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评分为什么越来越不靠谱了?
mikasa | 文
给“堪称艺术品,每一帧都是壁纸”的《Gris》打刚及格的6.5分,没搞清楚解锁第二视角的机制就给了《生化危机2 重制版》8.8分,被《皇牌空战7》的制作人公开质疑游戏水平...
今年的IGN似乎延续了被下降头的趋势,在和玩家群体对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作为一家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游戏媒体,IGN的业务不仅是给游戏打分,但“IGN评分”却往往会成为舆论的引爆点。
相对的,不管是神作还是粪游,只要冠以“IGN满分”或者“IGN 0分”的名号,都能自带流量。
而不知何时起,“IGN评分”逐渐从权威的导购指南,沦为了街边小报,越来越多的玩家觉得它不靠谱。
这几天,《泰坦陨落》开发商制作的大逃杀游戏《Apex英雄》大火,在线人数突破100万,被誉为大逃杀游戏的集大成者。
IGN自然也盯上了这款游戏,并给出了自己的临时评分:8.5。虽然评测者承认只玩了4天,给出的评分也不算低,但还是让许多玩家感到不满。
要知道IGN曾给测试阶段的《绝地求生》打了9.0分,正式版9.5分,连Steam上刚过“多半好评”的《无限法则》也拿到了8.5分。
一时间“腾讯是塞了多少钱,临时评分=坐等塞钱,Too much water!”的梗又满天飞了。
IGN真的变得不靠谱了吗?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会一天就坍塌。
IGN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起初由五个网站共同组成,到了1998年,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后,IGN的品牌正式确立,主攻电子游戏,并在1999年入选了“100个顶尖网站”。
在那个消费主义萌芽的时代,游戏媒体有个时髦的职责--为游戏评分,一定程度上给读者的购买决策提出建议。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日本杂志《Fami通》,虽然现在40分制的评分在其他同行之间显得很奇怪,但在那会儿绝对是被模仿的对象。
不同于早期《Fami通》老派、权威、吝啬的打分方式,刚成立的IGN大胆了许多,光是在1999年和2000年两年就评出了十几款满分游戏,甚至出现了《口袋妖怪》系列,从红版到银版一直是满分的情况。
此后IGN多次易主、重组,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游戏工业重心的西移,IGN之类媒体网站的话语权超过了传统杂志,IGN评分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可能会有小伙伴奇怪,IGN给游戏评分有什么标准吗?答案肯定是有的,但发展早期大多是由资深编辑、评测者的主观意见决定的。
直到2009年,IGN公布了一套公开的评分标准,大致讲解了评分的依据,比如会从演出、图像、音乐、玩法、可玩性等入手,不会考虑游戏未来的补丁和更新等等。
在这份标准下面FAQ里,IGN承认“标准和期待一直在变,产品越来越多,本身也在改变好与坏的标准。”因此,IGN其实每两三年都会对评分标准做出调整。
2010年IGN曾把评分改为20分制,2012年又改回了100分制,2014年开始,如果游戏后续有重大变化,IGN允许对评分进行重新审核。
最典型的,《风暴英雄》刚发布的时候只有6.5分,更新2.0大版本之后获得了8.0的不错评分,而上线5年的《英雄联盟》从8分爬升到了9.2分。
在2017年最新的评分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IGN对10分游戏定义已经从最早的“在这一领域里完美无瑕”调整为“会影响未来的游戏设计”。
也许是更具前瞻意义的标准,使最近几年IGN满分游戏又多了起来。
照理说,IGN的评分标准算是与时俱进了,然而IGN评分在玩家,尤其是核心玩家心中的口碑却在逐年下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内部来看,IGN评分标准中的一些规则埋下了祸根。
评分规则明确了IGN的评分是由一位编辑撰写完成的--他们腾不出人手来让几个人评一款游戏,而且认为效果也远不如选一个专业、资深的人来的强。
“IGN的编辑们会声明自己想玩的游戏类型,所以我们可以确保测评人们在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具体而言,是他们了解并懂行的游戏。请最合适的人来测评游戏对IGN而言至关重要。”
然而到了实际操作时,这个“合适的人”就成了易燃的导火索。
