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清】一篇自述,一封情书。
后世记载,庚子鼠年,楚地大疫,为一国封一城,那一日,医甲钟南山,携雷火二神,率三十万白衣,入疫区,死战不退……
2019年末,2020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全国的目光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入到了这场疫情中。当各地物资汇聚武汉,一群美丽的白衣天使毅然走上了逆行之路。
出征武汉一月有余
武清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孙海静纪录下了
自己的所见所感
字字肺腑,句句动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白衣天使,听听她的故事……
踏上去武汉的征程时,我的心是忐忑的。但当我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我的心却无比平静,怕什么,有14亿同胞在支持我们,有无数战友在身边,我不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专业工作,让病人早日康复,回家团圆。
我们天津首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接管的是武汉市青山区武钢二院,这所医院是2003年为抗击非典建立的,至今荒废已有10余年。第一次进入医院,我们被现有的医疗环境所震惊,医院里,除了病床什么都没有,此时这家医院已经收治30多位患者.
就在艰难又紧要的关头,我们的领队陆伟书记和护理部主任王莹有序指导指挥,大家做好防护,一边收拾病区一边收治病人。就这样,大家各自分工,划分出红区、黄区、绿区,有的擦地、有的搬床、有的给病人做心理疏导,大家团结一心克服种种困难,很快,病人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救治。
每次进入红区,我们都要提前40分钟到达医院,有感控组的老师监督我们穿好防护服、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每一步都严格检查,一丝一毫的疏忽大意,就意味着给了病毒可乘之机。从岗位上下来脱掉防护衣物,这样一对一的监督还要再次重复,有感控老师在为我们严防死守,我想说,病毒,真的没有那么可怕了。
记得第一次进入红区,真正面对患者时,他们那种坚定和渴望的眼神瞬间消灭了我心中的紧张和恐惧。我和每一位病人进行自我介绍,和他们拉家常。
我清楚地记得56床的那位奶奶,那时她病情很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说话不理,不吃不喝。把我急坏了,每天,我们几个人不知道去病房看望多少次,打水、喂药、帮她翻身活动、协助排便,经过几天护理,奶奶的病情终于好转,心情也开朗起来。开始渐渐坐起身,和我们打招呼,一顿也可以吃两个包子了,当她冲我竖起大拇指,不断地说着谢谢、谢谢……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那一刻,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更感叹生命的顽强。
虽然今年的春节不能陪在家人身边,但当我在武汉看到无数痊愈的患者欢笑着出院回家,我既激动又无比骄傲。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想,这次考验、经验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武清区中医院 孙海静
海静的描述里
提到最多的是患者,是肩负的重任
极少说到的,是她也时刻牵挂的家人
不久前,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丈夫的“情书”
特别又质朴的“情书”让海静留下了眼泪
♡♡♡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颢瑞妈妈来了一条信息,使得气氛变得凝重,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我们全家人面前,就是新冠肺炎的来袭,武汉疫情爆发,传染严重,急需各省市医疗队紧急支援。
“我不管别人去不去,我要去,如果都不去,谁去救治那些病人!”面对妈妈的抉择,儿子十分舍不得,因为再过22天就是他的九周岁生日,每年都是全家人在一起给他庆祝,今年没有妈妈陪在身边,让他不能接受。
孩子还小,不知道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和人与人之间气溶胶传染的危害有多么迅速。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心里只有妈妈最重要。
我知道,救死扶伤,是她当初选择从事医疗事业的目标。她哄着孩子说“等妈妈回来,再给你补过生日,再给你买一个更大的蛋糕,吃更多的好吃的。”这一切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作为父亲我不想让孩子和妈妈分开,但是作为丈夫,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我支持她,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勇敢的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大年初二的中午,我和孩子送她去了武清卫健委,颢瑞妈妈和其他同事,一起踏上了来往天津滨海机场的专车。那一张孩子和妈妈相拥送别的相片也就此登上了新华网。
至此一别已经五十天了,孩子每天都会在妈妈下了班,回到宿舍时视频见面,无论等到多晚,都要说说每天学习情况,和所见所闻。而颢瑞妈妈在武汉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影响以后考试成绩。其实我每天都在监督学习、检查背诵、默写。每天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完成。
请孙海静同志放心,等你回来,我会还给你听话懂事爱学习的儿子。
——颢瑞爸爸 张国顺
像孙海静这样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她们不是无坚不摧的钢铁侠
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是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女儿、温柔的母亲
但是在疫情面前,在千千万万同胞的生死面前
她们脱掉了“小女人”的外衣,化身战士
冲锋在前,扛起了守护人民的重担
“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
图文 编辑:赵爽 董鑫 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