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然教育要注重与文化的结合?
自然教育现在在中国已经非常的流行。由于它与旅游的结合,具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因此大大促进了自然教育的发展。
自然教育囊括的领域很广,包罗万象,海纳百川,因此也造成自然教育的入门门槛很低。换言之,只要你是热心的人,只要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只要你是一个想改变的人,你就可以参与到自然教育里面来。只需经过一定的训练和积累,就可以成为一个自然教育导师。
徐霞客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研学旅行之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然教育就是要学会融会贯通,把书本所学知识和野自然连接起来。(网图)
与科普和科学教育的高门槛不同,自然教育并不需要掌握相当体量的专业知识,比如说你带孩子去体验一下农耕,或者亲近一下大自然,这样的活动事实上并不需要太高深的学问,如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学知识等等。说白了,只要是一个有相当生活经验的人,他都能够做一个不错的老师。特别当他很有心,积极地自我学习,并且有过一定培训,他(她)都能够做好这个工作。
当然你要做一个很好的老师,建议还是一定要学习相当的自然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经验性民俗,甚至是自我体验,都需要把自己武装起来,让自己懂得多一些,永远比你自己带领的团队懂得多一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总是要起率先垂范引领的作用。现在很多从事自然教育的人说知识不重要,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足的。
同样的争论也发生在科普领域,很多从事科普教育的人说,只要学会科学的思想,反思的方法就可以了,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基础知识。甚至有人说,知识太多了反而不好。知识懂得多了,会把自己的脑袋限制住了,会影响孩子的反思能力。作为一个在一线长期从事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的专业人员,我是极不赞成以上观点的。对个人我不会挑剔你,但作为行业内的人,从工作态度或职业素养角度讲,我对这些人的态度嗤之以鼻。
有名言说,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得不到知识。知识无论在什么教育中都很重要,在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中也应该具有同等价值。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想给让你了解地理的沧海桑田,我想跟你讲一座山的伟大,一种不起眼的小草和植物的进化历史。如果你对地质历史和进化的背景一无所知,那么这种讲解和教育将极其的困难。自然教育或者科普教育本身,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教育,它的时间有限,而且价格高昂。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怎么可能很好的为你组织起一个知识框架呢?没有知识框架(frame),就无法领悟片段和前沿知识,更无法批判性思考。
再以植物园,动物园或博物馆为例。参观者一般平均也就花两三个小时,那么教育者怎么可能在两个时间两个小时内,把这么庞大而有趣的东西传达给受众呢?受众自身的背景知识也决定了他可以接受什么层次的自然教育,而教育者自然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来应对各种各样的受众,以及设计出针对不同年龄的教育方案。如此这般,自然教育或研学旅行才能得到有序健康的发展。
在众多的知识分支当中,科学、宗教、艺术、文化等等,每门学问都可以形成自然教育方案。
剑桥大学斯诺在提出“两种文化”概念,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化将会阻碍世界进步。自然教育其实可以把更多的学科结合起来,甚至是宗教文化,并非只可跨越两种文化。(网图)
无疑,科学和文化均在自然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科学可以分为现代的分类学和传统知识。比如你在自然教育中需要相应的植物学知识,动物学知识,地理学知识等等。从现行的自然教育从业者的组成来看,大多自然教育工作者都是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出身的,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其他领域之人。当给孩子介绍一种植物的时候,传统的分类学很可能是枯燥的。来自植物志的很多知识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走心,很难引发人的好奇心和同心理。所以我们强调,传统知识,文化艺术和科学在自然教育中的作用。如果一个教育者能够把科学中的分类学知识与传统的经验性知识,或者或者自然背后的文化知识相结合。那么他的讲解将变得非常的有趣,很走心,当然容易引发受众对自然的崇敬与爱意。
