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淘汰的土味社会摇“科目三”,已经开始抢先称霸台湾省了

阿蒙 BB姬 2023-12-12


文丨阿蒙


如果不是看着这app图标上大大的黑底白色音符,我甚至不敢相信,这比五年前的快手还要纯粹的摇花手社群,居然真的拍摄自海峡对岸的台湾省



20年前,台湾最火且最重要的文化输出渠道叫做偶像剧。在其中一部名为《紫禁之巅》的作品里,台湾人用把斗舞化作“斗武”的方式向全世界介绍了本土的舞蹈文化。



这个片段至今活跃在中文互联网上,并在20年后的今天作为MEME被传往更偏远的地方。


 是的这是出自同一部剧


可20年后,台偶早已落寞得不知归处,再也没有人歌颂舞蹈社团的传说时,新的英雄诞生了,终于有人决定站出来拯救台湾舞蹈届了。


只不过,角度可能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偏差。



如果说过去在台湾流行的曳步舞或霹雳舞(也就是我们说的“鬼步舞”或“Breaking”),讲究的是苦练十年的高端技术流路线,那么现在重燃台湾舞蹈之火的则完全走的是另一股截然不同的赛道。


台南地区统一狮棒球队的吉祥物演出


这条赛道你越看越眼熟,越看越觉得有一股浓浓的家乡味从玻璃另一边窜出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只要用手遮住背景和标题里的繁体字,相信你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不就是早就过时退环境了的社会摇吗?



这段日子里,打开TIKTOK台湾区往下滑最多不超过5个,你就能见到它——传说中的“科目三”。



这段据说来自广西地区的社会摇舞蹈,在主流的眼皮子底下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小跑,跨过武夷山脉越过浙闽丘陵,潜水游过了台湾海峡,然后飞速引燃了这股社会摇文艺复兴的大火。



但说“文艺复兴”总有点站在内地的主视角的怪异观感,因为台湾此前根本就从未存在过“摇子”文化,何来复兴一谈?


所以我们得换种说法,“科目三”更像是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内地奄奄一息的土味圣火,在出海之后点燃了对岸人民对社会摇的第一次热爱。



一开始,你还以为是内地人的反串,又或者是网红博眼球的蹭热度摆拍,但视频里嗲得地道的闽南口音还是骗不了人,再加上跳舞的人群分布实在广泛,才终于确认了这个事实。


在热门榜单里,我们总能见到形形色色的短视频用户在完成这项“科目三”考试,相比起真正的科目三驾考,这里对摇子的年龄倒是卡得没那么严,所以上到80岁,下到8岁的台湾小孩都有参赛。



在广西,这段舞蹈只不过是一个调侃,衍生自一段地域刻板印象的烂梗,说的是每个广西人一生中必须经过的三场重要考试,科目一是唱山歌,科目二是嗦粉、科目三才是这套丝滑小连招。


唯有台湾人,真把这套连招变成了社会摇入门的必修课。


 已经被台湾科目三弯道超车了


穿梭在台湾的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都是:“诶,你会科目三吗?”


然后下一句就是:“台湾不大!创造神话!”


 甚至还有高校联合


不管是小学门口的放学路,还是深居老人黑漆漆的客厅,亦或者是专业的舞蹈教室,台湾人在各个地方分享着他们刚刚学会的新玩意儿。


谁也没有想到,终有一天,正统摇子的大旗竟然会在海峡对岸的这片土地上被接过。


也会在厕所偶遇


其实“科目三”的传播早已远远跨过了国境,在TIKTOK略微搜索一番,你就能找到从法国巴黎,到纽约自由女神像前的打卡挑战。



黑白肤色的老摇子们操着一口再塑料不过的普通话,却可以熟练地表演出这门中华传统手艺。


但你我都再清楚不过,这些视频中的洋人博主,虽然确实是身处海外的外国人,但他们在中国平台的社交账号,粉丝数大概是在外网几倍甚至几十倍。


比如猛男舞团


这种“中国特供”的模仿秀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所以就算他们表演得再卖力我们也只会呵呵一笑然后划走下一个。


