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一位高中老师写给学生的信 | 生态文明教育
最近,不少城市又都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的红色预警,在各地雾霾返场时,一篇名为《雾霾期间写给我学生的话》的文章再次刷爆了朋友圈。
在这篇文章里,一位高中老师冷静而平和地和学生一起探讨“我们的认知方式”,即面对雾霾,学生们如何审视自己的思考视角。文中的观点值得琢磨,多位校长和老师纷纷转发这篇文章,大家静下心来看一下吧,将终身受益!
虽然是老文章了,但值得复习一下。
PS:但网上一直没有搜索到作者是哪个中学的哪位老师!
我的孩子们:
这几天北方很多城市都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两年前,北方多地学校还曾因雾霾“停课”。面对雾霾,更多人感到了悲凉。
这是一场灾难,这是十几年前非典之后又一次灾难。但那时候,你还很小,而今天,在你们的花季,遇到了可能是人生一次公共事件。
你们长大了,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不如意,甚至灾难。
我和你们一样,为今天这种雾霾的局面痛心;我和你们一样,追问这何时是个头。
有关雾霾成因和背后的利益博弈争论得太多了,我实在不想就事论事。我们真正想和你们探讨的是我们的认知方式。
你们也许经历了前年那次因雾霾导致的不欢呼的放假。那时你们突然发现,同快乐的假期相比,还有很多已退成背景而我们并不关注的美好。也许有一天,我们无法再安静的上课;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头顶上甚至“炮弹横飞”。到那时,也许今天枯燥的学习,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你们的思考体现了我总喜欢引用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在这个互联时代,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更没有谁能够真正脱责——这不是将元凶泛化,这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结果——谁不承认这点,谁就是自私,我也无话可说。所以,我们都思考,都要问: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 ...
我们现在主要能做的,可能还是修身学习、切磋琢磨,等待社会的检验。虽然我们没有离开书桌,但视野却可以更加广阔,也算是出去走走。
我们要学好语文,准确理解他人、准确表达自我,而不是误读、曲解与妄言,从而学会公共说理;
我们要学好历史,理解今日所遭一切都是历史的结果,从而对当下有一种同情之理解;
我们要学好经济,理解人的求利行为规律与利益分配规律,从而理性认识社会现象;
我们要学好数学,理解世界变化是有因果变量的,因而必须精确计算并分类讨论;
我们要学好地理,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真貌;
我们要学好外语,理解异域人们的生活形态,并准确传达我们的文化精神;
我们要学好理化生信科,理解科学对于世界的革命性作用;
最重要的是学好哲学,理解世界与人性的本质。
唯有如此,我们才是清醒智慧的人。
总之,要有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只有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眼界才能开阔,才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去走走,才能走远走实。
同时,我们要努力理解世界的多元与复杂。我们喜欢蓝天,但是我们要理解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对我们的意义。我们主张权利,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群体的利益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独立判断,怀疑并审视任何信息与观念。怀疑一切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分析这些信息和观点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的表象与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自己的头脑不成为他人信息与思想的容器,自己的嘴才能不是别人的传声筒。
最后,还要力求心平气和。不自做悲情、更不被人煽动。要知道,雾霾的出现警告了我们每一个人:自然环境破坏了,我们无法生活;但如果社会环境毁了,我们将无法生存。现在蓝天已经成了让人渴求的东西,那么统一、和平、安宁、信任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所以,遭遇雾霾,甚至因雾霾停课时,真正该做的,还是重归书桌、重拾经典,更要重回生活,求知、求仁,反求诸己、切磋琢磨——总之一句话,“学不可以已”。
而作为教师的我,不能只盯着你们的分数,不管你们的做人和身心,更不能忘记师表、双面人格,整日痛骂道德沦丧、却冷遇甚至阻止你们为集体公益而做出的牺牲,整日抱怨社会对自己不理解,却用狭隘之心看社会看他人。
我始终自勉,你们的所有行为,都与我有关。
本文快要写完时,看到咱班另一个同学写的《后知后觉谈“克己复礼治霾论”》。这篇文章替我回应了荒堂同学的批评,我心甚慰,因为我的想法被她深切地理解了。
她在文章中感叹:“被寄予‘干预社会’厚望的我们,平时答过这么多政治主观题,说一堆宏观层面上的头头是道的话,真正问自己有什么极具科学性又切实可行的政策或解决办法,没有。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关好窗户打开净化器,提醒妈妈要戴口罩以外,我没法再做更多。无助,还是自己无用。”
看了这段话,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干预社会”一词是我借王宁先生的说法激励所有二附中文科学生的话,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两年来的激励起到了一定作用。发表文章的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上并不是学霸,在班里和学校也不是最主要的干部;但我却以她自豪。她善良、有担当,善思且理性。这段话体现的情怀让很多成人都不及。
当然,我还要说,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现在的苦学、省思就是在为去霾做事。从科学角度说,去霾并不是件非常难的事,但从社会角度看,去霾却又无比艰难。前者靠理科的智慧,后者却要靠文科的筹划。
而现在,我们年龄还小,暂不需要我们冲在一线——至少现在,还不是“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时候,还不是不能放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还是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心态去长本事、磨性子。
想到这些,我们的学习也许会更有意义更有动力。就用这位老师的话共勉吧:“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
生态文明教育,中小学老师是主力
I SAW AND I CARE!
欢迎转发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提供专业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
将被风刮掉的树枝树叶带回家,做出来的画面真是太美了 | 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新方法,竟然是在学校种菜? | 生态文明教育
日本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正是我们最缺失的一课 | 生态文明教育
欢迎关注「环境问题观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