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重磅]《剑桥中国史》(全集共8册)
【文章底部赠送《剑桥中国史》全集图书,供您精读】
点击下方链接开始《剑桥中国史》之旅:
《剑桥中国史》
关于作者
这套书的每一册、每一个专题,都是由不同的世界顶尖历史学家撰写的。它的两位总编辑也是鼎鼎有名:费正清,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头号中国通”,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崔瑞德,西方对中国隋唐史研究的奠基人。作为总编辑,两人前后花费了整整20年的时间,汇集世界范围内历史大家的毕生研究成果,成就了这部外国人研读中国历史的经典传世之作。
关于本书
本书以“研究”为切入点,在一个时代一册的体系上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它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微观视角的审视,着重对微观层面的思考,有利于人们对历史进行对照反思、找出历代王朝更替的真正动因,是历史爱好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必备选择。
当初,在努力地鼓起勇气、打算啃下剑桥版的“中国文学史”这个大部头时,我和大多数中国读者的审美期待相差无几,大都离不开“换个角度看看中国文学”、“看看国际友人如何看待我们过去的文学”诸如此类的观点。如果庆幸的话,或许还能从国际名校名师的陌生化了的翻译文字里得到不一样的体会,丰富对自身中华古典文化内涵的认知。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上卷导言中,已经深深感受到这本书的不一样了。导言提到的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更牵连出之前所学的一个知识点,实在有趣。过去的文学是如何被后世过滤并重建?书中提到,元杂剧始于元朝,却定稿于明朝; 莎士比亚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后人对其剧本的生动改写; 明清小说的成功在于喜爱该文体的读者的提携。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到底谁是真正的作者,后来改写者的贡献有多大?之前在耶鲁文学概论的公开课里,领略到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观点,也一知半解地了解福柯的“什么是作者”一文。再加上台湾大学欧丽娟女士提出的,《红楼梦》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来自于大众读者的喜爱与提携,以及研究者所挖掘的文化内涵,否则,以一部“贵族的回眸与定格”的追忆小说,何以流传至今?窃以为,这里面很多例子不能一概而论,有改写成名,有定稿成名,有研究成名,有喜爱成名。尽管如此,这些成名的理由都不断地把作者创作和作品成名撇清,而把大部分功劳归结到后世人身上。如果原作者本身没有功劳,何以莎士比亚和关汉卿能够得到同时代的喝彩而声名大噪?所以,宇文所安所提出的看法还需要再考证与反思。而两个西方理论家所提出的观点是针对二十世纪的作品而言,不可相提并论。
另外,无论研究哪一种历史,文学史也好,政治史也好,时期划分和研究视角都成为历史学家“斗争的战场”。这一次,作者很满意自身划定的时期,拒绝从朝代或文类划分,而是引入一个新概念“文学文化史”(即以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叙述文学史),以文化专题为界。所引以为豪的划分例子就是“文化唐朝”。根据唐朝文学的继承性和延展性,把继承前朝的初唐文学归入魏晋南北朝一章,又把真正的唐代文学延展到的宋初文学四十年归入“文化唐朝”一章。这种不以朝代划分的典型例子大概提及了不下两次,大概因其有别于传统而足以让编者津津乐道。
当然,在阅读外国译文都不免有个副作用: 译文的质量问题。一来,部分语句组织不通。什么叫谢天谢地这些书都烧了?什么叫做北方官话,并不比文言文更甚于再大部分地区普及?国族是什么?二来,中国管用的学术语言经过翻译后变成有距离的陌生化表达,加大了阅读难度。白话文说成文字白话,白话文运动变成语言政治还有,文本遗产一词的表达。
有得必要牺牲,为了新视角,啃下这些未经雕琢的陌生文字又何妨?只一点,还需要好好研究罗兰巴特和福柯所讲的是什么,呵呵。
-----END-----
剑桥中国史(全集)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X2RCFRBTnvrpHibZMyGeQ
密码:67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