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鸡血”竟然曾是个真事儿?| BB传说

加盐 BB姬 2019-12-06


加盐 | 文


上一期的专栏里,我们介绍了风靡欧美的瘦长人。有小伙伴表示晚上看属实吓得不轻,觉都没睡好,这波我的。那么这次的故事,我们来聊点不吓人的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打鸡血”来形容人的状态超常,精神头很好。


好比某天你发现,平时游戏里开黑唯唯诺诺的好基友突然重拳出击了,那这时你可以对TA说:


“咋回事今天,打鸡血了?”



虽然话脱口而出了,但你的大脑可能完全没意识到,这三个字为什么就能代表亢奋的状态?


其实往前追溯历史,打鸡血的说法早已存在。几十年的时间,让它从一个国内盛传的“都市传说”,变成了如今含有特定意义的俗语。


因为那时的打鸡血并非口头说说,而是真的把鸡血打到人的身体里,是不是有点魔幻现实的味了?



这个魔幻的故事就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那时祖国刚成立,医疗和教育事业尚不发达,广大老百姓对于很多疾病的原理认知不充分,容易听信一些现在看起来十分荒谬的治疗方法,这给“鸡血疗法”的广为流传提供了背景。


鸡血疗法最早传闻是某国民党将军在国内被逮到时,为求保命而供出来的秘密。


这点后来虽被证实为谣言,但确实在那个时候给打鸡血行为平添了有钱人养生之道的神秘色彩。



事实上,鸡血疗法就如同很多土方子一样,出身于草莽。讽刺的是,它的创造人是当年毕业于上海亚东医科大学的俞昌时,一位正正规规出身科班的医生。


觉得鸡血能治病,也是因为他在青年下乡工作时,偶然通过温度计插屁股的方式测量鸡的体温,发现竟然高达43度。


这使他联想到鸡的新陈代谢水平应该很高,血可以抗菌抗毒,就和人体生病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一般。



正好那时候苏联发明的组织疗法理论在国内传开,组织疗法其中一点就是用动植物的生理组织(比如花草的枝叶、动物的内脏等),经过特殊方式加工成液体用来注射治病。


于是,在鸡血上做文章的想法悄悄在俞昌时的心里种下了。



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某厂当医生的俞昌时,某天抱着做实验的性质,往自己的肌肉里打了一针新鲜的鸡血。


后来他的记录里提到接下来几天的情景,“没有不良反应,精力充沛,食欲大增”,而且身上的皮肤也润滑了起来。



有此等“良效”,之后一段的时间里他又给自己扎了几针,还把亲戚朋友叫上,一起测试了疗效。按照他的说法,鸡血让大家“好起来了”,这样实验了几年后,他决定向全国推广鸡血疗法。


传闻,鸡最好用年轻公鸡的血,就像不少人小时候被公鸡撵得哭爹喊妈的经历一样,公鸡凶猛好斗的特点,仿佛让它的血也有着额外的生命加成效果。



本来这种荒唐的医疗方法,应该会在推广到全国的过程中,被质疑或者识破。


但学过那段中国历史的人应该都记得,大跃进和文革带来的夸大和造假行为风行,使得鸡血疗法不但没被令行禁止,反而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愈演愈烈。打鸡血带来的心理作用逐渐占了上风,便宜还能治病,谁不想试试。



传得最夸张的时候什么样呢?上到脑中风,下到不孕不育,不论心脏病还是感冒咳嗽,皆可一治。


简直比游戏里的加血道具还神,一针提神醒脑,两针永不疲劳。



不管身体有没有毛病,大家都开始拎着鸡到医院排队打针,希望得到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那些人最终有没有如愿我们不知道,能清楚的事实是,生于那个年代的鸡们都遭重了。



频繁的扎针和抽血,让鸡身遍布针孔,一只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一通抽完直接蔫巴,乃至扑街。


因为鸡的品相之差,还出现了哄抬鸡价的现象。白色、没有杂毛、叫声好听、体重超4公斤的鸡可卖高价。


这是人类“延年益寿”的福音,也是鸡们饱受折磨的炼狱。




不过,非科学终归是非科学,这期间有许多注射鸡血的人出现了过敏反应,毕竟人连血型不一样输血都会出大问题,更别提鸡血了,肯定会遭到人体的排斥。


如果注射到肌肉里,会发烧,或者发肿胀痛。若有人想见效更快,像打吊针一样打到血管里,过敏反应可能会严重到丢掉性命。


正因为那时没有网络,只靠读书看报,信息获取明显滞后。打完鸡血的后果无论好坏,当所有人知道真相时,肯定已经尝试过了。



于是,无论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十八线的小乡镇,前前后后都经历了一年不到的狂热打鸡血时光,然后才将历史的这一页翻过去。


即使那是在人心很容易受到鼓动的文革初期,一旦发现对治病养生没卵用,鸡血疗法还是渐渐的被大家抛弃了。



真要说起这则传闻能传开的深层原因,倒也没那么复杂,它抓住了时代的痛点,花钱治病,天经地义。


只是智商税无处不在,关乎身体健康的时候,人们总是容易失去理性,何况打鸡血还便宜呢。



至于鸡血疗法的创始人俞昌和,据说他后来活到了92岁。我想这和他当年给自己打的鸡血应该没什么关系,单纯是生活好了,医疗水平上去了。


估计他也预料到,自己创造的奇葩疗法没法成为名留青史的治病良方。


不过在漫长的历史中,这则传闻掀起的短短一两年全民热潮虽然算不上什么,却让“打鸡血”与“状态倍儿棒”戏谑地划上了等号,长久的留在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如今人们不再真的打鸡血了,但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