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别再给我看旋转鸡块了……
怪物马戏团 | 文
有人说,旋转鸡块起码是这十年里最烂的梗,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无聊和愚蠢。但那是因为他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望不到其背后隐藏的人类共性。
旋转鸡块是一个,你看得越久,越容易理性思考的良性梗。
表面上看,旋转鸡块是一个今年莫名其妙在海外走火的视频。它就是一个鸡块的3D建模,在一片虚空中无限旋转,并配上80年代的迪斯科金曲《Funky Town》,也就是那首曾因某个重口视频重回大众视野的歌。千万别去查那个视频,会让你失去对人性的希望,以及一周睡眠。
《Funky Town》
你肯定会去查的,对吧?
表面上看,这个鸡块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任何亮点,没有任何变化,不包含任何哲理。别看那些梗维基类媒体总向你解释说,它出自某某事物,都是假的,这就是一个横空出世的鸡块,它之所以出名,没有任何前置条件,就只是因为它是一个鸡块,并且在旋转,于是上亿人兴奋地传播它,仅此而已。
同时,还有数千万人在看旋转薯片
为什么?因为人就是对这种毫无意义的旋转物体没有抵抗力。人类无法拒绝旋转,就像猫无法拒绝激光笔,狗无法拒绝咬自己的尾巴,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命令。
你应该听过那些秘密组织的阴谋论,譬如一手遮天的共济会、光明会、《货币战争》说其实暗中统治银河帝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或是育碧自以为塑造牛逼,实际上是量产过期罐头的圣殿骑士和阿萨辛。
它们的事迹可能全是瞎吹,但此刻,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就在你眼前——旋转教。
这组织平时深藏不露,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每当时机成熟,任何人都会变成它的教徒,以相似的方式,毫无理由地沉浸在旋转中。荣格可能就是在探寻旋转教的真相时,发明了“集体潜意识”这个概念,因为对旋转的崇拜,就是集体潜意识存在的最大证据。
如果你觉得我在瞎扯,那你首先肯定很聪明;然后,你肯定没仔细思考过旋转鸡块的来龙去脉。
如今在B站,你能看到各种低劣的3D建模旋转视频,配着能把人听出噩梦的《Funky Town》(如果你刚才去查了歌曲逸闻的话)。任何当下流行的梗,任何梗,都会被做成低多边形的3D建模,再不停旋转10小时。同时,会有很多人在视频下发表一些不明所以的评论,试图把昨晚便秘的经历写成《追忆似水年华》。
没人能解释为何大家要看这些东西,但我们都想找到合理解释。于是,一些人说它们是为了给网站审核创造噩梦,因为这些视频一直在旋转,还会出现不断变位置的水印,所以AI审核判断不出重复帧,只能靠人工审核看鸡块旋转数小时,以弄清其中有没有夹其他内容——要是AI识图的水平如此弱智,那我们早就在涩图天堂了。
有人还会告诉你,这些旋转的视频,最初来自CS、CF、军团要塞2……或者任何一个游戏里的某个梗。但这毫无道理,因为没有一个这类游戏梗能自己出圈,连蹭着鸡块的热度火一下都做不到。
一切解释都是鬼扯。我们看这些旋转视频,哪怕知道它们的内容是什么,也还是要点进去看一下,单纯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是旋转教的信徒,这是刻在我们存在中的信仰。
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在旋转鸡块出现前,网上还流行过什么。
在去年,海外最火的网络梗之一,是旋转老鼠。无数人观看一个劣质3D老鼠建模的视频,它伴随《Free Bird》在虚空中旋转,就是那首总是被人拿来配打群架视频的曲子。
同样,没人知道这个梗是怎么火起来的,它就是莫名其妙地火了,被数千万人转发,并引来一群人在评论区发表人生感悟,试图把自己上周腹泻的经历写成《追忆似水年华》。
同样,有人会告诉你,这个梗来自游戏《杀出重围》中一只耗子的建模,但谁相信呢?这只是同样的话术罢了。
在去年一整年,旋转老鼠有过无数变体,它们在各种地方旋转,以不同数量进行旋转,一转就转个10小时。就像是如今你看到的旋转鸡块,旋转鸡块身上发生过的事,基本都在旋转老鼠身上发生了。
那在旋转老鼠之前,又是什么呢?是一只旋转的鳄鱼。
然后在鳄鱼之前,是一群拉着手旋转的猴子。
在猴子前,是一个骑卡丁车的旋转小孩。
再之前,是从球场一路旋转到宇宙的内马尔;然后,是《守望先锋》(暴雪你个傻卵)里旋转开大的死神;再往前一年,是一只在水中旋转的黑色海豹……
一直到2012年,它是一串旋转的3D香蕉。而且同样,有人会告诉你这个梗来自《毁灭公爵》,但实际上压根没几个玩梗的人在乎什么《毁灭公爵》,他们只在乎一件事,那就是旋转。
这串香蕉也不是起源,只是个出现在10年前的例子而已。这份名单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互联网文化诞生之初。但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它宏大的连续性,还有那种无言且默契的传承。
