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状元张景中院士的故事,看看五十年代的高考阅卷!

点击关注—— 数学与自然 2022-07-16


推荐阅读:“我懂你”,用古诗词的23种说法,真的太美了!

自然中的数学 这些自然界中的几何图形,足够惊艳孩子了

《妙解之慧》优质学习资源汇总(建议收藏)

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公众号后查看历史消息

球场和十几个篮球场,这真是学1953年秋,我被录取到河南大学,离开老家江西北上,至开封入学,在东三斋住了一年。这一年真是幸运的,因为东三斋门前就是两个水泥球场,旁边有单双杠,对面是宫殿式的七号楼,左边是图书馆,右边是雄伟壮丽的大礼堂;从后门出习、生活和身体锻炼的好寓所。每天早上和下午,许多老师和同学在门前、门后的场地上活动,经常有外边的代表队来校比赛,而我们的体育老师——多是老河南省篮球代表队员和开封市代表队员,也常上场作精彩的表演。教我们俄语的晁光伦老师,那时是年轻力壮的体育爱好者,常在单杠上翻大圈,篮球场上经常有他跑跳的身影。到了晚上,熄灯前照例播送一曲《二泉映月》,催人入梦。早上起床信号,则是一支欢快的轻音乐,唤人醒来,真如神仙般的美妙。每到周六的傍晚,水泥球场上就立起两个柱,挂上彩灯,放起音乐,全校师生在虹光下学跳舞。这都在我们的门前,我们自然经常参加这些文体活动。也有的时候,自己一人在门前周围树下的小路上来回散步,看着不远处的六号楼、七号楼和巍峨的大礼堂,心里非常惬意。

假日里,自然是到各旅游点观光,常去的有龙亭、铁塔、禹王台、大相国寺、博物馆、书店街和古城外的沙岗。还到过北边几十里外的黄河边宿营,去观赏那黄河博大雄浑的气魄。有时,南天上突然出现一长列天兵天将,徐徐落下,那是驻汴的空降兵部队经常进行的跳伞训练。

那时的河大人才荟萃。校长是嵇文甫(兼副省长),副校长是张柏园(省委宣传部长、后为副省长),秘书长是王毅斋(后为副省长),教务长是郭晓棠(后为省委宣传部长)。各系有许多省内外知名的教授,如我们数学系李新田主任教代数、老教授黄敦慈教微积分、杜孟模教授教解析几何(当时兼开封市副市长、后为副省长),都很有名,号称“李代数、黄微分、杜解析”。他们先后为我们讲课,我们能得到这些名师的指点,真是一生中非常幸运的事。

在开封的这段岁月里,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九五四年的夏天,因为在这个暑假里,我经历了一些非常难得的事情。

放假前,学校就动员学生能回家的尽量回去,因为河南省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预定在河大大礼堂召开,代表们食宿均在河大,所以要占用较多的房子。因此一放假,大部分同学都离校了,我和钟哲焕同学因家里太穷,连往返路费都掏不出,便留在校中。

过不几天,突然数学系辅导员朱铅身同志把我们找去,在问了一下日常情况后就说:“省高招办公室需要两个工作人员,你们恰好又没回家,就你们两个去帮一下忙,怎么样?”我一想,反正放假没什么重要事,工作需要的话也应当去,就满口答应了,钟哲焕同学也是这个意思。朱铅身同志说:“那么你们明天上午去小礼堂参加开会。”我们说:“行”。就这样,几分钟谈话,我们就成为省高招办工作人员了。

第二天上午,来到低矮、潮湿、阴暗的小礼堂里,这不过是一个稍大点空荡荡的平房而已,一看也不过就十个人吧!大家去找了几条学生坐的长木凳,围成一个小圆圈坐下,一个稍矮微胖的中年人往起一站,一说话,就算是开省高招办成立“大”会了。简单说了些情况,提出今年要求,然后分了一下工。我们两人是数学系学生,就分工管拆卷、算分、登分填表等工作。然后就散会了,总共可能就半个小时左右,接着就到前面河大校门内西边平房开始办公了。这时才知,这个中年人就是省高招办张主任,而我们干的工作要现在来看,竟是最重要的机要工作。可在当时,谁也没有把张主任当成是省里大官,我们自己也根本没想到我们所干的工作的性质,全当成平常的工作一样。

这之后,记得的一件事是组织考生听报告,地点是在解放影院,报告人是省委宣传部长张柏园同志。我们工作人员自然忙前忙后,并参加听报告,这才第一次见到了我们河南大学的副校长张柏园同志。整个报告内容全忘了,只记得好像谈到了要考生向毛主席学习,还提到了毛主席写字的事。另外,就是发现他上台下台时脚有点跛,心中有点疑惑,是否在过去受过伤?整个印象较深的就只有这些了。

