翻跟斗,有的在巨人脚上玩躲猫猫,还有的在巨人头上帮他弄掉灰尘与落叶……到处都充满着欢乐。
部编版五(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1)我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有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样美好。(2)黄瓜是有灵性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 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
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诸葛亮一是从大局着想,不愿破坏联吴抗曹的大局;二是夜观天象知道两天后的晚上大雾弥江,草船借箭之计已然胸有成竹。周瑜认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诸葛亮又立下了军令状,这样,周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诸葛亮的罪。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膝这些材料。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阅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人才;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周瑜虽然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而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心胸宽广,大局观强。我还想了解“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阅读链接对应的是课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链接中的语言更加凝练,读起来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让故事的结构变得紧凑。 6.景阳冈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筛酒:斟酒。本文指从壶里往杯子或者碗里倒酒。哨棒:古代防狼的器具,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发出像虎叫的声音,另一头是棒子。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本文主要写了武松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过冈,遇到老虎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然后下冈的故事。
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武松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瞬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断了。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中刻画了武松临危不惊、镇定自若的气魄和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也应当发扬这种精神,现代社会中就缺乏这种面对恶势力时的勇气和胆量。 8.红楼春趣●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主要回忆了儿时如何放风筝和各种风筝的样子,与《红楼趣事》一文比较没有语言描写,没有神态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放风筝的画面。 9.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2)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3) 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心情悲痛。第二部分:虽然很想看看儿子的遗骨,但毛主席最终还是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示例:毛主席认为儿子既然是革命者,就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躯体是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11.军神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语速和语气,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变化。
2.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未用一点麻药,疼痛使他把身下的新床单都抓破了,但是却一声没吭。他钢铁一般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3.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1)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战士们负责,为革命负责。(2)这种痛苦真的是难以忍受啊,但是为了大局我也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倒下,这点困难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讲故事: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每天来我这看病的人很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是冷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眼睛受了伤的人,根据伤口来看应该是枪伤。他伤得很重,但是却依然很镇定,我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军人,而他的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准备要给他做手术了,但是他却提出了不用麻醉的要求。要知道,这么大的手术,不用麻药风险太大,于是我教训了他,认为他这是在胡闹,但是我听了他的理由后,我不得不给他做这个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烦琐,要知道眼睛不比别的地方,而他的伤势又是这样的重。看到他因过度疼痛而失去色彩的嘴唇,用力揪住床单而青筋暴起的双手,我的心里真的很担心他承受不住痛苦而晕倒,可是他却坚强地挺住了,一刀一刀地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绝对是我见过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我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当我得知他就是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的时候,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取得胜利。
●阅读链接文章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只显示部分部编版六(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2.腊 八 粥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从他“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体现了八儿焦急的心理,一个天真、嘴馋的可爱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描写“等粥”这部分详写,“喝粥”这部分略写。对“八儿等妈妈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八儿嘴馋与天真可爱的特点,还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而喝粥部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家人吃粥时的其乐融融。这样写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看”“闻”“吃”等角度写出了腊八粥引人垂涎,美味可口,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示例: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下至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提到饺子,谁不立马口舌生津?把白菜、葱姜、精肉剁碎,加上食盐、香油、醋调和均匀,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在面皮上轻轻捏,一个匀称健美的饺子便诞生了。包完数十个,放入沸水滚滚的锅里,单看它们优美的舞姿,就垂涎欲滴了,何况是,满盘地盛出来,一口一个往嘴里塞呢! 3.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等都是思亲的诗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选做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佳节望月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写了七夕节的习俗;《寒食》写了寒食节的习俗。还有不少古诗也写了传统习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王安石的《元日》等。通过阅读这些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词,不仅让我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相应习俗,提升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还充分感受到古诗的优美凝练,以及古人过传统节日时浓郁的节日氛围。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斫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非常吃力;没事时,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找食物。鲁滨逊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勇敢地生活。鲁滨逊具有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8.匆 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认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融入自己的情感,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这篇抒情散文语言清秀隽永,篇幅短小精悍,是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背诵全文。另外,还应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以便条理清晰地进行背诵课文。
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深化了主题。
3. 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1) 作者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仿写示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习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流逝;发呆的时候,日子从那美丽的风景中飘过;骑车的时候,日子从耳边呼呼的风声中过去。
9.那个星期天1.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的热切盼望、等待过程中的焦急无奈、最后的失望委屈。
2.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1)“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作者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了“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这种心情。(2)表现了“我”知道不可能出去以后失望、难过的心情。从环境和声音的描写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从侧面描写更能反映出“我”的失望与悲伤。
3.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不同点:《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 10.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根据书中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诵。在熟读背诵《竹石》的基础上,默写古诗,做到正确书写,没有错别字,不加字,不丢字。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1.十六年前的回忆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动摇,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他用“安定”“沉着”感染着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赵一曼:1935 年 11 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的帮助下,她于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军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 12.为人民服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 自然段。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另外,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第 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第 3 自然段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的。
4.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获得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 月 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14.文言文二则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孔子不能决也。善:善于,擅长。之:指弈秋的教导。决:判断。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学 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近些。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句话是说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2)给我的启发是:只有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1)第一个事例是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并制成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将蚯蚓的分布写进书中,并对地质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证实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2)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都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演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却因为演讲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和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工、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应该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千万要记住“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乃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若能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出发,必定能获得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浪费,而是说:“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他们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16.表里的生物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默读就是无声阅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不必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我们默读课文时,应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小声叨念,“出声”则会影响阅读速度,“用手指文章”则影响眼睛的扫视幅度。另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默读速度。(2)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1)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2)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3)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这样的句子还有: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示例: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好不容易,“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部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资料汇编部编版语文1-9年级(下册)资料汇编
中小学下册精品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新统编版1-9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件(第一套)
编版语文7-9年级下册 教案课件备课(第二套)7-9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备课资源(第三套)统编语文7-9年级下册课件教案优质课(第四套)语文1-6年级下册第1-4单元语文园地练习
(持续更新中……)
精品资源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后发送消息“参考答案”即可直接领取更多电子版资料
请点亮“在看” 查看更多精品资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部编版二(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 古诗两首
2.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2课 找春天
1.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春天像小姑娘,她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嫩绿的眉毛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熟练地弹奏着动人的音乐,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2.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第一句话中,“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朗读时把小草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上扬的语调把春天灵动的气息读出来。第二句话中,“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景象。重读“看”“听”“闻”“触”。带着兴奋、喜悦的语气来读,读出对春天浓浓的喜爱之情。
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小鸟在枝头唱歌,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小草铺满了大地,那是春天的衣服吧?
小燕子在空中翻飞,那是春天的文字吧?
第3课 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1: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有一条弯弯的小路。
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村子外面有一条明亮的小河_。
例2: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长着一大丛绿油油的灌木。
山坡长着一大片嫩绿的小草。
小路上走着一群快乐的动物_。
3.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美好的礼物?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物”?
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
第4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
2.默读第3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邓爷爷植树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先挖坑,再精心地挑选树苗,然后挥锹填土,最后仔细一看树苗不直,就又把树苗扶正。
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和请教老师、家长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的。
3.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第6课 千人糕
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加糖制作等劳动。
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穿的棉布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采摘后要有工人来加工棉花,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
第7课 一匹出色的马
1.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妈抱的请求,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兴奋。那是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识字2 传统节日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爸爸妈妈带我回了农村老家。这一天晚上,奶奶在院子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瓜果,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说说工作、学习的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妈妈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成五份,分给大家吃。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示例:彝(yí)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
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民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杀牲祭祖,进行斗牛、摔跤、赛马等活动。晚上举大行篝(gōu)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识字3 “贝”的故事
3.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古时候的镜子是用金属铜做的,“镜”的偏旁是“钅”,表示与金属有关。狭
义的“珠宝”单指玉石制品,所以,带有偏旁“王”的字多与玉石有关。
识字4 中国美食
1.读一读,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用到这些方法。
炒 烤 烧 爆 炖 炸 煎 蒸 煮
这些词表示烹调食物的方法,如煮饺子、清蒸甲鱼、西红柿炒鸡蛋等。如果不会,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 焰 烫 煲 焦 烹
“灶、焰”的部首是火字旁,“烫、煲”的部首是火字底,“焦、烹”的部首是
四点底(灬、),“灬、”是“火”的变形。因此,这六个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第8课 彩色的梦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画了大块的草坪、大朵的野花、大片的天空,画了森林里的雪松和小鸟,画了小屋和天上的红太阳。
2.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片的油菜花,黄了;
大个的果子,红了
大片的田野,绿了
五—颜—六—色!
