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复课30天,武清的暖心校园故事……
4月20日,经过超长寒假的初高三学子纷纷“归笼”。彼时,天津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仍为一级,而距离中高考,已经不足百天。
要防疫,也要备考。
在过去的30天里,武清区毕业班的学子们,承受着无法回避的压力,也感受着充满温情的守护;遵守着最严格的校园秩序,也经历着最难得的成长……
4月19日,开学前一日,杨村一中门前早早设置了隔离带,近千名学生从12:30至17:00错峰进校。学生们按照不同队列,间隔一米排队,经过测温进入校园。此后,无论是去操场,还是回宿舍,他们都必须遵照自己班级的路线行动。
“开学前,我们都回来十多次了。”老师们笑着说,进校、领饭、就餐、回宿舍、测体温……几乎每个环节,都经过无数次演练、讨论,最后形成方案。复课学生很快适应了这种严格的秩序,“就连每次收发卷子前,都必须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高三2班的张可欣说,每个班和宿舍都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几乎每项动作都有规定要求。
在天津英华国际学校(下称“英华学校”),从公寓到教学楼再到操场,每一个关键点位都安排了值岗老师,严密把控着每一个细节。“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与学生接触的紧密程度,被分为三类,其中,跟学生紧密接触的初高三老师,与返学学生一起接受封闭式管理,同时,他们还要承担起值岗工作。”英华学校的相关负责老师刘文祥介绍说,每位老师平均每天有3小时的值岗时间,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并在课间指导学生有序打水、如厕,避免聚集。
5月11日,杨村一中举行了高考誓师大会,孩子们齐声高喊“迎难而上,搏浪长风”,各备课组的老师们穿着火红的T恤走上讲台,是祝福,也是宣誓。他们将陪伴孩子们走过高考前最后的日子,见证他们的磅礴斗志和最终收获。
几天前,全区的高三学子们接受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检测。就在考试前一天,杨村一中高三8班的一位同学发烧被送往医院,同宿舍的学生按要求接受隔离。为了让隔离在宿舍的学生也能参加这次复课后的第一场检验,高三8班班主任祖学颖多次往返宿舍楼和教学楼,第一时间为学生送卷子、收卷子,学生说:“我们的教学楼和宿舍楼离得可远了,祖老师都是用跑的……”
而对于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返校上课的学生,老师们在教室里架起了手机,将课堂上的内容一节节的录下来,发送给学生,并通过线上途径,提供辅导和答疑,保证他们不落下一堂课。
在黄花店中学,封闭在学校的高三学生们努力抓住最后的复习时间,早上不到6点,大家几乎都已经到教室进行自习。为了陪伴学生,并为他们随时提供辅导,年级组长任志友把自己的到校时间提前到了6点左右。“我们的老师,都在城区住,这么早来,5点就得起床了。”年级主任何萍说。
虽然时不我待,但老师们还是决定在防疫和备考的同时,全方位的守护住孩子们。早在复课之前,英华中学就推出了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制定了学生心理突发状况应对方案及措施。复课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的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了手部十巧运动和模仿动物动作的动物操作为学生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放松身体,缓解压力。
杨村一中的老师们则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机会,帮助学生们正视疫情,缓解情绪,保持适度紧张;同时,老师们时刻把控学生状态,利用一切时间,与学生展开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刚复课的时候,不少同学压力都挺大的,老师安排了专门的教室,就为了和大家谈心,帮我们做心理疏导”,高三1班的苏子祯自豪地说,“我们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有国家级的心理咨询师资格。”
一模考试后,成绩还没有出来,高三21班的班主任郝瑞已经开启了频繁的座谈模式。“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他们几个人一组进行座谈。”郝瑞说,除了帮助孩子们分析问题,寻找方法,也希望他们能放下包袱,摆平心态。
