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恋爱课,就能变成脱单达人吗?
怪物马戏团 | 文
前段时间,一个话题突然上了热搜:高校学生们呼吁大学开设恋爱课。事情的起因,是一次针对一千名大学生的调查,88%的被调查人表示支持高校开设恋爱课。
这事让我想起几年前一则类似的新闻,是关于天津大学开设了“恋爱课”的。当时我就在好奇,所谓的恋爱课到底是在教些什么东西?更重要的是,它真的有用吗?
《恋爱研究所》
于是我去查了一下,首先是5年前天津大学的“恋爱课”。这是一门校团委开的选修课,授课者不是老师,而是学校里一个叫“鹊桥会”的联谊社团。不过课程确实是正式的,有32个学时和2个课外学分。
课程的期末考试是一次恋爱主题的舞台剧,算是中规中矩的形式。虽然从我大学时的经历来看,很多人应该会把这个舞台剧敷衍过去。
在天津大学的论坛和贴吧上,可以看到一些人讨论这个课程,不过大多数都是在说自己报这门课只是为了轻松拿到学分,或好奇。至于课堂的内容,只能查到第一节是一堂有关婚姻和恋爱的法律课,后面的一些和礼仪有关。
之后我查了下恋爱课的两本教材,一本是《恋爱经济学》,一本是《恋爱心理学》。
《恋爱经济学》的作者是一位离婚两次后总结出失败经验的日本女白领,至少从经验角度来说作者挺有话语权……吧。书的内容大概是利用一些经济学的原理去分析恋爱关系,虽然不是很深入,不过确实挺理智。
然而从作者的其他著作来看,她更像是一位侧重职场写作的人。“恋爱”对她来说是“经济学丛书”中的一章,而非反过来。
其他书和爱情无关
《恋爱心理学》是日本作家结城优写的心理学系列中的一本。结城优是一位有多年实际心理治疗经验的精神病学家。书的内容顾名思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恋爱关系中两性的想法。
书里的一页
有趣的是,虽然该作者的中文版作品封面看起来很正经,但实际上日版的书封面全都是浓厚的二次元味。
两本书在亚马逊和豆瓣上的评价都不错,分别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恋爱,而且作者一位是女性一位是男性。这样看来,至少这门课的教材选取很客观,如果真要挑刺,就是两位作者都是日本人,说的东西或多或少和中国的情况有出入。
譬如他们没有几十万的彩礼
大致看了两本教材后,我觉得只要认真看完这两本书,应该确实能收获一些恋爱相关的经验。从我们现在越来越高的离婚率来看,这样的教育绝对有必要。当然,恋爱牵连到太多社会因素,单纯靠正确的恋爱心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多少问题。
研究这门“恋爱课”后,我发现一个问题:这门课的重点是在怎么处理健康的恋爱关系上,不是为了教人如何“把妹/撩汉”。但我猜大多数被这个课吸引的人,想要知道的应该是怎么才能脱单。
天津大学男女比例接近3:1,要靠上课脱单怕不是有难度
那有教人脱单的课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前段时间臭名昭著的男性向“PUA课程”和女性向“小姐培训课”就是这样的东西。悲哀的是这些课之所以能大批割韭菜,不止是靠直击广大单身人士的痛点,还有其实际效果也很突出。
除了这个以外,重点放在“脱单”上的正经课程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我去找了一些恋爱相关的网课,还有大学中偶尔关于这话题的讲座录像,发现重心都是在维护恋爱关系上。至于脱单相关的搜索,总是出来一堆歪门邪道的东西,揭掉外皮后都像是yp指南和套路卖货。
这不管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留人心”的绝望氛围。
不过虽然没有“脱单课”,倒是有类似的东西。09年起,复旦大学开设了一门“SWP智美女性”的培训课,教导走入社会的女性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
这课有一些新奇的噱头,例如让人体验各种社交状况的模拟情景剧。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课程后期的一部分是参加联谊活动,而联谊的对象正是复旦的“总裁班”。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总裁班是复旦开设的一门在职研修班,招生对象是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企业管理人员。而那个SWP智美女性课,基础学费就有一万二,确保了招来的女性是中上层阶级的人。
所以,emmmmm……可能真有人能靠这两个课程脱单吧。
国内正规“追求课”的匮乏,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那其他国家的恋爱课又是什么样的呢,到底会不会有一种恋爱课,让人上了以后就增大脱单几率?于是我去找了下海外恋爱课的相关资料。
“教练,我想学谈恋爱”
首先是韩国。在仁荷大学就有一门关于爱情和人生价值的课,而且这门课的重心之一正是如何正确提高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这门课上,时不时会有一些名人来做关于恋爱关系和提升吸引力的讲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至少一部分人确实在这门课上学到了一些有利于脱单的东西。