第9课 枫树上的喜鹊
1.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喜欢高大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窝里的喜鹊。
2.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要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喜鹊阿姨叼来了虫子,喜鹊弟弟一定想吃虫子,所以他们可能会说:“我要吃,我要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了喜鹊弟弟的嘴里,接着她可能会说:“吃吧,吃吧,不要着急!”
第12课 寓言二则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一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发奋学习,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两三岁就让孩子练习体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影响了身体的发育,这就是“揠苗助长”。
第13课 画杨桃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后哈哈大笑,说“我”画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老师看到后没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并让嘲笑“我”的同学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让他们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第14课 小马过河
3.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第一个说法中,说老牛和松鼠撒谎是错误的。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身高是不一样的,老牛高大,在河里就感到河水浅;松鼠矮小,并且河水曾淹死过他的一个同伴,所以他认为河水很深。因此他们都没有撒谎,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第二个说法是正确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向他人请教,这样可少走弯路。第三个说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经验是别人得出的看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尝试。第四个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别人的话都不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尝试。有的事情是有危险的,我们就不要去尝试。
第15课 古诗二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一句:阳光下那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绿叶间,红艳艳的荷花在风中摇摆,真是美极了!
第二句:黄鹂在翠柳间鸣叫,白鹭飞上了蓝天,黄、绿、白、青,多么明快的颜
色,让我们心情非常愉悦。
第16课 雷雨
1.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背诵课文。
雷雨前:乌云满天,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来了一阵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吓得慌忙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树、房子都看不清了,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雷雨后:空气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青蛙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池塘里水满了。
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晴天,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晚上,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南北,北极星在的方向就是北方;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冬天,还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选做: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冬天常常刮北风,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就是北方。还可以通过看太阳能板的朝向辨别方向,太阳能板一般朝向南方。
第18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
1.朗读课文。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文中共写了四件趣事。一是睡觉的趣事,为了不飘到别处去,要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二是喝水的趣事,为了喝到水,要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三是走路的趣事,为了不飘到空中,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四是洗澡的趣事,为了让水冲下来,要把浴室做成密封的浴桶或浴罩,航天员的双脚也要固定。
第19课 大象的耳朵
2.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大象开始觉得自己的耳朵生来就这样的,小兔子的话,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便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但耳朵竖起来后,烦恼也来了。最后大象还是觉得让耳朵耷拉着好。
3.“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比如,小明短跑很好,在百米赛跑中能跑出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不如他跑得快,但我画画很好。所以,我不可以为了练习跑步而放弃画画的特长。
第20课 蜘蛛开店
2.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蜘蛛蔫头耷脑地坐在网上,他非常苦闷,觉得大家都在开他的玩笑。一天,猴子在树上荡秋千,蜘蛛把自己的烦恼讲给猴子听,猴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还想开什么店?招牌我来写。”蜘蛛说:“我重新开一家口罩编织店吧。”猴子说:“好的,招牌上写‘口罩编织店,按编织所需时间收费,一小时收费一元’。”从此,蜘蛛的口罩编织店生意兴隆。蜘蛛从心里佩服小猴子的招牌写得好。
第21课 青蛙卖泥塘
2.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青蛙听从老牛的建议,在泥塘的周围种上了小草;听了野鸭的建议,引入了泉水;又听从了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的建议,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最后泥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泥塘变得非常美,所以他不卖泥塘了。选做: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青蛙最后吆喝:“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书包:多好的书包!外形像一扇门,颜色像天空,还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时刻陪伴着你。它有两层,第一层可以用来装铅笔盒,里面有几个小袋子,可以装一些小东西。第二层可以用来装语文书、数学书等。第二层也有几个袋子,可以用来装本子、试卷等。书包的背面有一个拉杆,底部有四个轮子,就算装满东西,拉起来也一点儿不费力……
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2.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第24课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小树迎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大公鸡在早晨打鸣,饿了在地上找虫子吃,晚上休息;猫头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第25课 羿射九日
2.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人类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羿决心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3.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
我觉得羿用弓箭射太阳的情节很神奇。天空那么高,羿一箭就能把挂在高空的一个太阳射下来,多神奇啊!
温馨提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
部编版三(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
第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 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 荷花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姿态美,表现出喜爱荷花的感情。(2)“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些词语中,前两个要注意儿化音的读法:“花瓣儿”读时要去掉韵尾加卷舌动作;“花骨朵儿”读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后两个词要注意轻声的读法:“莲蓬”和“衣裳”这两个词中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3)背诵指导:背诵时应先理解段落内容,以便记忆。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满池的荷花色彩明艳,开得美丽多姿,而彩色的笔画出的画面也是色彩明丽的;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亲眼所见,随风舞动,从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3.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荷叶的茂盛和荷叶碧绿以及又大又圆的特点。(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形态美。
4.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练笔指导(1)描写有序,条理清楚。按一定顺序写,文章才会显得条理清楚。写喜欢的植物,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才能显得有条不紊。(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要抓住喜欢的植物的特色重点来写。可以细致观察,抓住植物的颜色、味道、姿态等来重点写,也可以抓住它们的动态和静态展开细致的描写,将植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3)巧用修辞,适当想象。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色。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我们一走进公园大门就闻到一阵阵的清香。放眼望去,婀娜多姿的秋菊已经开了不少,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菊花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头碰头,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昂着头,像是在听人们的赞扬;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向太阳挥手。
第5课 守株待兔1.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释其耒/而守株”。(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背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还固执己见,不听朋友的劝告。
第6课 陶罐和铁罐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奚落、嘲笑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锈土。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为人处事和谐。而铁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讽刺挖苦别人。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北风和铁罐都骄傲自大,不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第7课 鹿角和鹿腿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朗读课文时,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鹿的惊讶,对鹿角的喜爱与赞美,对四条腿的不满,遇到狮子时的毫不犹豫以及险些丧命时的感叹。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有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时,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欣赏起自己的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当看到自己的四条腿时,又不禁抱怨起来:“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当一头狮子逼近鹿时,它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狮子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猛扑过来,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因为鹿角让鹿更美丽,鹿腿使鹿更善于奔跑,让鹿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活。 第9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第10课 纸的发明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1)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2)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帛,太贵,不能普及。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蔡伦改进的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第11课 赵州桥1.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1)抄写课文时字迹要工整,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要抄写正确。(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是刻画的精美图案来写赵州桥的“美观的”。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赵县,光临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1)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墙,用以阻隔敌骑的行动。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第13课 花钟1.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练习朗读,读好文中的排比句、疑问句,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抓住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颜色或形状等特点进行背诵。
2.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第1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
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4.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清晨六点左右,龙葵花张开白色的五角星似的小手;下午五点,俏丽的紫茉莉慢慢地打开它那娇嫩的花瓣;剪秋罗在晚上七点绽开了笑脸! 第14课 蜜蜂1.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抓蜜蜂放纸袋里;叫女儿在蜂窝旁等;做记号放蜜蜂出来。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二十只左右”是个概数,不是准确的数字;“好像”“大概”也只是作者的一种猜测,并不能肯定。前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求实的科学作风。像这样的句子还有:“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这句话中“大约”也不是准确时间,从这些词语里能看出作者的科学作风。第三句中“两点四十分”表示确切的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1.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我拿作业的时候,另一个我正在收拾作业。我爬楼的时候,另一个我在上楼。我趴在窗台看星空,他也在看星空。这一边是冬天下雪,那一边是夏天下雪等。
2.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另一边的小动物都会说话,能和人类沟通。那里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那边没有自然灾害,人们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还有当作者饿了,看小动物吃东西流口水时,小动物们的各种猜测也特别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故事的结尾想象妈妈一早就知道“我”的秘密时的感动。
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我要变成一片小雪花,雪夜里,我随着风翩翩起舞,四处飘荡,飘过每一个地方,飘过每一个角落……调皮的我们有时候落在马路上,让马路上的行人顿时战战兢兢,走不好就会滑个大跟头。让骑车的人也不得不下车行走,不然会摔倒,所以要特别小心呀! 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便成了雪堆,孩子们把我们堆成了雪人,给我们穿衣戴帽,配上红辣椒嘴、胡萝卜鼻子……让我们更漂亮。 第18课 童年的水墨画1.朗读课文。背诵《溪边》。(1)朗读课文是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识记成果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溪边》。首先要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
2.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溪边:看到了钓鱼的孩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流动了起来,水中的人影碎了,鱼跳跃着,孩童欢笑着。江上:看到了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银牙。林中:看到了刚刚经过雨水洗过的松林,各种蘑菇蓬勃地挤出地面,孩子们笑着闹着成群结队地采蘑菇,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欢乐。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是: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意思是:只看见一个个戴着像蘑菇一样的斗笠的孩子们。 第19课 剃头大师1.朗读课文。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老剃头师傅剃头时小沙总是觉得一会儿痛一会儿痒,跟受刑一样。小沙却央求“我”给他剃头,还愿意付“我”钱,即使“我”剪得参差不齐他也夸“我”是剃头大师。
2.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剃头大师”是“我”,“害人精”是老剃头师傅。因为小沙不爱去理发店剃头,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叫谁“害人精”,因为“我”没有给小沙弄痛,所以他觉得“我”像“剃头大师”。(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里的“优秀”是反语。“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沙对“我”剃头的要求是只要不剪破耳朵就可以,可以看出小沙很小,天真可爱,对自己的发型没有任何要求。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非常吸引人。单看题目以为是介绍一位非常擅长剃头的人,让读者非常有兴趣读下去,读完课文才发现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这个题目非常有意思。 第20课 肥皂泡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过程: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2.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从颜色的角度来表现肥皂泡的美丽:轻盈飘逸、清澈透明的“球面”上反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而且不停地乱转,给人一种奇异的美。