考完后,改完的卷子陆续送来,我们就忙开了。一科一科拆卷登分,计算每人的平均分(那时是以平均分划线为录取依据,不是像现在以总分划线为依据)。上、下午都是中间休息一二十分钟,如果买来西瓜和鸡蛋糕,大家就在一起吃上一通,然后又回去各干各的。没人闲扯,不是工作需要大家也不来回串门,各人完成各人任务就是。以至到现在回想起来,竟连一个人的姓名和情况都没记住,就连主任也只知道姓张而已。更奇怪的是,从始至终,没有什么家长、学生来办公室找或打听情况,而我们登分填的表全放在桌上,中间休息时都到外边去了,也没有任何人趁此机会进来搞名堂。到了下班时,卷子、表格往抽屉里一放,锁上门就行。哪里有什么保险柜和保卫人员呢?整个暑假,工作非常安静平常,没有任何吵吵嚷嚷的情况。特别是,竟没有一个人来检查一下我们登的分对不对,算的平均分错不错、填的表对不对,全靠我们自觉地工作。我们也没有认为这是什么机密工作和手中掌握着许多重要的东西,干完了以后,也没有拿一分钱的报酬。那时我们也根本没想干了就要什么报酬,而认为是应该干的平常工作,干完就又去过我们的假日了,以后,也没有借此去省教育厅找过谁拉关系交朋友。此后30年,1983年我大孩考大学,录取工作在辉县百泉宾馆进行,那里人山人海,托人找人打听消息的成百上千,大孩回来说那里连大门都进不去,更不用说机要部门了。我听了,回想1954年之夏我的那段经历,真是感到恍如隔世,情况已大不相同。那时的十来个人的省高招办以及人的思想工作情况,和今天无法相比,连我这在省高招办工作过的人想起来,都感到当时的情况不可思议,叫人难以置信。

在这一段省高招办工作的日子里,出现了两件事至今难忘,也是到今天为止还未全有答案的两个谜。

一是工作进行到拆卷登分的最后阶段时,突然发现一份卷子上最后写了一封信,内容大致是:“已经考了几次了,都未考上。这次如果再考不上,就没脸见人了。所以,这次不管什么地方,也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录取就行。否则的话,只有去投卫河了。”一看是新乡市一女生写的,当时感到既突然,又很为难。与钟哲焕同学一说,共同查了查分数,果然总共才一百多分,一平均自然很低,远远达不到录取线,可不录取就有人跳河,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从未经历过这情况的我们,自然急得团团转。后来我想了个主意,在招生的高校中有一个“新疆畜牧医专科学校”,还没有一个考生填报此志愿。既然该女生提出“不管什么地方,不管什么专业”,何不就破这一个例,将她录取到远方的这所高校呢?可这不是我们两人职权范围的事,便商量去找张主任。

拿着此卷一出门,恰好张主任朝东走来,就在路上向他说明情况,并提出我们的建议,张主任呢?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接过卷子,看了看上面的信,停顿了很短一段时间想了想,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高考就没有意义了。”……自然,我们又回到了办公室。那时人们的工作作风就是这样,自己职权范围的事,自己处理,特殊情况向负责领导报告,领导人回答也不拐弯抹角,而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有人扯皮,也没有人说情、送礼和纠缠个没完。

我们当然感到张主任说得既干脆又有理,便放下了此事,但从这以后,心上总好像有块大石头,对以前根本不注意的新乡市关心起来了。假期里,天天看报纸就看报上是否有新乡落第女生投河的消息,直到假期过后许久未见有,才放些心。后来,由于平原省撤销,两省高校调整,所有老河南大学的理科全部搬迁至新乡成为"新乡师范学院(即现在的河南师范大学)”,我们竟然到了新乡,毕业后留在新乡工作至今,也未听说1954年高考有人跳河的事。但心里一直想着,这女生当时一定很失望,很痛苦,不知她这以后是怎么过的,希望她能找到新的出路,一生过得平安幸福。可是当时竟没有记下她的名字,以至今天连她是谁、在什么地方、这几十年经历如何,都一概不知,这仍是个未解开的谜。

15岁时的张景中


另一件事就是当年的高考成绩,有两个考生成绩特别突出,平均分都在92分多,超出所有考生平均成绩十多分。一个是男生,汝南高中的张景中;一个是女生,开封女高的荆先。从登记表上的照片看,男的光头小个,女的短头发。当然是按他们的第一志愿录取,即张景中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荆先到清华大学原子物理专业。我们商量要记住这两人名字,看这两人以后是不是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此后,在报刊上果然出现了张景中的名字,在1956年《数学进展》杂志上刊登了他写的《论f(xy)=f(x)+f(y)》的论文,此时他才上大学三年级,但1957年后就杳无音信了(真想不到那落第的女生没去新疆,而这高考状元却去了新疆)。20 年过去后,在书店才又见到他写的数学小册子,《数学通报》上也提到他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以后在1991年,郑州举办数学报告会,邀请的讲学人中有张景中,单位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会议通知我去参加,因我已退二线,改派孙锦霞、杨桂花、胡燕冰三位老师前往。我托她们捎去了一封信前往面交,目的是想证实一下这个张景中是否就是几十年前那个省高考状元。我又写信通知钟哲焕,他也写信去询问,后来从回信和捎来的口信中知道,就是他本人。他说真想不到几十年来竟有人这样关心他,并说我写的情况除汝南写成南阳外,其他都对,还叙述了他这几十年的简单经历,题了几行字作为回报。后来四川成都也举行数学报告会,特别函邀我们两人前往。我们因为只是好奇,想证实一下几十年来关心的事,并没有想别的什么,所以没去,此后也就没有再联系了。

