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被拿出来的一瞬间,感觉我的内脏被摘走了

多元家庭网络 多元家庭网络 2021-01-22

受 访 者 档 案 
受访者ID | 木木
生理性别 | 女
年龄 | 40岁
婚育状况 | 已婚已育
性取向 | 不明


“他试图理解你,但这个理解其实很遥远”
 
我跟我先生是参加一场婚礼认识的,他比我小,是跟我很不一样的人。我们06年结婚,结婚是一个挺自然的事情。双方互见家长,后来就说买房子,一起看房子。领证那天我在单位上班,他说那天下班早,就从单位走去找我,我们就把证领了。
 
婚后我们开始同居,发觉彼此生活的习惯、细节和方式有很多的不一样。我就告诉自己,如果你要在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永远都完不了。怀孕后我就跟他说,我以后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照顾你了,你要自己照顾自己了。接着我开始“传授”,比如换季的衣服怎么收拾,四季的衣服怎么整理,他的衣服放在哪里之类的。
 
刚怀孕的时候,医生说我一个人身上的胰岛代谢不够供给我和孩子两个人,所以血糖值并不稳定,我必须在孕期控制饮食,限制糖分、淀粉的摄入,但同时保证孩子和你的营养跟得上。

这种你跟孩子的“营养连接”只有你亲自孕育才能切身感受。
 
因为先生工作的性质,他会经常出差,也没办法照顾我太多。很多时候我会觉得他不是不想照顾你,他是根本没有办法感受到你的感受,你的不舒服,体型的变化导致你可能一些行动上的不便,他试图理解你,但这个理解其实很遥远。
 
举例来说,我在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件很诡异事——我不能双脚离地跳起来,不知道这个动作该如何完成。对于任何人来说这应该不是一个问题,我忽然意识到,由于体型的变化就是蹦不起来了。那一刻,我瞬间理解了他无法理解我身体的感受,因为我都无法理解,何况他呢?


 

“孩子被拿出来的那一瞬间,感觉我的内脏被摘走了”
 
生产的过程,印象特别深刻,即使我的孩子现在10岁了,我依然觉得那像昨天的事情,历历在目。
 
那天夜里我就已经出血了,去医院先保胎,保胎完之后,大夫就说你有宫缩了,准备生吧,你有孕期糖尿病,孩子又发育得慢,所以自己分娩吧。从大概凌晨4:00去医院,一直到次日晚上的23:00多,还没生出来。大夫说已经一天多的时间了,也没有吃东西,体力完全跟不上,要不就剖腹产吧。
 
因为身体结构的问题,后期宫口很难开,每个大夫来了给你看看,都说你这个怎么还没生呢?你会觉得自己不太像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器,别人过来看看这个机器怎么运转还不灵呢,操作一下试试,又来一个人操作一下试试。我始终觉得自己是那个被操作的人,但我还毫无办法,整个过程当中阵痛是间歇性越来越强。
 
躺在待产床上,我感觉我的腰都要断了。

那是非常窄的一张床,就是你在美容院做美容的那种床,它很窄很高很硬。我只穿上身的衣服,也可能盖个单子之类的东西,大夫一会儿会过来看看你。整个过程我都觉得我的腰要断了,为了转移注意力,就用手去掐我的腰,后来剖腹产的时候,麻醉师去给我消毒(腰部麻醉),整个后背的皮肤都是酒精去擦的那种扎痛,我才知道自己后背的皮肤整个都掐破了。
 
分娩过程当中,家人跟我说,你不要进待产室,待产室没人管你,你在外面,我们陪你。但护士说不行,你有孕期糖尿病,里面有医生,一定要去待产室。大概中午12:00多以后,我差不多就要去待产室了。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的待产床,相当于我脚下斜侧面的一个墙上,正好那个帘子的缺口有一个钟表。

我可以特别清楚的看见钟表的时间,它半圈半圈地走,走的很慢。
 
整个过程护士和大夫就在旁边聊天,说他们待会儿订什么餐吃什么饭,我旁边还有一个人在生产,她的叫喊声被医生跟护士斥责的声音淹没了。说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呢?你为什么要喊?你一会可就没有力气了!