这样的句子还有:“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形状的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
3.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这几句话运用想象,写肥皂泡带着希望和梦想飞起来了:飞上蓝天,亲近明月,渡过天河,追逐夕阳……孩子们的思绪从地到天,从天到地,再到婴儿,那样开阔、遥远。句末省略号表示作者脑中还有许多美好的想象,没有具体描写出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肥皂泡轻悠悠地飘过屋顶,飞上树梢,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了小鸟的翅膀上,和小鸟一起去森林中旅行…… 第22课 我们奇妙的世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清晨的日出,各种奇妙形状的云彩,噼噼啪啪的雨点,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和夜晚的星星等方面描写了天空的奇妙;从春天万物生长的奇迹,夏天的树荫带来的凉爽,秋天的落叶纷飞和冬天的冰雪世界,以及植物和动物世界的景象描写了大地的奇妙。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极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们的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所以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3.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这些句子中作者描写了雨后的水洼、夜空的群星以及夏日的绿荫,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奇妙。
清晨,溪流是那样的冰冷、清澈,宛如一 条正在慢慢移动的蚂蚁军队。有时,那些调皮的孩子们,将一些鹅卵石扔进溪流里,那清脆的“咕咚”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那流淌的溪水中了。当雨点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时,那溪流就变得更欢快了。一天结束了,太阳的余晖映照在溪流上,似一条长长的金链子,弯弯曲曲地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房子。
第23课 海底世界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课文通过描写海底的环境、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来表现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从这两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2.在课文中找找下面的句子在哪个自然段,说说那段话是怎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第4、5自然段,是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第4自然段是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来写的,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贝类的活动特点。第5自然段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句话描写的,介绍了海底的植物颜色多种多样;海底的藻类大小不一,有的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有的则长达二三百米。
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窃窃私语”在这里指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显得有趣味,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有一种神秘感。“免费的长途旅行”是有些贝类的活动特点,这里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有些贝类借助外力活动的特点,既生动又形象。 第24课 火烧云1.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首先要把课文读熟,然后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语进行背诵。
2.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课文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特点。“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这句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千姿百态。“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3.读读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白茫茫绿油油苹果绿柠檬黄半黑半紫半青半黄 第25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裁缝是个慢性子,在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语气要平和一些;顾客是个急性子,读时语速要快一些,语气要急躁一些。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时间 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第一天 什么时候来取衣服 说是明年冬天 第二天 改成夹袄 为您服务,没说的 第三天 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 剪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 又过了一天 改成春装,接上袖子 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
(2)一年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裁缝说:“就在冬天。”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顾客满意地走了。可是第三天他又来了。“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裁缝点点头:“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又过了一天,那顾客再来的时候,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裁缝这回摇头了:“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第27课 漏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较长,默读时既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浏览课文。当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时,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然后老虎驮着贼逃跑时,描写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这部分有意思。老虎和贼第二次去偷驴时,在路上遇见,彼此认为对方就是“漏”,把对方吓昏。这部分也有意思。
2.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老公公,老婆婆,还喂着一头小胖驴。一天晚上,下着小雨。老虎和贼来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想:“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贼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和贼想:“终于甩掉‘漏’了!”雨越下越大。老虎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贼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老虎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吃着干草。老公公和老婆婆抬头看看屋顶——唉, 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部编版四(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 古诗词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 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每一朵花都神气十足地仰起头。每个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块可爱的菜地,种有茄子、黄瓜、辣子、豇豆、草莓等蔬菜水果。从高处往下看,那些蔬菜水果就像一个个精英士兵,你就像那位大将军,准备率领十万精英去攻打敌人的城池。晚上,无数颗星星眨着眼睛,等我们睡着,星星才肯离开……乡下的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哪里的景色都比不上田园风光的美丽。 第3课 天窗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大人们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板,这就是天窗了。为的是在大风大雨,北风呼呼的冬天可以让屋子里有光亮不会像地洞那样黑了。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在这些情况下天窗就是唯一的慰藉了。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扫荡”让我们感受到外面风雨的猛烈。因为我们可以透过这小小的天窗发挥无穷的想象,想象着外面猛烈的风雨,这要比真实的感受大十倍百倍。(2)从那小小的天窗,孩子们可以想象卜落卜落跳的雨滴,还能想象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些从“无”到“有”,从“虚”到“实”都是孩子们从无穷的想象中得来的。 第5课 琥 珀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小男孩发现琥珀呢?为什么在文中作者几次强调了几百万年呢?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一片松树林中,一只小苍蝇正在悠闲地掸着翅膀,这时一只蜘蛛想要把它当作美餐,突然一大滴松脂滴落下来,将两只小生物包在里面,越来越多的松脂滴落下来,形成了松脂球,几千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松脂球成了化石,也就是我们说的琥珀。
3.“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的推测依据是什么。“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根据上下文,找出合理的推测依据,思路清晰,理由充分。 第6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2.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就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3.课文的不少句子表达很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这句话中用到了“大约”,因为恐龙出现的时间是科学家推算出来的,所以句子不能用肯定的词语,“大约”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这一句语言表达准确,这是科学家根据化石状态推测而来的,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小练笔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第7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的新奇体现在哪些方面?纳米技术都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呢?
2.“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选做: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我会用到我们穿的衣服上,我会研制一种不用晾干的衣服。在我们洗完衣服以后,这种纳米材料就会把水分全部吸收蒸发,洗干净的衣服就可以直接穿上了,不需要再晾晒了。 第9课 短诗三首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让我想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情景,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诉说心事,给人温暖安逸的感觉。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第10课 绿2.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诗人笔下的“绿”是春天的树叶、小草等,一阵风吹来,它们随风飘动,仿佛舞者在跳舞,跳出有节奏的舞蹈。
3.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第11课 白 桦2.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挺拔的白桦站立在那里,四周是姗姗来迟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白桦闪着灿灿的金晖。白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虽不具有那种姹紫嫣红的美,可是却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魅力,这样悄无声息,却又让你难以忘怀。选做 竹 石 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活动提示神奇的书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能像一本书,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座神奇的宝库,能像一位老师,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即使你家境贫困,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你在书的王国漫步的身影。多么其乐无穷的书本,可是它装载了,人们一生中的全部美丽! 第13课 猫1.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两句话中的“吧、啊、呢、多么”等语气词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跟它一样。讲了猫的乖巧、贪玩和尽职。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的可爱时也采用了与第1自然段一样的写法。
小练笔:读一读,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说他胆小吧,他的确有时候很害怕虫子,哪怕一只小小的虫子也会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可是,当他看到弟弟被人欺负了,他会马上跳出来挡在弟弟身前,摆出哥哥的姿态,吓跑那些想要欺负弟弟的人。 第14课 母 鸡1.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之前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它总是在那里不停地叫,吵得人心神不宁,它还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直到作者看到母鸡对小鸡雏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不再讨厌母鸡了,反而是对母鸡表现出来的母爱加以赞扬。
2.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负责:时刻警惕,看护鸡雏。“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慈爱:“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3.《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第15课 白 鹅2.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叫声:严肃郑重、引吭大叫、厉声叫嚣。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用鸭的步调急速衬托出鹅的步调从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2)把鹅称作“鹅老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阅读链接:两位作家的笔下的鹅的步态都是从容不迫,吃东西都是不紧不慢的。两篇文章在描写鹅的特点时都很细致,从动作到神态,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这只鹅就在眼前一样。 第16课 海上日出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选做:文章曾经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海上日出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17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运用“要是……准会……”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18课 小英雄雨来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雨来在夜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2)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掩护李大叔 四、与鬼子斗争 五、误以为牺牲 六、雨来巧妙脱险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42自然段还乡河景色的描写作用: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第2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囊萤夜读》:车胤谦逊有礼、勤奋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2.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贫:贫寒弃:放弃 第23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2.“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船长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前后下了两道命令,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和乘客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感受到船长在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 第25课 宝葫芦的秘密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王葆从小就爱听奶奶讲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只要人们遇到困难,宝葫芦就会帮助他解决,拥有了宝葫芦就拥有了幸福。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2.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奶奶给王葆讲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因此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的宝葫芦是自己掘地掘出来的。创编故事:赵六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家里的活计总是比别人家的先干完,干完自己家的活,赵六也不闲着,左邻右舍地去帮忙。他的行为感动了天神,决定奖赏给他一个宝葫芦。有一天,赵六在自己家的地里挖坑浇水,谁知挖着挖着就挖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葫芦,赵六十分纳闷,他把葫芦别在腰上继续干活。中午到了,赵六饿了,心想要是有几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吃那该多好,他刚想完,手上就真的出现了几个肉包子,赵六纳闷极了。他突然想到了今天得到的宝葫芦,于是又想,再来一壶酒吧,就真的出现了一壶酒。赵六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就拿着宝葫芦回到家。后来他就用这个宝葫芦帮助那些穷苦的人。
