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光亮 思想的天空
《小欢喜》剧照 图源网络
家有高中生
文/绿风
家有走读高中生,每天早上的时间总是紧迫的,犹如在夺取一场战争的胜利。“五分钟内就得走出去,快点啊。”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穿戴好了,盘点一遍女儿需要带的东西,饭盒,水瓶,然后确认一下做核酸用的身份证,这些都准备好,我们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时间精确到分钟。6:25出发,如果路况正常,将在6:50到达校门口,女儿走到教室需要3分钟,刚好不会迟到。
如果女儿晚上睡得不好就会在车上眯一会,如果睡得好,就会像个小喇叭一样,不停地冲我广播。
我很惭愧,大多时候我都心不在焉地听她讲,什么二次元,绘旅人的五个纸片人让她着迷,还问和纸片人结婚行不行,我说行,她挺意外,觉得自己很幸运,摊上个不太保守的妈。因为睡眠不足,我头昏脑胀地开着车,她问我:你是喜欢二次元里精明能干的律师小姐,还是喜欢三次元我手里破破烂烂的臭钱?
我说我都要。女儿就笑说,你不配,我配。
说说笑笑,我也精神不少。
还有啊,女儿来了兴致,昨天一班学生“起义”了。我问为什么?一班可是重点班,是学校的宝贝疙瘩,老师的心尖啊。
《小欢喜》剧照 图源网络
因为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都不好,学校领导不满意,班主任老师开会批评他们,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让他们反省,还说以后课间不许说话。他们就生气了,杨玉蘅,全校第一的那个同学,站起来和老师说,考不好不能只怨我们,我们水平差,比不过省实验的学生,你们老师如何?你们的水平比省实验的老师强吗?还不让我们课间说话,我们是石头,是学习工具吗?
呵,小伙子够厉害的。我说,老师怎么回答?
据一班同学说老师也被怼懵了,他班老师是女老师,教英语的,在理科班教英语,没有牌面。
你们这些小屁孩,老师说的也是气话,谁能堵住你们的嘴啊。还英语老师没有牌面!那谁有牌面?
数学啊,物理啊,英语课不听也没事,数学物理老师的课不敢不听。
你们也够势利的,那后来呢?
后来老师没搭理他,问另一个很老实的同学怎么想的?那个同学唯唯诺诺,没说出什么,老师说了几句别的就走了,事情不了了之。
我说,老师处理得还不错,你们前一阵上网课效果不好,在家憋得闹心,返校没几天就考试心理压力也大,老师冷处理比较好,没必要和你们一般见识。
女儿说,但是课间不让说话这是什么规定,必须维护我们的权利。
还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呢。我心想,这代孩子不好管理了,按传统的要求,让他们对老师、家长言听计从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从小到大被管得服帖,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做事总是围绕大目标而没有个体的意识。
《小欢喜》剧照 图源网络
然而,他们也面临被规训和塑造的境地。两个月前,因为不小心说起了俄乌战争,女儿言之凿凿地挺俄斥乌,痛骂米国,我说几句美国飞虎队在抗日期间对中国提供无私的帮助,女儿立即非常激动地和我争起来,批评我只看到美国的好处,看不到它的霸权野心。孩子的态度让我惊讶,原来倾向性教育是有效的,对她的爱国激情,我不知如何能够解释清楚这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和国际关系。毫无疑问,在看不到多视角的历史阐述之前,他们很可能会成为立场坚定而思维单一的人,即使逐渐看到历史的多维天空,也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求证和整理过程,才会在追求真实的内心呼唤下不断思考,在不断打破和重建间艰难寻觅,所以他们何时、能否找到答案都是问题。
如果说思想问题是上层建筑,还不是最迫切和紧急的,那么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上周一位朋友张罗吃饭聚聚,无奈饭店要求进店需凭48小时核酸报告才行,大家总算趁着周末全员统检的机会拿到了报告,周一得以饭店相聚。
其实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聊聊天。聊天的话题自然会围绕孩子们的情况。
我家孩子是高二,属于万里征途第一步还没迈出去的,她们四位的孩子都面临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选择问题。无一例外在争取保研,准备考研,申请读博,没有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本科毕业竞争力不高,面对越来越收缩的用工形势,孩子们只有不断为自己增加筹码,以期望实现谋生和谋发展的生活目标。