“为了让我们得到适度锻炼,体育老师们还发明了一段行进间操。”说这话的周正是高三1班的学生,他并不知道,为了这套操,熊红侠等4位体育老师根据学生们的行进路线反复踩点,反复尝试,将武术、游泳等动作融入其中,“不能聚集、不能对抗,也要让孩子们的体能得到锻炼啊。”为此,体育老师们不仅发明了一套新的课间操,也全面调整了体育课内容。
在黄花店中学,像任志友一样早早就走进教室的老师,并不在少数。主任何萍说,高三8个班的370多名学生被分成了16个班,所有老师的工作量都大了一倍。还有不少因为年纪大、家里负担重而多年没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也重新披挂上阵,“现在8班的班主任马杰,已经快50岁了,多年不带班了,现在也是早来晚走,陪着孩子们过这最后一关。”
英华学校初三、高三共有70位老师,他们陪着复课的学生们全封闭在学校里,每周20节课,7至8节自习、9节晚自习、5节早读,承担值岗工作外,为了让家长们放心,老师们还担任起“摄影师”,保证每位家长都能在班级圈里看到自己的孩子。忙碌的一天通常在22点后才能结束,终于能有片刻闲暇的老师们,通常要备课到零点之后。
分班上课后,几乎所有学校的高三班级都翻了一倍,对于原本就有22个教学班,970多名高三学生的杨村一中来说,老师们的工作尤其忙碌。“一天4节课,加上早晚自习,最多时,一天要上七八节课,还有这么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各种答疑……”介绍情况时,老师们总要停下来调整下呼吸和口罩,他们笑称,学校给提供的口罩品质太好了,“一节课下来,全是汗,眼镜上都是水雾,什么都看不清了……”
教化学的刘桂敏老师已经54岁了,复课不久,她就眼底充血,之后的很长时间,她就顶着这对赤红的眼睛站在讲台上;教政治的韩敏陶老师本身是过敏体质,带着口罩上课后,脸上红肿一片,“还因为影响了视力,摔了两次跤”。
……
特级教师刘桂敏说:“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习惯了,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吧。”
为了职责,守护在别人的孩子身边,“牺牲”掉的,是对自己孩子的陪伴。在接受全封闭管理的日子里,英华学校初三年级的刘诗涵老师,总是尽可能地缩短晚饭时间,然后,匆匆跑到学校北门前。门外,是她年仅6岁的女儿。小小的女孩,眼里含着泪花,仍然懂事地说:“妈妈,加油!”
在英华学校,接受封闭管理的老师中,有的没办法辅导同样高三备考的孩子;有的把8个月大的幼子带到宿舍,只利用课间回去喂奶……
同样的故事,在武清区各初高中比比皆是。虽然学校对老师并未实行全封闭管理,但每位老师都要参与排班,定期住在宿舍,守护着住校的学生们。杨村一中高三10班班主任曹文红的两个孩子一个要在家上网课,一个只有四五岁,他们的爸爸是位医生,目前正在甘肃参与扶贫工作;而历史老师石南燕的孩子只有两岁;黄花店中学的周霞老师有两个男孩,一个在读小学,一个只有两岁……
无论背后有着怎样的情况,没有一位老师请假离岗,在这段日子里,老师们选择站在学生身边,并且尽可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除了职责和信念,能让老师们始终坚守的动力,或许还有学生们“更懂事了”。几乎每一位老师说起学生时,都会提到这几个字——“更懂事了”!
老师们说:
出行时,他们按照规定保持着一米的距离,整齐,安静;
上课时,更专注,更用心;
交流时,更成熟,也更能“交心了”;
活动中,看到值岗的老师,会主动问候,说“老师,您辛苦了”;
看到疲惫的老师,会默默送上一杯水,会关心地说“您歇会儿吧……”
成长,是从懂得感恩开始的。
说起老师,高三2班的张可欣眼含热泪:“我们的老师,真的太不容易了……”
为不能返校同学录课答疑时的认真、为隔离的同学跑着送卷子时的努力、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的细心、晚自习上反复讲解题目时的疲惫……在老师们的不经意间,学生们已经开始看懂他们的付出,并默默以自己的努力去回报。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首批复课的武清学子和他们的老师们,戴着口罩、保持着距离,却无畏无惧,为迎战中高考而携手努力。在这场搏击中,有伤痛,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温情与坚守!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愿所有老师桃李天下,春晖四方!
愿所有学子砥砺奋进,终有所成!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文字:吴彦 杨雨涵
图片:英华学校、杨村一中、黄花店中学 提供
编辑: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