第26课 巨人的花园1.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花园不同景色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再想想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砌墙前和砌墙后,园子里景色的对比: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砌墙后和拆墙后感受的对比: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啊……”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花园会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因为有了孩子们才会有快乐和幸福。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说说他让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是这个小男孩让巨人懂得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巨人拆掉了围墙,把自己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从此巨人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每天早晨巨人都满心期待地在花园里等待着孩子们归来。孩子们一回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连花草们也露出美丽的笑容来迎接他们。看着花园又重新充满着活力,散发着朝气,这一瞬间,巨人感觉有孩子们很幸福。每一天只要孩子们一有空,就马上来到巨人的花园,嬉笑玩闹,他们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摸来摸去,有的爬到巨人的手上,玩弄他的手指,又跳到他的肚子上翻跟斗,有的在巨人脚上玩躲猫猫,还有的在巨人头上帮他弄掉灰尘与落叶……到处都充满着欢乐。
部编版五(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1)我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有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样美好。(2)黄瓜是有灵性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 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
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诸葛亮一是从大局着想,不愿破坏联吴抗曹的大局;二是夜观天象知道两天后的晚上大雾弥江,草船借箭之计已然胸有成竹。周瑜认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诸葛亮又立下了军令状,这样,周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诸葛亮的罪。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膝这些材料。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阅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人才;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周瑜虽然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而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心胸宽广,大局观强。我还想了解“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阅读链接对应的是课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链接中的语言更加凝练,读起来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让故事的结构变得紧凑。 6.景阳冈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筛酒:斟酒。本文指从壶里往杯子或者碗里倒酒。哨棒:古代防狼的器具,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发出像虎叫的声音,另一头是棒子。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本文主要写了武松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过冈,遇到老虎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然后下冈的故事。
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武松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瞬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断了。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中刻画了武松临危不惊、镇定自若的气魄和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也应当发扬这种精神,现代社会中就缺乏这种面对恶势力时的勇气和胆量。 8.红楼春趣●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主要回忆了儿时如何放风筝和各种风筝的样子,与《红楼趣事》一文比较没有语言描写,没有神态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放风筝的画面。 9.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2)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3) 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心情悲痛。第二部分:虽然很想看看儿子的遗骨,但毛主席最终还是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示例:毛主席认为儿子既然是革命者,就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躯体是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11.军神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语速和语气,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变化。
2.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未用一点麻药,疼痛使他把身下的新床单都抓破了,但是却一声没吭。他钢铁一般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3.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1)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战士们负责,为革命负责。(2)这种痛苦真的是难以忍受啊,但是为了大局我也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倒下,这点困难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讲故事: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每天来我这看病的人很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是冷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眼睛受了伤的人,根据伤口来看应该是枪伤。他伤得很重,但是却依然很镇定,我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军人,而他的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准备要给他做手术了,但是他却提出了不用麻醉的要求。要知道,这么大的手术,不用麻药风险太大,于是我教训了他,认为他这是在胡闹,但是我听了他的理由后,我不得不给他做这个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烦琐,要知道眼睛不比别的地方,而他的伤势又是这样的重。看到他因过度疼痛而失去色彩的嘴唇,用力揪住床单而青筋暴起的双手,我的心里真的很担心他承受不住痛苦而晕倒,可是他却坚强地挺住了,一刀一刀地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绝对是我见过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我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当我得知他就是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的时候,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取得胜利。
●阅读链接文章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只显示部分部编版六(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2.腊 八 粥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从他“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体现了八儿焦急的心理,一个天真、嘴馋的可爱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描写“等粥”这部分详写,“喝粥”这部分略写。对“八儿等妈妈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八儿嘴馋与天真可爱的特点,还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而喝粥部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家人吃粥时的其乐融融。这样写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看”“闻”“吃”等角度写出了腊八粥引人垂涎,美味可口,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示例: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下至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提到饺子,谁不立马口舌生津?把白菜、葱姜、精肉剁碎,加上食盐、香油、醋调和均匀,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在面皮上轻轻捏,一个匀称健美的饺子便诞生了。包完数十个,放入沸水滚滚的锅里,单看它们优美的舞姿,就垂涎欲滴了,何况是,满盘地盛出来,一口一个往嘴里塞呢! 3.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等都是思亲的诗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选做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佳节望月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写了七夕节的习俗;《寒食》写了寒食节的习俗。还有不少古诗也写了传统习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王安石的《元日》等。通过阅读这些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词,不仅让我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相应习俗,提升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还充分感受到古诗的优美凝练,以及古人过传统节日时浓郁的节日氛围。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斫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非常吃力;没事时,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找食物。鲁滨逊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勇敢地生活。鲁滨逊具有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8.匆 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认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融入自己的情感,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这篇抒情散文语言清秀隽永,篇幅短小精悍,是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背诵全文。另外,还应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以便条理清晰地进行背诵课文。
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深化了主题。
3. 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1) 作者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仿写示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习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流逝;发呆的时候,日子从那美丽的风景中飘过;骑车的时候,日子从耳边呼呼的风声中过去。
9.那个星期天1.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的热切盼望、等待过程中的焦急无奈、最后的失望委屈。
2.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1)“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作者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了“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这种心情。(2)表现了“我”知道不可能出去以后失望、难过的心情。从环境和声音的描写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从侧面描写更能反映出“我”的失望与悲伤。
3.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不同点:《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 10.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根据书中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诵。在熟读背诵《竹石》的基础上,默写古诗,做到正确书写,没有错别字,不加字,不丢字。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1.十六年前的回忆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动摇,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他用“安定”“沉着”感染着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赵一曼:1935 年 11 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的帮助下,她于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军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 12.为人民服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 自然段。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另外,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第 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第 3 自然段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的。
4.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获得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 月 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14.文言文二则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孔子不能决也。善:善于,擅长。之:指弈秋的教导。决:判断。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学 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近些。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句话是说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2)给我的启发是:只有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1)第一个事例是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并制成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将蚯蚓的分布写进书中,并对地质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证实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2)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都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演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却因为演讲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和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工、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应该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千万要记住“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乃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若能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出发,必定能获得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浪费,而是说:“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他们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16.表里的生物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默读就是无声阅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不必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我们默读课文时,应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小声叨念,“出声”则会影响阅读速度,“用手指文章”则影响眼睛的扫视幅度。另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默读速度。(2)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1)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2)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3)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这样的句子还有: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示例: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好不容易,“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部编版语文1-9年级(上册)资料汇编部编版语文1-9年级(下册)资料汇编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部编版二(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课 古诗两首
2.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2课 找春天
1.朗读课文。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春天像小姑娘,她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嫩绿的眉毛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熟练地弹奏着动人的音乐,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2.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第一句话中,“探”字把“小草”写活了,“眉毛”写出了春天的生机。朗读时把小草当成一个调皮的孩子,用上扬的语调把春天灵动的气息读出来。第二句话中,“看”“听”“闻”“触”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述春天来临时的景象。重读“看”“听”“闻”“触”。带着兴奋、喜悦的语气来读,读出对春天浓浓的喜爱之情。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
小鸟在枝头唱歌,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小草铺满了大地,那是春天的衣服吧?
小燕子在空中翻飞,那是春天的文字吧?
第3课 开满鲜花的小路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1: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有一条弯弯的小路。
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村子外面有一条明亮的小河_。
例2: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长着一大丛绿油油的灌木。
山坡长着一大片嫩绿的小草。
小路上走着一群快乐的动物_。
3.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美好的礼物?联系生活,说一说还有哪些是“美好的礼物”?
