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2021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目录
——基于“金陵首富村”全面振兴的案例分析……曾维和 咸鸣霞(22)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战略及其传播现象……匡 卉 郑 欣(40)
基于政策合法性视角的公共政策有效落地分析
——以设施农业政策在优成农场的落地为例
……翟军亮 吴春梅 金 清(51)
村庄市场共同体的形成与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基于陕西袁家村的考察……郭占锋 李轶星 张 森 黄民杰(68)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农民偏好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
——基于重庆十区县的农户选择实验分析……喻永红 张志坚 刘耀森(85)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户社会资本吗?——基于云南省506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张连刚 陈 卓(106)当乡村振兴遇上“离乡进城”的银行:银行地理距离重要吗?……庄希勤 蔡卫星(122)
01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赋权实践逻辑
——基于晋江市华洲村与围头村的案例研究
林雪霏 孙 华
摘要:在中央部署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以股份合作制为形式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重要的制度组成。该制度基于产权理论设计出个体——组织——社区的多层次赋权链条,包括在个体层次赋予集体成员股权权能,在组织层次激活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权能,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参与和结构完善培育社区治理能力。沿海城市晋江作为国家试点,是在中央的制度框架下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但是在同一制度环境下的两个村庄却呈现出不同于制度设计、差异化的赋权过程。华洲村在改革中重视个体层次的民主赋权过程,而围头村则更关注组织层次的赋权发展效用,同时改革前后两村的社区治理能力均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是制度设定的多层次赋权链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内在张力,特别是在个体层次与组织层次之间。于是,各村往往会基于自身的社会情境进行适应性调适,在村社既有的群体产权认知与精英能动性的相互作用中塑造出特定的赋权形态。因而建议各地政府在改革制度设计时为基层自主决策留存空间,同时注重对村庄精英的吸纳和对村民产权认知的培养。
关键词:集体产权 制度赋权 群体产权认知
02
衰落风险与村庄共同体治理
——基于“金陵首富村”全面振兴的案例分析
曾维和 咸鸣霞
03
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战略及其传播现象
匡 卉 郑 欣
04
基于政策合法性视角的
公共政策有效落地分析
——以设施农业政策在优成农场的落地为例
翟军亮 吴春梅 金 清
摘要:强化政策合法性是政策有效落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学界尚未将政策合法性纳入政策执行研究范畴。基于政策范式变革,本文建构了以输入合法性—过程合法性—输出合法性为内核的分析框架,厘清了政策变革过程和政策合法性扩散过程及其交互效应,拓展了传统的政策执行和合法性建构理论。理论分析显示,在公共治理时代,公共政策有效落地的关键在于全过程合法性建构和维护。个案研究显示,在设施农业政策落地过程中,全过程合法性建构的虚化导致了政策偏差;全过程合法性建构存在输入合法性重心失衡、过程合法性消解、输出合法性利益主导等问题。基于此,要促进公共政策有效落地,需要推动公共政策思维从管理向治理转型,建构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合法性;需要推动基层政府政策角色转型,赋予利益相关者以更多合法性;需要推动基于利益基础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向基于规范基础的合法性建构方式转型。
关键词:公共政策 合法性 公共治理 设施农业政策
05
村庄市场共同体的形成
与农村社区治理转型
——基于陕西袁家村的考察
郭占锋 李轶星 张 森 黄民杰
06
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农民偏好
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
——基于重庆十区县的农户选择实验分析
喻永红 张志坚 刘耀森
摘要:农业生态保护的政策目标是否符合农民偏好,进而是否能够提高其效用水平,是农民生态保护参与行为的关键。本文基于重庆十区县34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选择实验法和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了农民对不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目标的偏好及其生态保护参与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保护的各项主要政策目标纳入保护方案后均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效用,进而促进农民选择参与保护方案,农民具有社会理性和生态理性;农民的生态保护参与行为还显著受到其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风险感知、风险偏好程度、耕种规模、人均年收入、非农劳动力比例、是否参加合作社和离最近乡镇距离等个人和家庭特征因素的影响;农民对不同政策目标的偏好程度差异较大,偏好程度最高的是改善水体质量,其次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改善土壤肥力,偏好程度较低的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农民对改善水体质量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具有异质性偏好。
关键词:农业生态保护 政策目标 农民偏好 参与行为 选择实验
07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户社会资本吗?
——基于云南省506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连刚 陈 卓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经济功能,已经受到农民和各级政府普遍认可,但其社会功能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为了增强合作社的社会认同感,全面挖掘和揭示合作社的社会功能,本文基于云南省7县(市、区)50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ESR模型实证研究合作社能否提升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农户社会资本。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确实能够提升农户社会资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加入不同级别合作社后社会资本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加入示范社对农户社会资本提升效果更明显。具体而言,加入非示范社可以使农户社会资本提升6.63%,而加入示范社可以使农户社会资本提升21.44%。研究还表明,合作社对老一代农民和有外出务工经历农户的社会资本提升更多。因此,应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合作社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户社会资本提升;围绕合作社的社会资本效应等社会价值,全面挖掘合作社的社会功能,以此推动合作社有效参与乡村治理。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 社会资本 社会功能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08
当乡村振兴遇上“离乡进城”的银行:
银行地理距离重要吗?
庄希勤 蔡卫星
关于我们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