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儿风险管理② | 新生儿病室的医院感染风险控制这样做!

关注👉 感控小蜘蛛 2022-05-04

2020年版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第三部分-第二章-第十节-第一百二十六):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要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持续改进诊疗流程;定期通报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并加强横向比较。

针对新生儿病室风险级别“高”的风险因素,需制定措施对感染风险进行控制。


一、针对“手卫生不规范”,制定措施如下:

(一)手卫生设施

① 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应不低于1:2,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

②手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

③每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④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⑤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有良好的接受性,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加强管理与培训

①加强手卫生行为的指导与管理,将手卫生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②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院培训,加强手卫生的培训教育,对象包括医生、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保洁人员等;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三)加强督导

①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监测与反馈。

②每季度对新生儿病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及逆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二、针对“新生儿常用生活用品污染”,制定措施如下:

(一)新生儿奶具、奶液污染

1.环境设施: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由专门人员管理,并保持清洁、干净,定期消毒。

2.人员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管理制度:

①制定配奶间制度,降低发生医院感染风险。

②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母乳收集和储存。

③配奶工作应当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负责,并严格手卫生,认真执行配奶流程、奶瓶奶嘴清洗消毒流程等。

④配奶应当现配现用,剩余奶液不得再用。

4.消毒灭菌措施:

①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

②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

③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④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二)新生儿沐浴用品污染

1.环境设施:新生儿沐浴间应当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适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手卫生,并按照新生儿沐浴流程,采用淋浴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沐浴

3.物管理

①沐浴物品专人专用。

②浴巾、浴垫等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③新生儿沐浴前后应当放置在不同的区域。



三、针对“新生儿暖箱、蓝光箱消毒不到位”,制定措施如下:

1.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2.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3.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四、针对“环境、空气、物表消毒不到位”,制定措施如下:

(一)建筑布局

1.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3.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4.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床间距不小于1 m。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

5.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 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


(二)人员管理

1.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2.医务人员、护士及辅助人员上岗前均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3.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施手卫生(在接触患儿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暴露患儿血液体液后、接触患儿后、接触患儿周围环境后均应当采取手卫生)。

4.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5.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三)环境管理

1.空气

消毒方式

具体操作

通风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加强卫生管理,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空气洁净技术

洁净场所的设计应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13。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

1.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2.根据产品说明按贵姓正确安装使用。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1.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2.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安装时紫外线灯(30W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应≥1.5W/cm3,照射时间≥30min。

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


2.环境、物体表面

(1)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有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2)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3)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地面采用400mL/g~700mL/g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L/g~2000mL/g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4)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5)消毒频率至少2次。


(四)物品管理

消毒物品、器械

消毒要求

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

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蓝光箱和暖箱

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一人一用一消毒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

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

患儿使用后的奶瓶

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

盛放患儿奶瓶的容器

每日必须清洁消毒

保存患儿奶制品的冰箱

定期清洁与消毒

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

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五)隔离措施

1.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时,应当严格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实施隔离措施。

2.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卫生规范。应当按照“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每接触一次患儿后需洗手方可接触下一名患儿。

3.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4.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5.对患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六)监测

1.制定符合新生儿特点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2.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发现有医院感染聚集性趋势时,应当立即报告并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3.每季度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效果监测。并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关于新生儿病室风险控制措施,老师们还有哪些需要补充的呢?


END来源:《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10-201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文案采编:余文婷审核:琥珀排版:135编辑器图片来源:Pexels
往期推荐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这样做!

学习+测试 | 4问4答——新生儿病室感控需知?!

风险评估④ | 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工具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体会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