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
第4课 邓小平爷爷植树
2.默读第3自然段。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邓爷爷植树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先挖坑,再精心地挑选树苗,然后挥锹填土,最后仔细一看树苗不直,就又把树苗扶正。
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年迈 晶莹 寻觅
我是用查字典的方法和请教老师、家长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的。
3.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在雨中抱着孩子,一步一滑地行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行走着。汗水从他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第6课 千人糕
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要经过种植水稻、收割水稻、把大米磨成粉、加糖制作等劳动。
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我们穿的棉布衣服,需要农民伯伯种植棉花,采摘后要有工人来加工棉花,再纺织成线,用线织成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
第7课 一匹出色的马
1.读句子,体会妹妹的变化,再说说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当妹妹走不动的时候,她提出了让妈妈抱的请求,而当爸爸把柳条给妹妹的时候,妹妹就高兴地骑着“马”回家了,由疲劳变得兴奋。那是因为“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识字2 传统节日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爸爸妈妈带我回了农村老家。这一天晚上,奶奶在院子里摆一张饭桌,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瓜果,全家围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说说工作、学习的事,其乐融融。供完月神以后,妈妈就把最大的一个月饼切成五份,分给大家吃。月饼吃到嘴里酥酥的、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示例:彝(yí)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
把节,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民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杀牲祭祖,进行斗牛、摔跤、赛马等活动。晚上举大行篝(gōu)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识字3 “贝”的故事
3.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古时候的镜子是用金属铜做的,“镜”的偏旁是“钅”,表示与金属有关。狭
义的“珠宝”单指玉石制品,所以,带有偏旁“王”的字多与玉石有关。
识字4 中国美食
1.读一读,说说制作哪些食物时需用到这些方法。
炒 烤 烧 爆 炖 炸 煎 蒸 煮
这些词表示烹调食物的方法,如煮饺子、清蒸甲鱼、西红柿炒鸡蛋等。如果不会,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再说说你的发现。
灶 焰 烫 煲 焦 烹
“灶、焰”的部首是火字旁,“烫、煲”的部首是火字底,“焦、烹”的部首是
四点底(灬、),“灬、”是“火”的变形。因此,这六个字的意思都与“火”有关。
第8课 彩色的梦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画了大块的草坪、大朵的野花、大片的天空,画了森林里的雪松和小鸟,画了小屋和天上的红太阳。
2.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脚尖滑过的地方
大片的油菜花,黄了;
大个的果子,红了
大片的田野,绿了
五—颜—六—色!
第9课 枫树上的喜鹊
1.默读课文。文中反复说“我喜欢”,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我”喜欢高大的枫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窝,喜欢喜鹊窝里的喜鹊。
2.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要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喜鹊阿姨叼来了虫子,喜鹊弟弟一定想吃虫子,所以他们可能会说:“我要吃,我要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了喜鹊弟弟的嘴里,接着她可能会说:“吃吧,吃吧,不要着急!”第12课 寓言二则
1.朗读课文。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圈。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读一读,说说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第一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知道了修羊圈的重要性,急忙去堵窟窿。
第二组中,下句比上句多了“焦急地”这个词语,写出了那个人希望禾苗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发奋学习,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两三岁就让孩子练习体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影响了身体的发育,这就是“揠苗助长”。第13课 画杨桃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后哈哈大笑,说“我”画的不是杨桃,而是五角星。老师看到后没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并让嘲笑“我”的同学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让他们接受教育,明白道理。第14课 小马过河
3.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第一个说法中,说老牛和松鼠撒谎是错误的。因为老牛和松鼠的身高是不一样的,老牛高大,在河里就感到河水浅;松鼠矮小,并且河水曾淹死过他的一个同伴,所以他认为河水很深。因此他们都没有撒谎,只是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第二个说法是正确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向他人请教,这样可少走弯路。第三个说法是正确的。别人的经验是别人得出的看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尝试。第四个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别人的话都不可信,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尝试。有的事情是有危险的,我们就不要去尝试。第15课 古诗二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一句:阳光下那无边无际的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绿叶间,红艳艳的荷花在风中摇摆,真是美极了!
第二句:黄鹂在翠柳间鸣叫,白鹭飞上了蓝天,黄、绿、白、青,多么明快的颜
色,让我们心情非常愉悦。
第16课 雷雨
1.朗读课文。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背诵课文。
雷雨前:乌云满天,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来了一阵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吓得慌忙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树、房子都看不清了,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雷雨后:空气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青蛙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池塘里水满了。第17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课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晴天,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晚上,可以靠北极星找到南北,北极星在的方向就是北方;阴雨天,可以让大树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冬天,还可以靠沟渠里的积雪分清南北,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选做: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围的人。
冬天常常刮北风,风吹来的方向一般就是北方。还可以通过看太阳能板的朝向辨别方向,太阳能板一般朝向南方。第18课 太空生活趣事多
1.朗读课文。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文中共写了四件趣事。一是睡觉的趣事,为了不飘到别处去,要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二是喝水的趣事,为了喝到水,要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三是走路的趣事,为了不飘到空中,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四是洗澡的趣事,为了让水冲下来,要把浴室做成密封的浴桶或浴罩,航天员的双脚也要固定。第19课 大象的耳朵
2.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大象的话:①“我生来就是这样啊。”②“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③“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大象开始觉得自己的耳朵生来就这样的,小兔子的话,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便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但耳朵竖起来后,烦恼也来了。最后大象还是觉得让耳朵耷拉着好。3.“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比如,小明短跑很好,在百米赛跑中能跑出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不如他跑得快,但我画画很好。所以,我不可以为了练习跑步而放弃画画的特长。第20课 蜘蛛开店
2.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讲给大家听。
蜘蛛蔫头耷脑地坐在网上,他非常苦闷,觉得大家都在开他的玩笑。一天,猴子在树上荡秋千,蜘蛛把自己的烦恼讲给猴子听,猴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还想开什么店?招牌我来写。”蜘蛛说:“我重新开一家口罩编织店吧。”猴子说:“好的,招牌上写‘口罩编织店,按编织所需时间收费,一小时收费一元’。”从此,蜘蛛的口罩编织店生意兴隆。蜘蛛从心里佩服小猴子的招牌写得好。第21课 青蛙卖泥塘
2.说一说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青蛙听从老牛的建议,在泥塘的周围种上了小草;听了野鸭的建议,引入了泉水;又听从了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的建议,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最后泥塘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泥塘变得非常美,所以他不卖泥塘了。选做:青蛙最后吆喝了些什么?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青蛙最后吆喝:“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书包:多好的书包!外形像一扇门,颜色像天空,还有一只可爱的加菲猫时刻陪伴着你。它有两层,第一层可以用来装铅笔盒,里面有几个小袋子,可以装一些小东西。第二层可以用来装语文书、数学书等。第二层也有几个袋子,可以用来装本子、试卷等。书包的背面有一个拉杆,底部有四个轮子,就算装满东西,拉起来也一点儿不费力……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2.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那些小河里/捉鱼,/摸螃蟹?/可曾在那片树荫下/燃起篝火,/跳起舞蹈?
第24课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小树迎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大公鸡在早晨打鸣,饿了在地上找虫子吃,晚上休息;猫头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第25课 羿射九日
2.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了,人类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羿决心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3.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
我觉得羿用弓箭射太阳的情节很神奇。天空那么高,羿一箭就能把挂在高空的一个太阳射下来,多神奇啊!部编版三(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可下载)
第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 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2.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偏正式词语,前面的词修饰后面的词。形式是:形容词+名词,即中心语被修饰语修饰。壮丽的山河伟大的人民尊敬的长辈漂亮的蝴蝶崎岖的道路明媚的春光金灿灿的果实俊俏的脸庞。
3.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3)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4)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第3课 荷花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下面的词语。背诵第2~4自然段。(1)朗读指导: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也来到公园看荷花,体验入画的美好心境。朗读时,要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姿态美,表现出喜爱荷花的感情。(2)“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这些词语中,前两个要注意儿化音的读法:“花瓣儿”读时要去掉韵尾加卷舌动作;“花骨朵儿”读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后两个词要注意轻声的读法:“莲蓬”和“衣裳”这两个词中第二个字要读得又轻又短。(3)背诵指导:背诵时应先理解段落内容,以便记忆。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满池的荷花色彩明艳,开得美丽多姿,而彩色的笔画出的画面也是色彩明丽的;荷花又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亲眼所见,随风舞动,从这些地方体会到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幅活的画”。
3.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荷叶的茂盛和荷叶碧绿以及又大又圆的特点。(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形态美。
4.小练笔: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练笔指导(1)描写有序,条理清楚。按一定顺序写,文章才会显得条理清楚。写喜欢的植物,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才能显得有条不紊。(2)抓住特征,细致描绘。要抓住喜欢的植物的特色重点来写。可以细致观察,抓住植物的颜色、味道、姿态等来重点写,也可以抓住它们的动态和静态展开细致的描写,将植物处于静态与动态时的特征和谐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3)巧用修辞,适当想象。在描写植物的时候,可以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出色。除了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外,我们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想象。我们一走进公园大门就闻到一阵阵的清香。放眼望去,婀娜多姿的秋菊已经开了不少,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菊花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头碰头,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昂着头,像是在听人们的赞扬;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向太阳挥手。
第5课 守株待兔1.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1)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其次,要注意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是“因/释其耒/而守株”。(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背诵。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那个农夫不好好劳动,幻想凭运气过好日子。他把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最后他既没有得到兔子,又荒废了自己的田地,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3.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这个人行驶的方向错了,还固执己见,不听朋友的劝告。
第6课 陶罐和铁罐1.默读课文。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奚落、嘲笑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锈土。
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可以看出陶罐谦虚,为人处事和谐。而铁罐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讽刺挖苦别人。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明白了:与人相处要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人要宽容,要互相尊重。陶罐最后成了文物,让我们想到有的人外表并不华丽,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却非常美好,所以他们能经得起挫折和时间的打磨。
4.读读“阅读链接”,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北风和铁罐都骄傲自大,不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 第7课 鹿角和鹿腿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朗读课文时,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鹿的惊讶,对鹿角的喜爱与赞美,对四条腿的不满,遇到狮子时的毫不犹豫以及险些丧命时的感叹。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有一只鹿,在池塘边喝水时,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禁欣赏起自己的角:“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当看到自己的四条腿时,又不禁抱怨起来:“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当一头狮子逼近鹿时,它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狮子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猛扑过来,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鹿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它狮口逃生!