但台湾人对科目三的热忱,已经远远超出了作秀所能达到的范畴。就从这些短视频高得离谱的点赞量以及互动数据,你都能品出台湾网友们对科目三,确实是来真的。



不仅如此,在一些非舞者的视频里,你甚至能偶遇台湾街头的某一场科目三BATTLE。



如此盛景,就算是社会摇在国内最火热的那段时间都极难见到的,除非是某些摇子成分极高的土味大省,否则很难大批量聚集起如此多的摇子。


诞生于对岸本土的科目三,不仅仅顺利在台湾点燃了社会摇的火焰,更在此地发展成了一种逐渐全民化的运动。



这或许就是社会摇真正的力量,没有门槛、无需舞厅、适配任何音乐曲风,或许不那么潮流、上不了台面,但一定能以某种方式逗乐大多数人。


就像现在,光是在墙这边透过网线看海岸那边的乐子,就已经足够你看我在这里水上千字了。



但是,当我们在聊所谓社会摇如何占领台湾时,回头来看看内地地区原生的社会摇,却已经是一片衰败之态了。


时至今日,还在坚持更新的现象级摇子只剩下了摇生,而今天也已经是B站曾经最大的土味集合号”土味角虫“停更的第534天了,上一次我们提起“社会摇”的名词说的还是寒王与法克儿的八卦。



这并不是说社会摇已经完全没有人跳了,却也足以代表它在主流视野里的热度退却,更出格的狠活已经完全代替了它的位置。


在2021年疑似被Ban过一次之后,社会摇就已经走在了摇摇欲坠的边缘。大众想起这三个字,脑子里都是低俗恶臭的负面印象,当年的知名摇子也纷纷转行干起了别的。



好在这么多年多去了,摇子们并没有完全消亡而只是潜伏在各个推荐算法抵达不到的地方,等待着下一片属于它的土地。


在内地,社会摇等到了摇生,把它推完了行为艺术的方向;而在对岸,它等到了娱乐市场逐渐退化的台湾市场。


摇生的“星际穿越摇”


其实这几年,内地娱乐造物在台湾的走红并不是个例。有媒体调查显示,现在台湾KTV热门点播榜单前十里,有一大半是你我熟悉的所谓“抖音神曲”。


不仅如此,尽管对岸大多数社交软件已经开始显示用户IP,但也确实越来越多的台湾人、香港人选择开始使用内地软件,这样是台湾年轻人越来越关心简中娱乐文化所反映出的现象。



台湾省的社媒使用调查


而受TIKTOK影响,全球爆火的“挖呀挖”、“我姓石”,在这里也一一不落火了个遍。



其中热度最高的,当属《求佛》这首十年前的内地口水金曲,被套上DJ版效果器之后在七八月的台湾红得发紫。



而不管是DJ版《求佛》,还是“科目三”,在台湾爆火之前的半年左右都也曾在内地小规模有过一波热度,但最终都没能拥有什么出圈的反响。


只有在台湾,只能在台湾这个既能轻而易举融入简中语言环境,又因为网络环境不同,而雾里看花般更套了一层新奇滤镜的地方,才能将这些本该小众的亚流行造物,发展成如今国台办都出来回应的全民娱乐。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谈起这些“土味出海”的逆天新闻,一方面会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被我们的小众造物取悦而感到惊奇,另一方面,也会担心因为文化不同造成的曲解。


不过“科目三”的发展,却让整个事态变得乐观起来了。在台湾人拿社会摇当全民健身运动的当下,国内对社会摇的风评也在此影响下不可思议的触底反弹了。



现在微博等平台的广场上,“社会摇”的关键词下已经不再是那些夺人眼球的夸张水泥或是啤酒浇头,已经出现了许多同样拿它当健美操平替的网友。


如果社会摇能拯救一个苦逼加班社畜的灵魂,还能让海峡两岸人民扭到同一片土味里去,那才叫真正的全民舞蹈。




-END-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