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捍卫原著的精神去看《繁花》,结果...|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繁花》剧照  图源网络


繁星之下说《繁花》


文/乐水之舟


点点繁星之下,安坐品茗,聊聊繁花,想想是不是蛮惬意的。


对电视剧《繁花》的热议不绝于耳。《繁花》原著我是通读过一遍的,还比较着迷,这也使我在电视剧开播时是以一种捍卫原著的精神去看的。但慢慢看下去后就不再捍卫了,因为电视剧基本属于重新创作。不过看了原著后留下的印记总在萦绕,所以再往后看就不由自主的带着与原著对比的视角了。


电视剧《繁花》我看得也蛮动情,剧中的两个人物、两个镜头和一句话尤其触发了我深刻的感动。另外这部剧所展示的总体架构也使我无法放弃谈谈这部剧的想法。


先说说这部剧的总体架构吧。我觉得整部剧时代背景的摘取和对人物的再塑造上精妙体现了导演和主创人员的不凡功力。


原著是章回体结构,呈现的时代背景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早中期,跨越近四十年。在这几十年波澜壮阔的时代更迭中,对上海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原著以一种方言体、波澜不惊的陈述,向读者呈现了绵绵不绝又跌宕深刻的众生相。原著绝少有主观的评价、论述、感慨等样式的文字,因为时代下的命运、命运下的生活已足够精彩,足以超越所有欲对其予以评判的语言,所以作者在这个方面也是“不响”的。可见原著的每个章节都是电视剧可遇不可求的素材来源,但电视剧创作班子没有放任自己对原著的喜好,仅截取了其中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不到十年的时间为创作背景,这个年代背景的选择其实颇见深意。截取大家都认可的好的时代为创作背景,可以减少很多争议和分歧,也避开了原著中在陈述特殊年代时氤氲的那种荒诞、荒凉、伤感、落寞的氛围感,从而奠定了电视剧的底调是催人奋进的。此一点足见电视剧创作班子的克制、理性,还有清醒而务实的政治素养。


图源网络


原著中人物繁多,莺莺燕燕、熙熙攘攘,这也使原著有一种松弛中慢慢咀嚼的调子。但这种松弛对电视剧而言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电视剧对人物的塑造,属于重新创作。首先它大刀阔斧地删减了大量人物。原著中男主有三人:沪生、阿宝(宝总)、小毛。沪生的父母是部队干部;阿宝父母是地下党,祖父是资本家;小毛父母是工厂工人。三位男主随各自家庭沉浮成长,在命运交集中相识相惜,又与多名女子牵绊,有了些深浅不一的爱情,有了些说不清的想念;而这些女子也各有宿命、各具神采。


三位男主中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小毛,他的命运感觉既痛苦又迷人,还有些遭遇难以言说,在生命终结之前他是汪小姐名义上的丈夫。但电视剧只保留了一个男主阿宝,其他两位都被删除了。其次是人物的重新塑造。原著中的女子几乎都被删除,电视剧只是借用了其中的一些姓名重新塑造了李李、汪小姐、玲子三位女主,并重新设计了她们的命运起伏。围绕阿宝和三位女主,在原著的基础上电视剧又再塑造了陶陶、爷叔、金花、雪芝、葛老师等等人物。所以电视剧在人物排布上实现了聚焦主线的紧凑感和故事性,这也更符合电视剧观众的收看需求。同时电视剧对这些人物的塑造,有张力又温情,使人觉得在那个激情迸发的年代,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束光在指引(包括梅萍在内),充满希望和活力。这些都赋予了电视剧正向能量,传达出一种美好和善意。


这样的整体架构和叙事,使电视剧的思想性、社会性、观赏性最终达成较高层次的协调统一。王家卫作为一名香港导演,能对作品有如此把控,值得敬佩!


王家卫  图源网络


再谈谈剧中两个让我体味较深的人物:爷叔和金花。先说爷叔,这是一个老上海,在他身上有我外公(外祖父)的样态:敬业和精致。外公生前也是长期在上海工作,后回到老家苏州,在他七十多岁时,“下岗潮”正席卷着中国内地,但外公却被单位返聘上班去指导核心业务。外公也说:“个么小青年三、四十岁的就下岗了,我老头子七十多岁了还要上岗。”为什么呢,因为外公一直对工作高度敬业,其认真和专业也为他赢得了职场的尊重。解放前他在上海也是住酒店长包房,每天大清早,店小二或者酒店服务员就会将他喜欢的早餐点心送到房间。


解放后单位的领导也都尊称他“徐老”。虽然后来也遭受了一些命运变故,但从未见他有任何懈怠,始终身形挺拔,衣着清爽;眼神清澈洞明,行走如风;对吃喝既考究又自律。那种帅,就是没有什么能摧毁他在生活里的笃定,而他身上散发的高级、洒脱的气息又有一种惹人怀旧的魅力。在电视剧塑造的爷叔身上我捕捉到了这种气质。爷叔前半生的精彩使宝总视他如宝藏,他也为宝总竭尽全力去博取财富,虽年事已高也保持着对生活不俗的品味。在他的原则里,首要是敬事。所以虽然金花做过伤害他的事情,且对他一直抱有成见,但因为对宝总的责任,他可以平静的去请求金花给宝总机会,遭到金花的拒绝和不满,他也是坦然相对而不动怒。他对梅萍的人品是有看法的,但为了宝总,他也能与梅萍进行利益互通。


