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而史蒂夫·乔布斯则握住了第三个苹果,改变了人们的通讯、娱乐和生活方式。无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台一体机Apple II,还是开启智能手机新时代的第一代iPhone,苹果似乎总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造芯”方面也不例外。当大多手机厂商还没有“觉醒”自研芯片这个意识的时候,苹果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自家芯片,通过收购P.A半导体和Intrinsity,掌握芯片设计技术。乔布斯曾认为,一个真正要把软件做到最好的公司肯定要自己做硬件,做好“软硬一体”。而芯片显然是最核心的硬件组成部分,从2010年首款苹果自研芯片A4落地至今,到今天发布的M1 Ultra,苹果在“造芯”路上已经狂奔了十余年,仔细数数,推出的处理器竟也有三十余款。本篇文章,笔者就来盘点这些年苹果造过的那些芯片(处理器)。因为今天苹果发布了M1 Ultra,我们首先从这个产品和该系列开始。从时间上看,M系列应该是苹果最晚推出的芯片系列,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相比手机、手表、无线芯片,电脑芯片的设计要求显然是最为严格的。目前来看,苹果该系列以前推出的M1、 M1 Pro 和 M1 Max三款产品,加上M1 Ultra,苹果M系列已经有了四款芯片。按照苹果所说, 最新的M1 Ultra是 Apple 芯片和Mac 的下一个巨大飞跃。在新芯片中,他们采用了UltraFusion封装——Apple 的创新封装架构,将两个 M1 Max 芯片的裸片互连,以创建出了具有前所未有性能和功能水平的片上系统 (SoC)。据介绍,同样由5nm工艺制造的新SoC 有1140 亿个晶体管,是个人计算机芯片中有史以来最多的。M1 Ultra 可配置高达 128GB 的高带宽、低延迟统一内存,可通过 20 核 CPU、64 核 GPU 和 32 核神经引擎访问,为开发人员编译代码提供惊人的性能,在以前无法渲染的巨大 3D 环境中工作的艺术家,以及可以将视频转码为 ProRes 的视频专业人士的速度比使用带有 Afterburner 的 28 核Mac Pro 快 5.6 倍。具体来看,在 CPU 方面,Apple 新芯片现在总共提供 20 个 CPU 内核。这包括 16 个注重性能的 Firestorm 核心和 4 个注重效率的 Icestorm 核心。鉴于 M1 Ultra 仅针对台式机这与 M1 Max 不同,其带来的性能提升也是明显的。Anandtech表示,在实践中,如果 M1 Ultra CPU 内核的时钟频率远高于 M1 Max,我会感到惊讶。而他们对于苹果这颗的CPU性能是喜忧参半。他们表示,对于多线程工作负载,16 个 Firestorm 内核将提供足够的吞吐量以在某些性能图表中名列前茅。但对于单线程/轻线程工作负载,Firestorm 已经被英特尔的 Golden Cove CPU 架构等较新的架构超越。因此Anandtech 强调,我们不要指望苹果在这里恢复单线程性能的领先地位,我们应该更关注机器翻译,尤其是能源效率。将芯片上的 M1 Max 芯片数量翻倍意味着 Apple 能够将芯片上的内存通道数量翻倍,从而使它们的整体内存带宽翻倍。据苹果介绍,M1 Max 有 16 个LPDDR5-6400 通道,总内存带宽为 408GB/秒,而M1 Ultra 将其翻倍,达到 32 个 LPDDR5 通道和 800GB/秒的内存带宽。与 M1 Max 一样,这是通过将 LPDDR5 芯片直接焊接到芯片封装上来实现的,在 M1 Ultra 上总共有 8 个芯片。加倍的内存芯片还允许 Apple 将其硬件中可用的内存总量增加一倍。M1 Max 最高为 64GB,而 M1 Ultra 最高为128GB。但这仍然比真正的高端工作站(如 Mac Pro)上的内存要少。Anandtech 也指出,正如在推出 M1 Max 时看到的那样,Apple已经为其 SoC 提供了比 CPU 内核单独消耗的带宽更多的带宽,因此双倍带宽不太可能产生太大影响,而不是确保 CPU 内核是和他们在 M1 Max 上一样好。相反,所有这些额外的内存带宽都是为了跟上不断增长的 GPU 内核数量。而GPU也是anandtech 认为苹果新芯片最有趣的地方。因为凭借 32 个 GPU 内核,M1 Max 已经创造了单片集成 GPU 的记录。现在,Apple 又将单芯片上的 GPU 核心数量翻了一番,达到了 64 个 GPU 内核。
