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上 寻 谣 记 | 破 除 迷 信、重 回 现 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宇宙中的一颗太阳蛋 Author 您的好友大詩
把寻谣团队的朋友们「骗」来我的童年现场的,并不止我一个。在我们前一天的直播中,就有热心观众留言说可以去鲁迅公园、襄阳公园看看。我说,鲁迅公园是个好地方——地儿大、人多,最要紧是文化氛围浓烈——我跟它十几年的交情了,印象中是合唱团和管乐队琴瑟和鸣,广场舞和太极拳百花齐放。甚至还因为争抢音乐播放权上过本地新闻的那种。可以说是个爱乐公园,值得一试。
于是第二日一早,我就在熟悉的公园门口接到了穿了大半座城而来的北京朋友们。
0409 弈棋
有了第一天的成功经验,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盘,我平添了两百万分自信。可是还未及走进公园里,大门外的热身战未能告捷。四人团队一齐上前未免阵仗太大,无形中让周围的空气也紧张起来;加之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问童谣的事,没有给对方从原有话题中慢慢切出来的余地,未免显得有点不近人情。
如此未得突破,我有点泄气——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太顺利,这出乎我意料的小挫败的打击力比我想象中大些。再加之前夜缺眠,困得不行,全凭一股劲吊着。这股劲颓了,人也整个儿低了八度。
小河老师看出了我的起伏,他说,可以先把注意力和兴趣放在对方的话题上。如果他在跳舞就聊跳舞的事儿,如果他在练声就聊唱歌的事儿。直接把新话题硬生生插进去,太粗暴了。
我似懂非懂,愣了片刻。这时小河老师说,你听见了吗?有人在唱歌。我竖起耳朵,却一无所获——只听见鸟鸣、太极拳音乐和各类高谈阔论纷杂在一起,终成了什么也听不清,更枉论歌声了。小河老师指了指两点钟方向,说你听那边。
我循他所指望去,似乎树丛中的小径上确有一个人影。我努力凝神静听,在脑内开了一个主动降噪——终于那人的声音越来越明晰起来。——前一天也是类似的情景,我说我可能真的是耳朵有问题,我怎么什么都听不清。小河老师说,可以练的,有指向地听。就好像你嫌你妈烦的时候,你脑子里是自动屏蔽了她的那些唠叨的。可以选择不听什么,也就可以选择听什么。——这时好像才终于悟出了一点门道,得闻世间百音中的那一线乐律。
小河老师再次鼓动我走近,他在小径入口处「放风」。我一个人走入幽处驻足,还未等我开口,歌者回过头来先开了腔:「喜欢音乐呀?」我说,挺喜欢的,听您唱得真好。他说,退休了随便唱唱。我改用上海话,侬是上海人否?(你是上海人吗)他也换上海话作答,是个呀。(是的呀)我问,侬晓得上海有眼啥个童谣否?(你知道上海有些什么童谣吗)他讲,有交关嘞。别过我都记勿得了呀。(有好多,不过我都记不得了)我问,侬可以想想看否啦?比方讲外婆桥搿种。(你可以想想看吗?比如外婆桥这种)他讲,勿来赛,我真个想勿起来。(不行啊,我真的想不起来)又好比讲笃笃笃、卖糖粥搿种,我不死心,试图撬开他的记忆阀门。侬讲了嘛我是晓得个,侬勿讲我是一眼也想勿起来。(你讲了我是知道的呀,你不讲我是一点也想不起来)我看他还是没有试图回想的意愿,只得谢过别过,回到主干道上和小河老师汇合。我说,并不顺利——并不是说他抗拒我或者抗拒交流,而是他抗拒回忆,抗拒分享他的世界。我又说,我感觉这里虽然比苏州河畔热闹多了,却似乎更难拉近距离——在苏州河,四下无人,走过去自然而然,目的显而易见,不需要额外的解释;而在鲁迅,四周三五成群,走近这位而非那位,似乎需要在自己内部先建立一个理由。这对于我这样本就慢热的性格来说,似乎是徒增难度的。
小河老师说,那是你以为的你的性格,是你的「观念」。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观念。其实鲁迅也好苏州河也好,没有区别。不必给自己构设障碍。
0409 阿姨唱了「敲碎玻璃老价钿」
我试着放下我过于活跃的感官和「自我总结」能力,不去执于告诉自己这里和前一天多么不同,而因之多不适合自己——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身周的一切好像也就自然地流动起来,再不似洪水猛兽把我围困在漩涡中心。破除对自己的误会和迷信,才发现,一切归于简单。我要做的只是走上前,聊几句,和人建立联结而已。甚至都不必有太明确的目的性。当我发自内心地对面前的人产生兴趣,那想问的自然可以问出来。
0409 毛笔字爷爷
