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文报道瀛和创新发展经验
■ 编者按
中国律师行业发展迅速,律师事务所也以更快的步伐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在律所规模化大潮中,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亦面临机遇,不但完成了“双改”、拓展办公面积、扩张执业领域还大幅增加了律师和合伙人数量。
值得深思的是,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是冲击,但为何瀛和能够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形势下,继续高速发展?《经济参考报》(电子报)从良好的营商环境与辖区政府的“软驱动”切入,刊文报道了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的创新发展经验,以期给行业提供一定的启迪与思考。
11月20日,汤森路透旗下亚洲法律杂志(ALB)发布2020 ALB China中国国内30强榜单,盈科律师事务所蝉联榜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30强迎来了三家新律所∶京师律师事务所(排名第3位),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排名第19位),以及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排名第30位)。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辖区的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面对严重的疫情形势和办公地址变迁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现逆势增长,一年内律所吸引注册律师人数、营收业绩、缴税额、承接案件数量增长均超过100%,核心竞争力明显增长,不仅成为《亚洲法律杂志》评选的2020 ALB律所先驱者、荣登中国30强律所榜单,还被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作先进集体,成为辖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政企合作的新亮点。
在北京东城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于2019年8月迁入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辖区,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过去,这家成立刚刚7年多的律所,何以取得长足的发展成绩呢?
瀛和特约管理顾问、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创始人董冬冬坦言,这首先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得益于辖区政府的“软驱动”。瀛和入驻新办公地后原本面临诸多困难,又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让律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建国门街道办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实行“服务三主动”,主动登门了解情况,主动为辖区企业服务,主动为辖区企业解难题。一改机关工作坐等上门、听汇报看材料、有了难题绕着走的太平官作风。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到律所走访,了解律所入区后的困难,当得知在税户迁移上有困难,就在律所召开相关部门的现场办公会,当场拿出解决问题方案。
在工作中,建国门街道注重与企业保持清亲关系的同时,又注重创造“和合”关系。在街道领导的工作思维逻辑中,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政企关系是新型的“军民鱼水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就是让政府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工作中“做到三到位”,一、服务意识要到位,办事处从上到下,心干情愿为辖区企业作;二、人员工作要到位,办事处专门配备驻企专员,蹲点基层,把政府的政策落实到位;三、支持力度要到位,为了给企业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政府主动搭台,请企业唱戏。
良好的营商环境给律所增强了发展的信心,瀛和律所率先完成了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改造,改变了传统律所由少数高级合伙掌控的惯例,极大激发了律所的内在发展动力。同时,作为位于中央政务区的一家律所,瀛和律所坚持党的全面引领,首先做到政治上过硬,在东城区司法局和律师行业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瀛和率先在业内构建红色管理系统,以党建引领律所全面发展,同时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以管理驱动律所。为律所的发展装上“丰富的文化内核”并使之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源。有了政治的引领和坚强的组织保障,律所力避传统的平台思维,注重中台服务为律师的发展赋能,实施律师专业化分工、兴起内部交易市场,增强平台内律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一年内将内部合作带来的收益比率,从个位数提升至两位数,在律所的专业化和品牌化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瀛和律所依托瀛和律师机构的数字化平台优势,强化数字化律所建设,推广和使用自主研发的KindLelaw智能法链系统、法大大电子合同签系统、原创宝等数字化系统,创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律所。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专题会议现场
面向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瀛和律所着力实施“双百工程”,公开聘请百位法律界专家、打造百个法律服务产品。实施培育青年律师的“千帆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律师人才为现代化的法治建设作出瀛和人的贡献。
瀛和律所作为建国门辖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通过政企交流互动找到内核驱动增强了外部良性循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实现逆势增长,为辖区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政企交流开辟了新路,树立了政企亲清和合的典型。
END
2020-11-17
2020-11-13
2020-11-06
2020-11-05
2020-11-04
用法律关怀一切
官微:瀛和研究院
TEL:400-061-080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