Anandtech作者表示,与几十年来在工作站中很常见的多裸片/多芯片 CPU 配置不同,多裸片GPU 配置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野兽。GPU 消耗的内部带宽量(对于高端部件而言远远超过 1TB/秒),这一直使得将它们连接起来在技术上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在传统的多 GPU 系统(例如 Mac Pro)中,每个 GPU 都作为系统的单独设备呈现,软件供应商需要寻找创新的方式将它们一起使用。在实践中,这意味着让多个 GPU 处理不同的任务,因为带宽不足意味着它们不能有效地协同处理单个图形任务。
但是,如果你能以某种方式将多个 GPU 连接到一个巨大的die to die带宽——则足以复制它们的内部带宽——那么你也许可以在一个任务中一起使用它们。这使得以透明方式组合多个 GPU 成为多 GPU 设计的圣杯。十多年来,多家公司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而苹果似乎正在开辟新天地,成为第一家实现这一目标的公司。正如苹果所说,M1 Ultra 的基础是极其强大和节能的 M1 Max。为了构建 M1 Ultra,两个 M1 Max 的芯片使用 Apple 定制的封装架构 UltraFusion 连接。扩展性能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主板连接两个芯片,这通常会带来重大的权衡,包括增加延迟、减少带宽和增加功耗。然而,Apple 的创新 UltraFusion 使用硅中介层连接超过 10,000 个信号的芯片,提供 2.5TB/s 的低延迟、处理器间带宽——是领先的多芯片互连技术带宽的 4 倍以上。这使 M1 Ultra 能够作为一个芯片运行并被软件识别,因此开发人员无需重写代码即可利用其性能。关于这个封装,按照anandtech的说法,这是一个2.5D的封装。具体做法是苹果在M1 Max 边缘设计了一个具有非常高速的接口,然后在硅中介层的帮助下,允许连接两个 M1 Max 裸片,关于这个技术,苹果并没有披露任何细节,只是强调了上述披露的惊人速度。Anandtech也指出,虽然从实施到实施的细节非常不同,但该技术的基础是相同的。在所有情况下,某种硅中介层被放置在两个芯片下方,然后两个芯片之间的信号通过中介层路由。硅的超精细制造能力意味着可以在两个芯片之间布线大量的迹线——在苹果的例子中,超过 10,000 条——这允许两个芯片之间的超宽、超高带宽连接。如上所述,借助 UltraFusion,Apple 能够在两个 M1 Max 芯片之间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 2.5TB/秒带宽。即使我们假设这是一个汇总数字——同时将两个方向相加——这仍然意味着它们在每个方向上都有 1.25TB/秒的带宽。这意味着所有这些都接近某些芯片使用的内部带宽,并且超过了苹果公司800GB/秒的总 DRAM 带宽。由此可见,Apple 已成为第一家将两个 GPU 绑定在一起并拥有如此大量带宽的供应商。这使他们能够尝试将两个 GPU 作为单个设备呈现给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因为它允许他们根据需要在 GPU 之间快速移动数据。正因为有了这个封装技术的加持,苹果表示,公司 M1 Ultra 的 GPU 性能超过了 NVIDIA 的 GeForce RTX 3090,后者是目前市场上最快的显卡。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芯片仅仅消耗超过 100 瓦,这比RTX 3090足足少了200 瓦。M1 Ultra 还有一个32 核的神经引擎,每秒可以运行高达 22 万亿次运算,可加速完成最具挑战性的机器学习任务。此外,M1 Ultra 的媒体引擎功能是 M1 Max 的两倍,提供前所未有的 ProRes 视频编码和解码吞吐量。