就这样,我跟自己说,我一定不可以让大夫说我,所以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喊过。这个过程当中我会跟肚子里的孩子对话,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在那一刻就只有我和孩子,没有别人。

我们两个人一直在这样对话,持续到11:00多,大夫决定剖腹产,当天晚上本来没有手术了。只有我那间屋子手术室和走廊的灯是亮的。在如此极度不舒服的状态,也需要自己从待产床挪到手术室,再从手术车上爬上手术台。我觉得整个过程,真的,没有人能够帮到你,除了你自己。
 
剖腹生产结束的时候差不多是凌晨,所以孩子的出生证上写的时间是0点0秒出生,很特别的一个时间。
 
其实生孩子的过程,整个人是非常清醒的,因为腰麻只有腰部以下是没有痛感,但有知觉。大夫会一直在跟你讲话,说我们现在把你刀口剌开了啊,我们看到孩子了,深呼吸,要准备一下,孩子要拿出来了......孩子被拿出来的那一瞬间,你会感觉你的内脏被摘走了,不疼,但忽然间一个东西在你的身体中抽离了。
 
 

 
“当我成为了妈妈,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我第一次怀孕,第一次生孩子,我没有任何育儿的经验,他只是个婴儿,不会表达。你需要去猜测他的想法:饿了吗?哪里不舒服?踢被子了吧?
 
过程当中,有些事你自然就会了,有些事是后天习得的。生完之后月子期间是我母亲过来陪我的,出了满月之后,基本上是我婆婆跟我在照顾,但是孩子从出生到后来我们分床睡,夜里一直是我在带。

我觉得有一部分是女性的本能,母性的那一面。
 
比如说你怎么抱孩子,有的人可以躺着就把孩子喂了,但我一直都不可以,我要坐起来把他抱在怀里才可以去喂他。这一部分其实没有那么先天。但是你跟孩子的那种感情,你对他的了解的程度,还有他很细微的变化,他有没有哭,他这个哭到底是为什么,你是一瞬间就知道他到底怎么了,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很天然的母性。
 
再比如说小孩子他没有时间概念,他随时吃饭,随时拉屎,没有任何的时间性。你就要放下你自己的事情,而且要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比如说你正在吃饭,但是孩子真的就拉了,你就要放下吃饭的事情去给他处理,处理完了之后你还要依然有勇气继续把饭吃完,我觉得这一部分可能是后天的吧。
 
 
 

“我是在生完孩子之后才开始学习心理学的”
 
我们跟孩子的亲密程度,绝不是取决于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对他的照顾,而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跟他有这样亲密的关系了。

整个生产的过程当中我有跟我的孩子讲话,孩子出生后,家人去帮我送一个化验的东西,身边没有任何的人,只有我和他,他开始哭,我跟他说我现在不能起来照顾你,但是没关系,我是在你旁边的,只是你可能感觉不到我,然后他就不哭了。
 
我觉得一开始那个状态是挺混乱的,第1周大家会是一个混乱期,也不知道是怎么样,多久喂一次,孩子饿不饿,你自己奶水好不好,他一开始要跟你适应,你也会有一个适应他的状态。我的孩子一直是母乳跟奶粉混养的,因为我的奶水不够,他是这样两边混的。他也不太拒绝吃奶瓶,或者再吃到我的奶,他也没有太拒绝。

我会抱着他,一种安全的抚慰的感觉——对刚出生之后这段时间的孩子来说真的非常的需要。你对孩子的关注,拥抱,让他有身体上的抚慰感,让他知道他的养育者、他的妈妈无所不在,只要他需要都会在他身边,我觉得在婴儿初期非常有必要。
 