所有这些奇怪的梗,都有相同的命运,它们都会被拉成持续10小时的视频,配上某首名曲,获得数千万的播放量。在评论区,总是会有大量人试图把自己上个月挖鼻孔的经历,写成《追忆似水年华》。也都会有人试图向你解释,这个梗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某个游戏或视频里出现了巴拉巴拉巴拉。
它们都是表象,所有的神祗和偶像皆为虚幻,唯有旋转是不变的真神。
一切都是为了旋转,人类只是单纯在崇拜旋转。
你可能听过《山》的故事,这是Steam上被称为四大名著之首的游戏,它同时也是Steam抽象评论文化的重要起源。所谓的Steam抽象评论文化,就是在评论区写下和游戏毫不相干的人生感悟,例如把自己去年手冲的事,写成《追忆似水年华》。
而这个游戏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一座旋转的山。
进入游戏,你看到的是一座山的建模,漂浮在空中。它身上不时长出一些植物,你可以控制爱心或是青蛙雨落在它身上,它则平静地在这一切中永恒旋转,不时告诉你一些自己的心声。
而在游戏开始,山会告诉你:“你就是山,你就是神”。这正是旋转教的宣言,真神在无字天书中,它没有说出口的话是:“我就是旋转,我才是真神”。
《山》之后,人类就开始不断制作这类旋转游戏。它们各有不同,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旋转,无尽的旋转,让玩家获取独一无二的无聊快乐。
几个月前,我们还介绍过一款让你养殖螺旋,并看着它们成长和对战的游戏,但主要还是在看它们旋转。在近乎无尽的旋转游戏宝库中,这只是一个单独的作品,同样的游戏就像旋转鸡块这样的旋转鬼畜,生生不息、无限传承。
现在,你可以打开视野了,睁眼见证旋转到底统治人类到了何种地步。
仔细想想,为什么人们总要把豪车和高级手办放在旋转平台上展示?为什么所有的高档音乐盒,都要加上旋转的功能?其实这就是一种潜意识里的献祭行为,把艺术品、音乐和所爱之人的塑像送到旋转之神的祭坛上,让它们旋转起来,就如古代祭司对着心中的神狂舞、唱歌、献祭。
再仔细想想,有多少曾在童年带给你快乐的玩具,其实本质上就是让物体旋转?陀螺、悠悠球、回旋镖……恐怕一半玩具都是建立在旋转上的,而另外一半玩具背后,藏着的也是旋转的齿轮和发条。
走进游乐园,你会看到无数人像疯子般,因为处于旋转之中而尖叫狂笑。大摆臂、八爪鱼、吊旋飞机……一半游乐设施都在旋转,就连过山车上的人,也是在360度旋转时叫得最响。注意不要把这种对旋转的热忱,误解成加速度造成的感官刺激,不然你就没法解释为何缓慢的旋转木马,会是最经典的游乐设施了。
不论你的兴趣爱好是看视频、打游戏、玩玩具,还是游乐园,都逃不过旋转,体育运动也一样——人类三大体育赛事里,有两个就是在看球的旋转,剩下的那个,则是为了比谁能把车轮旋转得更快。
给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一支笔,ta就会在某一刻把它转起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武者或匪徒拿武器耍一下帅,ta就会把它转起来,不论武器是刀剑还是火枪,不论这人是牛仔还是武士。
任何一个种族的小孩被惹急了,也都会抡起旋转王八拳。因为旋转会在无意识中支配我们的行为,旋转是我们最危机情况下,自发性流露的自保本能。
我们讨论芭蕾舞者时,以其“挥鞭转”的完成度来评判其水平,这个动作是芭蕾舞者的试金石,同样的指标,会出现在体操、跳水、花样滑冰上。人类对自己舞蹈和运动水平的评判标准,实际上也是旋转,这就是为何羽生结弦非要挑战阿克塞尔四周跳,他清楚地看出了花样滑冰的本质就是旋转大赛。
去看看民科大神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永动机设计,你会发现,他们只是单纯想要弄个旋转的仪器而已。这些人只是对旋转有种本能的膜拜,所以坚信只要一个东西转起来,就能强大到提供无尽的能源。所以,才会有人幻想将黄油面包和猫绑在一起,让两者永恒旋转,产生无尽能源。
世间万物一切都在旋转,星系在旋转,行星在旋转、星云在旋转,我们处于银河系的旋臂之上……到微观层面,粒子明明不会旋转,可人类还是要给它们加上一个“旋转”的标签。所以我们才会有“量子自旋(quantum spin)”这种说法,科学家总是一次次强调粒子不会旋转,却无人改掉这个其实描述有误的术语。
每一年,人类的各种节日,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也都是为了庆祝我们的星球旋转到了轨道的哪个位置。而旋转一周的那个点,就是庆祝最盛大的时刻。
人类就是爱旋转,无法阻止被旋转吸引,一切都是为了旋转,在人类复杂文明的表象之下,只有对旋转的原始崇拜。这才是为何上亿人要在网上看一个鸡块旋转。
在上世纪70年代,人类把两张铜制镀金唱片用卫星送入了太空,试图向外星生命解释人类文明的精髓。很多人误以为这两张唱片的内容是上面的二进制字符,以及唱片内的录音和图片;但其实,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其唱片的身份本身,这是一张用来旋转的圆盘。
我们只是为了把这样一个旋转的圆盘发给外星人,这样,当它们坐着飞碟——我们想象中最高级的飞行器,所有运动都靠旋转——来到地球时,才能看到这场无尽的旋转狂欢,并对着不断旋转的人类世界,给予它们文明中的至高评价——
——6。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