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花6万住进森林,还盖了栋300平米的婚房:你向往的生活,其实不贵
闪闻(GZHA01)一个努力让你视觉与心底舒适阅读的微信公号!点击标题下蓝字“闪闻”即可免费关注,天天经典、有料、科学、独特的好文,马上关注吧!
闪闻(GZHA01)一个努力让你视觉与心底舒适阅读的微信公号!点击标题下蓝字“闪闻”即可免费关注,天天经典、有料、科学、独特的好文,马上关注吧!
往期好看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
往期好看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
版权声明:凡非原创内容,皆秉分享宗旨。图文整理自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属原持有人,亦非本公众号观点。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凡非原创内容,皆秉分享宗旨。图文整理自网络公开信息,版权属原持有人,亦非本公众号观点。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来源。
小悦是我艺术系的好友,前段时间她在微信上和我吐槽,“设计的海报被老板否了18次,最后做出来的还不如第一版,想回老家做插画师,老板的眼光真不行。”
上学时,小悦的作品经常被邀请展览,学院的连教授也对她赞许有加,那时她就时常念叨:“毕业后,想做一名独立插画师。”只可惜,后来她还是顺势做了名产品设计师,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加班。
“插画师”,这三个字就像她心里的一根刺,偶尔扎得她又痛又痒。
我也曾劝过小悦,以她的才华肯定有人愿意和她合作。但她对自己的插画未来满是惆怅,觉得喜欢的事只适合埋藏在心,插画再好也无法养活自己。
于是她只能将就做着设计,生活压力让她死守着工作,不敢离职,只能随着老板的意愿更改再更改……
回过头想,小悦却不是一人,我们总是一边拥有着梦想一边忧心着梦想支撑不了生活,心不甘情不愿的将心里的那团火吹灭,以为过上想要的生活前提是经济自由,于是一等再等,火苗已经没了光亮。
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两夫妻花了6万块,在闽南山间盖了栋300平米的房,还开了间植物工作室”,与绿植为邻的日常,他们将爱好过成了生活。
有人在苦恼着,有人已经实现了。其实支撑生活的物质不难,难的就是做决定的勇气。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人生就是试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再让想做的事变得有价值。
好的生活,要有美好和鲜活的东西
91年的陈茹萍在央美学的是艺术史专业,那年北京的天空很灰,大家也偏爱灰白的冷色格调。陈茹萍却格外钟情于植物,是色彩斑斓的花,或是深层静谧的绿。
她说:“生活要有美好和鲜活的东西”,于是她毅然决然和先生黑土,把家搬到了黑土的故乡——福建诏安,住着300平米的“森林房”,埋头与植物共处。
她的作品受到了旧物仓的喜爱,连无印良品、Pageone、野兽派也纷沓而至,找她合作。几年间,她如竹笋一般快速成长,陈茹萍笑着说:“植物中,我就像仙人掌一般,给点阳光就疯狂生长。”
从一开始接触植物,到“黏”着它一起生活,茹萍让“植物艺术”这个爱好变得愈发的有价值。
房子不贵,生活才贵
亲手在山林里盖一栋300平米的房,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没想到茹萍和先生黑土真的做了!
他们在距离诏安县城四五公里处的龟山村,寻到了一块荒地。这里是一处被河流冲击出来的三角洲,只有一座桥可以抵达小岛,龟山村只有30多户人家,他们每天都要放牛,且维持着一二十年前的生活方式。
在取得相关许可证后,茹萍和黑土便开始清理杂草、设计图纸、和打地基。
一起砌砖,运沙,亲力亲为,热情的村民过来帮忙,为夫妻俩节省了不少麻烦。因资金有限,房子用钢板代替了砖石。一个月后,房子初现架构,茹萍开始专注于屋内的设计。
茹萍和黑土都不是专业的设计出身,房子的设计依照着自己的喜好和日常生活习惯。装修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附近被台风折损的荔枝木用来做凳子、院墙篱笆的篱笆是竹子扎成的,工作的木桌、沙发、床架全都来自山林间的弃木。
茹萍喜爱植物,便在屋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绿植。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洒落进木地板上、床上、植物的身上。房子的一楼是工作室,他们把普通的木工板打上整齐的洞,安装挂钩,挂满各种工具和装饰的绿植,随用随取。
二楼的卧室外有一颗老树,枝叶紧挨着他们的窗户,清晨鸟儿会发出鸣翠的声响,茹萍说:“真的是住在森林里。”
对生活讲究的人,总能把日子过成诗
在诏安,茹萍和黑土过着老人时间。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入睡。有时,茹萍会在家里做着植物手工,黑土在对面敲代码;有时,茹萍会上山,寻些新的植物,往山上转一圈,拾掇有趣的干果,在她手里,又能变幻出新的模样。
午后的时光是最惬意的,两人一起在庭院里看书、讨论。到了傍晚,茹萍喜欢沿着河岸跑步,跑远了黑土就开车来接她,黑土则喜欢打球。不忙时他们窝在厨房里准备晚餐,有时会跟着黑土回他家,尝尝他妈妈的好手艺。
因不忍植物干燥凋零,茹萍给自己造了一间干燥花房。干花放进框中,有一种安逸的静谧。茹萍说:“到了枯花那般年纪,我可能没有力气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那就蜗居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把生活过得像画一样。”
她喜欢植物的一切,所有的鲜花,绿叶,都让她十分着迷。为了亲近它们,让自己静下心来,茹萍把工作室从厦门搬到了山里,她不用再担心租金的压力,生活的成本,用最质朴的态度,与植物相处,做自己喜欢的事,让这件事慢慢的“开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她买来最常见的干玉米,细致雕琢,将他们变幻成发簪,偶时,茹萍还喜欢画画,将脱水的植物镶嵌在画上,又是另一幅模样。把采集的鲜花小心地处理,做成永生花,再加上自己的创意,又成了各种装扮的美物。
她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在微博和公众号上,喜欢的人会找上茹萍购买她的作品,有时也会接到一些合作订单,这样一来,茹萍“隐居”诏安,专心做着手上的事,也有不错而稳定的收入。
木心说:“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茹萍和黑土的日常是冷清的,但对植物的那份热爱就像平淡日子里的风风火火。鲜活的植物原本只有短暂的期限,却在茹萍的巧手中重生延续。
你向往的生活,其实不贵
刚开始接触植物时,茹萍也不知自己会做成怎样,但是热爱让她奋不顾身。旧物仓的创始人杨涵憬曾对茹萍说:“我本来也想做植物,但是看到你在做,我就不做了,你可一定要做好呀!”
他们做到了,不仅把日子过成诗,还带来了森林的美丽问候。
我想起很久前看过的一句话:“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费的。”
生活总是催促我们不断向前,它总让我们误以为,只要有钱,一切都能瞬间改变,等有了钱,就能立刻过上好的生活。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好的生活,不一定全是钱的事,而是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姿态。
辛弃疾曾说过:“淡中有味清中贵。”
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其实不贵,它需要一些改变的勇气和一点对生活的讲究,才能把日子过成诗。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看全部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