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臭名昭著的“美国药水哥”与他的千万抽象粉丝

加盐 BB姬 2022-05-09


加盐 | 文


网红时代,当一个网红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罗根·保罗(logan paul)的字典里想必只写满了两个字,博眼球


前段时间,参加WWE的他又登上了各大欧美媒体首页。他这次出场“身价”相当高,保守估计至少500万刀——因为身上挂着的那张宝可梦卡,就价值530万刀...



老哥喜欢宝可梦不是一天两天了,斥巨资买卡倒没啥,不过颈挂被评为完美成色的宝可梦卡,去参加动作激烈、以表演为本质的摔角,就是莫名的有噱头。



加上由于之前参加过几次格斗比赛,有人现在管叫他美国药水哥。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药水哥的名号被国内网友赠与过川普、侃爷等人,但真从实际的行为艺术出发,只有这一位的造诣最有药水味。



论整活,整各种意义上的烂活,罗根·保罗都是欧美网红中的先驱和佼佼者。




他最初给国内网友的深刻印象,就是大街上突然劈叉,毫无征兆的那种。



劈叉不奇怪,但任何人走在路上,要是突然有人给你来这么一下,换谁都要一脸懵。


都说互联网有记忆,你或许还对多年以前罗根从街头巷尾,到全球各大风景名胜劈叉的场景有印象。



画面里,罗根站在场景C位,身旁不时有人经过。也没什么合适的时机之分,他就劈了,劈得干脆、流畅,身材高大的他,经由还挺标准的劈叉,很难吸引不到别人的目光。



如此简单的行为艺术背后,是类似reaction视频的逻辑。无论主角本身,还是周围看客的反应,节目效果都十分抽象。



这算是罗根打响名声的一小步。那之前,他已经是个视频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10岁创建了自己的油管频道,上大学就开始拍各种恶搞小视频,以在公共场合出丑、或者抓眼球的作死吸引了百万粉丝。


从打赤膊冲进陌生人的车(无特效),到闯进高速公路救下猫猫(有特效)。



后来油管成为罗根主战场,这种风格被延续下来,整活的力度则继续增加。


在他的油管频道随便一翻,你都能找到那些关于人类欲望、糟糕想法、地狱玩笑的具体呈现。


比如要求自己的女朋友在镜头前火热露出,他会先挡住,然后再以打码的形式呈现给你。



为了拍视频,他“绑架”好兄弟的妻子、让室友“失踪”、令助理在自己家“怀孕”,或者“暴打”一位陌生人...无论尺度下限如何,都可以用恶作剧来解释。



听着就激起好奇心的标题,不时配上擦边球的封面,说不想点进去那是假的。


而在流量弄潮儿的养成历程中,罗根的弟弟杰克其实算是半个功臣。



这位比罗根小几岁的“臭弟弟”同样不是个省油的灯,杰克除了自己的频道,他和哥哥合作贡献了一堆知名创作。像罗根的频道里播放量最高的几个视频,便是针对杰克的。



杰克曾以一首diss前女友的歌曲,喊话包含游戏大主播PewDiepie在内的众主播,以求蹭热度,后来被哥哥罗根在内的众油管主回怼。


哥哥罗根为了展示对弟弟的“爱”,用“杰克的陨落”给命名自己的歌。此外还突发奇想,专门拍了几期名叫“偷走弟弟的女友”“请特工逮捕弟弟”之类的视频,一眼丁真。



某种程度上,哥俩算是把流量密码背得滚瓜烂熟了。


只是百无禁忌的生猛整活难免翻车。2017年跑去日本的自杀森林“探险”,“不小心”拍到自杀者,罗根还嬉皮笑脸的事,震惊了整个互联网。对逝者的不尊重,让当时罗根的口碑大幅滑坡。



然而正如老话所说,黑红也是红,罗根保持着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心大状态,继续投身到“娱乐大众”的创作中。


经过几年的增长,现在他的油管有2340万粉丝,是油管最头部的几位主播之一,也是最知名的欧美烂活网红。


事实证明,网友们追求乐子时,是会选择性忽略掉一些黑泥的。


“删除罗根保罗”梗图

“留下他的作品”


放在欧美,除了创作本身,像罗根这级别的网红往往需要“传奇”的经历,以及可叠加的buff,来丰满自己的形象。


罗根想必是深谙此道。


在他的诸多自述中,他曾参加特技表演,不小心永久损伤了右边的蛋蛋,据称现在“蛋蛋只剩85%了”;


图 文 不 完 全 无 关


他还拍摄过一期采访地平论者的视频,事后解释自己不是地平论者时,转头说出劲爆发言,“我不确定地球是否真的存在”;


