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网友把大爆的《沙丘2》变成了老干妈、十三香和撕逼大战

怪物马戏团 BB姬
2024-09-08


怪物马戏团 | 文


注:涉及少量剧透。


《沙丘》恐怕是,近五年来,中国引进过最能让人吵架的电影。



两部《沙丘》上映时,网上的争吵,和香料战争一样猛烈。这电影的讨论,已经快演化成宗教战争了,只要说句话,就会被自动分边,再引来一千页经文的暴怒攻击,大家化身新时代姐妹会,拼尽一切把对方撕成原子——靠打字。


《沙丘》到底有没有过誉、是否能验证欣赏水准、能否证明西方科幻的想象力匮乏……不论说啥,这些话题都要被拉出来溜一圈。且尤其容易载着脑残特快,上升到政治站位。


较温和的


诶嘿,但我们今天偏不中招,我们就是要来聊聊,如何平和地去欣赏《沙丘》。


首先,你要避开所有争端,来点风靡全球的沙丘梗。



现代人如何面对《沙丘》?很意外,第二部播出后,观众的反应和第一部不同。第一部《沙丘》引发的讨论多是严肃的,但第二部却催生一堆搞笑梗。


首先,有人发现电影里的两大特色:格言“得香料者,得天下”,以及“姐妹会”组织,完美契合了王守义十三香和老干妈辣酱,于是出现了下图:



这图还有无数变体,比如康复新液配上“沙虫也有话说”。因为电影中,至关重要的“香料”是沙虫的产物,而药效奇好的康复新液,则是蟑螂的提取物——我每次嗓子痛都要来上一瓶,也推荐给大家,平时可以用来拌饭。



因为这梗,前几天导演维伦纽瓦来中国,有粉丝真送了他一瓶老干妈和王守义,维伦纽瓦开心坏了,等不及再来上一瓶康复新液。



然后是沙虫。由于这一部拍摄了保罗驾驭沙虫的经典片段,还有沙虫大军参战的镜头,又揭示了弗里曼人骑沙虫的旅行方式。


于是,中外观众都模仿起了沙虫,有的使用藏在被子下的狗,有的用自己,还有的是用……我也不知道用的是啥。



大家开始在各种地方幻视出沙虫,原来驴打滚就是我们自己的沙虫;而沙虫则是弗里曼人的高铁,或滴滴打车,



与此同时,克里斯蒂安·贝尔为扮演沙虫而增重4.5万磅的假新闻,又被搬了出来,还真被一些营销号当真了。


人型橡皮贝尔


官方也跟着起哄,出了特别款的爆米花桶。这形状,看一眼就知道有人肯定又诞生了大胆想法,没关系,科幻题材要的就是放飞想象力。你不是第一个想越过M87黑洞的事件视界,让它产生巨大等离子喷流的人。



这一周里诞生的沙丘梗,数不胜数,比如有人发现某张海报,几乎就是一个著名meme的翻版。



他们给电影里三沙虫登场的震撼片段加上眼睛,让它们看着极为睿智。实际上,就算不加任何东西,它们也还是会在某个瞬间看着像吉娃娃。



《沙丘2》的各种关键剧情,也被网友融入了耳熟能详的梗图。现在大家看到百事可乐,就想起生命之水;有无数剧透电影的奇怪图,但只有在看过电影后,才能看懂它们在剧透什么。



在电影中,还有个情节大概是:甜茶扮演的保罗不论干什么,一个叫斯第尔格的角色都会大喊“天呐他就是救世主(Lisan Al Gaib)!”由于其中有个场景太过喜感,那一瞬间斯第尔格的表情便被单独截了出来,现在甜茶的任何照片,都会被配上这个表情。



说这图充满甜茶粉丝的爱吧,又隐约透出一种蔡徐坤粉丝集体学他打篮球的味道。


总之,《沙丘2》的梗远超第一部。不论这些有多少是营销策略,又多少自发产生,也很让人欣慰:因为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沙丘2》终于变成了一个它本该成为的东西——


——一部让人开心的商业大片;而非一个附赠猴屁股红脸的吵架催化剂。


IMAX第一排


好了,说完轻松的,我们来继续聊聊别的。


这几天,已经有太多人聊过《沙丘2》电影里的美学,以及原著设定了。所以,我们从一个比较另类的角度切入。


记住:这依旧是个轻松的话题。


有一个有趣,但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现代人是如何看待《沙丘》电影的,那半个世纪前,人们到底又是如何看待《沙丘》原著的呢?



