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彩回顾 | 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

阿同木 环境问题观察 2021-05-30

2019年11月29-30日,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上海崇明岛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在崇明岛如约而至,隆重召开。



会议由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2019年11月29-30日在上海崇明岛召开,共同研讨社区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并聚焦上海崇明岛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主题。

DAY ONE——崇明岛东滩湿地公园

地处长江口的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在岛的最东端有一大片湿地叫做东滩湿地。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每年在东滩湿地栖息或过境的候鸟有近百万只次,被记录到的就有290多种。所以这片湿地也是我国国家级的鸟类自然保护区。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
研讨会为提前报道的嘉宾安排了崇明东滩考察。大家来到崇明岛的第一站便是东滩湿地公园,乘坐电动驱动的船缓缓驶入湿地内部,感受两岸自然风景。
大家认真听会务人员介绍东滩湿地公园
下船后到达公园最南边,这里坐落着观海楼,二楼观景台视野辽,阔湿地美景一览无遗。还饲养着可爱的白山羊、嘎嘎叫的鸭子以及优雅的黑天鹅。
公园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野放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可惜当日未能看到。

DAY TWO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上海崇明岛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主题&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参观

PART ONE  

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

——上海崇明岛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主题

研讨会邀请了多名专家学者为进行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研讨会的精彩内容!


首先由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秘书长,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教授作为联盟代表进行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刘婕书记代表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致辞。

第一位汇报人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李金惠教授,主题分享是《垃圾分类是新时尚》。

李教授分析说我国生活垃圾存在的问题有不断增长的垃圾生产量、公众大量的厨余垃圾未分类导致垃圾难处理、对于垃圾焚烧厂以及垃圾填埋场的不信任以及难以忍受等。垃圾分类能够有效解决垃圾问题,其中政府应该起带头作用,有所作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垃圾分类,李教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 政府采取切实行动,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垃圾收运网络的两网合一。

  2. 将小区小型垃圾箱改成大型垃圾箱便于监督和实施难处理垃圾收费制度。

  3. 在技术设施、政策以及服务监管上协同考虑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处理利用。

  4. 切实关注有害垃圾。


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王晔菲主任发表主题演讲《新时尚 新常态——程家桥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分享》从自身社区工作与垃圾分类做了详尽的经验介绍。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可以说是上海垃圾分类成效最优的的区域之一,达到居民区、单位、沿街商户全覆盖,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效果良好。达到这样的工作成效离不开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通过党建、搭建与社区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将垃圾分类落实到家家户户。长宁区特有拧盖式湿垃圾圆桶,为的是让百姓们能直观地看到运送其他方形垃圾桶的车辆无法将圆通提起混运,同时防止异味扰民的情况。

在垃圾分类推行的过程中,毫不意外地遇见了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小区内无垃圾厢房、外国友人宣传、百姓信任缺失等,为此工作人员也想了许多解决办法,比如共享垃圾厢房、制定外文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带领百姓参观垃圾焚烧及填埋场亲身了解垃圾何去何从解决他们的困惑。

王主任提到,垃圾分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一位独居老伯每日定时定点来丢垃圾,但有两日他没来,工作人员和邻居们去担心他去他家查看发现老伯晕倒在地上,于是急忙送医抢救救回了老伯一条命。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上海示范社区,工作踏实且带有温度正是百姓们所期待、需要的。
王震研究员发表演讲《垃圾分类与智慧城市》。她曾任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也曾获得“建国70周年”纪念章,业界声名远扬。

在演讲中,她提出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浦东新区的废管中心便具有信息化平台,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业务链。

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也能大幅度提高分类效率,减少能耗消耗以及二次污染发生概率。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副教授从科普教育角度发表主题演讲《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

在长时间宣传教育中张老师发现,对于百姓来讲,垃圾分类的“大明星”不是高校做科研的师生,而是活跃在网络上的表情包、奇趣的新闻和社区之间的科普,这些才更能影响大家的行为。

张老师将已经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演讲超过100余次,也和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教委联合发布上海首套全市统一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 ,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湿垃圾为何是污染的最重要的源头,害处到底有什么也一一道来。湿垃圾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污染,湿垃圾会污染其余的可再利用垃圾,并滋生蚊虫,产生渗滤液,将湿垃圾分出来,垃圾分类便成功一半了。

张老师还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一代新人,将年轻人、学生们教育好,将未来的接力棒交给他们是作为老师们最大的一个收获。之后,同济大学的艾芳婷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的孙伟华和陶康华老师、南京林业大学的张晓琴、郑雅文与张卜念老师、山西财经大学的杨宁老师、大连海事大学的张锦老师、苏州大学的朱蓉蓉老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欧阳献和汤丽琼老师、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韩宝军、梁磊和耿世刚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的何伟老师、南开大学的张毅同学、华东师范大学的臧越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最后,在张勇老师的总结和大家的掌声中研讨会迎来尾声。



之后便是丰盛的乡土特色午餐会,特意准备了崇明糕,体验不一样的上海风味。



PART TWO

参观老港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

在吃过午饭后,一行人来到了老港垃圾焚烧厂。

在普通人眼中垃圾处理厂是怎样的?脏乱臭到处是蚊蝇老鼠?上海老港会让你大吃一惊。

远处便是新建成的老港垃圾焚烧厂,为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的二期工程,今年9月刚刚开始运营,满负荷运营每日可以焚烧垃圾9000吨,能够处理上海约三分之一的垃圾。进入到焚烧厂内部更是令人惊叹,整洁干净,丝毫没有想象中漫天的浓烟、扑鼻的臭味、脏乱的场景,倒是像进了一个"智慧工厂"。
大厅的灯牌上装饰着各种可回收垃圾,比如易拉宝、纸片、塑料片。有幸请到高级工程师武经理为我们进行讲解。超大屏全方位展示焚烧厂内部运营状况。万花筒走廊。

余热花园。运到老港的干垃圾大约会在深坑中停留2~3天发酵以提升热值。一个抓斗一次性大约能提起7吨左右的垃圾。

老港垃圾焚烧厂的参观结束意味着我们的研讨会也告一段落,意犹未尽中大家纷纷离开。送机浦东机场。返回市区。圆满结束。

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为全国生态教育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参与者吸收经验、互相交流合作,在其中大家都对上海垃圾分类和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明确地了解,生态文明教育之路永无止尽。

最后,向会务组的工作人员表达衷心的感谢!
加油!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

关注留言,可索取部分演讲PPT



更多精彩内容

【会议通知】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

久等了!2019年上海市学生生态环保节 · 生态文明教育论坛精彩回顾
论坛邀请 | 2019年上海学生生态环保节 · 生态文明教育论坛,欢迎参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