张景中——这位1954年河南省高考状元,倒是历经坎坷,终于成名,成为数学家了。可是另一位高考状元——荆先呢? 至今不知下落。我们想,大概她学的是原子物理保密专业,所以一直隐姓埋名吧。我们希望,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事业里,会有她的一份功劳,希望她一生幸福。但究竟具体情况如何呢?至今仍是个未解开的谜。


本文节选自易宗安先生的《难忘的五四年之夏


作者简介:

易宗安,男,1936年12月出生,江西安义人。高级教师。1953年考入河南大学数学系。因院系调整,1957年毕业于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曾任新乡师范学院、新乡工专、新乡市六中教师,新乡市二十二中副校长,1997年退休。江西安义文峰诗社社员,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员。


来源:彭翕成讲数学

建议收藏:高中各科思维导图汇总

优质讲座:夺取2020年高考数学高分之诀窍(含PDF)

数学干货丨高考数学知识点大全(理科版·138个)

2019高考13套高考题详细解析

高考数学考前最后一课(含229页PPT)

如何用好最后15天?——致2020届高考考生

2020年高考数学最后一课(含PPT)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2021年一轮数学备考策略

高考考前最后一课:六大专题详解(含word)

2020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近十年全国数学Ⅰ,Ⅱ,Ⅲ卷(文理)高考专题分析(共485页)(文末附word下载方式)

10张思维导图,详解孩子学习中的10大坏习惯

平台分享的内容,除署名外,均整理于网络,在此分享让更多人朋友受益,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如转载请注明来源:数学与自然(ID:ZhouShanZhiShui1)周山培德,至水启智

1

 往期精选 


部分文章推荐阅读,点相应标题即可跳转阅读全文,更多优质文章,可关注《妙解之慧》后,查看历史消息。


1:讲题应如何讲?

2:《妙解之慧》优质学习资源汇总(建议收藏)

3:建议收藏:高中各科思维导图汇总

4:数学科普知识讲座:神奇的圆锥曲线(含PPT)

5:高考全国卷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

6:都在谈错题本,但真正好的有几个

7:学会分析,总结,利用好考试的试卷

8:章建跃: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含PPT)

9:写给疫情肆虐中的高三考生

10:高考命题、答题、阅卷过程中的隐藏套路

11:初中三年的数学定理整理汇总

12: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

13:孩子不爱说话,并不只是内向那么简单

14:数学复习中的24个问题,你或许需要

15:超全初中物理错题本整理,拿走不谢!

16:数学:听课感觉能听懂,为什么一做题就蒙圈?

17:学习方法:寒假学好数学三部曲

18:赏析数学中的美,太漂亮了

19:干货!中考化学86个考点大汇总(收藏学习)

20:中学数学讲评课基本规范(含PPT)

21:初中英语语法汇总 (系统详细)

22:从核心素养到学生智能的培养(含PPT)

23: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集合!在家自学必备!

24: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智慧和心理学效应(含PPT)

25:“我懂你”,用古诗词的23种说法,真的太美了!

26:张景中院士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

27:章建跃: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含PPT)

28:章建跃:注重数学的整体性,提升系统思维水平(含PPT)

29:从核心素养到学生智能的培养(含PPT)

30:数学教学——到底该教什么?

公众号里大约有1800篇优质文章,需要查看的朋友,可关注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今后持续更新。

目前设有初高中教师交流群,群里不定期公益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不作任何利益,想要进群交流的朋友可,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备注地区身份,通过验证后,回复需要进的群。

一点数学学习方法:

水有源题有根,茫茫题海寻根悟法方是岸,若将形形色色的试题分门别类,剖析其相似,相关性,同源性。探索一题多解,尝试一题多变,感悟多题共法,多做一些;基础和能力,运算和思维都好的秒题,再从解法探究,一般推广,类比延拓三个方面展开,深度研究,意在学会分析题意,转化问题,追根溯源,触类旁通,从静态的文本俩都想到动态的思维活动,把数学冰冷的美丽里,变成火热的思考,就能举一反三,跳出题海,精学一题,妙解一类,固化于型,内化于心,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高效学习的目的!


写给学生: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需脚踏实地,一天进步一点,成在坚持,难再坚持,贵在坚持,自己不要放弃自己就行。

更多精彩内容,可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查看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