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成长 · 全息生活
带着觉察活在当下
活出自己内在的力量
白之禅语 | 红之生活 | 绿之自然 | 蓝之宇宙 | 金之奇幻
禅者,静也。
禅静是古往今来修行人所追求的一种极静极妙的境界,也是所有修行人踏入证悟的第一步。专注在寂静的状态下,就会达到一个忘我的境地。这种境地,并不是随着念头而忘我,而是真正的将自己融入周围的万物,融入周围一切的空无当中,产生安定的境界。达到这个境界之后,就会证入真正的空性和智慧,达到质变的状态而成就灵魂的觉醒。
在我们坐禅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一种不定的感觉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即我们的六根,不断地摇动,不断地抓取,扰乱我们的心意识,使我们的念头和分别,如水中的波纹不断地波动,导致我们的心思混乱,感知力下降。
比如我们的眼睛,禅坐时,为了使抓取少一点,我们会闭上眼睛进行禅修。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眼睛的感知力还是一样存在的,你会感知到外面光线的明暗,感知到你内视的种种景象。这些景象,都会摇动身心,都会让你的心念一波又一波的升起和降落。
当然,我们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息、舌头的感知、身体的疼痛和觉受,以及意识的分别,都会扰乱我们的心思,使我们不能达到安定的状态。这样,也让我们无法感知自己的存在,无法感知周围的一切,全部在心意识中流浪,被心意识牵制。其实,这也是业力的一部分,也是迷惑的一部分。所以,修行人的第一步就是禅静。
![]()
我们禅修的一般形式是打坐,即静静地坐在禅凳上。有的人观呼吸,有的人观虚空,有的人观自身,种种法门不一而足,种种门类也不一而足,但都是让自己的心念专一。入门第一步的关键,就是让我们身定,但打坐的目的是要我们心定。使我们的身体得定,并不只是禅坐这一种形式。可以在走路的过程中、重复的动作中,进入忘却身心并达到心念专一的禅定境界。在这个境界中,当我们的心念、身形渐渐安定,身体的觉受就会出现。比如发热:发热代表我们身体气脉的畅通,能量的汇集,也是身体长时间静止或者是重复一个动作的时候,感觉很舒服的一种觉受。比如疼痛:疼痛既代表能量的流动,也代表能量在此处有卡顿的现象。这个时候,古人有两种相反的做法:一种是把意念专注在疼痛的部位,让此处的能量更加强大而冲破阻力;另一种是不关注它,任其疼痛,由能量自然贯通。两种方式,无论怎么做,按自己的心力或者习惯就好。有时候,我们还会用意念对身体进行引导。比如放空自我,让自己融入到虚空当中。有时我们会把身体想象成一株花或一棵树,让自己的身心去感知另外一种形态。但是,这都是一种意识上的强制。意识上的坐忘,并不是真正的坐忘。真正的坐忘,是在禅坐的过程中,在静静的观想中,忘却了自己的身体,忘却了身在何处,忘却了当下的遭遇。此时,你真的看到心在摇动,念头在起伏。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水缸,当身体不动的时候,水缸里的水就会明净清澈。这个水,就像是我们的心念。坐忘就是忘记这个水缸,你只需观察水缸里的光影变幻,而不是观察这个缸。* 下载时间:2020年9月8日日下载于净土藏书阁* “五色原林”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分享是福报
转发是功德
![]()
![]()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愿喜乐能量伴随你!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Send to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