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特刊第一期:中国崛起的PUP视角

PUP China 普林斯顿读书汇 2021-01-19

Editor's Note:

即使是对时政信息最漠不关心的人,当未来三周内频繁的发现自己因为交通管制而堵在二三四五环上时(今早已经开始啦!),都应该能够很快的意识到,一年中最重要的周期性政治事件——两会来了。

两会期间也许是国内外各界将最多目光投向中国的时刻之一。在中外媒体的带领下,大家共同见证世界上最大的立法机构是如何工作的,数千名代表、委员是如何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确定航向的,以及鉴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些会议的成果将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产生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这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带大家聚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书单中着眼于“中国崛起”以及“中国问题”等相关议题的书目,看PUP的中外学者是如何分析和解读包含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对外政策、以及教育、环保等各类将会在两会中涉及到的民生问题的。



为此,我们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主题为“在PUP,读懂中国”的系列推文,今天将是这一系列的开篇,由著名学者贝淡宁(Daniel A. Bell)先生和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的作品领衔,带领大家从独特的政治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两个视角,解读在过去的20余年间,中国的崛起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其中的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的可能。


The China Model: Political Meritocracy and the Limits of Democracy


本书英文原版在美国亚马逊Amazon.com有售

中文翻译版《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西方人倾向于将政治世界分为“好的”民主政体和“坏的”威政体。但中国的政治模式并不完全符合这两种情况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可以用“贤能政治”来形容的政治体制。The China Model一书寻求理解这种独特政治制度的理念和现实。

贤能政治的理念如何为中国的政治进步(和倒退)设定衡量标准?中国应该如何避免这一体制的弊端?贤能政治如何才能与西方社会的民主最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本书中,贝淡宁教授对包含以上问题的诸多疑问都给出了解答。




贝淡宁(Daniel A. Bell)

国际知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加拿大,曾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在西方社会,大多数人甚至不愿意去思考用道德上合理的方式来替代一人一票作为选择政治领袖的一种方式的可能性,因此在本书中,贝淡宁首先指出了西方民主中“一人一票”作为挑选最高领导人的方式所存在的四种缺陷,并主张,中国式的尚贤制有助于弥补选举民主制的这些关键缺陷。

随后,他又讨论了中国式的贤能政治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改进,并进一步分析了将贤能政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的不同方式,指出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道德上可取、政治上稳定的民主精英政治模式

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中,贝淡宁总结出了中国式尚贤制的三大核心支柱:在基层实行民主选举,在中央任人唯贤,而在二者中间的各级政府中则采取实验性的操作方式——在将某个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之前,中央政府会先选取特定区域进行小规模的操作尝试,以检测这一政策的效果。

Photo by Diego Jimenez

贝淡宁教授在书中指出,虽然中国式贤能政治无法被拥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其他国家直接引用,但是其三大核心支柱是可以有选择性地被借鉴的。同时他也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更加积极的在国际上推广自己的这一政治模式

正如他在本书的引言章节阐释自己关注这一主题的动机时所提及的:“尽管在西方国家,言论自由受到了更多的法律保护,但在中国,人们对西方式民主的理解要远远好于西方人对的中国式贤能政治的了解,而我的书旨在让双方的理解程度能更加对称一些。”

名家推荐

“对许多西方读者来说,贝淡宁的书很难消化,因为其对他们所认为的‘基本真理’提出了质疑。”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贝淡宁的书则向他们证明,至少有一些西方人是理解他们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到现在,中国人最看重的制度是他们的考试制度,因为它是任人唯贤并且客观的。这种对个人成就的尊重总是与为社会服务的道德义务相结合。The China Model解释了这种双重性如何继续在现代中国的核心发挥作用。

—George Yeo, former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of Singapore


在西方国家,即便是质疑“一人一票”的选举规则,通常也是令人厌恶的。但贝淡宁就这么做了。本着儒家精神,他极力主张贤能治国,并认为主流的民主制度无法解决我们最棘手的问题。这本发人深省的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Mathias Risse, Harvard University

如果说贝淡宁教授的这本书为西方读者架起了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一座桥梁,那接下来我们要推荐的另外一本来自林毅夫先生的著作,则可以称得上是发展中国家向中国学习如何加速经济增长的“实用指南”。


The Quest for Prosperity: How Developing Economies Can Take Off


本书英文原版在美国亚马逊Amazon.com有售

中文翻译版《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译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张建华教授


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发展经济?以往对这个问题的大多数回答都集中在富裕国家应该或不应该为贫穷国家做什么。而在The Quest for Prosperity一书中,林毅夫教授——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则是发展中国家能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

他考察了那些成功发展本国经济的国家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结合自己作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旅行见闻和他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思考,为那些致力于自身繁荣的国家带来了希望的同时也提供给了他们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升格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发展中国家担此要职的第一人。2012年6越世界银行任期届满,回到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教授主张,减少贫困、实现动态的包容性增长的最好办法是把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作为其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这使得经济体最具竞争力,且为穷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他指出,通过好的理念、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一些金融手段,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将能实现亚洲式的经济增长,成为新的工业化经济体。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照搬任何具体的经验,要认识到每个地方环境与发展潜力的差异性,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计划。

依据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他在本书中阐释的”两轨六步法(Two Tracks and Six Steps)“为他所主张的这种以国家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提供出了一个实现结构转型的实用指南。

名家推荐

林毅夫的人生旅程是一段由永不满足的好奇心驱动的探索之旅。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宝贵贡献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观察敏锐,愿意严格检验一个假设,以及敢于提出新观点的勇气。The Quest for Prosperity建立在他对发展经济学已经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上。它是所有政策制定者和学生的必读书。

—TrevorManuel, minister in the presidency of the 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 of SouthAfrica


在这部著作中,林毅夫用自己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获得的智慧,与250年来的经济思想编织在一起。他敢于设想在全球范围内终结贫困的可能,并以深思熟虑、明智而务实的方式阐明了如何实现这一愿景。不会再有经济学家能写出比这更优秀、更重要的作品了。

—George A. Akerlof,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2001

- END -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读者社群 PUP Academy 邀您加入:


诚邀 |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读者社群 PUP Academy 全新启航!


更多精彩内容:

荐书 | 恬淡寡欲,才能过好这一生?“古典智慧中的现代启示”系列 I

专访 | 贝淡宁:跳出西方教条框架,用“贤能政治”来思考中国

观点 | 为什么简·奥斯丁是世界上第一个博弈论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Amazon.com,一键购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