上个月IGN为《生化2 重制版》打了8.8分,并评价说“本作浪费了利用好两个可操控角色的绝佳机会”。原来是评测员不知道有二周目解锁的设定,闹了笑话,过了一阵才把评分调整到9.0。
很显然这位编辑大概率不是《生化危机2》的老玩家,并不熟悉表里关的设定,那么这位仁兄是否称得上合适呢。
对游戏不了解吐槽下就过去了,但有些恶劣的影响就没那么容易消除了。
2018年8月,IGN的《死亡细胞》测评涉嫌抄袭油管播主Boomstick Gaming的视频,IGN被迫来了一拨删稿,道歉,开除测评员三连。
事实上,IGN早就为单人评测的不可控性买过单。2013年,《超凡双生》登陆PS3,IGN给出了令人惊讶的6分低分。
经网友查证,评测员是一位IGN澳大利亚分部的实习编辑,顿时引爆了国外舆论,很多人请愿开除这位编辑,而更多人则把矛头直指IGN敷衍的态度。
另外,IGN全球化的运营策略也带来了更多打脸的风险。
从2006年开始,IGN为各个地区提供了不同区域版本,换句话说,同样登陆IGN官网,在日本和美国看到的内容页面是不一样的,一个是IGN日本,一个是IGN美国。
这就产生了各个地区的评测分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最近的《皇牌空战7》,北美本部只打了7.0分,而日本IGN却给了9.5的高分,甚至在评测细节上完全反着来,北美IGN觉得是缺点的地方,日本IGN反而觉得是优点。
当然,分地区提供内容也有好处,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玩家习惯投其所好,不过作为一个中国玩家,我们就没那么幸运了。
2017年上线的“IGN中国”并不是由IGN本部直接管理的,而是通过一家原本做手游的中国本土公司代理运营,起初IGN中国的主页上都是手游广告,页面上有用的信息寥寥。
佛系运营不管不顾就算了,自从有了IGN中国,国内上IGN只能强制跳转到这个网站。甚至最近还传出了IGN中国欠薪风波。
为什么给中国玩家提供一个没什么用的IGN中国呢,也许是为了强行拓展市场,赚更多的钱吧,只希望Steam中国不会是这样的。
说回评分,一款游戏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远不是从前通关字幕出来就完事了。诸如联网体验、氪金程度等不涉及游戏本体,但会影响体验的因素要不要加进评分标准也是个头疼的问题。
IGN此前就给受到玩家好评的《掠食》PC版打出过4.0的低分,主要问题是游戏的存档会崩溃。
最后,虽然IGN官方多次声称,营销部门和编辑部门是完全分开的,但谁都不能断言IGN的评分不掺杂任何利益因素。
另一家著名游戏媒体GameSpot的元老编辑Jeff Gerstmann就曾因为给赞助商Eidos的游戏打了低分而被迫离职,也有匿名IGN前员工爆料过IGN评分带有营销广告。
说到底,即便IGN不忘初心,单人评测终究还是一个很主观的行为,加上现在每年上市的游戏数量远超十年前,想要紧追热点还保持专业度,IGN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而从外部环境看,把“IGN评分”当回事的时代好像也要过去了。
就像诸如IGN的评测网站曾经把关注度从传统杂志中抢过来一样,如今,玩家群体和新兴平台也正在消解IGN的公信力。
如果把视野放大,现在简直是个大评分时代。
过去买游戏、入主机这些看上去奢侈的活动放在今天已经稀松平常,退一步讲,谁还没在Steam上买个热门游戏?既然体验过,那么任何一个个体都有权做出接地气的评价。
久而久之,IGN评分经常从原来的购前指南变成了马后炮评测。一旦观点大规模冲突,就会让人产生IGN不专业,测评不细致的感觉,反而是Steam上的玩家评价更具参考价值。
给游戏打分也不再是IGN这些垂直网站的专利,就拿国内来说,近几年,B站、NGA、TapTap等社区也都根据不同游戏类型,做了自己的大众评分系统。
有趣的是,国内的各大平台对于同一款游戏的态度往往是天差地别,形成了独有的用户调性:
TapTap不太待见骗氪的大厂游戏;NGA会受到论坛舆论的影响,出现极端的低分;B站则吹爆气氛浓厚,一度把“云玩家”推上风口浪尖...
这都反映出当今玩家倾向的众口难调。而在大评分时代,IGN评分必然有局限性,玩家圈子里也逐渐总结出了“高分看媒体,低分信自己”的规律。
当然,IGN肯定也发现了问题,如今IGN虽然还是在“兢兢业业”地给游戏打分,但同时也更多地发挥着额外的影响力。
比如把“IGN评分”玩成一个梗,去年IGN员工Esra krabbe去世嘉新总部就餐,根据环境、食物种类、外观、可口度等方面评价,给世嘉食堂打了8.7分,万物皆可评分啊。
又或者做一些同行不太敢做的事--给过去的所有游戏排个Top 100,让世人不要忘记老游戏做出过的卓越贡献。
“我们不想让他们和现在的3A大作对抗,而是更多地强调他们在诞生的那个时代有多么惊人,让整个游戏行业耳目一新。”
IGN评分也许没有不靠谱到不能看的地步,但它确实没那么重要了。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