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生活的现实困境,远超你的想象

momo 多元家庭网络 2021-01-22



“ 成都单身女性/拉拉生育分享会结束后,从朋友处了解到一些参与者在微博上对活动的批评与意见,指出活动中嘉宾们部分发言所传达的价值观与理念有失偏颇,对于目前拉拉社群中的一些实践(比如形婚、A卵B怀)亦颇有微词。作为活动的其中一个分享者、一个女权主义者、以及拉拉成家的研究者与边缘实践者,或许我可以从我个人的经验与思考出发,再谈谈对相关争议的一些想法。
 

本文作者:Momo
🕸🕸🕸某大学性别研究学硕士,拉拉,女友备孕中。个人一直参与同志公益和进行LGBT相关的研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更多地记录多元的案例、梳理经验,让拉拉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
 

 
拉拉的生育愿望与我国的血缘文化捆绑
 
为什么一部分的拉拉社群有如此强烈的生育愿望,愿意耗费巨大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成本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一个血缘意义上的宝宝?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些生育愿望——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人的生理需求,还是被社会文化的塑造的?在理解生育给女性带来的生理苦痛与社会压力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主体的生育愿望?
 
就我个人而言,经历了性别研究的洗礼,加上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血缘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吸引力。我很认同“多元成家”与“选择家庭”的理念,期待打破血缘与非血缘的迷思,探索不以血缘为中心的家庭,重新定义何为“亲人”、何为“家庭”。但与此同时,在一个重视血亲的文化环境中长大,我也深深地明白“血缘”在我国社会中拥有着何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拉拉的生育动机指向生育文化核心
 
正如我在分享会上谈到的,在我所接触到的拉拉中,大家对于自己生育动机的解释五花八门,却也有相似之处。有的人感受到了体内的“生物钟”,觉得再不抓紧生育就太晚了;有的人到了一定的人生阶段,开始渴望成为母亲,体验怀孕和抚养的过程,与孩子共同成长;有的人出于父母对血缘后代的重视或对自己孤独终老的担忧,希望能给父母一个交代,也让父母安心;有的人则体会到日渐增加的同辈压力,身边的好友陆续结婚生子,群聊话题再也没有了自己参与的空间…

这些多元的解释却又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我们的文化视家庭为核心,视生育为成家的重要前提,并将是否生育、是否成家作为判断人(尤其是女性)是否成熟、是否独立乃至是否完整的标准。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也塑造着我们的欲望。




出于现实考虑的生育,也是负责的表现

但是,如果个人的生育愿望是出于赶上“生育黄金年龄”的末班车、给父母一个交代、缓解对孤独终老的焦虑、融入同辈社交圈等现实原因,是否就意味着TA不是“真的想要一个孩子”而只是“把孩子当作一个工具”?我无法认同。

考虑到个体对世界的认知不可能不受到外在社会文化的形塑,要清晰地界定何为“真的想要”本身就十分困难。出于现实考虑的生育行为,并不意味着个体的不负责任。

对于单身女性/拉拉而言,生育成家绝非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而是需要巨大的勇气与投入。也正因如此,她们成为“母亲”的旅途往往都经过了审慎的思考与细致的计划,并努力地给未来的孩子营造一个包容的成长环境。这些努力,不正是一种对孩子负责与爱的表现吗?

 
 

 
形婚、A卵B怀等实践在解决拉拉的现实困境
 
有微博朋友指出,分享会上的嘉宾们对于“形婚”、“A卵B怀”、“代孕”等词语毫不忌讳,甚至有几分赞同与鼓励之意。

但我想,大家之所以分享有关形婚与A卵B怀的案例,并非为了表达赞同或反对,而是因为这些实践确确实实普遍地存在于拉拉社群之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们解决困境的需求。
 
在异性恋正统意识形态和以血缘为中心的亲属制度依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想我们必须承认诸如“形婚”、“A卵B怀”等实践对于拉拉社群的现实意义,是在社会结构重重限制下努力生活的一种生存策略。比如,婚姻制度与生育权在中国依旧紧紧捆绑在一起。在同性婚姻不受官方承认的情况下,拉拉不得不以“单身”的法律身份生育宝宝,这也就意味着她将被生育保险等一系列生育福利排除在外。
 
