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文明实践】咸水沽镇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地图

文明津南 2022-05-1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在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显著位置,有一张覆盖全镇域的文明实践地图,受到群众广泛关注,点开地图上任一指定位置,便能显示该地开展文明实践的情况。


按照“阵地整合、队伍融合、感情契合”的思路,咸水沽镇坚持与各方资源联动,依托本地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等设施,统筹资源建设所、站、实践阵地三级联动网络,构筑起“布局合理、便捷高效、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平台就延伸到哪里”,完成了一张文明实践地图的“绘制”工作。

一、以所为核心,垒筑高地强领导

11月9日,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揭牌投入使用,标志着全镇1所26站全部建成,实现了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部成型。实践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文明实践定位,规划设计有形象展示、阅读、剧场、志愿服务孵化、健康咨询、非遗展示等区域,总体上按照可感知、可欣赏、重实践、高参与的要求规划建设,旨在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引导力。


实践所二楼空间专设“志愿者中心”服务志愿者,引进专业志愿服务运营机构孵化志愿组织,努力突破“以行政驱动为主”的传统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打造自下而上的社会化发展蓝本。


二、以站为主体,融入群众便服务

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就在哪里。咸水沽镇2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投入使用,意味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自发探索阶段,进入了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是我镇在新时代迈上文明实践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


实践站坚持党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宣传教育活动。丰达园“胃您好”志愿服务队、盈畅园“说开了”志愿服务队、金悦“578我去帮”志愿服务队……各实践站整合资源打造4+N志愿服务团队,从细微处着手,以解决社区居民具体问题为抓手,丰富活动形式,倡导志愿服务、扩大宣传范围,加强群众教育,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推动社区文明实践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以广场、公园为补充,覆盖全域增特色

由点到面,从“盆景”到“风尚”,咸水沽镇将文明实践融入城市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大潮当中,努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首善样本”。


城市主题公园——“和园”以“人和家和万事和”为文化主题,用不同书体集中展现“和文化”内蕴,兼以各色植被和各样功能区,实现了人、自然和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丰达园“善园”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孝老爱亲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将爱老、爱家、爱国、爱党的热情充分融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普明南里楹联文化社区聚焦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从中找寻破解社区治理等诸多难点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全国征集的近千余副楹联中筛选出极具时代性和正能量的精品佳作,联合众多联墨名家量身刻打造成带有鲜明民族文化元素的大门联、楼门联、公共设施联等,古色古香、美仑美奂,极大提升了小区文化品位,受到群众热烈拥护。


另外,咸水沽镇在建的普明里家风文化、盈畅园法治文化、丰达园孝道文化等社区文化项目,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个性化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四、以理念为先导,培育文化养生态

当前,咸水沽镇正在打造理念、机制、资源、供需、文化全域志愿服务,构建全部门联动、全领域覆盖、全行业参与的全民志愿服务格局,充分调动起各阶层参与热情,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的发展,实现志愿服务融入城市、国家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同行的宏伟目标。


咸水沽镇“银发”红色理论宣讲团由11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以“初心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四史”教育、家风家教等内容为重点,身体力行让红色思想流动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志愿服务队伍并非“另起炉灶”,而是通过资源整合,把原有的资源用好、用足。志愿服务联盟有效发挥阿里云创新中心、海棠众创大街、华海清科、港峰、科密欧、海河工业园区企业影响力,动员企业员工参与志愿服务项目,以优质项目增强企业人群与社区融合,不断聚合文明实践凝聚力,持续扩大实践所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文明实践服务力。


联合南开大学积极探索“校地合作+项目驱动”新模式。南开大学志愿实践基地于咸水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揭牌。于揭牌当日完成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的立项签约,并发布了5个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探索拓宽高校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路径,不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


咸水沽镇联合天同打造智慧养老信息化指挥中心,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中心、综合评估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运营中心四大中心相互支撑并有机融合,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智慧养老指挥中心,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老人家食堂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借助日间照料中心居家为老服务平台总指挥部,辐射周边23个社区的配餐中心,为周边社区的老年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

文化之力,春风化雨;文明之光,触手可及。如今咸水沽,一个个文化“阵地”星火燎原,新时代新思想如涓涓细流、徐徐清风,在润物无声中,构筑起群众心灵家园。咸水沽镇正以“首善作为”凝聚强大精神文明力量,更广泛、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唱响时代主旋律,共同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努力奋斗!

来源:津南首善咸水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