M1 Ultra 还集成了定制的 Apple 技术,例如能够驱动多个外部显示器的显示引擎、集成的 Thunderbolt4 控制器以及一流的安全性,包括 Apple 最新的Secure Enclave、硬件验证的安全启动和运行时防开发技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颠覆了大家固有思路的实现方式。然后,我们再看该系列的其他产品。M1 处理器于2020年 11 月推出,是苹果首款针对Mac电脑的自研芯片,除了搭载在2021 年更新的iMac和iPadPro之外,它还在Apple 改进的 MacBook Air、13 英寸 MacBook Pro和入门级 Mac Mini中使用。M1基于台积电的5nm工艺打造,拥有高达160亿个晶体管,在CPU部分,M1芯片集成了8个核心,包括4个高性能大核心和4个高效能小核心,混合运行以协助处理多线程任务。据Anandtech分析,苹果M1芯片的大核心使用Firestorm微架构,CPU内核的二级缓存升级到了16M。苹果表示,相比2012年时的Mac产品所搭载的处理器,M1芯片的CPU能效比已经提升了3倍。在GPU方面,M1配备了8核心的GPU,图形性能相比前代产品性能提升5倍以上。在NPU方面,M1集成了16核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算力为11TOPS。此外,M1芯片还支持了高达16GB的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特性的统一内存体系架构。M1Pro作为M1的升级版本,搭载设备为2021 款 MacBook Pro,依然采用5nm工艺,有337亿个晶体管,10核心CPU( 8个高性能核心,2个高能效核心),速度最高提升70%,是M1的两倍。其中,大核心采用超宽流水线架构,每个核心是192KB一级指令缓存、128KB一级数据缓存,共享二级缓存随着核心数翻番至24MB。小核心为宽流水线架构,每个核心继续128KB一级指令缓存、64KB一级数据缓存,二级缓存4MB,平均每个核心翻了一番。 GPU部分,M1 Pro拥有16个核心,2048个执行单元,支持最多49512个并发线程,浮点性能5.2TFlops,纹理填充率1640亿每秒,像素填充率820亿每秒。NPU方面,M1 Pro还是16核心,支持硬件加速H.264、HEVCProRes/ProRes RAW视频编解码,支持多个4K、8KProRes视频流。此外,M1 Pro还采用统一内存架构,总容量达32GB LPDDR5,256-bit位宽,200GB/s高带宽和低延迟,并采用了苹果设计的定制封装。M1Max是M1系列最高端的版本,搭载设备为2021 款 MacBook Pro,工艺方面依然采用5nm工艺,虽然和M1 Pro具有相同的10 核 CPU 配置(8个高性能核心,2个高能效核心),相比Pro,Max的图形处理性能、内存带宽都统统翻倍。据介绍,M1 Max内存带宽高达 400GB/s、RAM高达 64GB 内存,GPU方面具有 32 个内核以及4096 个执行单元,并发线程最多可以达到98304个,浮点算里力10.4TFlops,纹理上的填充率为每秒3270个,和原始 M1 的 GPU 性能提高了四倍。此外,M1 Max在432mm²的面积内拥有 570 亿个晶体管,是Apple 迄今为止制造的最大芯片。A系列是苹果在造芯路上的小试牛刀,从2010年的A4到2021年的A15,A系列已经推出了超19款芯片。同时,随着苹果设计工艺的日渐成熟,A系列芯片性能也是如同火箭般成倍增长。
A4处理器作为苹果自研芯片的“处女作”,据iPad官方演示的图片,这款A4处理器的制造日期是2009年9月,于2010年1月正式发布,3月投产,第一代iPad则是其首发的产品,此后开始出现在iPhone4,iPod Touch和Apple TV等产品上。不过大家对这款芯片的自研程度似乎都不太认可,原因在于其与三星S5PC110有着相似的核心布局。具体来看,A4处理器采用了一颗定制的三星45nm制程800MHz ARM Cortex-A8的单核心处理器,在同样的频率下,CPU核心比ARM标准的Cortex-A8核心可以多处理大约10%的指令,二级缓存增加至640KB。GPU则是PowerVR SGX 535,并通过采用GPU核心与RAM直连的方式极大得提升了GPU的性能。A5处理器作为iOS平台首款双核处理器,于2011年3月苹果新品发布会上首次亮相,最先搭载在iPad 2上,计算性能相比A4提升2倍,图形显示性能提升9倍。