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绛逝世5周年:百年无情而漫长,且以优雅过一生

每晚出品 读者人物 2022-09-29

 


被钱锺书称作“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一生都活得清醒自持。

她在是非原则上有清晰的认知,在困厄之境中也不改其志。

无论杨绛身处何种境地,都活得自在从容。

哪怕到了垂垂老矣的暮年,不再耳聪目明,那盏点于心中的长明灯,也一直烛照其行。



文 | 荠麦青青
来源 | 每晚一卷书



钱锺书曾写给杨绛一段很美的文字: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杨绛对于钱锺书的感觉。


钱锺书当时是清华著名的才子,博古通今,清高孤傲,难以近身。


杨绛更是卓而不群,进入清华大学时,才貌冠群芳,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人,不乏世家子弟、青年才俊,但她都芳心未动,直到遇到钱锺书。



1932年春,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门口,两人邂逅。


当时钱锺书身着长褂,穿老式布鞋,面容清癯,并无七尺男儿昂藏之气,但在杨绛的眼里,他却像一颗熠熠生辉的发光体。


在杨绛日后的描述中,钱锺书机智幽默,学识过人,眉宇间“蔚然而深秀”。


而钱锺书对秀外慧中的杨绛更是无比倾心,曾写诗赞美她: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这样的美妙发生在两个深具传统文化人格的才子和才女身上,也是浪漫至极。


1935年,两人完婚。


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曾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钱锺书和杨绛才华高而作品精、同享盛名的夫妻了。”



婚后,两人相敬如宾,琴瑟和鸣。


直至1998年钱锺书去世,杨绛过上寡居生活。


一次,她的同学费孝通去看拜访她,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费孝通非常喜欢她,在大学时也是杨绛的追求者之一,但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杨绛独身后,鳏居已四载的费孝通产生了重续前缘的想法。


当费孝通颤巍巍下楼时,杨绛对他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费孝通至此彻底死心。



这一生,杨绛对感情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清醒至极。


哪怕年轻时有再多的追求者,哪怕晚年寡居期间乏人陪伴,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归于何处,她将精力和感情倾注于一人,坚守着自己的天荒地老。


在这个日益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在很多事情上都面临着太多的选择,爱情尤甚。


当“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面对,真正的爱情不是填补寂寞的工具,不是攀龙附凤的“上位”。


它是灵魂与灵魂的呼应,更是能够相携一生的妥帖和踏实。





1969年,杨绛和钱锺书被下放至河南干校接受改造,杨绛被安排种菜。


翻译家叶廷芳后来回忆说:“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


同伴回忆她:“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


干校劳动改造结束后,她写下了《干校六记》。


语言朴实俏皮,笔调清隽,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出人生低谷时的种种际遇。


胡乔木很喜欢这本书,曾对它下了这样的评价: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那些经历,都被她内化为足以滋养生命的养料,宠辱不惊,淡然自处。


她知道,呼号、哀告、乞求、自怜都是无济于事的,人只有看清当下的境遇,清醒平和以对,才能逾越苦难的煎熬。


正如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甚至磨难。


当一个人处在低谷中时,只有保持足够的清醒,才能相信否极泰来,根扎大地,蓄势待发。


才能在光明到来之时,以重生的姿态拥抱希望。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


一年后,钱锺书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临终前,他的一只眼不肯闭上,杨绛附在他耳边轻言道:“你放心,有我呐!”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为了让天上的亲人放心,她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除了饮食有度,生活规律外,还坚持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她努力保持着身体的硬朗,以应对孤独和岁月的侵蚀。


第二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她拒绝了:

“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晚年时,媒体对她的各种邀约不断,但她和钱锺书在世时一样,几乎婉拒一切媒体的来访。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她,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译书和写作



年轻时不汲汲于名利,到了晚年,一切盛誉和喧嚣更是于她如浮云。


每逢7月17日的生日,总有不少人会打电话祝福或前往家中探望,而杨绛的回应则是“替我吃碗面就行了”。


九十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目的是为了“避寿”。


她有出世的清冷,也有入世的热情。


她曾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2011年,杨绛百岁诞辰,她对记者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我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2016年5月25日,105岁高龄的杨绛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就像她曾经引用过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颗历经了百年沧桑的灵魂,自始至终都没有迷失过生命的方向,保持了一贯的冲淡和悦,明心见性,悲喜自洽。


无论命运给予她的是狂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无论是面对时代的大江大河,还是最终归于生命的涓涓细流,她都能清醒通透地面对一切境遇。


顺境时能皈依本心,逆境时能恬然自适,取舍有度,进退自如。


这样的女人,不仅活出了顶级智慧,更活出了一生的万千气象。


书籍推荐:《杨绛传》罗银胜 著,天地出版社

《杨绛传》作者罗银胜在阅览了大量杨绛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后,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她的百年人生,主要包括她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文学创作,以及她同钱锺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细述杨绛先生全部过往,浓缩百年智慧精华,书稿呈杨绛先生生前亲自过目。

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 89 期 赠 书 获 奖 粉 丝 / 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领奖”



那英 | 张馨予 | 张柏芝 | 贾玲齐秦 | 吴孟达 | 红楼梦 | 王冰冰姚晨 | 蔡少芬 | 陈佩斯 | 罗翔


你最欣赏杨绛身上哪种特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