其实这话题背后的误解,没准比你想得还深。


关于《沙丘2》的争议,一般就集中在三个方面:

1. 《沙丘》根本不是科幻,它就是个中世纪小说,想象力匮乏,还停留在封建君主制。

2. 《沙丘》的剧情太老套了,但这是因为它太老了,被无数IP模仿,导致过时。

3. 是否喜欢《沙丘》,是被人的欣赏水平决定的。


一般来说,正反方就针对这三点来回互殴。但实际上,如果了解60年代的人如何看待《沙丘》,你就会发现:吵架的双方,经常说得都不太对。


首先第一点是吵得最猛的,这正好也是目前正在经历小科幻潮的中国,最容易发生的矛盾,我们就先从它开始。



《沙丘》是科幻吗?确实是。但和许多人认为的,“它的设定曾经很先进,但因为被模仿太多而变得平庸”,是不一样的。


《沙丘》确实影响了无数作品,很多设定被发扬光大,都是因为沙丘。比如《进击的巨人》里,艾伦从救世主变成灭世者的转变,以及地鸣的设计,非常像《风之谷》漫画中的女主转变,以及王虫海啸;而这两者的来源,可能都是《沙丘》的保罗,以及沙虫行军。



艾伦的预言能力和先祖记忆传承,也和保罗、妹妹艾莉亚如出一辙。


日本作品都能受到影响,欧美就更不用说了。首先异形就来自老《沙丘》电影的废稿;我们熟悉的《魔兽》《星际争霸》《辐射》等各大IP,都是从《战锤》取经的,而《战锤》简直就是《沙丘》和《星际伞兵》的混血儿。


老《沙丘》电影废稿


在战锤30K的设定里,你会发现什么帝皇和原体啊,大远征啊,AI叛变导致人类不能用高级AI啊,星际旅行需要亚空间,但亚空间充满陷阱啊,谁掌握星际旅行的基础,就掌握宇宙啊……全都能在《沙丘》里找到原型:连战锤兽人那半植物半生物的奇妙设定,可能都来自沙虫幼体“沙鳟鱼”。



但以上所有荣耀,却容易让人忽略一件事:其实一些人在《沙丘》刚出版时,压根不承认它是科幻作品,这标签是后来才被广泛认可的。


去看当时的书评,你会发现有人批评《沙丘》一点都不科幻,许多人都认为《沙丘》虽然有一些科幻设定,但总体根本不是科幻小说,就是一个中世纪传说。


好了,这里得普及一些科幻小说的知识。你可能见过下面这张梗图,实际上,这图在中国真正的科幻圈臭名昭著,相不相信它,是鉴别一个人到底看不看科幻的最好途径:


其实三体中许多点子,都受90年代《Xeelee》系列启发


经常有人吐槽,西方科幻总搞一些表面科幻,实际落伍的设定。因为好莱坞特爱这一套,尤其是《星球大战》《沙丘》这种“太空歌剧”,就连《星际穿越》,也要让主角最后靠“爱”来穿越时空拯救世界。


这段是主题,不是原理!


实际上和直觉相反,这种娱乐通俗的“太空歌剧”,恰恰是标准硬科幻落入低谷期后,让人们重新对科幻题材感兴趣的“新东西”。只是因为科幻进入中国的时间太晚了,跳过了软硬科幻真正的黄金期,才让人误以为《星球大战》老,硬科幻新。


而《星际穿越》靠爱穿越,也是经典鬼扯。这电影确实有漏洞,比如枯萎病的来龙去脉,但男主最后绝不是靠爱联系上过去的女儿的,他用的是引力:人类至今不知道引力是什么,它在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弦理论里,都有不同解释。



而结合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的M理论中,有个著名猜想:我们的宇宙只是更高维空间的一张膜,而只有引力可以在维度间传播(引力子弦),它在高纬是某种更强的力——所以主角在高维空间操控引力,穿越时空控制了三维空间的时针。



缺乏科学素养的营销号,却把它瞎传成了靠爱穿越,还以此贬低西方科幻:要知道,这电影的科学顾问可是基普·索恩,他在2017年因为探测出引力波获得诺贝尔,但最大的成就可是奠定了黑洞理论一半的基础——靠虫洞穿越时空,最早就是基普在80年代帮卡尔·萨根提出的。


现在我理一个简单的书单,标出各种经典科幻设定,大概是在哪个年代被哪本书发扬光大的,让大家直观了解下科幻的发展史。不过要注意,这里列的只是代表作,不是设定首次出现的作品。


1884《平面国》:高维空间;

1895《时间机器》:时空穿越,以及脱离现实的未来社会体系;

1898《世界大战》:外星人入侵,以及脱离人类,生理设定详细的外星人;

1942《我,机器人》:AI叛变;

1951《基地》:跃迁引擎类星际航行和太空帝国,老式太空歌剧,但设定极超前;