A5处理器制程仍为三星45nm工艺,核心面积高达122mm2,采用了支持多核心的Cortex-A9架构处理器,并且采用9层铜互连层+1多晶硅层的结构和堆叠封装,支持低功耗DDR2内存(LPDDR2)技术。GPU核心架构为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PowerVR SGX543MP2。A5X于2012年3月发布,是一款两U融合的全新处理器,运行设备为iPad3,由于集成了四颗图形处理器,因此图形处理能力为A5的两倍。A5X制程依旧是三星45nm工艺,核心面积达到了162.94mm2,搭载了双核Cortex-A9,GPU是SGX543MP4 250MHz,同时内存位宽128bit,使用了四通道LPDDR2 32bit 800MHz,带宽达到12.8GB/s,并且拥有2倍RAM来支撑它强大的2048*1056分辨率屏幕。A6于2012年9月随着iPhone5的上市推出,用上了苹果第一代自研CPU核心,性能是上代的两倍。A6基于ARMv7指令集,采用三星32nmHKMG工艺,双核1.3ghz的频率,拥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在GPU方面,A6集成了一颗三核芯的PowerVRSGX 543MP3图形处理单元,内存位宽为64-bit,拥有四个USSE2管道,每个管道都有四路矢量ALU单元和32Flops的浮点性能。A6X于2012年10月发布,运行设备为iPad4(2012),整合了两个CPU核心和四个GPU核心,CPU和图形性能比A5X处理器高出两倍。A6X使用三星32nm HKMG工艺制造,内核面积高达123mm2,比A6高出30%。CPU部分基本没变,与A6布局几乎一模一样,两个苹果自己设计的Swift核心,只是主频从1.3GHz提高到1.4GHz。其中 A6X 的GPU核心从3个增加到4个,每个GPU核心都被分成9个子核心,其中4个为一组,两组相同的子核心,外加一个中央核心。这种处理方式将能提高最大时钟频率,从而给 iPad 4 带来更好的图形处理能力。A7是全球首款64位移动SoC,于2013年发布,首先应用在iPhone5s上,此外还应用于iPad Mini 2(2013)、iPadMini 3(2014)上。据苹果公司介绍,A7性能是A6的2倍,初代的40倍,而图形能力是初代的56倍。A7处理器是一款基于28nm工艺制程的双核处理器(ARM v8架构,主频为1.3GHz),内置的GPU为四核心(Power VR G6430),内核面积为102mm2,晶体管数约10亿,提供了用于保护Touch ID生物数据的安全Enclave。此外,A7中的安全区域中还拥有至少3MB的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不需要刷新电路就能保存存储数据)。A8处理器于2014年9月推出,运行设备包括iPhone 6、iPhone6 Plus、iPad Touch ( 6代 )、iPad Mini 4、Apple TV ( 4代 )、HomePod。根据官方宣布,A8处理器最大能够获得25%的CPU性能提升,50%的图形性能提升。
A8处理器采用了20nm的工艺,包含20亿个晶体管,尽管A8的晶体管数量是A7的两倍,但物理尺寸却减少了13%,降至89 mm 2。CPU采用第二代Cyclone核心,主频1.4GHz,GPU为4颗PowerVR G6450核心,基于六个USC(统一着色器集群)和PowerVR自家Rogue构架。A8X 于2014年10月发布,是苹果首款三核的移动处理器,苹果宣称A8X性能比苹果A7高出40%。A8X处理器芯片面积大约为125mm2,总晶体管的数量大约为30亿个,与A8相比,晶体管数量增加了约50%,但面积只增大了40%。此外,A8X采用20nm制程工艺,使用的ARMv8.0-A为三核CPU,更内置了八颗GPU核心,图形处理器为PowerVR GXA6850,经过估算,GXA6850 GPU部分的面积约是38mm2,约占整个处理器的30%。A9处理器于2015年9月发布,是苹果公司的第三代64位双核移动处理器,用于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SE与iPad 5th。苹果宣称A9整体性能相比前代产品提升70%之多,图形性能提升高达90%。需要注意的是,A9处理器分为由三星或台积电代工的两个版本,其中,用于iPhone6s上的A9处理器型号为APL0898,封装的是三星2GB LPDDR4 RAM,采用了三星14nm FinFET工艺制造;而用于iPhone6s Plus的A9处理器型号为 APL1022,封装的是海力士2GB LPDDR4 RAM,采用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制造。