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嵇康最后的绝响《广陵散》果真得自鬼灵所授?

陈道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上面的这首十大名曲《广陵散》,非嵇康所创,却因嵇康而名闻天下。

对于这首曲子的来历,正史《晋书》和杂著《太平广记》都有明确记载:


两处记载一详一略,大致意思也差不多,都是说嵇康深更半夜在一个亭子里弹琴,一位“古人”闻琴声而来,相谈甚欢,兴奋处,索琴而弹奏《广陵散》,声调绝伦,并传授给嵇康,还让嵇康发誓不得传与他人。

这就是嵇康获得《广陵散》的大致过程。

很玄乎。

什么是“古人”?也就是嵇康之前的古代人,无名无姓,深更半夜出现在这里,不可能不让人产生多种猜测。

嵇康经历的这段奇事,说明《广陵散》并不是他创作,但是,为什么会因他而成为绝响?

嵇康何许人?魏晋“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在音乐、文学、书法等多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玄学家,还是养生学家。

嵇康祖先本姓奚,因为躲避仇家改姓为嵇。他父亲嵇昭当过一个七品小官治书侍御史,而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由母亲孙氏和兄长嵇喜抚养成人。嵇喜有志于官场,以秀才身份从军,官至从三品宗正。

嵇康却与他哥哥不一样,他自小虽然无师自通,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文辞壮丽,是不世出的俊杰奇才,但性情刚烈,尚奇任侠,好言老庄,“远迈不群”。才华出众也就罢了,他还生的“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然自成。”游于山泽之中采药,砍柴之人遇到他,以为见到了神仙。

弱冠之年,才貌惊绝于世的嵇康,被曹操的儿子曹休看中,将女儿长亭公主许配与他,成了曹操的孙女婿,魏朝皇室的宗亲,不久就做了郎中,后又做了五品的中散大夫。

司马懿专权朝政,嵇康无力拯救朝廷,便远遁世事,隐居于山阳县,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常游玩于竹林,操琴纵歌,吟诗喝酒,放浪形骸。

司马炎篡魏立晋,向“竹林七贤”抛来橄榄枝,王戎、山涛跑去当了官,山涛还打算推荐嵇康出仕,被嵇康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搞的老朋友下不来台。当然了,这也没有影响嵇康临终将子女托付与山涛,《绝交书》本就是他嘚着机会嘲讽挖苦司马氏的。

隐居的日子清贫,身为当世奇才的嵇康,与向秀一起,在一颗大树下锻铁,宁可靠蛮力来赚钱养家,也不苟且。

一个曾经风度翩翩、高大上的美男子,开始蓬头垢面,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当众在身上捉虱子。

远避政治纷争,日子过的如此懒散,但终归还是没有逃过道士孙登曾经告诉嵇康的一句话:“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不管是起于司马昭心头之恨,还是被钟会之类指责“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暗下毒手,总之,本想“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的嵇康,受好友吕安牵连,被捕入狱,明令处死。

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嵇康并拜其为师,但没有打动司马昭的心。

刑场之上,嵇康神气不变,看行刑时间未到,便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随即,嵇康被杀,时年四十岁。

这就是嵇康最后的绝响,也是史书记载《广陵散》的千古绝响。

《广陵散》因嵇康这最后的绝响,从此在中国文化史上名声大振,乃至千年之后的金庸金大侠,在其《笑傲江湖》中,还臆造了一段古墓发现《广陵散》琴谱的故事。

《广陵散》琴谱果真失传了吗?

对此,流传有多种的说法。

有说袁孝尼曾偷听嵇康弹琴,学得了《广陵散》四十一拍中的三十三拍,即使如此,弹奏的效果与嵇康的也不尽相同。

有说历经九百余年后,琴曲《广陵散》出现在《神奇秘谱》,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也就是现在经常演奏的版本。

有说《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然包括嵇康在内,只有三个人能弹奏成功,前两人早已作古。

有说《广陵散》的本来面目,也是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为掩盖其中刺杀君王的命题,曾被改为《报亲曲》,蕴涵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代代秘传不绝。

诸说纷纭,我总以为,古人诚不欺人,既然说《广陵散》“音调绝伦”,现在听到的《广陵散》似乎缺少了什么,距离“绝伦”之境还有不小距离。

缺少了什么呢?

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刘伶醉眼看世。

嵇康创作的“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成为著名的组曲,被隋炀帝拿来用作取士的一个条件。

嵇康的书法,尤其是草书,被列为草书妙品,不断被后世临摹;丹青《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名列《历代名画记》;诗文,至今尤存50余首。

嵇康述志云:“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慷慨思古人。梦想见容辉。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

……

于这深夜,听着这《广陵散》,梳理着这位英年早逝的才俊一生,凄美与悲壮,一声长叹,我宁愿相信嵇康弹奏的那首《广陵散》的确得自与灵鬼,并且已经成为了永远的绝响。

推荐阅读:


感恩生命中有关键时拉你一把的贵人

不要身在宝山不识宝,霍金都以中国文化为他日常的灵感泉源

远离让你直觉感到不舒服的人

空之无物,方享得自在!

亡人还债(六个小故事)

对照这九个字看过去,一个人资质优劣与否基本了然


☆ 作者简介: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从公众订阅号➟京都闻道阁➟投稿方法,直接发送至本平台;来稿一般在2000字以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