3.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我赞成第二种说法,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因为鹿角让鹿更美丽,鹿腿使鹿更善于奔跑,让鹿更能适应大自然的生活。 第9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第10课 纸的发明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1)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2)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帛,太贵,不能普及。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蔡伦改进的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第11课 赵州桥1.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1)抄写课文时字迹要工整,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要抄写正确。(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是刻画的精美图案来写赵州桥的“美观的”。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赵县,光临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墙,用以阻隔敌骑的行动。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第13课 花钟1.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文中重点句子练习朗读,读好文中的排比句、疑问句,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抓住每种花开放的时间、颜色或形状等特点进行背诵。2.默读第1~2自然段。分别说说这两段话的大意。第1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第2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
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4.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清晨六点左右,龙葵花张开白色的五角星似的小手;下午五点,俏丽的紫茉莉慢慢地打开它那娇嫩的花瓣;剪秋罗在晚上七点绽开了笑脸! 第14课 蜜蜂1.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抓蜜蜂放纸袋里;叫女儿在蜂窝旁等;做记号放蜜蜂出来。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1.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我拿作业的时候,另一个我正在收拾作业。我爬楼的时候,另一个我在上楼。我趴在窗台看星空,他也在看星空。这一边是冬天下雪,那一边是夏天下雪等。
2.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和同学交流,看谁想得更奇妙。另一边的小动物都会说话,能和人类沟通。那里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那边没有自然灾害,人们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还有当作者饿了,看小动物吃东西流口水时,小动物们的各种猜测也特别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故事的结尾想象妈妈一早就知道“我”的秘密时的感动。
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我要变成一片小雪花,雪夜里,我随着风翩翩起舞,四处飘荡,飘过每一个地方,飘过每一个角落……调皮的我们有时候落在马路上,让马路上的行人顿时战战兢兢,走不好就会滑个大跟头。让骑车的人也不得不下车行走,不然会摔倒,所以要特别小心呀! 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便成了雪堆,孩子们把我们堆成了雪人,给我们穿衣戴帽,配上红辣椒嘴、胡萝卜鼻子……让我们更漂亮。 第18课 童年的水墨画1.朗读课文。背诵《溪边》。(1)朗读课文是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识记成果的主要途径。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溪边》。首先要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进行背诵。
2.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溪边:看到了钓鱼的孩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流动了起来,水中的人影碎了,鱼跳跃着,孩童欢笑着。江上:看到了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银牙。林中:看到了刚刚经过雨水洗过的松林,各种蘑菇蓬勃地挤出地面,孩子们笑着闹着成群结队地采蘑菇,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欢乐。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是:人在溪水中的倒影被溪水染上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春天的溪水是绿色的。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意思是:只看见一个个戴着像蘑菇一样的斗笠的孩子们。 第19课 剃头大师1.朗读课文。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老剃头师傅剃头时小沙总是觉得一会儿痛一会儿痒,跟受刑一样。小沙却央求“我”给他剃头,还愿意付“我”钱,即使“我”剪得参差不齐他也夸“我”是剃头大师。
2.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剃头大师”是“我”,“害人精”是老剃头师傅。因为小沙不爱去理发店剃头,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叫谁“害人精”,因为“我”没有给小沙弄痛,所以他觉得“我”像“剃头大师”。(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里的“优秀”是反语。“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小沙对“我”剃头的要求是只要不剪破耳朵就可以,可以看出小沙很小,天真可爱,对自己的发型没有任何要求。
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非常吸引人。单看题目以为是介绍一位非常擅长剃头的人,让读者非常有兴趣读下去,读完课文才发现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这个题目非常有意思。 第20课 肥皂泡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过程: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2.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从颜色的角度来表现肥皂泡的美丽:轻盈飘逸、清澈透明的“球面”上反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而且不停地乱转,给人一种奇异的美。
这样的句子还有:“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形状的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极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们的美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所以作者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3.小练笔。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
这些句子中作者描写了雨后的水洼、夜空的群星以及夏日的绿荫,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习以为常的事物,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奇妙。
清晨,溪流是那样的冰冷、清澈,宛如一 条正在慢慢移动的蚂蚁军队。有时,那些调皮的孩子们,将一些鹅卵石扔进溪流里,那清脆的“咕咚”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那流淌的溪水中了。当雨点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时,那溪流就变得更欢快了。一天结束了,太阳的余晖映照在溪流上,似一条长长的金链子,弯弯曲曲地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房子。
第23课 海底世界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课文通过描写海底的环境、海底的动物、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藏来表现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从这两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2.在课文中找找下面的句子在哪个自然段,说说那段话是怎样把这个意思写清楚的。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第4、5自然段,是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第4自然段是围绕“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来写的,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贝类的活动特点。第5自然段是围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这句话描写的,介绍了海底的植物颜色多种多样;海底的藻类大小不一,有的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有的则长达二三百米。
3.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窃窃私语”在这里指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显得有趣味,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有一种神秘感。“免费的长途旅行”是有些贝类的活动特点,这里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有些贝类借助外力活动的特点,既生动又形象。 第24课 火烧云1.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1)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首先要把课文读熟,然后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语进行背诵。
2.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了解的。课文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的特点。“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特点。“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这句话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千姿百态。“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这句话写出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3.读读下面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白茫茫绿油油苹果绿柠檬黄半黑半紫半青半黄 第25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人物性格特点。裁缝是个慢性子,在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点,语气要平和一些;顾客是个急性子,读时语速要快一些,语气要急躁一些。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
(2)一年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裁缝说:“就在冬天。”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裁缝答应了:“为您服务,没说的!”顾客满意地走了。可是第三天他又来了。“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裁缝点点头:“剪袖子,只要咔嚓咔嚓两剪子,好办得很,没问题。”又过了一天,那顾客再来的时候,顾客说:“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裁缝这回摇头了:“接上去的袖子多难看啊。”顾客泄气了。但裁缝又拍拍他的肩,说:“您放心,凭我的手艺,不用接袖子也能给您做出一件最漂亮的春装。”裁缝解释说,“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第27课 漏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较长,默读时既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学会浏览课文。当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时,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然后老虎驮着贼逃跑时,描写了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和动作,这部分有意思。老虎和贼第二次去偷驴时,在路上遇见,彼此认为对方就是“漏”,把对方吓昏。这部分也有意思。
2.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老公公,老婆婆,还喂着一头小胖驴。一天晚上,下着小雨。老虎和贼来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在里屋说起话来,老虎和贼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老虎和贼想:“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贼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前边有棵歪脖老树,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和贼想:“终于甩掉‘漏’了!”雨越下越大。老虎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贼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老虎走到了歪脖老树跟前。贼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天快亮了,小胖驴在驴圈里吃着干草。老公公和老婆婆抬头看看屋顶——唉, 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部编版四(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 古诗词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 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每一朵花都神气十足地仰起头。每个人家的门前都有一块可爱的菜地,种有茄子、黄瓜、辣子、豇豆、草莓等蔬菜水果。从高处往下看,那些蔬菜水果就像一个个精英士兵,你就像那位大将军,准备率领十万精英去攻打敌人的城池。晚上,无数颗星星眨着眼睛,等我们睡着,星星才肯离开……乡下的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哪里的景色都比不上田园风光的美丽。 第3课 天窗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大人们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板,这就是天窗了。为的是在大风大雨,北风呼呼的冬天可以让屋子里有光亮不会像地洞那样黑了。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在这些情况下天窗就是唯一的慰藉了。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扫荡”让我们感受到外面风雨的猛烈。因为我们可以透过这小小的天窗发挥无穷的想象,想象着外面猛烈的风雨,这要比真实的感受大十倍百倍。(2)从那小小的天窗,孩子们可以想象卜落卜落跳的雨滴,还能想象会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这些从“无”到“有”,从“虚”到“实”都是孩子们从无穷的想象中得来的。 第5课 琥 珀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小男孩发现琥珀呢?为什么在文中作者几次强调了几百万年呢?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一片松树林中,一只小苍蝇正在悠闲地掸着翅膀,这时一只蜘蛛想要把它当作美餐,突然一大滴松脂滴落下来,将两只小生物包在里面,越来越多的松脂滴落下来,形成了松脂球,几千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松脂球成了化石,也就是我们说的琥珀。
3.“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的推测依据是什么。“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根据上下文,找出合理的推测依据,思路清晰,理由充分。 第6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2.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两亿四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就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所以恐龙的一支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3.课文的不少句子表达很准确,如“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这句话中用到了“大约”,因为恐龙出现的时间是科学家推算出来的,所以句子不能用肯定的词语,“大约”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这一句语言表达准确,这是科学家根据化石状态推测而来的,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小练笔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第7课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1.朗读课文,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交流。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的新奇体现在哪些方面?纳米技术都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呢?