虽然两款芯片核心面积差了约9%,但是内部结构却相差无几,都有相同的CPU、GPU、内存控制器、协处理器等,只不过在具体的布局、细节方面会略有一些差异。以三星版本为例,这款A9芯片包含了双核心CPU、六核心GPU和两个SRAM,以及协处理器M9。其中,CPU部分基于ARMv8-A架构,主频提升到了1.8GHz。此外,A9的一级缓存非常大,每个核心拥有64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64KB的一级指令缓存,二级缓存为3MB,三级缓存更是高达8MB。在GPU方面,A9使用了PowerVR最新的第七代PowerVR GT7600 GPU。GT7600拥有6个USC,每个USC有32个ALU,因此总计有192个ALU核心。A9X处理器于2015年9月推出,是iPad Pro所用的处理器,相比之前的A8X处理器,A9X拥有两倍于前者的带宽和存储性能。芯片的速度比A8X要快1.8倍,GPU表现比第一代iPad提升了360倍。A9X核心面积为147mm2,采用台积电16nm FinFET工艺,双核,内核架构为ARMv8.0-A,GPU为PowerVR Series 7XT系列,内核中共有6个GPU单元,每个单元内有两个GPU核心,即共有12个GPU核心,共计384个流处理器。A10Fusion是苹果首款四核处理器,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在处理器性能方面相对于A9提升了40%,是第一代iPhone的120倍,而在图形处理方面,较A9处理器提升50%。搭载产品有iPhone 7,iPhone7 Plus,iPad(第六代),iPad(第七代)以及iPod touch(第七代)。A10Fusion拥有33亿个晶体管,基于ARM架构下,使用big.LITTLE配置的四核心SoC,包括两枚高性能核心及两枚高效节能核心。其中,高性能CPU核心代号为“飓风”(Hurricane),而低功耗CPU核心代号为“微风”(Zephyr),均为苹果公司自行设计的ARMv8兼容微架构。GPU则为PowerVR GT7600,内核面积为125mm2,采用台积电16nm工艺。A10XFusion于2017年6月发布,运行设备包括iPad Pro 2 ( 10.5寸 2017 )、iPad Pro 2 ( 12.9寸 2017 )、Apple TV 4K。根据官网介绍,A10X较A9X在CPU和GPU性能上各提升30%及40%。A10X采用台积电10nm工艺,核心面积96.4mm2,比A9X面积大约小了三分之一。A10X采用全新的“3+3+12”架构,其中3个为高性能处理核心、3个为高能效处理核心,剩下12个为GPU处理器。CPU部分为6核心设计,3大3小,频率为2.36GHz,内存为128bit LPDDR4。A11Bionic于2017年9月推出,搭载于iPhone 8、iPhone8 Plus以及iPhone X,是全球首款具有神经网络引擎(NPU)的处理器。苹果表示 A11比 A10 节能 70%,性能还有 25% 提升。A11处理器集成 43 亿个晶体管,内核面积为87.66mm2,采用了台积电 10 nm 工艺制程。在CPU方面,A11搭载了64位ARMv8-A架构的6核CPU,其中包括2个名为“Monsoon”的性能核和4个名为“Mistral”的能效核,性能核比上一代A10里的快了25%,能效核则快了70%。在GPU方面,A11搭载苹果首款独立设计的三核GPU,苹果表示它要比iPhone 7上使用的Imagination GPU速度快了30%。A11的亮点在于搭载了一个专用于机器学习的硬件——“神经网络引擎(neural engine)”。A11的神经网络引擎采用双核设计,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6000亿次,相当于0.6TFlops,专门针对Face ID,Animoji和AR应用程序的ASIC。A12Bionic于2018年推出,是业界首款7nm工艺制程芯片,搭载在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iPad mini(第五代)、iPad(第八代)、iPad Air(第三代)以及Apple TV 4K(第二代)上。