1959《星际伞兵(星河战队)》:动力甲、轨道空投和人类vs虫族;

1965《沙丘》:中世纪内核的落后太空歌剧;

1966《星际迷航》:西部冒险片内核的老式太空歌剧,设定超前;

1969《黑暗的左手》:软科幻黄金期,与哲学结合;

1971《宇宙创新史论》:超级文明靠改变物理和数学定律,争夺宇宙;

1972《神们自己》:平行宇宙,注意,不是好莱坞式的平行宇宙,而是会因为太硬核,被漫威高层五分钟毙掉的那种。

1974《一无所有》:量子通讯;

1977《星球大战》:新式太空歌剧,“拿着高科技长矛和玄学气功打架”;

1979《天堂的喷泉》:太空电梯;

1981《真名实姓》:赛博朋克和虚拟世界。


你会发现,在《沙丘》的时代,各种现在流行的科幻概念,就已经出现且成熟了。曲率跃迁出现在51年,而火箭是42年发明的;AI叛变出现在42年,而第一台电子数字可编程计算机在43年才诞生。


1943


实际上,《沙丘》是故意“不科幻”的。它的一大特色,就是彻底抛弃当时盛行的AI、超光速旅行、时空悖论、高维空间,以及离奇的未来社会构想,把设定彻底打回中世纪。


《沙丘》中最有趣的设定是:除了未知的沙虫外,这个世界只有人类;人类一直以为会出现外星人,所以核武被规定只能用于对(人类)外战争,然而现实只有被人类政治损毁的荒芜世界。



仔细想想,哪怕到今天,有几个太空歌剧是这样的?


要知道,那个时代,许多人都相信外星人存在。1938年,奥森·威尔斯的火星人入侵广播还被当真了,把美国吓到恐慌。



人们常吐槽《沙丘》像披着科幻皮的中世纪故事。但为什么不能这么拍呢?换个角度想想,假如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敢去写一个人类明明处于未来,却依旧停在中世纪思维的剧本,那想象力该有多匮乏?



接着是第二大误解:《沙丘》的剧情太老套了,缺乏想象力,已经过时。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沙丘》不是救世主的故事,而是提醒人们要小心所有救世主。然而就算如此,许多人也觉得老套。


没关系,因为实际上,原著在60年代出版时,就在被人批评老套,如今常见的“思想落后”“结尾老套”,全都有。而且说这书老套的最出名作家,就是《指环王》的托尔金。


当时的书评:“结尾老套”


他曾在书信中说《沙丘》的故事毫无新意,描绘的未来中,人类永远贪婪、记仇,理想依旧只是在各种星球上建造更多领地。托尔金感叹明明创作时代越来越发达,作品思维却愈发劣质;这不就是那个芯片长矛的梗图么?


然而它依旧成了经典,为什么?


因为首先就像之前所说,作者赫伯特开创了许多有趣设定。以及,人们就是喜欢他打破了科幻小说“只聊前沿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传统,把重点集中在生态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上,这就是为何它同时是硬科幻和软科幻的经典。


其次,他塑造了一个荒芜的沙漠异域,要知道,他写作时是50年代,没有互联网,那时可没那么容易写沙漠文明。



赫伯特是亲自去俄勒冈沙丘沙漠研究多年,然后抛开西方文化,用阿拉伯的劳伦斯、高加索穆斯林与俄罗斯帝国的战争做模板,结合伊斯兰教和他自己感兴趣的佛教禅宗思想,打造出的沙丘世界。


《阿拉伯的劳伦斯》


其实哪怕在今天,也很少有这种质感的世界观。


接着,他颠覆了传统叙事,但这个颠覆,其实也不是把“救世主传说”,颠覆成“屠龙者终成恶龙”,而是恰恰颠覆了后者。


在《沙丘》中,救世主不止会变成灭世暴君,重点是:他们是在无奈中被逼成这样的。



保罗变成了恶龙,而在后续故事里,你会发现保罗黑化并非只为拯救家族,而是在预言中看到了某种等在远方的终极灾难,为了对付它,他必须成为帝皇。


然而谁知他却在600亿人的死亡预言成真后,疲惫畏惧了,于是他开始逃避,让儿子承担自己的痛苦,变成另一个暴君,然后让人类在万年里,一次次陷入同样的轮回。



那个终极灾难呢?直到六本书结束,都没揭晓。


《沙丘》,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所有的政治/宗教领袖,都在欺骗中对人民施加了某种奴役,然而这份奴役是双向的,众生也在奴役着领袖。而在这份奴役中,是虚无且悲哀的人类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其实没有神,没有救世主,没有宏大目标和终极灾难,就连大多数预言也是假的。