对于在体制内工作的拉拉而言,非婚生育可能意味着晋升不再,甚至饭碗不保。更不必提我们的社会对于单身生育仍存在严重的污名化与歧视,连最亲近的父母也可能将女儿的生育行为视为“丢脸”。

面对着不得不在重重压力下挣扎求存的拉拉,我们很难苛责个体选择一条相对“容易”的道路。
 
至于“A卵B怀”,亦有国外研究表明这种实践帮助拉拉减轻了她们对亲密关系和共同抚养的焦虑与不确定感。尤其在重视“血缘”的中国文化与法律体系中,通过“A卵B怀”让孩子跟双方都有生物学上的联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让拉拉伴侣获得了共同养育孩子的道德合法性。

但必须承认,这些策略都存在着根本上的脆弱性,绝非万全之策,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带来糟糕的后果。
 
 



做出价值判断很容易,而现实生活却往往一地鸡毛


形婚、A卵B怀是对父权制、异性恋主义的模仿与复制吗?这个问题在学界与平权运动中争论已久。为了避免陷入“被同化vs颠覆”的二元对立陷阱中,另有第三种取径指出:我们应当具体地理解人们如何生活,而非简单地对这些成家实践做出价值判断。毕竟,做出好坏对错的价值判断是容易的,而真实的生活却往往是一地鸡毛。
 
是否形婚就必然导致女性的受害、A卵B怀必然意味着A在压榨B?

如果我们仔细地检视具体的实践,不难发现现实情况远比压迫-被压迫关系更为复杂与多元。一些学者指出,形式婚姻的实践实际上挑战着主流社会对于婚姻制度的想象。形式婚姻的具体安排往往非常多元,并不必然意味着同居、财产共有、以及共同生养小孩。

许多A卵B怀的实践也经过了伴侣之间充分的协商,并且不少拉拉积极地运用意定监护、遗嘱公证等法律手段尽可能地保护双方的抚养权。这些种种,无不体现出拉拉生育成家的过程中高度的能动性。
 
尽管压迫的社会结构不容忽视,个体在结构之中为了组建家庭而付出的努力更应该得到认可与尊重。并且,这些生存策略亦在逐渐地挑战着既有的社会结构与权力关系,松动着主流的婚姻家庭叙事。

要知道,在一个不承认同性家庭的社会环境中组建同性家庭,这些努力本身便已蕴涵了巨大的颠覆性能量。
 

 


 
相信社群伙伴的能动性,做出自己的选择
  
如果只有“政治正确”的声音被听见,那么它注定是单薄的,难以呈现出鲜活生命的复杂与厚度。我想,拉拉的社群本就是极其复杂且多元的。

社群中有激进的反婚者,也有对婚姻家庭怀揣美好憧憬的人;有希望成为母亲的人,也有想探索“母亲”之外的可能性的人;有因种种原因不便公开身份的人,也有从不将性取向视为秘密的人…大至地域、阶级、教育等因素,小至人生境遇的不同,都带来了社群中人与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差异。

但不论如何,每个人都在摸索着生活,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生存经验与策略。这一切都值得被尊重与聆听。
 
比起赞同或者反对,对个体生命经验的同情之理解或许更为重要,但同情之理解不等于没有原则和立场。如果连社群中的伙伴们都不能同理彼此的处境,那个多元平等的未来也必将变得更加难以想象。
 
 面对许多期待更多了解非婚生育、解决现实困境的参与者,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以及了解到的案例,让大家更多地接触其他伙伴探索的方法,通过前人的经验了解这些方法各自的好处与风险。

我们愿意相信社群伙伴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相信她们可以在了解更多案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做出适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延伸阅读


无法享受生育保险的“非婚生育” | 受访者招募

作为孩子的另一个妈妈,我的状态和伴侣很不一样

主动选择非婚生子的人,比随便结婚的人考虑得更周全




点击“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