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地玫瑰、地球卫士、单臂手艺人……她们每个都值得上热搜

读者人物 2022-09-29


4月17日,《乘风破浪的姐姐2》正式收官落下帷幕。

除了在舞台上绽放魅力姐姐们,还有一群素人女嘉宾也在当晚被更多观众看见。她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在舞台之外的遥远地区,砺砺深耕,光彩熠熠。

今天,一起将目光聚集在这样一群普通女性身上,她们努力坚守,靠平凡铸就了伟大。



文 | 读者人物

编辑 | Anita



车玄是中国首支维和部队女兵中的一员,她曾万里赴戎机。虽历经生死,始终视难如归。


大二时,车玄应征入伍。因为训练刻苦、表现突出,她被评为女兵中唯一的“全优新兵”。


服役第二年,车玄加入了中国首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维和可以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是光荣的使命,我应该义无反顾。”


为了提高射击精准度,车玄每天与枪朝夕相伴,手上磨出了枪茧。



南苏丹,一个政治环境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工作任务极端危险的国度。


每天从早到晚,车玄都需要高标准地完成城区巡逻、难民营联合搜查、保护平民等多项任务。


身为女性,她知道这里的妇女儿童需要更多的保护,她熟练掌握了阿拉伯语,与她们接触交流,并兼职医护人员。


随处可见的AK-47,拥挤的难民营,即使炮火就在不远处,她也不畏风险给孩子们授课。



2015年12月15日,车玄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回想战乱的南苏丹,车玄说:“我愿意再次回到那个地方,尽可能去奉献爱心,我想为世界和平和人民安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从不忘初心,心系家国,“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情。在能力范围内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



车玄守卫着世界和平,陈彦娴则维护着大自然的平衡。


河北省最北端,有个叫塞罕坝的地方。


曾经,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最低气温零下43.3度,全年降水量只有400余毫米……


1964年8月21日,陈彦娴登上了开往塞罕坝的汽车,她和一群年轻人成立了塞罕坝林场,开始干一件普通的事——栽树


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窝棚,吃的是莜麦粒和咸菜,凛冽的北风夹着雪粒,但一想到自己脚下的土地,陈彦娴还是坚持了下来。



20余亩育苗田里,他们精心播籽、育苗、除草、施肥、增木质化,但最早一批种下的树,几乎都死了,成活率不到8%。


他们没有放弃,两年种下了6400亩落叶松,十年后,绿化面积已达60多万亩。


一年又一年的植林改草,陈彦娴在岩石上挖凿、开垦,手指磨出了血泡,但昔日的荒原逐渐成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这片人工林,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陈彦娴在2017年荣获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也是中国首次获此殊荣。


陈彦娴将青春和热爱根植在了这里,谱写了百万亩绿色诗篇,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从黄沙蔽日到荒漠花开,一生只做一事,白发无悔。


她说:“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塞罕坝。”



皑皑雪山之下,有一对姐妹花,默默无闻、扎根守护在这里。


她们甘愿在边陲放牧守边,捍卫上千平方公里土地上一草一木,用半个世纪凝铸“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壮举。


西藏边陲地区有一个叫玉麦的村落,辽阔的牧场、明亮亮的雪线,这里时刻会面临野生动物的入侵。


近半个世纪,那里只生活着一家三口——父亲和两个女儿,玉麦也因此被称“三人乡”。



卓嘎和央宗姐妹俩年幼的时候,桑杰曲巴就带她们赶牛群,翻雪山,在玉麦放牧巡边。


1988年,两姐妹接过父亲的班,开始在这里默默放牧守边,守护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里很大,大到超过一些国家的面积;那里很小,小到只生活着一家人。


以前父亲巡边的时候,会一路走一路挂国旗,他说:“有国旗的地方,就有国家,我国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父亲去世后,两姐妹也接力让国旗飘扬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边放牧、边防哨,两个娇小又坚韧的女子,就这样坚持了30多年。


