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峥“解甲归田”,这个赛道有什么魔力?| IIR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文 | 方圆编辑 | 白曼出品:机构投资者评论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3月17日,科技圈素有哲学家之称的黄峥,在长久地仰望星空之后,突然大手一挥,决定从电商三国杀的洪流中抽离出来,亲自下场去研究食品科学,脚踏实地去摸一摸拼多多10年后路上的石头。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但熟悉拼多多的人知道,对于这家从田间地头长出来的电商巨头来说,上游农业生态可谓是生存之本。如今,随着食品科学领域前沿技术的进化,整个农业生态价值链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




大佬身上的烟火气与科技感



在每一次技术浪潮中抢先攻占制高点,早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识,这场农业变革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将农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近年来不断向农业生态源头探索,又是举办农业科技大赛,又是捐建农业创新实验室,又是成立繁星科学基金会,忙得不亦乐乎的拼多多。

 

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科技大佬可不止黄峥一个,单是养猪这条赛道就挤进了不少巨头。

 

自2009年丁磊高调宣布养猪以来,2018年,马云砸下数亿跟进,联手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进军智能养猪,随后,刘强东再次跟进,携手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入局...

 

如今,华为也挤进来了,虽然真正亲自下场养猪的可能只有丁磊一人,但在互联网舆论场上,百度“AI种菜”,腾讯“智慧养鹅”,美团“未来食物农场”等相关概念早已热闹非凡。

 

就连雷军也曾有过深沉的农业情怀,旗下顺为资本早在2014年就声称重磅押注这一赛道,如今,其投资版图涵盖生鲜电商美菜、花卉科技厂商爱必达、农田管家、农分期、汇通达等等。

 

虽然互联网巨头切入农业生态的身段各不相同,但若以离农场更近的上游和离消费者更近的下游为区分,过往其主要火力仍集中在生鲜电商、零售餐饮、外卖平台等技术密集的产业中下游。

 

当然,随着创新的外溢和产业链的进化,网易、京东、华为、腾讯等巨头近年来也都逐渐开始向产业链上游探索,但正如黄峥所说,当前看似激烈的行业竞争,其实仍处于效率流通的物理层面。

 

如果以10年为周期,未来真正的威胁,更有可能是商品底层生物技术突破所带来的降维打击。

 

“20世纪合成化学孵化出无数价值链,石油是基本材料;21世纪,合成生物DNA是材料,也将会产生无数新价值链”,李嘉诚早在几年前就曾放言,合成生物经济将覆盖各行各业,并且不分国界。

 

如今,随着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在食品科学上的落地与应用,传统耕作方式被彻底改变,“人造肉”、“素鸡蛋”、“植物奶”等黑科技纷纷变成现实,未来农业的新图景正扑面而来。

 

从底层数据来看,在整个农业生态正在发生质的改变,食品生物科技赛道的洪流已经爆发。

 

根据Agfunder发布的农业食品科技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整个农业生态中,流向上游的投资多年来首次超过超过下游,总计高达158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50%。

 

通常情况下,资金更偏向于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生态链下游,而如今这种转变,其实主要得益于食品生物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这一赛道过去一年在全球获得的投资金额高达39亿美元。

 

其中,以Impossible Foods为代表的创新食品获得260笔共计23亿美元的投资,以细胞培养肉公司Memphis Meats为代表的农业生物科技企业获得179笔共计16亿美元的投资。

 

至此,食品生物科技已经是全球整个农业生态中仅次于中游技术和生鲜电商的第三大吸金赛道。




舌尖上的变革



在这场农业价值链变革中,如果说食品生物科技是那顶皇冠,那么人造食品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2019年,Beyond Meat顶着比尔盖茨、莱昂纳多等明星投资人的光环,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并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IPO首日最佳战绩,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人造食品”的狂潮。

 

这种被市场热捧的人造食品,其实就是根据天然食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和配比,选取相应的植物基原料,用生物科技合成的各类仿生蛋白制品,其原理类似于工程师设计集成电路。

 