我做得还可以,所以他并没有那么像别的孩子一样的不安全或者有一些不好带。他断奶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因为他觉得他依然可以(维持安全),他的吃的、他的妈妈,即使不需要通过直接喝我的奶,他依然能跟我有这样的连接,可能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孩子的人际关系、性格,受直接的养育者的影响。在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母亲的状态其实是在变化的。

有的时候我会关注到自己需求,觉得孩子离不开我。其实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是我们也离不开孩子。孩子来自于你的身体,跟你的生命是血肉连接,放他独立长大,其实对一个母亲来说更是一个需要成长的部分。
 
我的孩子现在10 岁了,我和他相处不错,像朋友的关系,我信任他,他也信任我。他会把一些很隐秘的事情跟我分享和探讨。
 

 

“你可以和我不一样,但是你又为什么要和我一样呢?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工作和生活上也接触了很多多样性的家庭——离异的、孕期分手的、单身生育、同性恋形婚且生育的,一般来说都是由母亲带孩子。
 
如果说单身妈妈或者未婚妈妈并不是出于自己主动的意愿生的孩子,可能在实际养育的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和困境,来自于经济方面关系方面的等等。但我也有认识主动选择单身生育的妈妈,各方面能支持到,孩子也快乐、独立、情感丰富,看不出来这个孩子缺少父爱的那一部分关怀。
 
人是复杂多样的,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应该这样。所谓传统的、大众化的观念,只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而且只是当下的社会价值标准,因为社会价值标准是变化和流动的。

曾经家庭概念就是一个大家族、一夫多妻制,这些都是不到100年以前的事。我们国家现在讲核心家庭,也是一个社会化的产物。我觉得必然会有一个变化,应该是更多元、丰富、符合人性的,它可能不会非常流行,但它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趋向于选择更个性的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婚姻家庭结构方式的朋友会有很多困扰,比如想生孩子不想结婚,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等等,你们都是先行者。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低头走路的人,也有抬头看天的人,我们要有仰望星空的能力和有仰望星空的人,就必须有人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去寻找、探索新的东西。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充满价值的,值得被尊敬的。
 
一个人不敢做一件事情,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够强大,当你自己足够有力量的时候,其实这些事情都不是事情。心理咨询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个助人成长、赋予人自身力量的一个方式,让你看到自己的可能性,并能放大它。这个过程你会知道哪些规则是我们可以去探索的,哪些规则是我们需要顾虑的。
 
即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依然捍卫你发声的权利。多元的家庭应该有这样的部分:你可以和我不一样,但是你又为什么要和我一样呢?
 

 

多元家庭网络将持续推送多元婚育的相关故事

请持续关注


❀ 感谢木木信任并接受多元家庭网络的访谈,给我们展现了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母亲和一个心理咨询师在怀孕、生产、养育过程中动人的生命故事,让我们了解到更多描写女性生育的心路历程,这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凝聚多元的力量,推开多元婚育的大门。欢迎持续关注多元家庭网络,转载/合作/法律政策咨询/心理咨询/非婚生育关注群组进入等,欢迎您以任何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多元家庭网络」倡导多元家庭理念和自由选择权。单身家庭,同志婚姻,伴侣结合……中的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且不被社会歧视,多元家庭赋权给予亲密关系中的个人,并思考如何能够培养主体的协商能力,不让婚姻限制人们对家庭的想象。

微信公众号 
多元家庭网络(DiversifiedFamily)
联系咨询和投稿邮箱 danshenshengyu@outlook.com微博 | @多元家庭网络DF微信小助手 | diversityfamily(多元家庭网络)





延伸阅读

我捐精,想做爸爸,但暂时倾向于不结婚

无法享受生育保险的“非婚生育” | 受访者招募

作为孩子的另一个妈妈,我的状态和伴侣很不一样




-END-



访谈 | 阿烂

访谈时间 | 2019年4月

转录 | 窝窝头

编辑 | 海味 阿烂
图片来源 | 豆瓣电影



点击“在看”让多元的声音被更多看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