可虚无和谎言中,却仿佛真有神,有救世主和预言,如真实存在的枷锁般,将人类永世锁在战争和痛苦中。


赫伯特曾说过,沙丘就是一首赋格曲。赋格曲中,同样的主题会一次次重复,而《沙丘》的故事,不仅是书中一代代人的重复,还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复。



《沙丘》之所以要选择封建制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赫伯特说这是他心中,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结构。而我们所有的成就,“就仿佛一个塑料回忆,你可以想方设法给它塑形,但稍微放松片刻,它会立刻变回原型。”


《沙丘》中有很多让人深思的设定:比如弗雷曼人的愿望,是救世主把沙漠变成绿洲。在《沙丘》的后三本中,这确实成真了,可后来绿洲还是变回了沙漠;哪怕厄拉科斯被摧毁,人类也造出了新的沙丘。



一切回到原点,就像是塑料回忆。


于是,就来到最后一个争议了——讨厌《沙丘》,到底是不是欣赏水平不好?


实际上到现在,你应该已经意识到:《沙丘》这样逆着主流审美,且愤世嫉俗的复古作品,注定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


没错,在它出版的时代,无数人就讨厌它。托尔金在书信中表达过对很多事的不爽,而其中他用词最重的,就是《沙丘》,只是出于礼貌,他没在生前公开表示过。


对宗教着迷的托尔金,自然不喜欢讽刺宗教的赫伯特


实际上《沙丘》一开始根本没法出版,因为出版社觉得它晦涩又复杂,还根本不像科幻小说。然后它好不容易被一个汽车操控手册出版社的编辑看上,出了第一版,却压根卖不出去,导致这编辑被开除了。



出版后一段时间,《沙丘》才慢慢被接受,然后逐渐爆火,最终积累出惊人销量和口碑的。


改编《沙丘》的维伦纽瓦,恰恰也是一名这样的导演:他的作品特色鲜明,口碑两极分化,还不容易在商业上爆火,有人喜欢,有人就是看不下去,直到《沙丘2》,才真正有了票房爆发。



但许多独特的体验,又只有维伦纽瓦在呈现。他那庄严宏大的场景设置;仪式般的宗教氛围,却搭配无神主题;在设计阶段狂堆细节,又只用泰然大气的无言镜头展示……都有极强的个人风格。



《沙丘2》中,有一段画面是震撼的黑白色调。这里是电影的原创,维伦纽瓦设计了一个光会抹杀色彩的恒星——现实哪有这么扯淡的科学啊,然而,在IMAX屏幕上面对此等壮阔奇观时,这一点又真的很重要吗?



维伦纽瓦的改编,可能比看上去还要勇敢。因为沙丘原著有个特征:它有海量内心描写,反而战斗描写很少,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本哲学书,看着很累,且难以改编成电影。


然而维伦纽瓦的创作理念是反的,他甚至不喜欢台词,认为电影就是影像的艺术。可就算如此,他也成功将其改编了。因为他成功捕捉到了《沙丘》原著的精髓:看似老套,实则另类;看似浅薄,实则深刻庄严;且所有的优点,都要追求自己的内心创作,不用让其成为一个迎合所有人的主流作品。



其实,《沙丘》被讨厌和被喜欢的原因,可能从来就没变化太多,哪怕过了半个世纪。


也正是因此,总被认为只能接受一种主流审美的大众,再次证明了看似缺乏卖点的《沙丘》,可以成为震惊世界的大作,和《奥本海默》这样的电影一起,把好莱坞自认成熟的商业理论打得粉碎。



这样的作品,自然无法决定一个人的欣赏水准。恐怕只有因为《沙丘》去贬低别人,或因为幻想自己被粉丝贬低,而先开始嘲讽反击的人,才会因《沙丘》暴露出自身的欣赏水平。


为什么非要争个标准答案的好坏呢?就像摇滚乐,要是被每个人接受,还能叫摇滚乐吗?而摇滚,也不过就是音乐中的一个类别罢了。


可惜,不论我们玩什么游戏,看什么电影,最终总是会变成一成不变的争执。就像《沙丘》展现的世界:非要选出一个统一的帝王,一种正确的信仰,那你得到的就只会是600亿的死亡,和永无止境的黄沙诅咒。


就像一个塑料回忆,不论以何种方式塑造,总会回弹成它最古老的模样。



但你看,假如我不说这些事,你可能都没想到,原来在60年代,《沙丘》也引发过一模一样的争吵和批评。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所有的撕逼,都被留在了历史中;留下来的,唯有故事本身。


在争吵之外,也总是有人试图用床单和纸条,去欢脱地cos一只沙虫。



这么看来,《沙丘》那无尽轮回的沙漠故事背后,好像也没那么干涸了。



-END-



往期推荐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BB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