其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合成生物学,这种技术在食品科学上的应用,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七十年代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的诞生。基于这种技术,人造食品可以定向调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比如,美国的Perfect Day合成出的人造奶,口味和营养可与天然牛奶相同,却不含胆固醇和乳糖。北欧的Oatly合成的燕麦奶,不仅口感更好,而且不含豆类等致敏原。

 

人造食品的总体技术核心虽说都是生物合成技术,但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却不尽相同。

 

以“人造肉”为例,其主流技术分为两派:植物肉和细胞肉。

 

前者是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多种物质合成的“素肉”,后者则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植物基繁殖出的细胞肉。

 

总体来说,植物肉的好处是技术更加成熟,也更容易规模化,但口味则略逊一筹,市场上,李嘉诚投资的Impossible Foods和比尔盖茨加持的Beyond Meat其实都属于这一派。

 

而细胞肉从口感上来说是更加完美的替代品,但其培育基的造价昂贵,每公斤肉的培养成本高达2000美元,因此,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而这类企业代表企业有Memphis Meats、Eat Just。

 

当下,技术掣肘依然明显。2020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光宏曾指出,要让其培养成本从每克300元降到3元甚至是三毛,细胞培养肉才有可能真正走上餐桌,其预计这一过程需要5~10年。

 

但在全球环境压力日益凸显及肉类供应危机的大背景下,人造食品这项起源于硅谷,原本只是在比尔·盖茨、李嘉诚等精英阶层受追捧的技术,也逐渐被主流看做解决未来食品可持续供给的主要方法。

 

2019年,植物肉技术便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当年全球十大技术突破之一。

 

“相比于传统食品制造,基于细胞工厂种子的人造食品制造能够将土地使用效率提高1000倍,每吨粮食可节约用水90%以上,并且生产过程不需使用农药化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在其论文中称。

 

而当下,仅是肉类这一项消费带来的全球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14.5%,远超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总和。毫无疑问,人造食品在环境、资源、健康等诸多领域都大有可为。

 

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对于人造食品最为积极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新加坡。

 

2020年12月,新加坡正式批准Eat Just的商业化,更成为全球首个细胞肉食用监管许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接受度不断扩大,横亘在人造食品面前的政策大门也将被逐渐打开。

 

根据Jefferies发布的报告,全球人造肉市场的前景也颇为诱人,其预计,全球的植物基产品销售额将在2040年前突破900亿美元,最高能达到4700亿美金,相当于现在销售额的40至200倍。 

 



新加坡样本:从0到1的亚洲食品科技之都



在人造食品这场创新大潮面前,当全球其他国家还在观望时,新加坡就毫不犹豫地一跃入海。

 

这个国土面积只有724平方公里的国家,拥有570万人口,商业、运输、通讯、旅游等行业极其发达,但由于国土资源极其紧缺,能用于种植的土地不到1%,因此,其90%的食物都依赖于进口。

 

这意味着,新加坡的食物供给缺乏足够安全保障,而其在国际上也常常因此处于被动地位。

 

从这个层面来说,新加坡这场食品科技变革的出发,其实带有中很浓的悲剧性色彩。

 

为彻底改变这种困境,新加坡当局痛下决心,终于在2019年,正式发布“30·30愿景”,即到2030年,将自有粮食产量从当前的10%提升至30%,其中20%来自蔬果,10%来自肉类等蛋白质。

 

由于国土面积有限,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当局不得不将目光投向科技领域,试图借此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了探索可持续农业技术、未来食品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政府共砸下1.44亿新加坡元。

 

“技术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将开启新的可能性”,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称,“我们利用技术克服了水资源和土地的限制,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同样的事情”。

 

除了政府拨款,新加坡当局也不断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民间力量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自30·30愿景发布以来,新加坡政府旗下基金已联合其他7家机构投资超过6500万美元。

 

如今,新加坡已经拥有数量非常可观的创业公司,遍布生物科技、替蛋白和垂直农业等各领域。以Sustenir公司为例,其通过室内垂直农场种植的羽衣甘蓝,已经占新加坡市场供应的7成。

 

过去5年间,新加坡政府全资控股的投资公司淡马锡也正发挥积极作用,围绕“可持续的蛋白质、供应链弹性、实惠的营养餐和城市食品系统”四大主题,淡马锡已累计投资超过50亿美元。