大家慨叹就业难。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一组数据,2000年高校毕业生是95万人,2010年是631万人,2022年是1076万人,创了新高。我认识的一位小朋友,她本科毕业后到私企工作两年,深感累且缺乏安全感,最后又考了研究生,计划毕业后考公。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未来就业市场会怎么样呢?大家都不知道,只能期待在读研,读博的几年里得到缓冲,或许能够迎来一个利好的就业形势。
《小欢喜》剧照 图源网络
就业难是普遍的,但是对于一些冷门专业而言,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女儿刚上高中时,受一位物理老师影响,兴致勃勃地说将来要学核物理专业,我又不懂,只是觉得枯燥,问她会觉得有趣吗?她那时候信心百倍,认为驻扎戈壁是浪漫而悲壮的事。我说好,那就考,我了解她那时候说啥都是做不了准的。到了第二年,她突然对心理学感兴趣,说要考心理学专业,觉得能帮助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很酷,当然她也用读到的一些心理学知识了解和帮助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维持这个想法,直到有一天和朋友一家吃饭,朋友的先生是初中老师,他对女儿说,不能考心理学,不容易就业。女儿当时很不服气,回家路上一直和我吐槽那位叔叔说得不对。
事实上,我还没有认真想过孩子未来学什么专业这个问题。因为自己干了一份与爱好不是很匹配的工作,所以有些遗憾。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我很乐观地以为孩子这代终于可以学自己所喜,干自己所长了,甚至觉得哪怕开始选择错了,她们纠错的机会也很多。可是这两年我变得有点悲观了,觉得她们很可能并不会比我们好多少,能够自由选择和纠错依然是非常奢侈的。想到此,我的心头沉甸甸的。
顾城有一首诗《田埂》——
路是这样窄么?
只是一脉田埂。
拥攘而沉默的苜蓿,
禁止并肩而行。
如果你跟我走,
就会数我的脚印;
如果我跟你走,
就会看你的背影。
独木桥式的求学和择业模式仍是主流。不确定成了当下的一个特征。就好像大家正在爬坡,眼前只看到坡顶,却看不到它背后的路如何延伸。
《小欢喜》剧照 图源网络
网查,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193万人,创了历史新高。据统计,辽宁2017-2021年总体升学率约85%左右,2021年本科录取率达到56%,一本录取率超过25%,其中211院校录取率约占6%,985约占2%。女儿对形势似乎也有所了解,信心不足时嚷嚷着躺平,摆烂,说什么反正考了大学也要“函授”(疫情网课),毕了业还要失业。我只能鼓励她,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管多学本事,英雄总有用武之地。
我想,一个人很难不走弯路,在开放而蒸蒸日上的社会,走弯路并不可怕。只要个人和家庭能够承担走弯路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社会能够提供多次试错和改变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年轻人发挥最大的创造力,才会真正实现人尽其才吧。
后天就高考了,问了几位家有考生的家长,心态还都比较平和,但孩子们确实紧张。记得去年高考的一位朋友介绍,他儿子考前一晚紧张到睡不着,半夜十二点多出去跑了半小时,回来辗转多时才睡着。好在没影响发挥,后来考入北大医学院。我也只能感叹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对我来说,该躺平时绝不会含糊,孩子尽力就好了。即使高考的结果不利,也总有人能突破限制,余华高考落榜做了牙医,迟子建高考作文写跑题而只得5分,他们后来都成了大作家。
不管独木桥多难走,还是祝愿学子们高考顺利,马到成功!先把第一道关闯过去。至于以后的事,只能以后再说。
绿风:在知识面前,更愿了解常识,在道德面前,不忘记美。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在二湘空间书店购买余耕签名钤印版《做局人》
在二湘空间书店购买译者王钦刚签名版《飞鸟集》
更多往期精粹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祝学子们高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