如此渐入佳境,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自在的状态,也迎来了当日最大的高潮。我们一行深入公园腹地的一片开阔区域,见一位老人在地上以水为墨写毛笔字。小河老师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假装四处望风景,鼓动我独自上前。于是我硬着头皮走近,问道,「爷爷您字写得真好。您在写什么呀!」老人专注于笔下,头也不抬,边写边道,「定风波呀。苏东坡你可知道?」「知道知道。哦——。莫听穿林打叶声⋯」我定睛一看,这才恍然。爷爷听我这么一念,才像是终于来了兴趣,悬停了笔,和我一起把写下来的和还没来得及写下的部分完完整整背了一遍——这时他抬眼打量了我一番,遂道「你会背呀?也喜欢诗词?」我说略知一二,并表明来意是为寻找本土童谣。爷爷十分爽快地把他的记忆倾囊掏出,放在我这台行走的「安检」传送带上。从他祖籍所在地的童谣,讲到他堪称惊心动魄的一生。——前前后后辗转三地,读了三所大学,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去过崇明农场,也做过工人——度过了被「成分」支配的一生。一个小时里,一位八旬老人的辛苦遭逢摊开在我面前——我看着他的眼睛,听他隔着一层口罩的诉说,这种活生生的人间传奇的冲击力远比史书上的某某事变来得猛烈。小河老师没有打断老人的记忆如潮涌,即便已经偏出题去老远,只是在一旁不露声色地举起手机帮我们影相。我请爷爷帮我写下我的名字和寻谣计划,又加了微信,说一定把合影发给他。当天早上的工作结束,便收到了来讯。现时每日一长段文字来回,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坚持一种忘年神交的书信浪漫。叫我唯有感叹,一切善缘的起点,在场是充分又必要条件。
0409 爷爷的墨宝
(本文中唯二我手机拍的)
爷爷的讲究
在我和毛笔字爷爷聊得忘乎所以的同时,石桌旁的小河老师也被另一组老人主动牵起了话头。一位七十四岁高龄的爷爷自称会八门语言,背了个包里一摞书,噼里啪啦往桌上倒,又是四书五经,又是大学声乐教程。听说我们在寻找童谣,虽说想不起,却格外积极,自告奋勇要即兴唱编,根据自己童年抓螃蟹的经历现唱了一个小调。高谈阔论的架势成功吸引了周遭的其他老人驻足围观,一时间好不热闹。我因和毛笔字爷爷相谈甚欢,无暇顾及,待到聊完和小河老师一碰,才知道前文所述的这些故事。
小河老师说,其实他有点心疼。到了这把年纪,还在一种「怀才不遇」的状态里。他非常渴望别人的注意。你看他,现在坐到那边去打开包拿出书,捧起卷册却一眼没看铅字,而是东张张西望望。我说,他在看有没有人看到他在看书。——是看了让人挺难过的。
0409 八国语言爷爷
告别了毛笔字爷爷和八国语言爷爷,我们漫步到了国乐廊,遇到了竹笛爷爷。竹笛爷爷吹笛几十年,就为练一口气。他还是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笛声确实悠扬婉转有劲道——时间花在哪里、功夫搭在哪里,一听便明。声音说不了谎。
听罢了竹笛爷爷的精彩演奏,上午的寻谣工作也差不多进入尾声,我们照例围在一起,给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也给我们自己做一个总结。我说,这是我童年的公园——我们身后的游乐场是我玩大的地方,海洋球、大蹦床,现在早就没了但都是我曾经的最爱;这也是我青春的后花园——我的初高中七年一贯,就在不远处,放学后拉上朋友过来散个步,去体育馆打个球,再去隔壁龙之梦吃个串。大学去了远方,转眼四年过去,也十足错过了上海的四个春天。今年能够因为一些机缘巧合、阴差阳错、甚至说是塞翁失马,重回上海的春风里,重回自己的童年现场听听世音,特别难得,也特别好。对于我个人的生命旅程来说,是破除迷信,柳暗花明了的一个春天。
0409 飓风飞椅/10元每人/只收现金
(唯二其二)
直播间打板收工后我们要拍周五音乐会的宣传小片,试了几个景拍出来都觉得平平。这时四旬指了指背景里的大转盘提议,不如上去拍。团队的其他小伙伴都被这一「激进」的点子惊到失语。我心痒,巴不得公款上天,即刻附议——只是担心不让带拍摄设备怎么办。后来事实证明是我多虑,我和VV前后夹击小河老师共同起飞,四旬一人「孤苦伶仃」地从下面仰拍,手机也生生给你搞出三机位来。下来一看,效果绝佳,且恰好呼应这次音乐会的主题「没有被风吹走的童谣」。至此,鲁迅公园半日游算是彻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句号怕是还飘荡在半空中呢!
0409 彩蛋:和毛笔字爷爷的合影
慢慢把这个句号拽回地面,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一点微小的工作。寻的是谣,更是根,是城市呼吸的律动与风雨未改的脉搏。能成为寻谣团队的一份子,恰好在我城为我城做点事儿——共襄壮举,与有荣焉。
文字 ✐ 阿诗
编辑、摄影 ✄ 旷四旬
【回顾往期】
海 上 寻 谣 记 | 走 回 生 活 现 场
上海的春天,原来是这样的声音 ▂ ▃ ▄
周云蓬画龙点睛:猫咪想妈妈 | PSA寻谣计划
演耳
於聲聞處 自覺覺他
联系我们
press@earsplayer.net