央宗说,要留在玉麦,守在玉麦。


在卓嘎一家的带动下,如今玉麦乡已有9户32口人,人人都是义务护边员,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2017年,两姐妹获得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组委会给予卓嘎和央宗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那里是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一隅。一家几代人,两位女性,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她们顽强如格桑花一样,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也是最美的守边姐妹花。



40年,一生只做一件事,支月英是大山里的践行者。


从“姐姐”变成“妈妈”再到“奶奶”,支月英一直在奉新县的边远山村里做教师。


1980年,只有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的奉新县泥洋村,成为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这里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教学设施非常简陋,连课桌椅都是拼凑的……


但她没打退堂鼓,买来建材,翻修校舍,又运来课本、粉笔等教具。


村里有人不让女孩读书,她就挨家挨户动员,上下山的摩托车,她骑坏过6辆。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有希望”,她的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


但“一校一人”太艰难,支月英先后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右耳失聪等问题,身体每况愈下,但她继续留守学校,只希望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她的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的英文译名是“She Lights up the Mountain”,意为“她点亮了这座大山”,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支月英老师的教育人生。


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是“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江西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的颁奖词。


平凡人做平凡事,她坚信“再黑的夜,只要我们抬头就能看到月亮,看到方向”。



当黑夜真的降临,命运仿佛失去希望,茫茫山林里的女性,总能找到新的方向。


1963年出生的杨而朗是贵州省丹寨县的独臂蜡染手艺人。


丹寨苗族蜡染是中国蜡染艺术的代表工艺之一,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这里的女性从出生便背负着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使命。


从小跟着母亲学习传统蜡染的杨而朗,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手蜡染绝活。


然而不幸却降临在她身上,有一回上山砍柴,她不小心从山上摔了下来,失去了右臂,那一年她40岁,一双儿女尚未成人。


“鸟没有翅膀就飞不起来了,人没了手也不晓得怎样生活。”



为了这个家,别人一小时能干完的活,她得用一天干完,她成了单手画画的女人。


杨而朗靠一只手臂参加了蜡染厂的招聘,别人画三张的时间,她仍旧只能画一张,为了不拖后腿,别人吃饭的时候她在画,别人睡觉的时候,她还在画。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现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地清澈高远……”


正如她唱过的这首歌一样,命运虽然折去了她的右臂,也给了她一双隐形的翅膀。



三尺书案、一方白布,从以画蜡谋生到以画蜡为乐,她把心里最美好的愿望,通过一把小小的蜡刀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


她用一只手支撑家庭供养出两位研究生子女,用一把铜刀绘制梦想作品登上全球各大时装周,她的故事像她画的鸟儿一样,穿越重峦叠嶂飞向五湖四海。


在她的带动下,如今丹寨的女人们,都能靠手艺赚钱养家,她们会写字、会上网,都逐渐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许许多多像杨而朗一样的女性,仍在继续刻画自己的故事。


《乘风破浪的姐姐2》成团之夜舞台上,节目组致敬了一群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甘于奉献的素人女性。


“灯火漫卷的万里河山,初心唤回了百年承诺”,祖国的强大,缺少不了女性的柔韧力量。


越来越多的女性,站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她们定义自己的名字,她们为自己而歌,她们努力和自己赛跑,从20+到70+,无论多难,她们的脚步都不停歇,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无数个“她”的汇聚,让女性力量愈发耀眼,她们成为中国这艘东方巨轮上的强大引擎,她们乘风破浪,与世界同行。


点个【在看】,关注和致敬女性力量!


推荐阅读▼

资料来源:《感动中国》、中国西藏新闻网、全国妇联宣传部、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乘风破浪的姐姐2》、重庆日报等。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英 | 张馨予 | 张柏芝 | 贾玲齐秦 | 吴孟达 | 红楼梦 | 王冰冰姚晨 | 蔡少芬 | 陈佩斯 | 罗翔


为中国女性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