2.“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选做: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发挥想象说一说。我会用到我们穿的衣服上,我会研制一种不用晾干的衣服。在我们洗完衣服以后,这种纳米材料就会把水分全部吸收蒸发,洗干净的衣服就可以直接穿上了,不需要再晾晒了。 第9课 短诗三首2.“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让我想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情景,我依偎在母亲身边,诉说心事,给人温暖安逸的感觉。
3.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4.第3首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个“风雨”是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是诗人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第10课 绿2.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诗人笔下的“绿”是春天的树叶、小草等,一阵风吹来,它们随风飘动,仿佛舞者在跳舞,跳出有节奏的舞蹈。
3.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宗璞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第11课 白 桦2.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挺拔的白桦站立在那里,四周是姗姗来迟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白桦闪着灿灿的金晖。白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虽不具有那种姹紫嫣红的美,可是却这样默默地奉献着它的魅力,这样悄无声息,却又让你难以忘怀。选做 竹 石 郑 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活动提示神奇的书没有一座明亮的灯塔,能像一本书,为我们指引人生的道路。没有一座神奇的宝库,能像一位老师,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即使你家境贫困,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你在书的王国漫步的身影。多么其乐无穷的书本,可是它装载了,人们一生中的全部美丽! 第13课 猫1.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两句话中的“吧、啊、呢、多么”等语气词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课文还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跟它一样。讲了猫的乖巧、贪玩和尽职。第4自然段,在写小猫的可爱时也采用了与第1自然段一样的写法。
小练笔:读一读,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说他胆小吧,他的确有时候很害怕虫子,哪怕一只小小的虫子也会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可是,当他看到弟弟被人欺负了,他会马上跳出来挡在弟弟身前,摆出哥哥的姿态,吓跑那些想要欺负弟弟的人。 第14课 母 鸡1.默读课文,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之前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它总是在那里不停地叫,吵得人心神不宁,它还欺侮最忠厚的鸭子。直到作者看到母鸡对小鸡雏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就不再讨厌母鸡了,反而是对母鸡表现出来的母爱加以赞扬。
2.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负责:时刻警惕,看护鸡雏。“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慈爱:“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辛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
3.《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比一比,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在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作者从始至终表达的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第15课 白 鹅2.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叫声:严肃郑重、引吭大叫、厉声叫嚣。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昂首大叫。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1)用鸭的步调急速衬托出鹅的步调从容,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2)把鹅称作“鹅老爷”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阅读链接:两位作家的笔下的鹅的步态都是从容不迫,吃东西都是不紧不慢的。两篇文章在描写鹅的特点时都很细致,从动作到神态,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这只鹅就在眼前一样。 第16课 海上日出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多么壮观,多么辉煌。
选做:文章曾经多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太阳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其中有一句:“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其中的“冲破”和“跳”使用得恰到好处,把海上日出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17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默读由外洞进内洞的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运用“要是……准会……”的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18课 小英雄雨来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1)雨来在夜校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思想基础。(2)雨来生活在一个革命家庭中,爸爸妈妈是他学习的榜样。(3)雨来机智勇敢,游泳本领高超,这是他成为小英雄的客观条件。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掩护李大叔 四、与鬼子斗争 五、误以为牺牲 六、雨来巧妙脱险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42自然段还乡河景色的描写作用: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第21课 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依然像玉壶里的冰心那样晶莹纯洁。”表现出诗人品行高洁,为官清正,绝不随波逐流的人生信念。“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表现了守边将士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囊萤夜读》:车胤谦逊有礼、勤奋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2.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贫:贫寒弃:放弃 第23课 “诺曼底号”遇难记2.“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船长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前后下了两道命令,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和乘客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感受到船长在危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 第25课 宝葫芦的秘密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王葆从小就爱听奶奶讲的故事,在奶奶的故事中,宝葫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只要人们遇到困难,宝葫芦就会帮助他解决,拥有了宝葫芦就拥有了幸福。所以王葆也想要一个宝葫芦。
2.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奶奶给王葆讲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因此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的宝葫芦是自己掘地掘出来的。创编故事:赵六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家里的活计总是比别人家的先干完,干完自己家的活,赵六也不闲着,左邻右舍地去帮忙。他的行为感动了天神,决定奖赏给他一个宝葫芦。有一天,赵六在自己家的地里挖坑浇水,谁知挖着挖着就挖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葫芦,赵六十分纳闷,他把葫芦别在腰上继续干活。中午到了,赵六饿了,心想要是有几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吃那该多好,他刚想完,手上就真的出现了几个肉包子,赵六纳闷极了。他突然想到了今天得到的宝葫芦,于是又想,再来一壶酒吧,就真的出现了一壶酒。赵六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就拿着宝葫芦回到家。后来他就用这个宝葫芦帮助那些穷苦的人。
第26课 巨人的花园1.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巨人花园不同景色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再想想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砌墙前和砌墙后,园子里景色的对比: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对比: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砌墙后和拆墙后感受的对比: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啊……”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花园会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因为有了孩子们才会有快乐和幸福。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说说他让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是这个小男孩让巨人懂得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巨人拆掉了围墙,把自己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从此巨人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练笔: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每天早晨巨人都满心期待地在花园里等待着孩子们归来。孩子们一回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连花草们也露出美丽的笑容来迎接他们。看着花园又重新充满着活力,散发着朝气,这一瞬间,巨人感觉有孩子们很幸福。每一天只要孩子们一有空,就马上来到巨人的花园,嬉笑玩闹,他们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摸来摸去,有的爬到巨人的手上,玩弄他的手指,又跳到他的肚子上翻跟斗,有的在巨人脚上玩躲猫猫,还有的在巨人头上帮他弄掉灰尘与落叶……到处都充满着欢乐。
部编版五(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1)我感受到了一切都是充满活力的,都有梦幻般的色彩,一切都是那样美好。(2)黄瓜是有灵性的,能做得了自己的主,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 5.草船借箭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
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诸葛亮一是从大局着想,不愿破坏联吴抗曹的大局;二是夜观天象知道两天后的晚上大雾弥江,草船借箭之计已然胸有成竹。周瑜认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诸葛亮又立下了军令状,这样,周瑜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治诸葛亮的罪。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膝这些材料。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阅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人才;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周瑜虽然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而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心胸宽广,大局观强。我还想了解“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4.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的段落,感受语言的特点。阅读链接对应的是课文最后的三个自然段,链接中的语言更加凝练,读起来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也让故事的结构变得紧凑。 6.景阳冈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筛酒:斟酒。本文指从壶里往杯子或者碗里倒酒。哨棒:古代防狼的器具,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发出像虎叫的声音,另一头是棒子。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本文主要写了武松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过冈,遇到老虎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然后下冈的故事。
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武松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瞬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断了。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中刻画了武松临危不惊、镇定自若的气魄和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也应当发扬这种精神,现代社会中就缺乏这种面对恶势力时的勇气和胆量。 8.红楼春趣●阅读链接林庚的《风筝》主要回忆了儿时如何放风筝和各种风筝的样子,与《红楼趣事》一文比较没有语言描写,没有神态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放风筝的画面。 9.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反复诵读,边诵读边想象画面,并借助画面,深入理解课文。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2)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3) 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心情悲痛。第二部分:虽然很想看看儿子的遗骨,但毛主席最终还是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示例:毛主席认为儿子既然是革命者,就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死后躯体是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11.军神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语速和语气,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变化。
2.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曾经当过军医,根据伤口就能判断出来;刘伯承受了这么重的伤,还能如此镇定从容,这是一名军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也可以判断出来。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未用一点麻药,疼痛使他把身下的新床单都抓破了,但是却一声没吭。他钢铁一般的意志,深深地打动了沃克医生,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3.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1)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战士们负责,为革命负责。(2)这种痛苦真的是难以忍受啊,但是为了大局我也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倒下,这点困难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讲故事: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每天来我这看病的人很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是冷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眼睛受了伤的人,根据伤口来看应该是枪伤。他伤得很重,但是却依然很镇定,我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军人,而他的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准备要给他做手术了,但是他却提出了不用麻醉的要求。要知道,这么大的手术,不用麻药风险太大,于是我教训了他,认为他这是在胡闹,但是我听了他的理由后,我不得不给他做这个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烦琐,要知道眼睛不比别的地方,而他的伤势又是这样的重。看到他因过度疼痛而失去色彩的嘴唇,用力揪住床单而青筋暴起的双手,我的心里真的很担心他承受不住痛苦而晕倒,可是他却坚强地挺住了,一刀一刀地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绝对是我见过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我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当我得知他就是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的时候,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取得胜利。