下面举几个利用文化来强化自然教育例子。
第一个例子以一种竹子为例,说说自然教育与语言文字的结合。
竹子的种类非常的多,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很难区分不同竹子之间的差异的。别说是普通人,就是学过植物学的人,当你走近百竹园的时候,也很难想象百竹园里面有上百种竹子。竹子属于禾本科植物,在植物分类学里面都是一个老大难题。
我们怎么把一种竹子讲的有意思呢?很难。迄今为止,我还没看到哪个植物园,公园或者皇家园林,能把竹子文化解说得很好的。
粉箪竹。你知道“箪”字是何意吗
我们都知道竹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人文人的清高,代表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境界。苏轼说“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么在苏轼以前竹子的那种精神文化是怎么来的呢?之前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在百竹园看到了一种竹子,上面有一个牌子写着叫“粉箪竹”。第一次看到这植物,我心里便琢磨中间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呢?查阅资料后,我才知道这个字念“dan”,并且大有来头,有深刻的文化含义。
在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词成语叫做“箪瓢陋巷”。箪瓢陋巷一词来自孔子与他的学生颜回的对话,孔子说他的学生颜回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用竹碗来吃饭用葫芦瓢来喝水,表扬学生生活俭朴,安贫乐道,但不失伟大志向。就因为这么一个“箪”子,这普通的竹子就拥有了特殊的文化含义,它的价值也因此大大提升了。
语言是自然教育的认知障碍之一。在任何一个学科任何一个领域都普遍存在。
语言是自然教育的认知障碍之一。比如昆虫的名字,极为晦涩。
语言和文化一方面具有穿越几千年历史的力量,能走心抓到心窝子,这是科学知识所不具备的。另外一方面,语言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认知障碍,在自然教育中应得到足够的认识。如鸟的名字鹪鹩、鸲鹆、鹨鹎鹇鵟鹛鹬雉凫鹀鹃等;植物的名字爵床、楝、天南星、大戟,苋、泽泻、萝藦、蛇菇、鸭跖草、薯蓣、菝葜等;昆虫的名字螽斯、蠼螋、色蟌、蜚蠊、蝼蛄、蛃蝽蠼螋螳蝇等;鱼类的名字虾虎、鳑鲏、鱲鲮魾鲃鲈鳅鮡鳢鲇鱯等等。只有克服语言关,多识虫鱼鸟兽草木名,才能真正的走近自然,了解自然,爱上自然。
第二个以苍耳的文化为例。说说自然教育与诗歌文学的结合。
苍耳。种子能粘在衣服或毛发上。你觉得这种植物美吗?你能体会古人用它来表达思念的妙趣吗?
《采采卷耳》是诗经中的名篇。讲述了一位妇女思念上了沙场丈夫的故事。卷耳就是苍耳,是一种几位普通的植物。它的果子像耳朵,有刺,能粘在动物皮毛和衣服上,通过动物散布种子。
作为自然教育者,如何把苍耳这种很普通的植物讲的有意思,吸引眼球呢?我想若是没有点文化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然而,诗经中《采采卷耳》的作者就把最普通最常见的植物赋予了它巧妙的文化生命力。历经千年,依然动人。
由于苍耳的种子能够粘在动物的毛发上面。作者利用这个特征,勾画了一幅“妻子在路旁目送丈夫骑马离开奔赴沙场”的场景。丈夫上战场,生死不明,妻子恋恋不舍。在那个时代,不能像现代人一样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她的不舍,哭着说“我舍不得你走啊!”。于是诗人用诗意的手法,把妻子的想法巧妙的表达出来。妻子心想,自己要是能变成一个苍耳子就好了,可以挂在丈夫的战马尾巴上,陪着丈夫奔赴杀场,彼此不离不弃。这是一种多么委婉动人的表达方式啊,即便时间过了4000年,当我们重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为这个故事所感动。难怪乎还有文人用采采卷耳这句诗来著书立说。
文化学者出版的诗经植物书籍(网图)
自然教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连接自然与人,教育我们的孩子要了解自然审美自然。通过平白无实的大自然,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增加生活的乐趣。通过诗歌和文学与大自然交流,与历史交流,与古人交流。
作为诗经的编撰者,圣人孔子也说“要多识虫鱼鸟兽草木之名”。从诗歌与自然的这个角度,古人也早就发现了自然缺失的现象,有的读书人五谷不分,非常严重。三国时候,吴国的陆玑就专门出书考据诗经中的动植物,以便人们了解诗歌中到底在讲些什么东西,以免人们之乎者也却不知所云。陆玑之用意显然就是要利用图志打通书本中的诗歌知识与大自然的联系,他所作的《毛诗》一书可谓最早的环境教育著作。
令人欣慰的是,在诗歌和文学层面,这方面资料还算丰富,完全可以满足自然教育者的需求。大家努力去践行即可。
第三个以宋徽宗的名画为例。说说自然教育与书画艺术的结合。
宋徽宗是宋代有名的皇帝。他虽然是皇帝,但对自然艺术却有着忠厚的感情。他以身作则,带领着画院,把中国山水花鸟画推到了一个至高境界。今天我们重温宋代的那些花鸟画的时候,依然为之动容。不禁感慨那些人细腻的情感和细微的观察能力。