东国大学的“约会课”就更有意思了。在这门课上,学生必须和搭档进行模拟约会,每次模拟约会持续一个月,每学期必须和三个不同的搭档模拟约会。而且课堂下会布置一些让学生讨论约会关系和嫉妒心理的作业。类似的课程在庆熙大学也出现了。
这是开设课程的东国大学教授
开设东国大学“约会课”的教授解释说,开设这门课的原因是韩国近年来不断加重的少子化问题。这位教授表示,房价和工作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结婚,忙碌的生活也让年轻人没时间且不擅长寻找伴侣。“约会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
对这门课评价最好的恰恰是女学生们。而且根据统计,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模拟约会后都分开了,但确实有一小部分人变成了真正的情侣。对于那些“分手”的大部分,授课的教授也不认为是件坏事,因为“这门课不止是为了教导大家如何恋爱,还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离也是爱情关系正常的一部分”。
这就是一对靠“约会课”脱单的情侣
这样看来,也许我们的高校真该考虑下引进类似的课程了。
到了欧美这边,情况有些不一样。纽约大学也曾开展过一堂关于爱的课《Love Actually》,而且这门课极受欢迎,在两年里规模就扩展了三倍。只是这门课的主题并不是简单的恋爱,而是爱对人类生活的各种深层次影响。
从授课教授个人页面的头图,就能看出该课有多艺术化了
类似的课程还出现在了其他的欧美著名大学里。它们的主题都不止于恋爱和约会,而是从更深刻的方面探讨,爱是如何影响人的性格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在学校的官网上看了一些课程介绍后,觉得它们更偏向艺术和社会学。
也许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没有单身群体急速扩大这样的严重社会问题吧。但是关于“恋爱与婚姻”,其实一直就是欧美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例如美国很多中学都会有模拟带孩子的课程。
《Kim Possible》里有一集就是关于这个育儿课
此外,欧美也有一些正规的“约会培训班”。培训的内容都是一些正向的自我提升和外型打理指导,以及让学员学会寻找适合的另一半,授课人也是可以查到履历的大学教授与心理学家。当然,我相信他们也有类似“PUA培训”的歪门邪道培训课。
约会培训班
另外还有一个Steam上备受争议的“撩妹游戏”《绝世情圣(Super Seducer)》。这个真人扮演的视频游戏里,你可以跟着一个撩妹高手学习各种搭讪技巧。
可惜的是男主是一个自信的大帅哥,而游戏里用的一些搭讪技巧,明显是些长得不帅就不好用的套路。有时候游戏对搭讪方式“对与错”的判定也太绝对了,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备受争议的原因。
我要有这张脸,还会来学这个?
当然,这不能阻止玩家们为此买账,所以目前《绝世情圣》已经出到了第二部。
除开这款游戏外,上面说到的这些正规恋爱课,和我们已有的“恋爱课”差别显著。它们在专业性上明显高了许多,不管从课程设置还是授课人员上来看都是如此。我想那些受调查的大学生们,渴望拥有的应该都是真正有内容和专业性的课程吧。
我们当然需要这样的课程。在一个缺少关于性、爱和死亡教育的环境里,我们至少需要从某个方向迈出正确的步子。否则不止不会发生好的改变,还会有类似“PUA课程”和“咪蒙大军”这样的东西趁虚而入。
“你不要过来啊!”
现在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报了恋爱课,就能脱单吗?
这是一个在哪个国家都找不到数据支撑的问题。不过在我搜索完世界各地的恋爱课后,却诞生了一种想法,冲掉了我起先准备给出的模棱两可回答:
没错,真能脱单。
这当然是……假的。可是在我花时间研究这些课程后,却有种难以抹去的真实感。因为报名这些课程,就是做出了一次努力,而万事开头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一个人报名参加恋爱班,或许下次TA就会想到好好打理自己的外貌,再下次,就会想起提升内涵、管理身材。每一次尝试后,脱单的概率就大了一些。想要脱单的话,何不这样乐观地去展望一下呢,毕竟乐观也是一种魅力。
只要尝试的道路不断延伸……
此外,兴许在越来越多人接受正规的恋爱教育以后,现在这样糟糕的恋爱环境会有所改善。然后有一天,我们也能越过对爱情最基础的诉求,开始从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爱。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一个成熟对待爱情的社会:想要恋爱的人能找到爱情,想要单身的人不用忍受非议,不会有天价彩礼,不会有大学禁止恋爱又在毕业后催婚的家长,孩童能从小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并成长成值得被爱的人……
以及
不会有人来歧视我爱上纸片人。
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