●阅读链接文章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只显示部分部编版六(下)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北京的春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在处理详略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元宵”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作者这样写使得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更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春节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小年到来的时候,我总要缠着爸爸到街上买爆竹,这天傍晚就可以燃放一部分烟花爆竹了,可以说我们孩子的春节从这天就开始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可以到街上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除夕之夜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年夜饭前,我们把鞭炮拿出一大部分,尽情地燃放,放完鞭炮之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特别融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老舍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杂拌儿称为“零七八碎儿”;称风筝、空竹、口琴为“玩意儿”;“闲在”指的是闲暇的时间, 通俗幽默、明白如话,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读起来犹如一位长者话家常、讲故事一般亲切有味。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语言通俗直白,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井然有序,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俗白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热爱。 2.腊 八 粥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从他“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情形,体现了八儿焦急的心理,一个天真、嘴馋的可爱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描写“等粥”这部分详写,“喝粥”这部分略写。对“八儿等妈妈煮腊八粥”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写出了八儿嘴馋与天真可爱的特点,还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疼爱,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塑造了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而喝粥部分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家人吃粥时的其乐融融。这样写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看”“闻”“吃”等角度写出了腊八粥引人垂涎,美味可口,体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示例: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家,下至刚会走路的小朋友,提到饺子,谁不立马口舌生津?把白菜、葱姜、精肉剁碎,加上食盐、香油、醋调和均匀,用筷子夹起一团放在面皮上轻轻捏,一个匀称健美的饺子便诞生了。包完数十个,放入沸水滚滚的锅里,单看它们优美的舞姿,就垂涎欲滴了,何况是,满盘地盛出来,一口一个往嘴里塞呢! 3.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迢迢牵牛星》表面上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实则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借天上的爱情悲剧来表现人间爱情的相思悲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不满,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等都是思亲的诗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选做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佳节望月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写了七夕节的习俗;《寒食》写了寒食节的习俗。还有不少古诗也写了传统习俗,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王安石的《元日》等。通过阅读这些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词,不仅让我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相应习俗,提升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且还充分感受到古诗的优美凝练,以及古人过传统节日时浓郁的节日氛围。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斫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进行得非常吃力;没事时,在岛上各处走走,为自己寻找食物。鲁滨逊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勇敢地生活。鲁滨逊具有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8.匆 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认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然后多读几遍,融入自己的情感,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这篇抒情散文语言清秀隽永,篇幅短小精悍,是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试着背诵全文。另外,还应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以便条理清晰地进行背诵课文。
2.课文中有两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出来读读,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一连串的发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三个问句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文中一连串的问句像一条线,在全文中巧妙地起到了牵引情感的作用,层层紧扣,深化了主题。
3. 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读了课文,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 3 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1) 作者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2)仿写示例: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习的时候,日子从书本里流逝;发呆的时候,日子从那美丽的风景中飘过;骑车的时候,日子从耳边呼呼的风声中过去。
9.那个星期天1.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的热切盼望、等待过程中的焦急无奈、最后的失望委屈。
2.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和声音?)(1)“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作者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了“我”盼着妈妈早点儿洗完衣服带“我”出去玩的这种心情。(2)表现了“我”知道不可能出去以后失望、难过的心情。从环境和声音的描写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从侧面描写更能反映出“我”的失望与悲伤。
3.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匆匆》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不同点:《匆匆》一文作者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则是通过多处的心理描写,运用反衬的表现手法,“我”在等待中的孤寂、落寞、痛苦以及母亲想带“我”去玩却又分身乏术的无奈、焦急、惶惑就是在这些真切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中让我们感同身受。 10.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根据书中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诵。在熟读背诵《竹石》的基础上,默写古诗,做到正确书写,没有错别字,不加字,不丢字。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1)《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竹石》借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2)这三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这三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马诗》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骨碎身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1.十六年前的回忆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了父亲被捕前烧掉文件和书籍,以及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残暴,父亲的处变不惊;接着写了法庭上父亲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遇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大钊在法庭上的表现: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是他毫不动摇,依旧坚定;面对家人的时候,他用“安定”“沉着”感染着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
3.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动作、外貌和语言,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类似的句子:“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不但毫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哭喊而悲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4.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父亲牺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复强调了父亲遇害的日子,这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照应关系。这样写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悲痛心情。
5.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李大钊、刘胡兰、董存瑞,还有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和同学交流。赵一曼:1935 年 11 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的帮助下,她于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第三天凌晨被日军追上,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杨靖宇: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一条好汉!” 12.为人民服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3 自然段。背诵课文要建立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另外,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也有助于我们背诵。第 2 自然段是关于死的意义和价值的论述。第 3 自然段是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提高勇气、克服困难、互相爱护、搞好团结,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就改正;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四句话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句与句之间是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的侧面展开论述的。
4.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就一直担任政府总理。他以崇高的品格,获得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 年 1 月 8 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 月 11日,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每个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国难当头,那些为了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他们的死的意义是重大的,甚至远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镌刻进民族魂,被后代永远铭记。这一句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的伟大品质。
14.文言文二则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首先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然后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最后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思援弓缴而射之。孔子不能决也。善:善于,擅长。之:指弈秋的教导。决:判断。
3.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学 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辩不休,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一些,而正午时近些。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正午就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的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这句话是说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2)给我的启发是:只有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发现真理。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的?(1)第一个事例是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并制成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将蚯蚓的分布写进书中,并对地质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证实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2)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都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3.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演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美国第 16 任总统林肯却因为演讲而成名。他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对演讲和口才的刻苦练习,并做到多看、多听。他年轻时当过农民、伐木工、店员、邮电员以及土地测量员等等。为了成为一名律师,他常常徒步 30 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家、演说家的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林和玉米地反复练习演讲。演讲的成功使林肯终于成为一名雄辩的律师。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应该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千万要记住“功夫不负有心人”。失败乃成功之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你若能从挫折中站起来,重新出发,必定能获得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浪费,而是说:“ 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古今中外,有许多成功者的事例,他们都是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仅应当成为我们喜爱的一句格言,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16.表里的生物1.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默读就是无声阅读,是用大脑直接感受文字的意思,而不必将文字转化为声音。我们默读课文时,应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小声叨念,“出声”则会影响阅读速度,“用手指文章”则影响眼睛的扫视幅度。另外,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默读速度。(2)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2.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1)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2)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3)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这样的句子还有: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3.选做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示例: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好不容易,“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中小学下册精品资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新统编版1-9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件(第一套)
编版语文7-9年级下册 教案课件备课(第二套)7-9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备课资源(第三套)统编语文7-9年级下册课件教案优质课(第四套)语文1-6年级下册第1-4单元语文园地练习
(持续更新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微课视频全册汇总
新统编版1-9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件(第一套)
编版语文7-9年级下册 教案课件备课(第二套)7-9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学备课资源(第三套)统编语文7-9年级下册课件教案优质课(第四套)语文1-6年级下册第1-4单元语文园地练习
精品资源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后发送消息“参考答案”即可直接领取更多电子版资料
精品资源领取方式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后发送消息“参考答案”即可直接领取更多电子版资料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后发送消息“参考答案”即可直接领取更多电子版资料
请点亮“在看” 查看更多精品资源!
请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