他也曾表示会在某年三月假装同性恋一个月,以“感受三月这个充满男性气概的月份”,完全无视这是对LGBTQ+人群的严重冒犯;



至于自己为啥做事这么操蛋,没有同理心,也是因为经过某次和医生的谈话后,他从CT成像里发现“自个脑子缺了一块”。



这些“凹人设”我们无从深究真假,但热衷口嗨的罗根明显知道,怎么从大众最敏感的吃瓜领域,创造博眼球的新绩点。


真真假假间,唯一真实的是由于出生于4月1日,他被粉丝“亲切”地称为“人类的愚人节玩笑”。


“4月1号出生最出名的人”


就像药水哥有群抽象粉,罗根·保罗也有群数量庞大、自称logangster的粉丝,后半部分的gangster有土匪、歹徒的意思。


是不是觉得有点巧?这群粉丝与其说真心喜欢罗根,不如说更像是围绕他聚集起来的玩梗恐怖分子。



他们擅用歇后语般的句式,诉说对罗根别扭的“爱”,他们会为罗根加入黑命贵活动的 “成熟”欢呼,更会为罗根的遭重尖叫。


外媒kotaku上报道罗根的文章的反驳评论(机翻)

是不是有内味了?


欧美的网络梗辞典上,有网友专门给Logangster设置了词条,几条过审的风骚定义将其描述为:


“罗根保罗黑手党的一员,穿着罗根旗下品牌的衣服,竭尽一切取悦他们的主人:罗根·保罗。”



“10个孩子中会出现7个孩子患有的罕见疾病,如果你得了,你就完犊子了。”


欧美知乎Quora上,真正的Logangster会在回答“你是Logangster吗”这种问题时,给出欧亨利式的答案:前脚说自己喜欢罗根的一切,请大家欣赏罗根萌萌的蒙太奇照片,后脚却抽象到恨不得把打出罗根名字的手给剁了。



(机翻)洛冈即为“Logangster”


为罗根激情打call是副业,通过Logangster的身份恶搞、解构一切,寻找共鸣,才是这群人的核心诉求。


“你是Logangster,我也是Logangster,虽然这个世界没有未来了,但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其实稍微深入一点你会发现,从四五年前开始,罗根从最初的社会日常恶搞向,逐渐向前沿的文体娱乐进军后,这群人被更多角度的目光审视了。


当时《堡垒之夜》在欧美成为现象级游戏,平日没怎么拍过游戏的罗根跑来蹭热度,一度引发了直播平台网友的“抵制”,他们除了觉得罗根播游戏“没意思”,更担心这群过度抽象的粉丝,会把关于种族歧视、色情、骚扰之类的恶作剧笑话带到监管更严格的直播平台上,进而造成弹幕污染。



那架势,仿佛暗网将对表层互联网进行侵蚀一般。


后来,罗根又录了期把任天堂多款老掌机封到透明树脂里,做成一台桌子的视频,此举又引来大量玩家吐槽,“好好的机器就这么被糟蹋了”。



可以说,罗根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玩家,却熟知怎么“惹怒”玩家。毕竟被喷来的热度,也是热度。


相较之下,在更主流的体育界,尤其是噱头至上的拳击界、摔角界,便成了罗根和Logangster们最佳的发挥舞台。



罗根身上的争议,是炒热比赛气氛的调味料,而Logangster寻求一切博出位操作的特质,则完美迎合了这片秀场。


所以某场比赛打完后,对战双方都赚得盆满钵满的结果出现了。有外媒评价到:“打得很垃圾,但这并不是一场好比赛的重点”。



身为职业拳手的黑人梅威瑟,被“只拳击过某期视频里的陌生人”的罗根强行逼平。


活像情到深处激吻对手一龙的药水哥。



都是“输了比赛,赢了钞票”。




被唤作“美国药水哥”的罗根至今仍是欧美的顶流,无论好的意义上还是坏的意义上。


或许在监管和舆论环境的差异下,导致他和我们认知的国内网红其实不太一样。就拿咱们熟知的药水哥来对比,罗根在整活行为的艺术感上逊色几分,但真实感上显然要更自由、负面争议也更大。



日本自杀森林风波后,油管CEO曾亲自为罗根站台,“他不该被踢出平台。”


说到底,网红引发的本质需求是全球通用的,它一定要创造流量、吸引人群。至于带来思考?那是像我们这样后来写文章的才用考虑的东西。



如果说互联网是当下最狠的内容放大器,那罗根所代表的“混乱系”资本主义网红,某种程度上就是最直白的内容输出机器。


但至少网友从罗根那里,还能学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永远无法从历史中获得教训。


所以人们还会继续说,“小罗,来,给大伙整个狠活。”



-END-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