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硅谷杀妻,弑母杀子,触目惊心的杀人案背后,坏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坏种》剧照  图源网络


吴谢宇弑母、张波和叶诚尘害子、陈立人杀妻,坏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文/宫殿楼台


二湘空间刊发《弑母的吴谢宇、杀子的张波已执行,杀妻的谷歌陈立人还在候审》之后,不少网友对他们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恶行感到难以理解,弑母、害子、杀妻,都是对最亲的人下手,他们怎么会这么狠、这么坏?


一位网友写道:我曾经和一位有道行的老和尚探讨过善恶,他说,有些人的善恶,不是基因遗传,不是家长、老师言传身教,就是出生时带来的,也就是与生俱来,没有道理可解释。佛教说是前世冤孽被带到了今世,直到肉身化烟化灰。如果恶没有经过修行化解,化烟化灰的肉身带着一股怨气,游荡在空灵世界,被无常锁住带到十八层地狱,又得经过一个炼狱的轮回,直到邪恶之气消散殆尽,才能托生为正常人。


这位老和尚关于善恶与生俱来的探讨与“天生坏种”的理论不谋而合。通常的理论认为,坏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些坏人可以通过教育、劳动改造而浪子回头。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有的坏人属于“天生坏种”,因不可逆转的生理原因而难以转变。 


诸如吴谢宇、张波和叶诚尘、陈立人这类人,大概就属于这种“天生坏种”。无情弑母的吴谢宇在狱中写了一封忏悔信,并没做出“无可饶恕”这类真实的忏悔,也未对母亲的离世表露出悲痛之情,更像是认为自己“不应该走向这样的结局”;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认为他“主观恶意深,且毫无悔罪诚意”。残害幼儿的张波和叶诚尘被刑事拘留后,也没表现出真心的悔罪之意,反倒相互指责对方是主谋。疯狂捶死妻子的陈立人对警察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弄死她。”


对于他们这种毫无悔改、不可理喻的表现,除了认为他们骨子里坏透了,是“天生坏种”,我们又能做何解释?


《坏种》是美国201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成长在单亲家庭、外貌漂亮可爱、学习优秀、情感冷漠的八九岁小女孩艾玛,谋杀同学、老师、保姆、父亲的故事,其情节令人惊悚万分、不寒而栗。


韩国电影《素媛》的原型罪犯赵斗淳就是“坏种”的典型。2008年,赵斗淳绑架并性侵一名8岁的小学女生,致其残疾。赵斗淳从未对受害者有过歉意,他的狱友说他服刑期间仍然暴力。2020年12月12日,赵斗淳出狱后,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团队评估,他再犯的几率为76%。赵斗淳堪称人间魔鬼,但本人却自称无辜,拒不认罪,行为扭曲变态得超出想象。


《素媛》剧照  图源网络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描述了被称为“双枪”的罪犯克罗利的情形。因为枪杀警察而遭到围捕时,克罗利在“致相关人士”的信中写道:“我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疲惫的心。疲惫,但是善良,不会伤害任何人。”他被判处电椅死刑时,仍在为自己开脱:“这就是我自卫的下场。”


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虐婴少女,天生坏种?》文章中,对2013年重庆长寿县发生的十余岁小女孩虐待、杀害一岁多婴儿原原一事进行了分析。


十余岁小女孩在一楼进电梯时,与原原和原原奶奶李女士相遇,李女士先出电梯,小女孩抱起原原拦下了他;电梯关闭后,她立即开始残酷地虐待原原;她将原原拉回到她25楼的家,涉嫌将原原扔下楼;她出门,正好碰到25楼找孙子的李女士,对她撒谎;她离开李女士,下楼将原原从原坠落地搬到远处,以掩饰罪行。


武志红写道:“许多研究将反社会人格的原因归为天生坏种,譬如说是大脑创伤,甚至是基因问题。也即,他们有了不可逆转的生理原因。精神分析则倾向认为,反社会人格的创伤发生在婴儿期,甚至是婴儿早期,也因而,它的疗愈变得极其困难。这两种说法,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我们对反社会人格做不了什么。那么,社会矫正系统能发挥作用吗?难!”


武志红认为:“品行障碍与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缺陷,是缺乏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同情心。”他还认为: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之所以做出恶行,是因为其人格极其脆弱,接受不了自省。自省,被他们视为对脆弱自我的致命攻击,会引起自我崩溃。因为这个特点,他们人格结构的自我完善,是不可能自动发生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是不可能自我反省的,他们缺乏共情能力,难以换位思考。这些人拘囿于“别人有毛病、别人对不住我”的错误“执念”中只认自己的“死理”,而不能查找自身原因、承担自身责任、认识自身错误,也就根本不可能思过悔过、纠错改错,而是一错再错、一意孤行。


季羡林老先生在《坏人论》里写道:“积将近90年的经验,我深知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


早在十九世纪,意大利犯罪学家、精神病学家龙勃罗梭就着手从遗传方面寻找罪犯的犯罪原因。通过对罪犯尸体进行病理解剖研究,他找到了一些异常特征,进而论证了遗传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并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认为犯罪人是“基因的奴隶”。继龙勃罗梭之后,犯罪谱系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早发犯罪者和惯犯、累犯多具有较高的遗传因素。英国现代心理学家汉斯J•艾森克认为:“由犯罪父母遗传的一些因素增加了子女犯罪的可能性,这种观点尤其适用于习惯性犯罪。在遗传因素面前,不利的环境因素充当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催化剂。” 


不管“天生坏种”、“犯罪基因”这类观点是否站得住脚,都不可能成为为坏人开脱的理由。毕竟,社会一直行进在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轨道之上,而基因本身也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律在不断进化。《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认为基因本质上是自私的,但他也认为:“我们的基因可以驱使我们的行为自私,但我们也不必终生屈从”,“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终身教授詹姆斯﹒法隆,就是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暴政的典型例子。


詹姆斯﹒法隆  图源网络


詹姆斯专注于研究大脑神经,在对诸如暴力凶杀犯等心理变态者的大脑结构进行研究中,他发现心理变态者的大脑边缘皮质都存在相同的变异。2005年的某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脑图和他长期研究的凶杀犯的脑图竟然非常相似。深感震惊和懵逼的他向母亲倾诉苦恼,母亲给了他一本描述他父辈家族历史的书,原来他父辈家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臭名昭著的变态杀手。


结合自身及家族历史,詹姆斯开始研究变态杀人犯与家族基因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角凳构想,即从基因病变、大脑损伤、环境因素(如早期的生理、心理虐待)三个方面来考量心理变态的形成,三方面因素合在一起才能引发心理变态。他分析认为,尽管自身有很多特质符合心理测量上的病态标准,但他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之所以没有发展成一个心理变态或者杀人狂,得益于完善的家庭呵护和优良的后天教养。


詹姆斯的事例,足以让我们摆脱悲观。既然家庭呵护、文明教养等后天环境可以塑造人格,让先天的基因缺陷通过后天环境得到弥补,那么所谓的“天生坏种”或许也可以脱胎换骨,而不至于一坏到底。




作者简介宫殿楼台:修心养性读闲书,胡思乱想写小文。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

二湘:几经波折,我的小说集《心的形状》终于出版了

更多往期精粹

弑母的吴谢宇、杀子的张波已执行,杀妻的谷歌陈立人还在候审

繁花落尽未了

跟伦敦钢琴事件的灰衣妹妹聊几句

董宇辉与刘德华宁浩直播,后台卖崩了,担心他前进的速度太快了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