与自然科学家一样,一个好的艺术家若想要画一副好的作品,必须首先通过细微的观察,把最细微最动人的自然细节的描述记录下来。宋徽宗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他以惊人的细腻,精湛的笔法勾勒出北宋都城开封的自然之美。以今天的眼观看,宋徽宗不仅是个伟大的画家、书法家,还是个细腻的自然爱好者、鸟类爱好者。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自然教育家。
这些年,经过博物学研究或者科学画画师的考据,宋徽宗所画的花鸟虫鱼,简直可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画。如他画的百鸟图,绣眼、丹顶鹤、白头鹎、灰喜鹊,可谓戏戏如生,很多图均可直接鉴定到物种水平。如著名的国宝《芙蓉锦鸡图》中的菊花、木芙蓉、锦鸡都可以鉴定出来。
古代中国有鸡有五德的说法,认为公鸡头戴鸡冠,照顾妻小,攻击性强,打鸣准时,骁勇善战,既有仁义礼智信的品质。宋徽宗画了一只锦鸡,代表着自己是无上高贵之人。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不仅可以欣赏其深厚有趣的文化含义,而且可以体会画中的自然元素和所用的艺术手法。
《芙蓉锦鸡图》画的竟然是一只杂交而来的锦鸡(文献图)
好的自然教育,需鼓励人们要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好的艺术教育,同样需要培养人们的细微捕捉自然的能力。宋徽宗《芙蓉锦鸡图》中就传达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自然现象。
2016年,昆明动物所研究人员发现,《芙蓉锦鸡图》中的锦鸡其实是一个杂交种。画中的锦集腹部是红色的,属于红腹锦鸡,但领毛是白色的,属于白腹锦鸡。因此可推测,早在900多年前,红腹锦鸡便以白腹锦鸡发生了杂交,产生了新的杂交品种。宋徽宗所画的这个锦鸡就是一个杂交种。
动物学家看国宝,他们读出了一层新的意思。西方也有很多艺术学者,艺术家通过科学家的新的视角来表达自然世界。如欧洲有一位艺术家便通过鸡的多样性来表达世界大同的观点。全世界所有的鸡都是一个种,他们可以彼此杂交,产生新的后代。艺术家利用这个鸡的这一特点来表达全世界之人,可以消除障碍,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科学与绘画艺术在中西方艺术家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上面的例子仅仅是中国千万国画中的一个。相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并将其传播出去,发扬光大。
第四个以猫头鹰的文化为例。说说自然教育与文物的结合。
猫头鹰与商代鸮尊
在民间,猫头鹰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猫头鹰叫意味着就要死人了,所以农村人认为猫头鹰不吉利。这种文化是怎么得来的呢?他是怎么起源又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国宝文物,我们完全可以把观鸟或者自然教育中的猫头鹰,与历史文物相结合起来。
在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猫头鹰青铜器,4000年前的商王朝,猫头鹰是图腾,英雄的象征。当女将军妇好去世后,大量的猫头鹰青铜器被埋于地下。商代灭亡之后,猫头鹰逐渐成了邪恶的象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商朝是奴隶制度,有用人头祭祀的习俗,经常会把战俘的头砍下来,祭祀或吃掉,非常凶残。商人南征北战的杀戮,自然让周边的人闻风丧胆。其中位于西边的周朝人,在《诗经》中有一首诗《豳风•鸱鸮》说: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深刻表达了对殷商的恐惧和愤怒。所以当西周把商朝灭亡之后,周人很可能就把殷商的猫头鹰的英雄崇拜给彻底推倒砸了,并极力污蔑和贬低,宣扬为一种恐怖文化。之后汉代又将其放入墓葬中作为陪葬品,于是后世民间便逐渐演化出猫头鹰不吉利的文化。
假如我们的自然教育能以历史文物相结合,那么自然教育便有了一种厚重的文化感,不仅显得高大上而且活泼有趣,必定吸引更多人的兴趣。
最后,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自然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能把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文化等学科彼此完美结合的案例在中国还不多,直接可参考的系统性书籍也极为有限。我们还需要不断摸索总结,甚至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研究和高度的学术总结,并且将其地方化,特色化,才能把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自然教育或研学旅行之中。
有知识有文化的自然爱好者
享受更自然的人生
I SAW AND I CARE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罗梭江保护 | 自然之友起诉西双版纳回龙山水电站建设方,保护热带雨林和珍稀鱼类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是个“幌子”? 从西双版纳回龙山电站建设说开来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