据了解,A12 Bionic包含的6核中央处理器、4核图形处理器以及8核神经网络引擎均为苹果公司自行研发。A12 Bionic采用2颗Vortex2.5GHz大核和4颗1.59GHz Tempest小核组成六核CPU,通过采用六核心融合架构,两个性能核心的速度最高提升15%,四个能效核心的节能最高可达50%。GPU为自研的四核G11P,频率超过1.1GHz,图形性能提升最高可达50%。此外,A12 仿生的神经网络引擎搭载八个核心,每秒可执行五万亿次运算,在 A12 仿生的神经网络引擎上运行的 Core ML,速度最高可达 A11 仿生的九倍,但它的能耗为 A11 仿生的十分之一。A12XBionic于2018年10月发布,搭载在iPad Pro 3 ( 11寸 2018 )、iPad Pro 3 ( 12.9寸 2018 )上。在CPU性能上,苹果表示A12X的单核性能比A10X提升35%,多核性能提升90%A12XBionic同样采用7nm工艺,但晶体管数量从A12的69亿增加到了100亿个。在CPU方面,搭载了苹果首款8核CPU架构,由4个Vortex高性能核心及4个Tempest高能效核心组成。GPU方面,A12X处理器为7核GPU架构。NPU方面,A12X也支持A12上的NPU单元,性能也是5万亿次,应该也是8核NPU单元。A12ZBionic于2020年3月推出,搭载在iPad Pro 4 ( 11寸 2020 )、iPad Pro 4 ( 12.9寸 2020 )上。根据媒体报道,A12Z与2018年款的iPad Pro使用的A12X处理器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处理器架构几乎没有差别。苹果在新iPad Pro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A12Z Bionic处理器的变化之一是增加了第八个GPU内核。实际上A12X Bionic同样具有八个核心,但其中一个被Apple给禁用,而A12Z仅仅是将那个被封锁的核心给「开核」而已。A13Bionic于2019年9月发布,搭载于iPhone 11、iPhone11 Pro、iPhone 11 Pro Max、iPhoneSE(2020)、ipad(2021)上。
A13Bionic采用第二代7nm工艺,包含85亿个晶体管,6个CPU内核由2颗运行频率为2.66 GHz的高性能内核(称为Lightning)和4颗效率内核(称为Thunder),2个高性能核心速度提升20%,功耗降低30%,4个效能核心速度同样提升20%,功耗降低了40%。GPU方面,A13 GPU为四核心设计,速度提升20%,功耗降低40%。同时,A13还有一个8核的神经计算引擎,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15%。A14Bionic于2020年9月推出,搭载在iPad Air(第四代)、iphone12上,采用台积电 5nm工艺,集成了118亿晶体管,CPU是2大核+4小核的设计,两个高性能核心用于处理复杂任务,其余四个 CPU 核心为一般性能核心,专为一般工作而设计,但是性能提升40%。GPU继续保持4核,但是升级了全新架构,性能提升了30%。
至于AI核心从之前的8核提升到了16核架构,AI运算能力提升到了11.8万亿次,号称性能是前代的2倍。A15Bionic是目前为止A系列中最新推出的芯片,于2021年9月发布,搭载在iPhone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以及iPad mini(第六代)上。A15Bionic采用了台积电最新的5nm工艺,集成了150 亿个晶体管,拥有6 核 CPU,包括了2个高性能大核心+4个高能效小核心。据了解,A15 Bionic也有两个版本,其中,搭载在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上的A15 Bionic芯片具有6核中央处理器(2个性能核心和4个能效核心)、4核图形处理器和16核神经网络引擎。而搭载在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和iPad mini(第六代)上的A15 Bionic芯片则多了1核图形处理器。S系列是苹果针对智能穿戴手表研发的芯片,从时间上看,S系列比A系列晚推出了5年。