 

此外,淡马锡正在筹建一个专业的农业食品投资平台,用以帮助其所投资的公司建立运营能力,扩大生产,并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可用性,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帮助政府实现目标。

 

在技术层面,新加坡政府亦非常开放。其认为,以人造肉为代表的替蛋白,可以有效满足国民的蛋白需求,因此非常关注植物和微生物蛋白,以及基于细胞配培养肉的技术研究。

 

新加坡政府因此还任命了一名全职的替代蛋白质分析师,以帮助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公司成长,并且,还与南洋理工大学和淡马锡理工大学合作,启动了两个创新中心,积极寻求多种解决方案。

 

而在植物蛋白的食品监管政策上,新加坡不仅大开绿灯,更批准了全球首张细胞肉商用许可,此外,还积极推行替蛋白研发基地,甚至将圣诺哥裕廊集团食品中心提供给这类企业进行生产试验。

 

如今,新加坡的多管齐下的创新举措,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人造肉、培基虾、植物冰淇淋、奶白菜、低碳水主食、无糖速溶热饮等产品遍地开花,如今,在新加坡,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Gardein等人造肉品牌早已踏入餐厅、走进超市。

 

而在这条食品科技的探索路上,新加坡也早已将出发时的被动,转化成对未来命运的主动把控。




资本如何撬动餐桌?



随着人造食品掀起的这股风潮持续传导,2020年,中国也迎来了所谓的人造肉元年。

 

肯德基上线“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引入推出“星善食”主义人造肉菜单,宜家推出植物蛋白肉丸,喜茶推出首款“未来肉芝士汉堡”,罗永浩带货“植物肉腊肠”,beyond meat宣布落地中国...

 

看似热闹,但实际上,国内整个人造肉市场才刚刚起步。毕竟,中国第一块细胞肉直到2019年11月才正式问世,而国内真正研发和生产人造肉的企业,也几乎都是在2019年之后才成立的。

 

这一切都并不影响资本的热情,根据一财报道,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同比增长500%,约占整个食品及保健品赛道的10%。

 

与此同时,根据35斗的报告,截至2020年11月20日,国内整个农业生态链累计获得投资74笔,融资金额共计120.9亿元,已经远超去年全年的水平,预计全年融资金额将超过130亿元。

 

其中,食品饮料和农业生物技术分别列第二和第四大热门赛道。

 

“替代蛋白的供给变革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经纬非常看好替代蛋白在未来的潜力”,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表示,而经纬中国参与的人造肉领域投资项目包括星期零、新素食,周子未来等。

 

另一家重磅押注人造食品领域的机构则是力矩中国,其由替代蛋白基金力矩资本(Lever VC)和替代蛋白领域的咨询公司食裕商务咨询共同成立,专注于投资国内替代蛋白消费市场。

 

目前,力矩中国在这一赛道共投资了5家公司,其声称未来4年内,将继续投资4000万元。

 

充满想象力的的市场空间是机构普遍的兴奋所在,根据天风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该不足部分可由人造肉来填补,估计2030年市场规模上千亿。

 

除了众多初创企业外,大型食品巨头也在跑步入场。咖啡巨头雀巢从去年开始介入,并发布了植物肉品牌植肴,联合利华也推出了植物基品牌卓肉匠,双汇则已收购了两家植物蛋白领域的公司。

 

但与资本市场上的狂热不同,人造肉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接受度却不高,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是,3月初,海底捞将部分门店的牛肉粒换成了人造肉,却在引发用户声讨,最终不得不乖乖换回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吴奇曾公开表示,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如果做不出动物肉的口感和咬劲,那就是素食,而不是素肉。

 

事实上,中国人的口味一向刁钻,在选择就餐时,口感会作为主要考量,其次是性价比、卫生及营养,而对于食物的环保性、对生态的影响等方面的考量还尚未形成。

 

如何才能撬动这张充满想象力的餐桌,是摆在创业者和资本面前的一道难题。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欢迎关注公众号

或添加微信小助手与IIR互动____________________




隐形巨鲸:穿越百年的BG





IIR案例:投资美国人餐桌的3G资本





拼多多黄峥的门外,会有排队的GP吗?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