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伦敦钢琴事件的灰衣妹妹聊几句|二湘空间
视频号截图 图源网络
跟伦敦钢琴事件的灰衣妹妹聊几句
文/刘欣
二十九号半夜看到你的第二个解释视频,说实话,弄得我大半夜百感交集,具体来说就是又气又心疼又担心:第一反应是气,以为你过了这么多天能反思点新东西出来,结果一看非但没有啥反思,以前的思路还简直变本加厉了;转念一想,你可能也不是故意歪曲事实,而是真心诚意的不理解,这就令我油然而生心疼之感;之后就想,为啥都是你出来解释呢?其实大部分人针对的是你的另外俩同伴啊,是你自己想要出面,招致一次又一次网暴呢,还是有人强迫温柔和气的你为他们挡枪呢?这就让我担心了。要是这样,下次录视频的时候你记得眨眨眼。
当时就想写点啥跟你聊聊,但觉得这事儿说话的人也不少了,可能不差我一个了。但三十号晚上看到你又发了第三个视频继续解释,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听得我满嗓子骨鲠,不说难受了。得先说一下,我觉得你是整个事件过程中表现最得体的,但恰恰就是过后发的第一个解释视频导致听的人对你产生负面评价的,尤其是看过完整版视频的人,发现简直槽点满满。而第二、三个视频更是如此,累积这么多,看得都替你担心。
以下所说,是当作你真心不理解为何事情演变成这样。我就作为一个痴长些年岁的姐姐,跟妹妹你一个一个地聊聊你的不理解,分享一下我是怎样理解的,好吗?当然,如果你是故意这样歪曲事实的,就当我白说就好。
第一个不理解:钢琴家vs英国人
你的第一个不理解,就是人家说那个K是钢琴家,说你是英国人。而且你说他是流量大V,你是无亲无故寄居英国的女孩,却被说成是英国人,好冤枉啊。
我的理解是,首先,钢琴家这个说法是咱的翻译给拔高了,其实弹钢琴就是个职业,不比别的职业高级,但咱的语言里会抬高某些行业,只要从事这个就是“家”,就很厉害的样子。特别跟文学艺术相关的,比如搞书法的,画画的,写作的,基本就直升书法家画家作家,没个过渡。也正如从事体力活的就是个“匠”,永远成不了“家”,如木匠瓦匠等。所以大家说起这个K的时候估计就是说他职业,没有夸他的意思,应该也不是因为称呼他是钢琴家就站在他那边。没关系,我就管他叫K,免得你听了不舒服。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你说他们说你是英国人,不知道他们是说你们呢,是说你们中的某人呢,还是单说你呢?要是单说你,那就是他们不对了:生活在国外并不是啥错,要是的话,国家还会给国民发护照吗?你也没说自己是英国人啊!所以生活在哪里是你的权利,要是因为这就说你是英国人,那他们该好好看看书了。但如果他们说的是那位红衣女士,而且根据是她在视频中的四次强调,那我觉得这说法没毛病;而且她是英国人本身这件事没啥错,换国籍了拿中国旗也没啥错,大家不能接受的应该是她的强调方式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够了,为啥多说一遍呢?她是英国人这事有那么重要吗?为啥要强调成这样呢?当然,无论如何,她的事跟你没关系,她的锅你不用背,包括那位男性同伴的锅也是一样,你别往自己身上揽,别非要觉得你们是被绑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不理解: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把俩人境况差异进行了生动对比,一个是粉丝多,有影响力话语权;你人微言轻,身在他乡,举目无亲……说得人简直心酸。所以你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竟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替你表达一下,就是,难道不应该锄强扶弱吗?
我相信这些对比都是事实,有人说你有当地男朋友什么的,我觉得都不重要。但是妹子啊,你所对比的这些,跟事情的发生毫无关系啊,多数人不是看谁粉丝多就向着谁吧?特别是国人,哪有机会知道他那边多少粉呢?大家顶多看个现场视频,还不见得看到完整的,所以,在咱们这边,你的话语权显然更大呢!现场状况看来也是啊,K那方就他一个主将,你这边是三个代表!这些境况对比也是事实吧?但这不重要。另外,吃瓜群众评判一个有争议的事情也不应该谁弱谁有理,有个说法叫“帮理不帮亲”呢!所以,想要澄清这个事情,就要把跟事情有关的证据亮出来,别把别的事情拉上,否则,有卖惨嫌疑,还显得茶里茶气的。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你觉得不站在你这边就是“灭自己威风“,让我想起以前我跟一个朋友坐公交车,她跟旁边人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她其实不占理,但吵得很凶,并且还能一边吵一边抽空回头说我:”你咋不帮我?你是站哪边的?“说实话当时我非常怂,被她这么一说就觉得自己错了,赶紧上去帮着吵了两句。过后想想觉得不对劲,不能因为我跟她关系近就不管对错了。所以,在有是非对错的事情上,同胞也好家人也好,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的。其实也像你那几位伙伴,她是英国人不代表你也是,他咆哮不代表你咆哮,你不咆哮也不是灭自己威风。
第三个不理解:无礼男居然被尊敬
你的第三个不理解是,这么个“恶意碰瓷,民族歧视,制造对立,无下限炒作“赚取利益的人,咋还有人向着他说话呢?