最高潮的是对汪小姐,为了宝总托底的生意,他对宝总竭力保护不忍伤害的汪小姐也痛下狠手赶尽杀绝!这对宝总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是做事更是做人!所以爷叔本质上是非常看重人品的。他深知宝总是一个人品高贵的人,虽然追求财富但内心充满慈悲,且尊崇他、信赖他,所以他对宝总也是竭尽全力去帮衬,去主动承受各种风险压力,帮助阿宝从一个街头散户股民蜕变为上海滩华丽的宝总。金花是他的晚辈却对他一直不恭,但他知道金花是一个心智纯净、忠诚组织、认真做事的人,所以他全然不予计较,最后通过一本集邮册向金花传达了一个长辈内心对晚辈深厚的喜欢。因为他不认可梅萍的品行,所以对梅萍他确实表现出了“有事有人、没事没人”的冷漠与傲慢。另外爷叔对他两个太太的爱护和谦让,也表现了一个男人的柔情和担当。所以这个爷叔的形象我认为塑造得真实、独特而饱满,有很多回味的空间。


再说金花,这是一个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对组织绝对忠诚的专业型女干部,一直守着干净的精神和心灵,即使她深爱的丈夫因受迫害而去世,也没有动摇过对组织的信念。虽然爷叔是她的长辈,汪小姐是她偏爱的徒弟,但在组织面前,她都能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组织。所以早年她向组织揭发了爷叔倒卖粮票的行为,现在又在汪小姐即将升职的关键时期向组织反映了汪小姐接受宝总礼物的事情。但她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给她的人品评价带来任何损害,无论爷叔、汪小姐还是宝总都不怪她,就是因为她做事没有私心,她对组织的忠诚已经成为一种执念。汪小姐辞职后,她没有放弃对汪小姐的关心,并在汪小姐濒临崩溃的时候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决定性的帮助。她的坚强是源于她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她与人保持的距离感使她隐藏的柔情更真挚而有力度。在汪小姐面前,金花自如展现了一个的领导鲜明却也是鲜有的人格和情怀。我深深地钟情于这个人物,因为她属于弥足珍贵的一类人,能遇到这样的领导,真是汪小姐的福气!


《繁花》剧照  图源网络


现在说说剧中使我感慨良久的两个镜头:一是汪小姐在第一单生意成功后抱住金花畅快淋漓嚎哭的长长的镜头,这里饱含了多少艰难、委屈、喜悦和感激啊!是金花亲手摧毁了汪小姐的“舒适圈”,然而也因此成就了一个崭新的更加独立、理性,可以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汪小姐。所以金花对汪小姐而言也不吝为“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汪小姐的这一抱头痛哭,开始应该是向金花耍些矫情嗲意,但后来情难自禁,一泻千里。她哭出了对曾经的师傅、领导、单位的不舍与感激,对逝而不再的难忘岁月的释怀,对迎接一个展翅高飞的未来的豪迈!这场宣泄是用痛苦的成长换来的,个中况味儿,还是蛮撞击心灵的。


另一个镜头是最后汪小姐到黄河路,发现景秀的杂货亭已改名为“过客”花店。花店,自是呼应主题“繁花”,而“过客”应有“世间繁华,皆为过客”之意吧。这个镜头的展现与原著有着某些意境上的吻合,但无论电视剧还是原著,我觉得都更有一层深意:就是过客,我也要认真走过;要对自己的内心没有辜负的真诚地走一遭。


最后谈谈剧中让我泪目的一句话。记得原著中好像是才女朱姝说过一句话:“我感觉到荒凉,真是荒凉,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我们不必再联系了,人生就是一次荒凉的旅行”。朱姝后来的命运确实很荒凉 。她作为一个才情卓尔的女子,在那个荒诞的年代之初就有了预感,也由此说出了很多人内心情感的日渐疏离、苍凉和无所依。电视剧中葛老师也说了一段话,他说道:“感情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好比两个人讲好一起逛庙会,长夜漫漫,一直玩到天明,结果一个人有事情走掉了,另一个也另外找了个玩伴继续玩下去,但是他心里永远会记得和之前那个人一道看过、讲过、笑过。”听着这段话时,就好似自己的手在抚摸自己的心灵般,温软又伤感,泪水也盈眶而出。记得康德有句话:“有一种美,当我在抚摸它时总感到一种惆怅”。没想到在看这部电视剧时我共情到了这样的美。其实葛老师和朱姝讲的都是人世间的聚散分离,朱姝的话有一种冷峻和无望的表达,葛老师的话虽也有失落孤单,却满含了一种独享的长情。这段话是电视剧原创的,从此世间那些刻骨却不与人言的怀念都由这句话承载了!


《繁花》剧照  图源网络


絮絮叨叨写到这里,才发现自己对电视剧《繁花》是真的喜欢。现在电视剧《繁花》已落幕,但是它的芬芳、它的喧嚣、它的聚散和它悲喜交集的涌动,仍在前行。


最后想说,无论原著《繁花》还是电视剧《繁花》,我觉得他们都潜藏着一个共同的主题:繁花确有落尽时,所以在繁花似锦的时候,用心地去喜欢它吧,就如同“我把生活喜欢过”一样。 




作者简介乐水之舟,一名体制内法律工作者,曾在多家专业刊物发表多篇调研文章,现已退休,在家岁月静好。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

二湘:几经波折,我的小说集《心的形状》终于出版了

更多往期精粹


跟伦敦钢琴事件的灰衣妹妹聊几句

董宇辉与刘德华宁浩直播,后台卖崩了,担心他前进的速度太快了

董宇辉为啥痛哭?俞敏洪要“去董化“?背后的人性博弈

“战马行动”,人人喊打

向他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