由于Apple Watch体积很小,在能耗以及散热方面都有严格限制,因此苹果在旧版A系列芯片的基础上设计出了SiP,目前,S系列芯片已迭代到S7芯片。S1于2015年4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1 代),核心面积为26mm*28mm,内有 30 个独立的组件,其中包括了 NXP 的 NFC 芯片、AMS 的 NFC 信号放大器及Maxin的音频放大器。据了解,S1芯片使用了三星 28nm LP 制程,CPU 最大频率是520 MHz,GPU使用可能为PowerVR Series 5 GPU。S2于2016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2,采用S2系统级封装(SiP),搭载了较当时的产品款式更快50%的双核心CPU以及更快2倍的GPU。S3于2017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3。其双核处理器分为蜂窝版本和非蜂窝版,蜂窝版本的封装与之前一致,但是非蜂窝版S3处理器为常规塑封BGA封装。S3处理器在芯片面积上与S2处理器接近,对比S1处理器大大减小,功耗降低,效能提升。S4于2018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4,虽然为双核心,但升级到64位架构,性能比S3快了两倍.S5于2019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5、Apple Watch Series SE。S5芯片采用了64 位双核处理器,比 S3 处理器(包括 W3 无线芯片)快2倍。S6于2020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6。据介绍,S6芯片采用了第六代封装模块,内含高性能双核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iPhone 11的A13仿生打造,针对Apple Watch进行了优化,与前代相比,S6的速度快了20%。S7于2021年9月发布,运行设备为Apple Watch Series 7,是一款64 位双核处理器,集成了 GPU、32GB 闪存、蓝牙 5.0、1 GB RAM、802.11 b/g/n 2.4 和 5 GHz WiFi 和卫星定位( GPS、GLONASS、伽利略、QZSS)。据了解,S7有两个基于Apple A13 的CPU内核,比S5性能高20%,在技术上与S6(sama 型号 t8301)相同。无线芯片系列比S系列晚推出一年,目前无线芯片系列包含了W和H两个系列,其中,W系列发布了三款产品 ,H系列目前只发布了1款。W1芯片首次亮相于2016年,是苹果首款无线芯片,芯片面积大概为14.3mm2,搭载在了AirPods上,它与计算机设备保持蓝牙1类连接,并解码发送给它的音频流。W2芯片于2017年推出,搭载设备有Apple Watch Series 3,能支持蓝牙,已集成到Apple S3 SiP中。苹果表示,与此前芯片相比,w2使Wi-Fi速度提高了85%,蓝牙和Wi-Fi功率效率提高了50%;W3芯片于2018年推出,具有蓝牙 5.0 连接功能,搭载设备有Apple Watch Series , 已集成到Apple S4,S5和S6 SiP中。H1于2019年3月推出,核心面积为12mm²,其性能与苹果iPhone4(搭载A4处理器)相当,使得耳机本身就可以执行大量任务,从而减少延迟并提高连接性能。另外,H1芯片还支持蓝牙5 Class 1以及用语音激活Siri。正如开头所说,我们在本文中只是介绍了苹果这些年来研发的处理器。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苹果自研芯片的版图已经拓展至电源管理、屏幕驱动、蓝牙耳机、基带、指纹辨识、3D体感等多个领域。随着未来苹果生态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信苹果会在“造芯”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自研芯片。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974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