说起利益,这个老K的确借着这事大赚特赚了,粉丝和点击率暴增,利益肯定没少赚,但这泼天富贵还真没法靠碰瓷碰出来,男士的那一声断喝是K策划的吗?就算K再怎么惹,那最博人眼球的复读机模式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吧?这白白的流量和利益确实归了K了,他也没拒绝,就这样接下了。不过姐估计,换谁谁也不会拒绝吧。至于他是不是恶意碰瓷,等下咱们在语言的事儿上一起说。
至于你说他的那些民族歧视什么的,要是真有,可以告他,一旦坐实,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包括肖像权、无证商业演出什么的也是,咱背后有强大的祖国,这点律师费网友肯定能凑出来。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但是妹子,要是没有这事儿,或者没有实锤他的违法证据,你这么说他,是不是也有点危险?不知道你们那边法律是怎么样的,这算不算诽谤?先查查那边法律再说比较好,不是怕别的,而是你生活在那儿,还是了解法律更安全。比如公共场所的肖像权问题,在那边居然是连警察都管不住的事,这法律跟咱以为的真不一样。要是你或者你的同伴事先了解这个差异的话,跟K说的时候就可能不是“依法”跟他说,不听就要告他,也不会有后来的混乱局面了。至于他是否违法这事,反正看到视频里,明明警察知道他在“商业”直播,让他别录他都不听,而且跟警察聊完他又去弹又去播了,第二天钢琴被关起来他没动静,过两天钢琴解禁他又一顿弹一顿播,是不是说明他做的事情合他们的法?不然的话,当地警察是公然渎职了吗?
所以说你虽然不是英国人,但生活在那儿那么久,还是学点当地的法律更好,特别是你的工作还是要帮助人过更好的生活,两边毕竟差异挺大的,要是一不小心触犯当地法律,可就成了帮倒忙了。
第四个不理解:语言挖坑
你觉得“对方利用母语优势“,”把我绕进语言陷阱”,“设套制造对立“,这也让你很委屈,难道不应该善意帮助一个非英语母语的国际友人吗?为啥用个”not allowed“把风向带歪呢?
我想是这样,可能K那边对国际友人不太友好,不懂得应该安排学伴来细心帮助。而你多年生活在那边,表达又礼貌又顺畅,所以我猜他不知道你对哪个词的的理解有偏差。母语肯定有优势,语言确实会有陷阱,搞不好会有对立出现, 别说是不同语言,就是同样说中文,不同地方的理解还都不一样呢!
视频截图 图源网络
举个例子吧,那个not allowed的感觉就像什么呢?假设一个南方小伙伴到哈尔滨旅游,路上跟个哈尔滨大哥说,大哥我要拍索菲亚,你让一下呗!哈尔滨大哥半真半假说一句:“咋地,站这儿不行啊?”南方小伙伴如果顺着话茬儿就说:“嗯呢,不行啊!”接下来的场景,东北人就可以想象会如何惨烈了(效果与说“瞅你咋地”不相上下);但南方朋友很可能就此蒙圈:“是不行啊,你站那儿我拍不到索菲亚啦!” 过后劝解,哈尔滨大哥可能会说:“我天天这么说话,哪知道他说的不行跟我说的不行不是一个不行呢!”
我觉得你那天的遭遇可能有点类似这种感觉吧?所以要是说K特意挖的坑,我觉得是太抬举他了,他得多了解你,才能从你所会的几千英文单词里精准地找到这个词来坑你呢?所以这误解的产生虽然因你对词汇的误解而来,但也算不上是多大的问题,咱学个外语有没弄明白的词儿不丢人;但同时也不能因此说这是他的问题,要怪就怪语言本身就是个复杂的东西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你理解你所说的那些不理解,反正看你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地发,挺担心你的,对你来说肯定是是突然之间承受了太大的压力。我建议你不要再解释了,也别听这些声音了。其实很多人的矛头是向着另外两位的,你就别再频频出来迎接风暴了吧!
伦敦钢琴家事件,和谐跳舞秒变咆哮怒目,一场沟通事故
更多往期精粹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